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列过孤独星球 第3章

作者:荒野爆爆熊 标签: 破镜重圆 年下 近代现代

有时货车老板娘一边骂着,一边悉数这些年对货车老板这磨蹭的种种忍不了。

然后就会看见货车老板蔫蔫地稳坐司机位,大气不出,听着老婆数落,磨蹭地倒车、停靠,下车帮忙货物装箱。

袁恒宇问萧云徊:“婚姻中既然充满打骂和眼泪的话,为什么不离婚、分开过?”

萧云徊寻思,这问题也许是袁恒宇对自己原生家庭的不解。

他回想着他记忆里的袁振峰和赵钰萍,然后说:“可能是两个人之间有过不去的坎,分开了也未必过得去,可不就搭着伙等一个转机,结果一等,大半辈子过去了。”

烤串摊前不时聚集一群畅想未来的青年男女。每当夜幕降临,大家围坐一桌,便开始天南海北做梦,话题开端往往是“如果我有……”

袁恒宇问:“为什么他们要作一些完全脱离现实的假设?”

萧云徊回答:“人有时候啊,必须要用未来很远的那根胡萝卜的甜味儿,吊着一口气力,才能勇敢地踩进眼前脚底下那些坑。”

袁恒宇好像刚刚从什么静默星球被放出来一样,对这个世界的问题无穷无尽。

萧云徊答应他,只要袁恒宇别干那种,趁着人家夫妻吵架时上去问一句“你们怎么还不离婚”的缺德事,自己都竭尽所能好好回答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着,生意也逐渐有了一些进展。

他们的出租房坐落在义乌青年电商创新园里,到快递点也就是五分钟的事。萧云徊和袁恒宇每天送货时,不免从其他的创业者那里打探消息,也会和快递点的老板娘慧姐聊上两句。

萧云徊便知道了很多人不是到外地去进货,而是直接在1677上横向对比、直接批发,这批发价格比到锦湖去找老板拿货还要便宜个一两毛,而且发货地正是他们签单的地。如此一来,萧云徊的进货渠道稳了,选择也更从容了。

萧云徊建立了“爆款”概念。他会从1677上观察哪些袜子批发销量高,自己也跟着进这些款,销量竟然陡增。他还观察到,夏末秋初,一些厚袜子开始流行起来,船袜薄袜的销量开始下降,如此一来,他也跟着及时调整。

于是,萧云徊店铺里的第一款爆款袜子诞生了,单款单月销量几乎破千,还能带动其他款的销量。

他其实很奇怪为何这双普普通通的白袜子,只是因为上面有个运动品牌商标,就卖得这样好。无论如何,这对萧云徊这种才电商创业两个月的新鲜人,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

随之而来的,每天萧云徊和袁恒宇每天花费在电商创业的时间也在增加。

对比上次到锦湖,袜子的销量又增加了至少有一倍多,萧云徊不得不随时关注着客服,及时回应询单客户的问题。

袁恒宇则比之前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填写处理订单上。

订单一遍处理,萧云徊一边填单打包。二人再一人一袋,扛到慧姐的快递点。

为了不耽误学习时间,袁恒宇索性一边听着英语,一边分发货,嘴里还振振有词跟读。所以说上帝给他关上了人际交往之门,还会给他开启时间管理之窗。

吃完晚饭萧云徊去烤串店开工,袁恒宇则再休息或者学习一会,有时也去烤串店帮帮忙。

萧云徊知道袁恒宇干得辛苦,他许诺:“小宇,等我的店生意稳定了,就给你开工资。”

袁恒宇回:“我已经都帮你记在账上了。等你稳定了一起给我结。”小子倒是一点不含糊。

去了慧姐那儿收发货几次后,一来二去便也熟悉起来。

慧姐有一个6岁的女儿小乐,刚上小学,成绩不错,乖巧可人,有时萧云徊和袁恒宇去收发货,小乐会格外热情地冲到门口,笑吟吟地说:“小云哥小宇哥,欢迎光临!”

慧姐怀着六个月身孕,她丈夫在杭州打工,有时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慧姐一个人操持一个家,经营附近片区的快递点,雇佣了两个临时工为她分发快递点的货。

萧云徊看她一个人操持辛苦,有时送完货会帮她一会儿忙,袁恒宇也跟着一起。

一次,他们帮着慧姐理货时萧云徊问袁恒宇,“你觉不觉得小乐有点像我妹?”

袁恒宇半晌没回答,萧云徊才想着他是不是对他妹没印象,打算提醒,下一秒两个人异口同声说:“萧星星!”

“她经常送你奶奶做的饭给我们家,还问我数学题目。”袁恒宇说。

慧姐见缝插针地问:“你还有个妹妹?”

萧云徊答:“是,她今年高三,明年也要高考了。她说她也要考到浙江来,帮衬我创业。我让她好好学习,别调皮捣蛋,就谢天谢地了。”

慧姐笑道:“妹妹都粘哥哥。”

萧云徊无奈极了,说:“没办法,谁让这孩子小时候还特别爱哭,我老怕她被人欺负。上了初中以后倒是古灵精怪起来。之后就没那么操心了。”

慧姐感叹道:“家里还是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好,你看我,老公长期在外地,什么都得自己来,当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萧云徊点头称是:“我奶奶也是这样把我和我妹拉扯大,不敢想有多不容易。”

“你爸妈呢?”慧姐问。

“我爸妈在我很小时就去深圳打工了,就留下我奶奶、我和我妹在家里。这一个老,一个小,都是我放在心尖上的人。我自己当年又是个小孩,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现在长大了。”

慧姐“哦”了一声,半晌不知从何说起,又补了一句:“你很坚强。”

尴尬不过几秒钟,一个不合时宜又合情合理的声音插入对话,袁恒宇问:“慧姐的快递点每天能有多少单量?”

相处将近两个月下来,慧姐似乎也已经熟悉了袁恒宇的套路,并未因为他话锋一转而不适,直白回答:“这个片区好,因为是青年电商创业中心,单量都很固定,能有几千单,而且这一年明显感觉越来越多人用电商了,单量一直在增长。”

袁恒宇又问:“每一单的单价利润能有多少呢?”

可能是顾及到他们也是自己的客户,慧姐没有说具体数字,回了个大概:“收件高,发件低。像这里做电商的年轻人多,我们收件的数量也多,就很不错。”

萧云徊轻声作势袁恒宇:“你,别问了!”

袁恒宇不再追问,相处两个月下来,这种默契还是得有。

萧云徊冲着慧姐抱歉,说:“姐,小宇给你添麻烦了。”

慧姐连忙否认,反而说:“他帮了我很多。”又含糊说起她第一次和袁恒宇的交集,好像是她肚子大了,不方便捡地上的东西,袁恒宇路过就给他捡起来。

袁恒宇在一旁补充:“路上见到有人需要帮助要助人为乐。”

萧云徊能想象赵钰萍一遍一遍教育袁恒宇这个简单道理的样子,忍不住笑。他继而又感叹:“慧姐你真是女中豪杰!”

慧姐被他俩逗得乐了,得意起来,炫耀道:“还不止呢,我自己还在挖宝网上经营了一个母婴店,从1677进货,随缘卖一些婴儿儿童服饰。这不,”她示意自己的肚子,说:“我家小乐,和肚子里这个,都能用上。”

袁恒宇又来:“母婴儿童服饰利润空间大概有多少?”

萧云徊要无语了,作生气状又喊了一声:“袁恒宇!”

慧姐哈哈大笑,忙说没事儿:“母婴比袜子要高,但量肯定走不到那么大。不过我本身是妈妈,我更知道客户需求,也能方便我自己。”

后来,慧姐又说了很多生活琐事,可能很久没人愿意这么听她说话了。比如小乐上学的名额,小乐学校的保险,学区房政策和保险缴纳政策,夫妻分居、父母养老、孩子学习辅导问题,应有尽有,好不沉重。

回家的路上萧云徊对袁恒宇感慨:“慧姐真太不容易。”

袁恒宇冷不丁来一句:“母爱真伟大。”

萧云徊噗嗤一笑,觉得他人小鬼大,问:“你从哪儿学的?”

袁恒宇老实回答:“电视上和书上都这么宣传,”他又补充,“我妈也对我很好。”

萧云徊忍不住唏嘘:“唉,多少母亲都是为了孩子活一生。我妈是为自己活一生。也不知道谁是对、谁是错,怎样更轻松。”

袁恒宇自然听不懂他这种发人深省的思考,但还是正儿八经地回复道:“我没和你妈打过交道,不方便评价。”

萧云徊时常被袁恒宇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逗乐,这次当然也是其中一次。

从小到大,他见他妈薛伊宁的次数不多,但不知奶奶和爸爸为何这样好,总是说妈妈很爱很想他和萧星星。

家里的事,在李博阳和他表白后,他提过一嘴。李博阳不痛不痒安慰,你别想了,孩子总归要多体谅些父母,咱不是好好长大了吗?

看着他当留守儿童的左邻右舍,背地里可怜他和萧星星有人生没人养都可怜到萧云徊的耳朵里,表面见着还得客套问一句,你妈妈今年过年回家吃年夜饭吗?

好在袁恒宇不是这样,萧云徊不用担心从这人嘴里蹦出一句人生大道理,要他故作坚强回怼,刀子不刀在你身上你是不知道疼。

他不懂他,反倒像是懂了他。

第4章

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叶子不再像过去两个月一样无声无息,安稳地挂在树枝上,而是随着夕阳西下的一阵徐徐吹过的轻风,摇晃着沙沙作响。

秋天到来,袁恒宇同学去杭州的学校报到了。

他前一天还在列举一二三四给萧云徊科普义乌生活指南,比如每天早上在小区公交站口西边走五分钟的那家店的肉包子肉新鲜,小区外一排门店的那家油条和烧饼炸得好吃。又比如,紧急药品摆放的位置,甚至连南方潮湿拖把切记挂在阳台上晾晒这种细节知识点都不容错过。

萧云徊才惊觉他到义乌的两个月几乎没有自行倒过垃圾。

更可怕的是丧失一个勤奋加有条不紊的壮劳力之后,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儿那种手忙脚乱。

袁恒宇同学离开的第一天,萧云徊提前早起,点开自己的挖宝网卖家系统,已经赫然有近百单待发货等着自己。

他连忙光速刷牙洗脸,还来不及回忆到底哪家的豆浆好喝哪家的烧饼更脆,就搬着小板凳到仓库间开始分发货单。

货单上的收件人地址要一个一个填,过去都是由袁恒宇代劳,而萧云徊可以在一边流水线将填好的订单和响应的包裹整合起来。

轮到自己挨个填写,萧云徊这才发现这活儿相当费手。吃个早餐的时间都腾不出来,萧云徊小心填写、认真检查,再将货单根据地区分门别类。光干完这些,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紧接着的订单还在陆续产生。

这边忙不迭填订单,那边还有消费者在询单和售后,主打一个分身不暇。

等填完这批订单,就要开始根据货品分类包裹。

袜子订单一般是组合多双,黑白灰、全黑、全白,彩色,短袜还是中筒袜。根据顾客的组合,自己再把相同类别的袜子分组,放上快递货单,和相应的包装。

分好类后,再包装好货物贴上快递单号,装进编织袋。

萧云徊就这么按部就班折腾,几乎连眼睛都没抬一下,填单、分类、包装、装箱、收拾,结束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多。

他把货装到编织袋,一共分作三趟,才把当天的袜子全部扛到慧姐处发掉。

慧姐见只他一个人来,连忙问:“今天小宇第一次缺勤啊?”

萧云徊回道:“对,他开学了去上大学了。”

慧姐十分惊讶,不舍地问:“以后看不到他过来了吗?”

萧云徊被问得一愣。他也不知道袁恒宇还会不会再回来,只得老实作答,反倒是慧姐在那边唏嘘不已。

送完货回到家,他才回过神来家里变得很冷清。

袁恒宇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一些日常衣物、几本数学和英语书、两双板鞋,家当简单,走的时候倒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是两个人同住两个月,一起去超市,添置了很多新鲜的生活必需品: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洗手液、厨房洗涤剂、洗洁精、卫生纸,等等,满满当当,让生活变得好似很充实又很容易。

现在只有萧云徊一个人用。

厨房的灶台上还残留着前两天喝酸奶留下的酸奶瓶。袁恒宇爱干净,还瓶子之前会把这些酸奶瓶接水泡好再擦干晾晒。

现在需要萧云徊自己去还。

袁恒宇走的头一天晚上还去烤串店帮忙了,回来已经大半夜,袁恒宇还在面不改色科普义乌生活指南,萧云徊觉得又烦又闷,烦的是不可否认他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离愁别绪,闷的是袁恒宇一如往常,离开萧云徊的出租屋去杭州读大学,就好像离开床去趟厕所一样随时出发。

但袁恒宇也没有什么错。

虽然最初答应赵阿姨的请求时,以为创业带着一个男大生弟弟会麻烦不少,但回首过去两个月萧云徊不得不承认,袁恒宇照顾了他许多。

他在百忙之中花了很多时间给袁恒宇解释关于他对这个世界的各种不明白,袁恒宇也有好好做家务和免费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