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52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直到现在,这里一直云集着藏传佛教的许多教派的活佛和高僧。

我还是很久以前,在上大学的时候,和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同学去过一次。

虽然那时对那种庄严的气氛、神秘的仪式所深深吸引,但还是因为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自觉心中有鬼,肮脏秽陋,甚至是有辱清静、亵渎神灵。

所以始终没有涉足其中。

师姐突然问我知不知道那里,我只能说:“知道!”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的恐惧,全副精神都紧张起来。

师姐这才开始说:“张振宇,我在日本,接触过一些佛教。

开始我接触‘日莲宗’,其实和咱们的‘净土宗’是一回事。

后来,我在奈良,接触了一个出家师傅,他是学‘密宗’的。

我感觉他很神奇,经常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让我很震惊。

但是他说,他很崇拜西藏。

想有机会到西藏去朝拜。

他说他们日本的‘密宗’是‘东密’,不原始,不纯粹。

不象西藏的‘密宗’保持着原汁原味儿……我就开始对藏传佛教感兴趣了。

上次回国,没有见到你。

我记得你以前和咱们班的‘李政麇’,好像对藏传佛教感兴趣吧?”

我说:“我没有,其实也就是和他去过一次,他不错的,还挺认真,每天还有功课呢!”梁师姐笑了:“是吗?还真没看出来,李政麇现在在哪儿呢?上次‘高毓敏’说李政麇到深圳去了?你知道吗?”我真的有些心烦意乱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应付下面的事情。

所以有些心不在焉了:“哦,是吗?没听说,我没和他联系!”其实我不相信宗教,总觉得很无聊。

但是又本能的在回避可能接触宗教的机会。

我还是怕面对,概念上,宗教还是比较纯洁和高尚的。

而我呢?竟然是个离经叛道的同性恋。

所以,虽然宗教的神秘和理论吸引着我,我却一直在有意识的排斥它。

慕霆 (17)

我们到了黄寺。

其实,现在的黄寺是一座座落在很安静的街道上,非常静谧的学院。

这里经常会有来自西藏各大教派的知名学者,大活佛和具有很高学位的“格西”为在这里学习的活佛们讲授藏传佛教的宗教哲学、甚深义理和实践方法。

(格西是经过严格考试和辩论而选拔出来的一种学位,具有这种学位的人往往是寺院教学的带头人和学术上的权威代表。

它也分为四种学位,最高等级的“拉冉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博士后”)既然是学院,就少了很多我们通常概念中的寺院具有的那种世俗化和喧嚣的气氛。

更多的是一种安静祥和、神秘莫测、严肃谨慎的学术氛围。

西黄寺的正门外面多设了一重院子,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铁门,冲着西面开着。

门口挂着一面铜牌,上面用汉文、藏文、蒙文三种文字写着:“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字样。

牌子上的蒙文,无形中说明了蒙古族也是以藏传佛教为信仰的。

元朝的国师“巴思巴”法王就是一个例子。

说句良心话,看着那个牌子,我感觉比清华北大的招牌更神秘、更圣洁。

我也不知道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总之,当时的想法很矛盾,也很离奇。

门紧紧关着,只开了挨着传达室的一扇很小的铁门。

从门口往里看,什么人也没有。

而大门边上,面向正南,好像是一个属于军管区的医院还是什么机关来的,我记不太清楚了。

里面也很少看到人。

这多少让人感觉到有些冷清。

梁菁下车,到传达室去交涉,要进黄寺里面去。

门口的老爷子很认真,不光是登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还给梁菁要见的活佛通了电话,确认那位活佛没有在给学生上课,才放我们进去。

这多少使梁师姐刚才还特别高涨的热情有所冷却。

于是,老爷子把大门开了,我把车在西黄寺真正的大门前泊好。

我和梁菁站在黄寺那座真正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五间三进的大门外,看着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明黄色琉璃瓦和龙凤合玺沥粉金漆的彩绘;以及赭红色的墙壁和大门上整齐排列的镏金门钉;还有嵌在两边的墙壁上的,用彩色琉璃砖烧制成的,象征佛教“缘起性空”至正真理的“法轮”;尽力想象着这里曾经翎顶辉煌、往来朝贺的壮观场面。

这座正门没有开,因为只有在迎接象“班禅大师”这种高僧大德和前来视察的国家领导人的时候,才会开启这座大门。

所以我们就顺着东边一条还算宽阔的甬道,拐了几个弯,才算进到学院里面。

学院里面的地面上,用深褐色和白色的油漆,画了祥云、哈达、盘肠、花朵等等图案。

这其实也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习俗。

他们在有些节日和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的时候,会在每家每户自己的门口,用白色和红色的两种土壤撒成各种吉祥的图案,在迎接他们特别崇拜的活佛和贵宾的时候,也会这样做。

而这里经常出入一些地位崇高、学问渊博的活佛和格西,那样就要每天画上很多遍,而且也很不卫生了,所以用了这样比较灵活变通的办法来适应不同的环境特征。

这也是宗教一直很提倡和努力追求的超妙境界。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