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代替症 第129章

作者:休芸芸 标签: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系统 爽文 近代现代

  没有之一。

  在表演生涯的三十八年的时间里,六次提名奥斯卡,三次获奖。

  最佳男主角。

  在04年、12年和最近的三次全球范围内‘最伟大的演员’的民意调查中,高居第三的位置,和那些上世纪赫赫有名的演员,那些影史留名的演员们,并驾齐驱。

  同样的,苏茜还告诉罗布里一件事。

  “路易斯刘,也曾经在一次的剧场表演中,陷入了古怪的迷茫中。”

  他也像是被束缚住了手脚,站在台上,却无法表演,无法发声。

  明明都已经演了那么久的戏了。

  他却不会演了。

  和罗布里一模一样的症状。

  “为什么?”

  罗布里非常非常想知道为什么。

  苏茜老师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因为他不可遏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

  我究竟是在扮演别人,还是自己?

  ……

  方法派演员在好莱坞成名的不计其数,马龙白兰度,达斯汀霍夫曼,费雯丽,凯瑟琳赫本,就是这种天才型的演员。

  也包括路易斯刘。

  路易斯刘的演技,无可置疑地精湛,方法派的技巧,也被他运用地炉火纯青。

  但方法派最重要的技巧,情绪记忆和情感替代,却让他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真的在扮演角色吗?

  我难道不是在扮演我自己?

  ……

  比如路易斯刘演一个学生,他就用自己学生时候的记忆去代替这个人物的行为动作。

  演一个经常加班的行业员工,他就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到曾经没日没夜地在百老汇剧场跑生活的日子。

  演一个父亲,他就带入自己和女儿的互动。

  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让他在记忆中找到可以代替的场景。

  那么,他究竟演的是谁?

  ……

  罗布里愣住了。

  苏茜老师看着他,“你一定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亲爱的,这是一个无法真正得到解答的问题,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亲自去问问他。”

  “谁?”

  “路易斯刘,相信我……你和他会有一天,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的。”

  苏茜老师罕见露出一个调皮的神色:“一个女人的直觉,我很笃定。”

  ……

  也许吧。

  不过那也一定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罗布里,已经在苏茜的帮助下,完成了方法派的诸多训练。

  那个熟悉的罗布里,那个能独立完成四十一幕戏的罗布里……回来了。

  ……

  舞台。

  罗布里身着红色的小羊皮靴,身披亮白色白绒披肩,头上的爵冠闪烁着宝石的光辉。

  他,是王子。

  是真正的王子。

  他坐在庭院中,欢快地宴饮着。

  “来,举起酒杯,为这欢快的日子,为这美好的一天!伟大的哲人告诉我们,今天的时光绝不会再来,所以趁着年轻,趁着手中还有大把的好日子,享受吧!堕落吧!忘掉一切!”

  他一口饮下葡萄酒,音乐奏响,仿佛众神之王的欢乐酒宴。

  ……

  罗布里在这一幕,有一个单人后空翻加旋转,要腾空旋转,来表现王子的放纵。

  这个动作难不倒罗布里,就见他腾空而起,如同轻盈的羽毛,在空中舒展手臂和小腿,稳稳落在了台上。

  但在幕后看着他这个动作的罗丽却知道,这个动作并不简单。

  这属于一个中高级难度的技巧类动作。

  一般没有接触过的,最起码也要训练两月的时间。

  就这样,还不能保证结果出来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一幕,虽然跟之后罗丽上场,饰演黑天鹅的‘挥鞭转’无法相比——

  解释一下,罗丽饰演的‘黑天鹅’在独舞变奏中,要一口气做32个被称作‘挥鞭转’的单足立地加强旋转动作,这是衡量一个真正芭蕾舞演员的试金石。

  当然,罗布里那个凌空动作的难度是完全不能和罗丽相比的。

  但罗丽是专业芭蕾舞演员。

  而罗布里,是个此前从未接触过芭蕾舞的戏剧演员。

  他能演成这样,已经叫罗丽大吃一惊了。

  ……

  没想到的是,这一幕在台下观看的外国演员和观众中,又引发了一阵惊呼。

  这么说吧,如果说外国演员本身的演技比中国演员强,那么这个说法还有待商榷,你说人外国影帝含金量高,国内影帝比不过人家,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

  但你要说外国演员和中国演员的身体素质哪个强,那一定是外国演员的身体素质更出色。

  因为亚洲人骨架子比不过欧美人,肌肉含量也比不过人家,这导致什么呢,导致很多在舞台上的动作,欧美演员做的更出色,更自然。

  你比如这个旋转动作,给罗布里示范的欧美演员可以轻松旋转。

  但罗布里要做,需要加倍用力。

  而往往来说,加倍用力,会导致动作不流畅不自然。

  没想到,罗布里却可以做得如此轻盈灵巧。

  ……

  这有赖于在拍《刺客风云》的时候,郑飞大哥给他做的高强度训练。

  郑家班就是香江武打的巅峰,就是技术的缩影,对罗布里的特训就导致他对身体的掌控非常自如。

  舞台上,王子的那种轻松放纵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

  很快,饰演王后的演员走了上来,作为母亲,愤怒地斥责王子在父亲去世没多久,居然肆意行乐。

  音乐乍停,王子从堕落中清醒过来,充满了羞愧之色。

  这就是王子的两种人格的交战。

  一个在肆意行乐、鼓吹堕落。

  一个在遵守道德、清规戒律。

  这一幕,就是第一幕最开始的时候,王子照镜子的延续。

  ……

  第一幕,罗布里饰演的王子从最开始出现在观众眼前,就是在照镜子。

  王子,和镜子里的王子。

  在灯光师的调控下,罗布里的身上白色披肩闪闪发光。

  而镜子里的罗布里,却被黑色包裹,象征人格的不统一。

  ……

  王后在规劝他:“你是一个国家的王子,马上就要成为国王了,你必须肩负万民的信仰,对得起他们对你的欢呼……”

  魔王却在诱惑他:“凭什么,你要像个清教徒一样生活在别人的安排下,看那酒杯,难道不应该举起来欢庆吗?为什么要让杯中的红色血液,白白流淌?”

  罗布里面对王后的时候,他就是个高尚的、自律的、单纯的王子。

  面对魔王,他成为了纵欲和奢靡的代言人。

  ……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表现人格分裂的戏剧其实不少,因为欧美人他就是吃这一套,从弗洛伊德发源的对精神起源的探索,就导致这种题材在欧美大受欢迎。

  不是没有演员演过精神分裂,甚至因为成功饰演精神分裂而名声大噪的演员还不少。

  但没有一部,像《天鹅湖畔》一样,需要主演在飞速切换的舞台场景中,完成两种人格的无缝切换。

  也就是说,前一秒,罗布里还是个忧郁多情的王子呢,后一秒,他就要毫无预兆地成为一个沉湎酒色、积郁已久的狂躁之徒。

  四十一幕中,这样的转换有十九场。

  最重要的是,王子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罗布里,他没有替身,他不能像电视剧电影里那样,一对双胞胎虽然是一个人扮演的,但有特效将他们拼合在一起,而且还有明显的服装、化妆上的不同。

  罗布里需要立住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单凭他的演技和肢体语言。

  ……

  天鹅湖畔,并没有白天鹅和黑天鹅。

  所谓的白天鹅和黑天鹅,是王子心中的剪影。

  有的,只是白王子,和黑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