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 第53章

作者:孜然咩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成长 正剧 无C P向

宫中确实没有禁足就要降低待遇的规定,只是宫里人向来捧高踩低,你得宠时人人谄媚,一朝落魄则人人践踏,恨不能直接给你踩到泥地里去。

不过这种事情吧,大抵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发生在主子身上的了。

福禄眼神飘忽了一下,心想:以前只是砍一个王德明,御膳房就老实了,只觉得主子到底是主子,想要他们的命也不过就是伸伸手的事情,就算把他们折磨死了也没处说理。结果现在发现,就算是妃嫔主子也是砍瓜切菜般说杀就杀了,最后的惩罚只是禁足,连象征性的廷杖都没有,一样没处说理去。

主子如今在宫中的名头比三皇子还响亮,就算没有太皇太后坐镇,给御膳房一百个胆子,他们也是不敢克扣主子膳食的。听说小厨房做糕点的魏公公如今只要一听到水晶糕这三个字,甭管手头上在做什么都得停下来,立刻就要把水晶糕落实了。

薛瑾安对自己的名声没有半点自知之明,于是崔家这一老一少也毫不意外地以为这一切都是因着七皇子身后有太皇太后坐镇,这也正是灵芝想要达成的效果。

七皇子的凶名只有对宫里的宫女太监们有用,朝臣们根本不拿这些人当人瞧,尤其是太监,坐到李鹤春陆秉烛这地位的,都有人不屑鄙夷,论唬住他们,还是得搬出太皇太后有用。

灵芝特意引导他们产生这种想法也是在委婉的警告,别以为七皇子禁足了便是失势了,实际上得宠着呢,莫要仗着他年纪小就欺负人。

当然,太皇太后偏宠七皇子也是真的,只是没有到他们以为的那种地步而已,不过也没有人真的会去问太皇太后对七皇子的宠爱到底有几分不是吗?

这样也就不会有人知道,这些精致的糕点除了水晶糕外,其他都是她昨夜开火亲自做的;这蒙顶甘露的茶叶,并不是太皇太后给的,而是昔年珍妃受宠时得到的赏赐,上次收拾主殿的时候翻出来的,因为原本量就不多,当初抄宫的人也没当一回事儿。灵芝用秘法将其重新炮制了一遍再晾干,这陈茶的味道当即如同新茶相差无几,甚至还更有风味。

——哦,不对,现在不该叫珍妃,而是要叫孝昭仁皇后。在楚文琬死后的第一次早朝,礼部就给出了谥号,新的牌位也做了出来请进了宗庙。

其实就算真的有人去问了太皇太后来拆穿她的话,灵芝也是不怕怪罪的,反正她本来就没有说什么,一切都是被引导者自以为是的想象罢了。

“不想这些年过去,太皇太后竟然还记得老夫的喜好。”崔鹏飞一下就猜出了灵芝的身份,也立刻就明白了灵芝隐晦表达出来的意思。

果然便听灵芝笑道:“崔大人来定然是要上最好的茶,这是崔大人该得的。”

“哪有什么该得不该得,昔日也好今日也罢都是老夫所作所为不过都是分内之事,问心无愧罢了。”崔鹏飞放下茶盏,握拳朝上拱了拱手,“只是老夫如今不过是一介白身,当不得这一声大人,得蒙陛下和娘娘看重,为七殿下做启蒙之师,自当尽心尽力。”

灵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满意足地带着人行礼退了出去,留出让崔鹏飞舒服的教学空间。

崔鹏飞没有贸然地就开始讲课,而是先问了薛瑾安想要学什么。

他会的东西有很多,科举要考的、当官要学的、抗洪救灾防疫劝课农商这些特殊时候要会的,乃至御下之道帝王心术他皆有所心得,只要是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无论是为官做宰,还是从商务农,只要认真用心的学,基本都能从他这里学到东西。

这也是为何乞骸骨的朝臣无数,却只有崔鹏飞还会被尊称一句崔宰,为天下读书人敬佩的缘由。

薛瑾安对书没有什么偏好,表示学什么都可以。

“殿下都看过些什么书?”崔鹏飞摸底他的文化水平。

薛瑾安很诚实地将他看过的课本名字都一一报了出来。

最开始其他科目的课本都还很正常,正是这个年龄需要学的范围之内,但到了史书方面,这报出来的书数量就多得有些离谱了,一路听下来就跟在报正史的书单一样。

崔鹏飞缕着胡须的手顿了顿,不动声色地考了他将近半时辰的课业,见薛瑾安不仅能一字不落地用原文回答,而且还能将出自什么书第几册第几页第几行字都说得清清楚楚,竟无一次出错,他不禁露出惊叹而欣慰地神色。

“殿下已经将正史、通史都学过了,老夫能教你的也只有些杂史了,实在惭愧,老夫在此方面不如李太师良多,殿下若是想要精进,也只得请教李太师了。”李太师在史学方面的研究是公认的大启第一。

崔鹏飞见薛瑾安读得史书几乎占了所有书的一半,便以为他很喜欢史书,不免有些许遗憾,“老夫可以为您引荐一二,想来李太师定然也欢喜有人如此喜欢读史。”

“没有喜欢。”薛瑾安如实回答,“这些都是李太师准备的教材,上书房专用。”

崔鹏飞讶然:“老夫听闻七殿下并未去过上书房读书?”

李太师腿脚不便,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每次进宫除了上书房外哪都不去,而上书房的课程教书资料都是由教学夫子所定,每一个科目不同的夫子都有不同的选择,因此薛瑾安想要将这些学完,只能去找李太师才行。

若是有这么一个小小年纪就通读史书的可造之材,李太师不可能藏着掖着,四书五经中《尚书》和《春秋》太难,专注研究这两个科目的已然是越来越少,这么有天赋的更是凤毛麟角,李太师想要一个传承者很久了,即便皇子的身份让他有所顾忌不能在外面乱说,但至少在顶级儒生的圈子里,定然会传出些风声来才对。

可崔鹏飞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一件事。

那么就只有一个最令人震撼的可能了,七皇子是在李太师根本不知道的时候自学成才的!

果然便见薛瑾安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没去过上书房,翻了翻教材。”

“七殿下当真奇才耶!”崔鹏飞这夸奖很是真心实意,甭管七皇子学这些到底怀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但学得扎实学得好是真的,“能将原文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即便是过目不忘也必然要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薛瑾安觉得这话没毛病,他可是花了一天多时间非常努力的一秒一页的翻过书页,将上面的内容全部扫描进脑子里的。

崔鹏飞看着眼前宠辱不惊的七皇子,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早便知道能得太皇太后青眼的皇子,必不可能是什么草包,然七皇子的优秀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他飞快地在脑中调整好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再一次确认薛瑾安并无偏向的科目之后,便索性决定把自己会的都教一遍,到时候再视七皇子的想法做出相应调整。

他也确实想看看七皇子能学到什么程度,是否当真如此天才。

不过虽然想好都教,但崔鹏飞也不会一股脑地将知道的一切知识都打包塞进薛瑾安脑子里,还是分了难易等级,从入门开始。

崔鹏飞思忖着报了一些书名,“便从这些开始,殿下以为如何?”

薛瑾安飞快比对他报出来的文名都是自己没看过的,直接就点了头。

崔鹏飞笑着道,“好,那老夫这便去翰林院的藏书楼走一趟,还得叫两个人帮老夫搬书才是。”

皇宫的四大图书馆藏书都各有偏向,天禄阁是为后宫妃嫔皇子们消遣所用,除了基础的书籍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杂书游记,藏书数量有限,内容也经过筛选;而皇帝的私人图书馆听文轩,里面多是古籍珍本,收藏研究的价值远高于实验价值。

内阁的文渊殿和翰林院的藏书楼收录的书目从数量到内容倒是差不多,只是文渊殿的更高深更专业一点,而翰林院的则更基础也更杂一些,打个比方说明的话大概就是,一个是高校顶级图书馆,一个是高中大众图书馆。

会有这样的差异也跟两边机构的职责不同有关系,毕竟内阁是臣子的顶点,而翰林院则是当官的起点。

而且翰林院除了给皇帝当秘书之外,本身就有修书编书之职,藏书楼库藏十分丰富,不仅收录往年科举举子的文章、官员们的著作文章、朝廷邸报,也还会收录一些民间的书籍。

崔鹏飞选翰林院藏书楼不止是为了找教学课本,就像他对薛瑾安的教学要求不是只学会课本,特意找其他人搬书而留下崔醉也不是觉得他一个人搬不动。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老夫这不争气的孙儿虽然于文之一道暂无建树,然武之一道却尚有些天赋。”崔鹏飞道,“老夫于礼书尚算不错,于数乐也能说精通,唯有这射御之术,实在年老难以胜任,倒是我这孙儿崔醉有一手数箭齐射之术,想必那日上书房外,殿下已然见识过。”

“见识了。”薛瑾安点了点头,想起那将将插在青石板上,阻挡了他追刺客的箭,心道:齐射倒是能射,就是准头不行。

崔鹏飞特意给崔醉留出时间空间同七皇子相处,除了确实是让他来教七皇子射御之术外,也是想着能给崔醉一条出路。

崔鹏飞从官场退下来之后,为了让崔家不至于被清算,就一直在外游历山水,没有插手崔家的发展,同孙子们的接触也并不多。直到此次随两个孙儿入京,察觉到崔醉的处境,也立刻预判到他入京只怕也难实现报复。

崔醉颇为执拗,是个撞碎南墙不回头的性子,而一旦真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他想的也不会是回头,而是会用另一种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不管这个手段是否光彩。

不管是为了不让崔醉走错路,还是为了崔家,崔鹏飞都不可能放任崔醉去碰壁,于是他没有选已经得了解元,明年可能就是状元,前途一片光明的孙子,而是将崔醉带在了身边,带他面圣带他在京中赴宴。

崔鹏飞并没有将崔醉介绍给任何人过,原因也很简单,崔醉的身世太过尴尬,又有胡人血脉又是舞姬之子,注定无法走正常途径入仕,京中有才华者众多,不差崔醉一个,崔醉的长相和武艺又比他的文采出众得多,真要有人找他当幕僚,要么心思不纯,要么能给的就不是他想要的。

不过尽管崔鹏飞没有给崔醉一条出路,后者跟在他身边见的大世面多了,心中的不安焦躁也逐渐平复了不少。

崔鹏飞看他心性渐稳,也觉得是时候可以给他相看一个谋主了,而七皇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七皇子年幼但并不软弱,是个很有主意行动力也很强的人,如今因杀楚文琬之事得罪了勋贵世家,唯一嫡皇子的身份也让他未来不管想不想争大位都必须争,他身边必然是缺人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最至关重要的,是太皇太后对七皇子有所偏袒。

崔鹏飞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其实算不得多好,当年他急流勇退退后也只能寄情于山水,连崔家本家都不能插手,托得便是太皇太后的福,也因此崔家入朝为官的子孙都更支持皇帝,是天然的保皇党;不过他崔鹏飞和太皇太后的关系也算不得很差,他对太皇太后的政治手段的赞赏钦佩的。

太皇太后掌权唯一值得诟病的事,大抵就是手段太狠,狠到她说慧贵妃不能为后,说六宫主位宫殿没有她的位置,满朝文武都不敢说一句“牝鸡司晨”,都察院御史也装聋作哑一声不吭,先帝便也只能另外起了一座宫殿。

帝王之道有很多种,大致分为霸道、王道、仁道。

所谓君强则臣弱,于朝臣而言,太皇太后过于独断专行,还是如今行仁道的皇帝更符合他们的心意,也是更利于朝臣们百花齐放的。

不过崔鹏飞已然跳出了臣子的圈子,单从君王的角度上来说的话,他会觉得太皇太后过于强横,又会觉得如今的皇帝过于仁弱。

他原本以为不可共存的霸道和仁道,如今却在七皇子身上看到了些端倪。

七皇子本身有一种和而不同、平视众生的君子之风,行为方式又颇有昔年太皇太后强势的影子。

或许这会是一个好出路。崔鹏飞给了崔醉一次压宝的机会,希望他能够抓住。

崔醉倒也不负他所望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崔鹏飞带着人一离开,他便说藏书楼太远,来回要耗费不少功夫,提议这段空闲时间他就来教薛瑾安射箭。

薛瑾安跟赫连城的军训倒是线上玩过弓,但现实中还没有玩过,没有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崔醉教他基本的站姿拉弓,发现薛瑾安的姿势非常标准漂亮,几乎没有任何赘余的动作,他不禁眼睛一亮,不吝夸奖了好几句。

说到兴头上了,崔醉看着薛瑾安那张面无表情绷着的脸,就记吃不记打地又起了几分逗弄的心思,他眉眼弯弯凑到薛瑾安面前没皮没脸地调笑道,“七殿下,我教你学艺按理说也算你半个老师,可否叫一声来听听?”

薛瑾安拒绝:“你箭法好菜。”

崔醉当即就不乐意了,“咱们比一比!”

薛瑾安点头,灵芝早在他们射箭的时候,就弄了几个靶子,见状赶紧摆起来。

崔醉展示了一下他的箭术,三箭齐射都中靶心,他得意地挑眉,“这三箭只是因为只有三个靶子,我五箭齐射也是可以的,殿下觉得如何?”

“一般。”薛瑾安说着也弯弓搭箭,姿势标准地瞄准靶心,不过他没有托大,暂且只搭了一支箭。

第一次力道有点轻,箭头刚刚好钉在靶子上,随后不稳地掉落在地,崔醉觉得他年纪小力量不足情有可原,刚准备提议让他可以近一点,薛瑾安却已经再次弯弓搭箭。

第二箭力道过重,直接射穿靶心,箭还带着靶子往前飞了两丈,原本就是临时扎的靶子直接废了。

崔醉看着薛瑾安搭上第三箭瞄准另一个靶子,已经隐隐觉得有些不妙了。

咻!一箭牢牢中靶心。

咻!一箭劈开箭羽,重重击在靶子中心的箭簇上,深深嵌入靶心。

咻!一箭马不停蹄地再次劈开箭羽,将两个箭簇钉死,靶子裂开了。

崔醉:“……你真的是第一次射箭吗?你怎么做到的?”

薛瑾安歪头,理所当然道,“这不是有手就会吗?”

射箭十五年的崔醉自闭了。

第57章

崔醉忍了又忍, 到底还是没忍住再一次问薛瑾安:“所以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不要跟我说有手就行啊,我有手我不行,肯定有什么诀窍。”

要说诀窍, 非要让薛瑾安总结的话也确实有, 用两个字解释就是:计算。

距离、重力、空气阻力、靶子硬度、箭头硬度、弓重等已知的信息在脑中一过, 复杂的各种计算一念之间完成得出最佳的运动轨迹和拉弦力度, 中间的误差最多调整两次就可以完全去除,若是需要,箭矢的初速度、加速度等一些其他数据也都可以算出来。

甚至从理论上来说,他掌握这套参数之后,无论是在什么角度以什么样的姿势,都是可以做到这种精准到骇人的命中率。

而这对于计算能力超强的代码生命来说, 是完全不需要去思考的本能。

不过面对崔醉的追问,薛瑾安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作答,而是学着他之前调笑的语气道, “我教你这些的话理应算你半个老师, 不若你叫一声来听听。”

崔醉给出了出乎薛瑾安意料之外的反应, 他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转瞬就变成狂喜:“你说真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可以反悔啊!”

说着他就“咚”的一声跪下了。

崔醉跪得十分利落,毫不迟疑, 完全不觉得自己跪一个比自己小十来岁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对他来说只要能学到本事,跪谁都可以,不然他如何学得这一番本事呢?

要知道,古往今来素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因此很多技艺都是家传的, 武功亦是如此。崔醉当年作为花楼舞姬之子能学成一番武艺,靠得就是抓住任何一次机会的机灵,以及这没脸没皮顺杆往上爬的劲儿。

崔醉这猝不及防的一跪,响亮的动静把端着托盘过来添茶送水的寿全吓了一跳,说话都结巴了:“你你你你要干什么?”

崔醉没有管他,生怕薛瑾安后悔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起盘子里的一盏茶塞到后者手里,气沉丹田喊了一声:“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然后“咚咚咚”地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薛瑾安话中明明说的是老师,崔醉却鸡贼的直接换成了师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