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 第74章

作者:何征cross/六黄荷包蛋 标签: 日久生情 近代现代

李静水妈妈和儿子通视频,看他气色比之前要好,也很欣慰。

她提起袁淮时仍有些怅然,“那孩子也没说去哪儿念书了,说走就走……我还给他准备了点儿学费,都没能给他。”

背景里响起李静水爸爸含糊的声音,“给、给什么给?那就是个祸、祸害——”

李静水妈妈回头训他,“行了,夹你的核桃吧。”

练习夹核桃、捏橡皮泥,包括前阵子李静水教给他妈妈的一套按摩手法,都是袁淮跟学校康复专业的老教授请教来的。

这位田螺姑娘此时正蹲在一边逗猫,和李静水四目相对时,表情略显促狭。

李静水于是匆匆结束了视频。

一开始不提袁淮来了G省,是因为下定决心要让对方走“正道”,就没想着要长久往来……

明明只是错过了一个出口,怎么后面的路线就全都乱了呢?

假期的最后两天,袁淮没有补课行程,和李静水一起去了H市,两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大海,被广阔的海面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清晨的海风十分凉爽,可惜碰上多云天气,太阳只从翻滚的云层中射出几道光线,他们没能看到日出。

来海边的人很多,除了情侣之外,也有不少同性友人,他俩混在人堆里并不显眼。

袁淮忽然伸手揽住李静水的肩,“咱们拍张合照吧?”

李静水一阵恍惚,很多年前,袁伟也说过同样的话。

他们曾经在日出的山顶上,留下了一张看不清面孔的合照。

袁淮看李静水没说话,关切道,“你冷吗?不然先回酒店,晚点儿再出来?”

“不冷……我只是想着,这么多年了,咱们竟然都没单独照过相。”

袁淮就笑道,“那有什么,以后多照点儿不就行了。”

他们把手机拜托给一位女生,一起爬上一块停着海鸟的巨石。海浪溅起白色的水花,被打湿的石面很滑,袁淮一直紧紧拽着李静水,提醒他注意脚下。

等李静水站稳之后,袁淮就要松手,李静水却反手拉住了他,“就这样吧。”

袁淮一愣,那位举着手机的女生嗅出了八卦味道,正好奇地探头打量他俩。

海边的人很多,李静水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想走出来。

李静水偏头看向袁淮,乌黑的瞳孔映着霞光,如同重新点燃了一簇微弱却明亮的火苗。

“就这样拍吧。”

他愿意为这个人,再勇敢一次。

第114章 番外

八年后,老城。

小魏看到有人抱着文件要进总经理办公室,赶紧朝对方打手势。

那人立刻停下脚步,一脸了然,“魏组长,又对上了?战况呢?”

小魏抬手一比划,“单方面完虐。”

话音未落,里面已经偃旗息鼓,李静水推门出来时,面上仍旧一派平和,“肖总,这事儿您考虑考虑,我下周再来汇报。”

肖震在里头嗷嗷的,很想拍桌子,“下周都快过年了,还汇报什么呀,我不同意你肯定又要给彭程打电话!”

李静水全当没听见,朝后面人说,“找肖总签字吗?快去吧。”

这位肖震肖总,就是彭程的铁杆儿发小,两年前拖家带口回了国,跟彭程搭手筹备起了西北分公司。

李静水当时带着小魏和几个骨干回来老城,没日没夜加班,支应起了最核心的设计部,去年正式升任分公司的设计部经理。

肖震行事果断却有些冲动,李静水是个绵和谨慎的性子,这俩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很快把公司打理得有声有色。

秋招的那一批新人,开始还以为这两位大佬针尖对麦芒,总在看眼色,后来发现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公司里的一众老员工,对这两位的相处模式早见怪不怪了。何况肖总那张嘴,有时候确实挺欠的。

李静水审完手里的图纸,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去走廊上打了通电话。

“今天能按时交班吗?”

“能,”袁淮很疲惫地打个哈欠,“下午没几个新病人。”

“那我现在出发。”

“外面下雪了,你路上慢点啊。”

“好,我知道了。”

李静水挂断电话,匆匆和小魏交代了几句,打卡下班。

肖震扒拉着百叶窗,看人远远走了,抢先联系彭程卖惨,“老彭啊,你可别听李扒皮的,那个标是真不能接啊,咱们利润太薄啦——”

今年冬天气候反常,临近春节了才下第一场雪。

雪花纷纷扬扬一下午,绿化带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

袁淮参加规培的医院在城南,从李静水公司开车过去,正好一个小时。

李静水是四年前学的开车,一开始还是抛不开那层心理阴影,踩油门时脚不停发抖,袁淮当时坐在副驾驶,指着不远处一棵开满花的大树,今天开到那儿就行,不过五十米而已。

第二次,是到大树前面的稻田边上。

第三次,是稻田前方挂着红灯笼的路口……

后来花谢了,稻田变得金黄,红灯笼上覆盖了一层薄雪。

等到冰雪消融时,李静水也拿到了驾照。

也是那一年夏天,他们再去了一次H市,结果还是没如愿看上日出。

这次赖不上天气,全赖袁淮。

他们是头一回做到最后,袁淮开了荤食髓知味,那两天除了吃饭洗澡,压根不肯放人下床,李静水软话说尽也没用。

那之后一段时间,李静水都心有余悸,坚决不让袁淮碰自己。

车子刚进地库,李静水就跟袁淮发了消息,等了几分钟不见人影,他叹口气熄火下车,果然在旁边的消防通道里找到了人。

袁淮又靠在那里睡着了,唇边一圈儿青胡茬,白夜白三班连上,累得够呛。

只为了能跟李静水一起休个周末。

李静水怕他着凉,轻声叫醒他。袁淮睡迷糊了,下意识想伸手抱人,被李静水敏捷地躲开,指了下头顶监控。

袁淮无精打采站起来,“走吧。”

李静水在外头,就是他名义上的“哥”、他的某位“大家长”,顾忌特别多,从来不肯举止亲密。他都回老城大半年了,李静水也没带他回家过个明路……

李静水从旁边摸出个小保温桶,这是袁淮专用的,夏天放冰凉的甜酒酿、绿豆汤,冬天就是温热的桂圆红枣茶或者银耳雪梨汤。

袁淮慢悠悠喝了几口,心里胃里都暖烘烘的,刚才那点儿小别扭都没了,劝着自己知足常乐——好歹他已经不是异地恋了,吴斐现在还两头跑呢,吴宇和亲妈哪个都搞不定,实惨。

去年毕业前夕,袁淮没进学校的博士后科研站,也没考虑G医大的附属教学医院,直接考回了老城。他导师当时痛心疾首的,劝他好几次,班里拿了M.D的学生大多会继续深造了,有条件的还会出国,像袁淮这样的成绩,放弃学术赛道转向临床,光参加规培就要花两三年时间,实在得不偿失。

可袁淮当时没有犹豫,再次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李静水,他从老城追到G省,又为这个人,从G省回到了老城。

外面的雪渐渐大了,路上开始堵车,有不少外地牌照的车,春运热潮已经初露端倪。

李静水问袁淮,“你们春节排班出来了吗?”

“出来了,休初三到初五,你回老家过年吧,我来照顾苹果。”

李静水想了想,说,“那我最晚初三回来。”

袁淮说,“到时候看情况吧,不着急,年里都是团圆饭,晚几天吃也没关系。”

晚饭有袁淮搭手,不消半小时就做好了三菜一汤,李静水给苹果也开了一只罐头,两人一猫温馨地吃了晚饭。

苹果是只大龄猫了,但李静水养得精细,它依旧骨骼健壮,一身蒜瓣毛威风凛凛,偶尔还会跳起来给袁淮一记力道十足的飞踢。

在它眼里,现在这个家里李静水排第一,它排第二,袁淮还得往后稍稍,给它的饭盆让出第三。

袁淮从厨房洗了碗出来,看到李静水正在拆快递,一张字迹龙飞凤舞的明信片,一张送给苹果垫窝的手工小毛毯,还有些特色的软糖、果干、巧克力,全是袁淮不爱吃的甜食。

“就这些?”袁淮问。

“就这些,”李静水把明信片递给袁淮,忍俊不禁,“你自己看吧。”

袁淮把那张明信片拎起来,前面罗里吧嗦全是写给李静水的,只在犄角旮旯塞了一句to袁淮:这次没你的,下次也没有,( ?? ̄)

快递是周小天寄的,他念了大学之后,家里管得没那么严了,又和袁淮取得了联系。

周小天依旧是那个快乐的小胖子,顶着一张讨喜的圆脸满世界飞,去格雷梅坐热气球,去辛格维勒公园蹲极光,在科罗拉多大峡谷里徒步……他的旅管专业没白念,vlog拍得既专业又有梗,现在已经是油管上赫赫有名的旅行博主了。

周小天学过潜水、跳伞、冲浪,好像对什么都很有兴致,偏偏对子承父业不感冒。他爸妈越催,他越不乐意回国,叛逆期来得有点儿晚。

这小子上个月又跑去了温暖的南半球过冬,连线李静水直播攀岩,留学数年变得油嘴滑舌,什么love you miss you、还不停飞吻,让袁淮把视频给掐了。

很快到了除夕这天,老城年味儿十足,处处张灯结彩,街上人头攒动。

袁淮他们医院的住院部和康复中心都挂上了拉花彩条,还从院办借了两个大显示屏,给这帮回不去家的病号和医护们放电影,中午医院食堂还给煮了白菜饺子,每人发上几只,图个吉利顺遂。

袁淮也在活动区待着,帮忙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推轮椅、喂饺子,冷不丁被人拍了下屁股。

袁淮头也不回,一胳膊肘就把对方怼出了声。

大金哎呦一声,探出头龇个牙直乐,正式和袁淮交了班,回内蒙过年去了。

袁淮把除夕到初二的假换给别人,除了方便大金回老家,也是不想李静水为难。往年他们都在G省就不说了,可李静水如今回到老城,离M县那么近,没道理大过年的还在外漂泊,让阿姨伤心。

他能等到李静水接受自己,等到李静水敞开心扉,就不信等不到李静水主动带他回家的那一天。

李静水他们分公司的外地员工多,昨天办了年会,除夕已经正式放假,方便大家提前返乡。

彭程昨天就到了,参加完分公司的年会,今天约了李静水和陆景一起去给师父拜年。

老专家今年七十五岁,早已结束返聘、赋闲在家,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带孙子。小孩儿闹着要玩雪,老太太拗不过,只好领着下楼了,老专家眼疾手快,迅速就把李静水的酒杯端过来,“你开车喝不了吧?快让我吸溜两口。”

他这两年总犯高血压,老伴儿管得严,轻易不给他沾酒了。

李静水吓了一跳,马上就要拦着,“师父,师娘不让你喝酒。”

陆景笑道,“师娘这会儿下楼,那就是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