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losa
给了钱,别人会帮他做到这一点。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好人,那他就是个好人了。
他不是那个放任弟弟跑到河边淹死的、自私的哥哥。
“不,”孟初忽然说,“不是这样。”
他抬起头。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好人才会一直怀疑自己,如果你自私,你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证明什么,”孟初说,“而且,当年那件事也一定有真相。”
“你又在安慰我。”
“不,”孟初说,“我觉得有真相,真心觉得。”
付关山怀疑地看了他一眼,可他的眼神那样坚定,找不到一丝犹豫的痕迹,让人不得不相信。
“那块丢失的表,我陪你一起找,”孟初说,“一天找不到,就找两天,十年找不到,就找二十年。”
付关山望了他一会儿,然后用力地抱住他。
他把手放在对方的背上。
是,他不确定当年的事有没有蹊跷。可是,只要里面有谜团,付关山就不会放弃追寻,这已经成了一种人生信仰。
那他就陪他信。
当年的事有真相,对付关山来说更好,那就是有。
而且无论如何,他要把这个真相找出来。
第47章 附录六
齐椋看着手中的缴费单。
因为反复折叠和汗水的侵染,单子皱巴巴的,可上面的数字依旧清晰。
接到它时,他本能地想把它撕碎,然后跑出医院,丢下缠身的债务,丢下奄奄一息的生活,丢下轮椅上的父亲。
在内心黑暗的角落里,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样的场景,但最后,他还是把单子放进口袋,推着轮椅,回到家中。
他坐在掉漆的桌子旁,双手抱头,斑驳的墙壁包围着他,仿佛连空气也是灰败的。
“别治了。”床上的人说。
这句话刺入他脑海中,引起滔天巨浪,也许是因为说中了他的心事。
“让我死吧。”床上的人又说。
齐椋深深吸了口气:“医生说还是有希望的。”
“花那么多钱,不过就是多受几年罪,”头发在枕头上发出摩擦声,“我还想死呢,真死了,还比这种半死不活的日子好点。”
齐椋不再听他自毁的话,站起身,拉开所有抽屉,翻找一通。然后把柜子上面,床铺底下的箱子都拉出来,一个一个搜寻。
他知道这是徒劳无功,但凡值点钱的东西,早就变卖了,还能留到今天?
可他还是抱着渺茫的希望,希望神迹发生,他能在哪个角落里,找到被遗忘的存折,或是母亲离婚时未带走的首饰。
没有,什么都没有。他连小学的文具都翻出来了,最值钱的,就是一块破破烂烂的儿童手表。
他望着那块表,表带上贴着一圈星星贴纸,腐败、陈旧,却还没脱落。
他都不记得自己有过一块表。他也有悠悠闲闲装饰自己的时光?那好像做梦。
“别费劲了,”床上的人说,“哪可能有钱啊。”
这句话像重锤一样,又把他击落到现实中。
“我去借。”齐椋放下表,站起身来,腿已经麻木得失去知觉。
“借?亲戚朋友,谁还肯接我们家电话?”床上的人用手一下一下敲打边沿,夜里想叫人时,他常用这样的咚咚声,把齐椋从一个梦魇唤醒到另一个梦魇。
齐椋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咬了咬牙:“去求,去找,总会有的。”
“行了,别做这些无用功了,”床上的人喃喃说,“我死了,你就解脱了。”
“别说这样的话。”
“我就是个累赘,老婆跑了,唯一的儿子被我压得喘不过气,”枕头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谁都不在意我,谁都想我快点死。”
“不要胡思乱想,我能找到办法的。”
“还不如死了,这样大家都轻松了。”
齐椋嚯地转过身:“别说了!我现在没心情安慰你!”
床上的人仿佛被吓住了,轻轻咳了一声,气若游丝地发出叹息,证明自己刚刚的话得到了印证。
齐椋闭上眼睛。
他不该对病人发火的。他该安慰他,该给他信心。
但他没这个心力。他实在太累了。
他打开手机,把几个地方的余额凑到一起,仍旧是杯水车薪。
他又打了几个电话,不出意料地,听到他声音的一刻,电话就挂断了。
手越攥越紧,空气也越来越稀薄。
终于,他的胳膊垂落下来,人跌坐在墙角。屋内恢复了寂静。
没有希望的,就像他在学校里期待的远大前程一样,没有希望的。
他是个穷人,认识的也就是穷人,谁能掏出这些钱来?
倏地,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孟寄宁呢?孟寄宁会不会有钱?
他难以置信,自己居然会有这种想法,可是……
他脑中不停闪过那一串数字,他第一遍听到就记住的数字。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他的腿僵直酸痛,他的腰背失去知觉。
随着最后一缕光线的消失,他终于下定决心,打出了那个电话。
熟悉的声音传出来:“喂?是哪位?”
齐椋愣了愣,而后发现,这还是他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是我。”
孟寄宁沉默了一瞬,很是惊讶:“不是待会儿就在酒吧见面了吗?怎么现在打电话?”
这话中的喜悦像利箭一样击中了他,他知道应该说明来意,可他张开嘴,却始终说不出话来。
孟寄宁对他的沉默感到疑惑:“有什么事吗?”
“你……”他吞咽了一下,“你今晚打算唱什么歌?”
“哦,”孟寄宁说,“你帮我录的那首参加比赛的曲子,我又写了几首,这样能凑成一个专辑送给我哥,唉,虽然我是不可能出专辑的……”
他这样说着,齐椋又想起他舞台上的样子。
他跟自己不一样,总有一天,他会离开这个被人遗忘的街道,离开逼仄发霉的出租屋,离开下雨时就会变成泥潭的路,离开不断爬起又跌落、不断挣扎却只能越陷越深的命运,他会离开这些,而些事物里面,也包括齐椋自己。
反正是离别,至少不要那么狼狈吧。
孟寄宁介绍完自己的打算,见他没什么反应,停顿了一会儿,又问:“你怎么了?”
他摇了摇头。“没什么,”他说,“晚上见。”
齐椋开始疯狂接单。白天几乎是永无止境地驶在路上,油门、离合、刹车,他机械地重复着这三个动作,只有疯狂奔波,才能让他忘记现实。
那个周末的中午,三岔路口发生了连环追尾,离他的停靠位置有点远,但他还是去了。
快到时,远远地,他能看见几辆停在路中间的车,其中一个后备箱已经瘪了。往来车辆像水流一样,在它们周围分开又汇合。
他还没踩下离合器,电话忽然响了。
号码是陌生的,工作优先,他直接按掉了。没想到,过了两秒,第二通又打来。
他烦躁地接起:“我没钱。”
这些推销电话到底在想什么?问他要不要买房买车,是在讽刺他吗?
对面静默了一瞬,说:“这里是人民医院。”
他怔住了,破损的车盖残影在眼前晃动:“出什么事了?”
“您父亲刚刚割腕自杀,被邻居送到了急诊,”对面继续说,“伤口不深,已经抢救过来了,麻烦您尽快赶过来。”
电话挂断了,滴滴声在他脑海中形成啸叫,声浪汹涌地拍过来,像是要把他碾成齑粉。
齐椋调转车头,踩下油门,短暂地给公司打了个电话,说父亲出了急事。对面的惊讶声还没结束,他就摁掉了。
他冲进急诊时,迎面赶来的是邻居家的婆婆。
“诶呦,你怎么才来啊,”她说,“你爸刚刚……诶呦,作孽啊……”
老人着了慌,说话也不连贯,齐椋快疯了,才听完事情的全貌。
“我在家里,听到隔壁咚的一声,想着你们家平常没声啊,就过去看看,”老人摇着头,“结果,往窗户里一看,你爸就躺在地上,手里拿着把刀,手上直往下滴血啊……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爬到厨房的。我那个急啊,赶紧跑到街上喊人,幸好有个年轻人跑出来,打碎窗户,叫了车,又把人背下来了……”
齐椋连说“谢谢”,然后一转头,看到孟寄宁。
他身上还有斑斑点点的血渍,大概是病人留下的,看着触目惊心。
他久久地望着齐椋,仿佛齐椋整个人都是透明的。
齐椋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对方的眼神像是一切都明了。
对视了一会儿,孟寄宁朝他点了点头,走了。齐椋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悲凉。
他终于还是把他吓跑了,很正常,每一个知道他生活的真相的人,最后都会转身离开。
孟寄宁能离开,他反而感到安慰。因为对方留下来,多半是出于怜悯和同情。
他背负了太多债务,不想再背上一笔道德债。
他低下头,去找医生,口袋里手机有震动,被他按掉了。
“伤口不深,不过今后几天还是要注意一下,不要沾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医生顿了顿,又说,“家里有瘫痪患者,白天还是留一个人照看比较好。”
齐椋的目光往下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