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养成计划 第178章

作者:醉酒花间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 P向

还好这家伙不是他家孩子,真要是他家的孩子他能把人挑在枪尖上教训。

祢衡,平原祢氏。很好,他记住了。

荀小将军越说越气,直接召来亲兵把人弄走,“此人对本将军无礼,送去徐和将军那里劳改半个月。”

张饶、徐和那支黄巾军早先因为孔融名声大试图投降,结果不光没投降成功还额外带走了好几万的北海百姓。

既然祢衡觉得孔融治理的北海好的不得了,那就让真正经历过孔北海理政的百姓给他讲讲当时的北海国到底是什么鬼样子。

有才就能胡说八道了吗?我爹我叔我伯我全家都有才我说什么了吗?

什么人呐!简直不可理喻。

荀小将军骂骂咧咧,不光在心里骂骂咧咧,整个草棚都能听到他的怒骂。

就很不世家。

祢衡懵了。

虽然他喜欢羞辱权贵瞧不起所有人,但是他毕竟还是个未及冠的少年郎,从小到大嘲讽过那么多人最多也就是挨几句骂,对方还都骂不过他,这还是头一次根本不给他对骂的机会直接把他抓起来。

劳改?什么意思?抓他进大牢吗?

荀晔没空和杠精对着杠,有自信杠成功也不想费这个功夫,书房里那么多活儿等着他干,田里那么多情况等着他视察,真当所有年轻人都无所事事啊?

做人最重要的是有价值,能做学问是好事,有文采能写文作赋是可以给后人留下文化瑰宝,但是有后人的前提是先人能活下来,先人都饿死了还哪儿来的后人?

深呼吸,冷静,收。

他是提前一步进入成年人世界的天命之子,不和有眼如盲的喷子一般见识。

……

齐国屯田大营,张大帅出去执行秘密任务,目前营里的大小事务由二把手徐和代理。

整个大营都在劳改,处理营中事务也不耽误他们白天下地干活。

祢衡被送到田里的时候,徐和正在清理水渠里的淤泥。

“就这一个人?没别的了?”徐将军甩甩手上的泥点子,毫不客气的说道,“主公从哪儿找来的人?感觉让他通个水渠都能自个儿把自个儿淹死。”

就这小身材板儿别说干活儿了不拖他们后腿就不错了,是老大在外面犯错了吗?主公为什么送来这么个玩意儿?

祢衡咬牙切齿,“少瞧不起人。”

区区农活手到擒来,没干过不代表他学不会。

外面的传言没错,荀青州果真是个武断专横之人,哪里比得过孔北海礼贤下士?

徐和撇撇嘴,听亲兵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表情更是古怪,“这小子说咱家主公到田里是装模作样?不是,你小子从哪儿听的谣言?说人坏话都不过脑子的是吧?”

祢衡梗着脖子反驳,“难道不是?”

徐和嗤笑一声,将铁锹扔给旁边的兵,光着膀子压迫感极强,“你懂耕地、翻地、播种、除草、除虫吗?懂得根据地势高低安排水渠流向吗?懂得收割作物进行秸秆再利用吗?懂得堆肥来滋养农田吗?”

“不、不懂又能怎样?”平原祢氏大小算个世家,他身为世家子还没有沦落到亲自耕种的地步,不会种田很正常,“耕作是农人的事情,荀青州又能懂多少?”

此话一出,都不用徐和开口,带他过来的兵就直接怼了回去,“荀青州又能懂多少?徐将军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我们家将军教的,你说荀青州能懂多少?”

这世上绝大部分世家子都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其中不包括他们家将军。

他们家将军有仙家爱重,可以在睡梦中接受仙人教导,若非将军懂得如何使庄稼丰收又怎么会每到春耕就往田里跑?

也就他们家将军脾气好,换个脾气暴躁的当场就能把人拖出去砍了。

第142章 胸有城府牛

*

荀青州在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 要不要搞个上山下乡让那些某些人亲身感受一下耕种的快乐。

但是再看看紧张劳作的田间,又感觉分不出精力去额外找事儿。

本来春耕时间就紧,再腾出手就教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肯定耽误正事儿。而且官署里的官员虽然大部分都不会种地但也不会和祢衡那样到处乱喷, 人家从早到晚也在为政务忙碌。

书院里的学生在正农忙时会安排劳动课,官署里的官吏还真没那个条件。

他刚到青州不到半年,恢复民生没那么快, 调整之后的教育制度也需要时间让底下的学官适应。

地方官署不能只依靠主动前来投效的士人, 基层需要的官吏很多, 主要还是得有成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的察举制不好用, 科举选才、他喵的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场科举还在筹划之中, 最快最快也要三月份才能开考。

笔试、阅卷、面试、分配任命、试用期……

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又得半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懂, 可这热豆腐也太难吃到嘴里了,很难让人不着急。

都怪祢衡,要是没有祢衡挑事儿,他还能继续心平气和的按照节奏走, 而不是现在这样恨不得直接把时间线拉到三年后,还是所有事情都进行的极其顺利的三年后。

现在祢衡在他眼皮子底下说三道四惹得他控制不住胡思乱想, 如果三年后没能和他计划中那样事事顺利就都怪那个杠精。

全责!喷子全责!

荀小将军安排好田里的事情怒气冲冲回城, 生气的时候要找点其他事情转移注意,万一控制不住迁怒到无辜农人身上回头内疚的还是他。

全责!祢衡全责!

聚在草棚周围的管事们摇头叹气,同样是年轻人,他们小将军已经是肩扛一州的男子汉,某些人却还是只会瞎嚷嚷添乱的混小子。

世家子弟, 啧, 也不过如此。

他们这些庄稼人不像城里的贵人那样举手投足都高高在上, 但是他们好歹有眼睛能分得出谁好谁坏。

听说那孔融在北海国当官的时候就喜欢这种爱出风头的人,真要让他去见孔融没准儿俩人还真能看对眼。

得亏没让他当官, 不然遭殃的还是百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消息的传播速度是飞快的,短短一下午时间,草棚里的事情便以城外公田为圆心传遍临淄城并继续往更远的地方传去。

别怪他们没提醒,小将军白天被傻不愣登的二愣子冒犯到心情不好,最近千万别犯到他跟前。

……

“有人到将军面前挑衅?”贾诩诧异的侧过身,“人变成两截了吗?尸体扔哪儿了?”

府上管事叹气,“大人说笑了,小将军脾气好,只是将人骂了一顿然后送去徐将军处劳改半个月,没有直接将人变成两截。”

他也想听到挑衅之人血溅当场的消息,可惜小将军的性子他们都了解,除了战场上其他时候能不见血尽量不见血,比他们家大人都心软。

咳咳,说错了,不能和他们家大人比。世上之人千千万,比他们家大人还狠心的应该没几个。

总之就是,战场之外的场合挑衅他们小将军其实没啥危险。

“那也不能只劳改半个月。”贾校尉发出不赞同的声音,“半个月能干多少活儿?至少得干到夏粮收获才能让不知民间疾苦的家伙打心底里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

小将军那里他去说,劳改都劳改了肯定得出成效才对得起“劳改”两个字,不然他们家小将军岂不是白挨骂了?

骂别的地方他还能勉强听两句再骂回去,骂小将军种田是装模作样全天下种过田的老百姓都不答应。

种过田吗就说别人装模作样?

主公也真是的,平时挤兑他的时候多厉害,怎么在自家地盘还能被欺负?

行吧,恶人他来当。

……

无人在意的时刻,少年祢衡的劳改刑期从半个月变成了三个半月。

无人关注的地方,少年祢衡过上了白天苦哈哈干农活晚上还要学习理论知识的日子。

在被抓来劳改之前,祢衡从来不知道耕种也有那么多需要讲究的地方。

耕种耕种,就是普普通通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风调雨顺的时候收成高,风不调雨不顺的时候收成低,小规模天灾减产,大规模天灾绝收。

可是屯田大营里的耕种模式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不光要跟那些凶巴巴的兵丁一起浇水、除草、捉虫、翻地,还要跟着学怎么合理规划农田,那些人还丧心病狂的用沙土做出农田的模样让他来决定怎么规划水渠的路线。

有病吧!他要是懂那么多他还写什么文章,朝廷肯定直接把他请去当农官了好吧!

他是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

更气人的是,每次他说他不会的时候那些人就一脸“连这些都不会还说自己是读书人?”的表情。

一个比一个不屑,一个比一个轻蔑,一个比一个嗤之以鼻。

不是,他该会吗?

有本事去问城里其他读书人,天底下肯定不止他一个读书人不懂。

万万没想到偶尔来大营视察的读书人都懂,不光能听懂,还能从耕种到收获再到滋养土地都讲的头头是道。

尤其那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吏,讲完耕种还要给他讲堆肥的技巧,讲就讲吧还把他派去挖粪池堆肥。

多大仇啊?!

……

“祢衡被派去挖粪池?”书房里,荀晔听到汇报后惊呆了,“他真去干了?”

徐和理所当然的点头,“不干就是违令不遵,军令如山,顶嘴抬杠是大忌,除非他还想在屯田大营再待半年。”

荀晔:……

天气越来越热,粪池的味道也越来越销魂,不知道对祢衡来说被派去堆肥和直接砍头哪个更痛苦。

大概都挺痛苦。

嗨呀,杠精罪有应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荀小将军乐的不行,笑完之后才继续说正事儿,“最近一个月的春耕成果我已经看过了,按照之前说好的条件,奖赏直接去找贾校尉领就行。”

“主公,属下今天过来不是为了奖赏。”徐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弟兄们干起活儿来多卖力您也看到了,如果今夏收成好,能不能提前让我们当正经的兵啊?”

老大前些天被派去执行秘密任务一直到现在都不见踪影,但是昨天忽然给他送了封信让他赶紧到主公面前撒泼打滚摆脱劳改犯的身份。

军功就那么点儿,一步慢步步慢,真等到两年后三年后再上战场估计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更别说吃肉了。

虽然不知道老大在外面看到了什么,但是事关弟兄们的前程听老大的不会有错。

所以主公,他们可以靠努力种田将功折罪吗?

可怜巴巴.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