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山有毒
纪秀玲刚生产完精力也有限,陈荣离开后不久便因为疲惫再次入睡。
·
原本产妇坐月子必须坐满一个月才能把身体调养好。
但系统商城有专门为产妇准备的特效营养药,纪秀玲服用了一周后身体便彻底大好,丰富的一日三餐还让她长了不少肉。
到了被救下来的第八天,纪秀玲被陆晴和武茵茵两个同龄人带着参观起了云麓村的活动范围。
纪秀玲还来不及消化七天身体恢复的惊人事实,便被带着看到了更多云麓村的惊奇,三观不断被刷新,几乎到了怀疑人生的程度。
第148章
来到云麓村的地盘七天,纪秀玲终于离开房间走下了船。
今天的雨比前几天要小了不少,纪秀玲身上穿着陆晴借给她的生物衣,外面披着雨衣,除了脸上能感觉到一些凉意,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冷意。
走下甲板踩在湿润的土地上时,纪秀玲想起什么似地回过头,当看清楚这几日住的大船究竟有多么壮观后,整个人不仅被愣在原地。
武茵茵颇有些自得道:“是不是很气派?这船可是我们村花了大价钱换的,有了它,不论暴雨季的雨下得多大都不用担心风吹雨淋。”
纪秀玲深以为然,“确实很气派。”
在船上时她听苗婶子和林婆婆说过云麓村所有村民都住在一艘船上,心中对住的船只的体积也有初步的估量。
可真正看到船体后却发现,她的想象力实在太过单薄。
也可以说,是云麓村拥有的船太惊人了。
若是芙遥镇的灾民们能拥有这么大的一艘船,她或许不会被夫家放弃吧?
同样的,也不会有机会遇见云麓村这般不可思议的全员存活的灾民队伍。
很快,纪秀玲还看到了和2号船挨着的,体积虽然有些小,外观却明显更精致的大船。
那应该就是林婆婆经常提到的陆玄,陆晴的弟弟,陆家四口人住的1号船吧。
只四个人就拥有这么大的船,纪秀玲越发肯定陆家在云麓村的地位与众不同的地位。
她也还看到了两艘大船周围的洪水中停靠的皮划艇。
船上的那些帐篷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小型的水上房屋,看上去也非常方便,让纪秀玲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
旁边的陆晴将雨衣的帽子戴好,对她们招呼道:“好了,走吧,蘑菇房那边快开始采摘了,我们过去帮忙。”
三人先经过了岸边的一排雨棚。
雨棚内一群女眷们正热火朝天地加工着自家新分到的河鱼,有的把处理好的鱼肉剁成肉泥准备做鱼丸,有的则用腌渍起来打算做成咸鱼。
纪秀玲看着那些婶娘们跟前放着一大盆洁白的盐,惊愕道:“那是……盐?怎么会这么多?”
而且还是细盐!
用如此珍贵的细盐腌咸鱼?太奢侈了吧!
武茵茵笑着解释道:“嗐,我们不缺盐使,去杂货铺买,要多少有多少。”
纪秀玲诧异道:“你们还有杂货铺?”
“对呀。”武茵茵偏了偏头:“林婆婆没和你说过吗?可能是忘记了吧,杂货铺在1号船上,上面什么物资都有卖的。”
“盐糖、水果、粮食、鲜肉、肉干、布匹,还有营养剂,冰贴暖贴,露营灯,卫生纸,生物衣,毛毯,弓箭……总之东西很多,晚点我带你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陆晴道:“一开始大家腌菜用的盐其实是从阿玄手里换的粗盐,但最近几个月获得的猎物和地里的白菜萝卜数量太多,腌菜用的粗盐不知不觉就用光了。”
当初陆玄在府城买了足足一千斤的粗盐。
陆晴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以为他们这辈子都用不完这么多盐,哪想得到全村人一起用起来,还不到半年就没了。
陆晴叹气:“腌菜最适合的还是粗盐,但没了的东西也没办法,大家只能用细盐凑合了。”
纪秀玲:“……”
说话间,蘑菇房到了。
看着一排排铁架上长满了各色蘑菇的树干和草堆,纪秀玲不可避免地再次被震撼了一次。
她失声道:“怎么会有这么多蘑菇!?”
陆晴轻轻一笑,颇有些骄傲:“所以才说是蘑菇房啊,这里就是专门拿来种植蘑菇的。”
纪秀玲神色恍惚。
她看了看头顶,蘑菇房被遮光的遮雨棚完全封闭,不需要担心淋雨,里面的温度也和船上一样温暖,一点都感觉不到是在户外。
武茵茵取出几个竹筐,给纪秀玲分了一个,道:“好了,别说闲话了,快干活吧。你虽然还不是我们村的一员,但今天帮了忙,等会儿分配的时候也能领一份份额。”
身无长物的纪秀玲神色一正,打起精神拎着竹筐跟上二人。
真正靠近那些长势喜人的蘑菇后,纪秀玲发现这些蘑菇比芙遥镇的灾民在雨中采摘到的大多了,蘑菇肉肉眼可见得肥厚,一看便知味道必不会差。
她一边学着陆晴和武茵茵的手法用剪刀将长得刚刚好的蘑菇摘下,一边扫视蘑菇房其他区域,目测蘑菇房的规模。
这么大的蘑菇房一次该收获多少蘑菇啊,怕不是要完全被蘑菇淹没了吧。
“哈哈哈,怎么会。”武茵茵朗声笑道,“抛去陆家和公共物资的部分,余下的村里几十户人家的分下来,每家也只是分个三四筐而已。”
纪秀玲这才发现,自己不小心把话说出了口。
她看看身边半米多高的竹筐,道:“三四筐也很多了吧。”
寻常灾民若是得了这么多蘑菇,少说也够吃大半个月,省着点够吃个把月了。
武茵茵连连摇头,“哪能吃那么久,我们村的人食量都比较大,这些蘑菇配着其他蔬菜和肉一起吃七天也就差不多刚够吃而已。
不过野外采集回来的也不少,有的人家人少吃不完可以换一些,倒也能攒出一部分晒干存着,或者做成蘑菇酱。”
“我跟你说,陈大娘做蘑菇酱是一绝,拌饭拌面甚至卷饼吃都特别香。”
武茵茵又冲隔壁另一排种着溶洞蘑菇的架子道:“还有那边的肉蘑菇,只要加一点肉炒,跟肉味一模一样,有了它肉食的消耗能节省不少。”
纪秀玲听得心驰神往。
负责蘑菇房采摘的有不少是上了年纪不适合出去采集的老人,像她们这样没轮到去采集的女眷也有,加起来三十多号人,一亩地的蘑菇不到半个时辰就摘完了。
陆晴和武茵茵都是熟手,每个人都摘了七筐多,纪秀玲少一点,只摘了五筐。
把摘下来的蘑菇放到角落,武茵茵解释道:“等会儿我婆婆会过来把这些蘑菇收起来清点分量,晚上再把每家的份额分下来。你领到今天的工钱后可以拿去杂货铺换点需要的物资。”
离开蘑菇房,三人紧接着去了隔壁规模更大的田里。
意料之中的,纪秀玲再次被云麓村过于先进的种植模式给惊住了。
她张着嘴看着空中飞行的植保机,神色恍惚:“除草,播种,施肥,浇水都可以用那个……植保机来做?那村民们岂不是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收获?”
陆晴摇头道:“怎么会什么都不做,植保机播完种我们要负责覆土,种下去的种子长势太密也需要间苗。再者,植保机每次装的水只够浇一亩地,我们种了两百亩,一天就需要换两百次水。”
即使丘陵地和山地分别有一台植保机,一台植保机一天也要换几十次水,更别说除了浇水还要喷洒植物营养液,频次就更高了。
而且,每天操控着植保机在固定的线路上来来回回地飞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极热季那会儿刚获得植保机的时候大家欢欣鼓舞,可时间长了,也察觉到了其中的辛苦。
现在每天负责操作植保机的人起码都要有十到十五个人,每天在三个不同区域的地里分工合作。
最后,作物长成也需要人工收割,算起来村民们要做的事还是不少的。
不过不可否认,比起以前确实轻松了不止一半,收获也多了许多。
……
在地里参观了一圈后,三人又去了菜园子和果林。
菜园子一共占据五亩地,每家分大概六十平方,每家都种着自家爱吃的蔬果。
陆晴给纪秀玲摘了一些新成熟的西红柿,“尝尝,很好吃,村里人都爱吃,既能当菜又能当水果吃。”
纪秀玲拿起一颗红彤彤的西红柿试探地咬了一口,顿时被从没吃过的口感惊艳到了。
“确实很美味,这个就是林婆婆说的西红柿吗?”
她这两天也吃到过两次西红柿做的菜和汤,都很合她的胃口。
武茵茵手里也拿着一颗吃得津津有味,“对,这是陆玄在阳山县城弄到的,我儿子还有村里其他孩子都很爱吃。”
陆晴给纪秀玲介绍了一下两个园子的收获时间。
纪秀玲得知菜园子里的菜和蘑菇一样七天差不多就能收割一批,有的甚至三天就能割了吃,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一年能收多少……
根本算不过来。
果园成熟的慢一点,乔木和藤本类水果还不能摘,陆晴只挑着摘了些长得快的草莓,茅莓和覆盆子。
茅莓和覆盆子都是他们来这里后发现的,同样培育出了变异种,个大味甜,让自觉以前也吃不过不少好东西的纪秀玲都没忍住吃了不少。
……
把丘陵大致转了个遍,陆晴和武茵茵一人拎着一篮子清洗干净的水果带着纪秀玲去了水上乐园。
从纪秀玲住的房间窗户是可以看到水上乐园一角的。
她每日最大的乐趣就是透过窗户看那些被养得白白胖胖的云麓村的孩子无忧无虑地在外面嬉笑玩耍。
然而真正近距离看清楚水上乐园是什么样子后,纪秀玲却满目惊愕:“里面怎么还有水?孩子们在水里玩不会染上风寒吗?”
武茵茵往嘴里塞了一颗茅莓,边吃边笑道:“不用担心,水是温热的,再说孩子们身体都好着呢,玩完一人灌一碗姜汤,出不了岔子。真有哪个运气不好病了,找林郎中换片退烧药很快就好了。”
陆晴则指着旁边的淘气堡道:“年纪小体质确实弱一点的都在那边玩,那里没有水,孩子们也很喜欢。”
纪秀玲扭头一看,正好看到了几个在球池里‘游泳’的小姑娘,小丫头们脸上洋溢着的欢快笑容让脸上的紧张不禁一顿。
她不自觉地幻想,若是自己的女儿长大一点也能在这样的地方玩,一定也会很开心吧。
“啊啊啊——!”
第149章
一连串尖锐的叫声将失神中的纪秀玲瞬间惊醒,她神色紧张道:“怎么了!?是不是出事了!”
陆晴安抚道:“没事的,是大人那边的玩乐设施,比小孩子的刺激了一点。”
武茵茵撇嘴:“一帮胆子不大的又菜又爱玩,每次玩都啊啊叫个不停,也不嫌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