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你的呼唤 第76章

作者:藤花琅 标签: 破镜重圆 近代现代

沈逸明玩不动这个了,只是叫沈平格陪着。

刺激、尖叫、眩晕与摇摆。

那些游乐设施大多玩了就忘了,连燕胆子不大,不太敢玩跳楼机、过山车这类的东西,只记得有个游乐项目,是关于星海与音乐。

地上有铁轨,铁轨运着小车,他们沿着铁轨向前,头顶是椭形屏幕,星海闪着明亮的光,连燕看到玫瑰色的星云,看到了太阳、看到了银色的月。

一系列故事组成了这个游戏,那些游戏连燕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星星明亮。

他和沈平格一起来看星星和宇宙了。

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暑假的组成要素很简单。

草莓沙冰、空调的凉气、蝉鸣和作业。

作业也就这个样子了,不会的就问问沈平格,会的就自己写上,作业本最后也写的满满当当的了。

他和沈平格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连燕很想和他再亲密一点,但或许缘分就把他们定在了这儿,他慢慢就接受了这件事情。

当朋友也可以。

唐文思为署名的那些纸条还在写,连燕把这个充当了练笔,他喜欢聂鲁达,就仿写聂鲁达的诗,却写成了四不像,爱意都笨拙的很,但好歹胜在一份诚恳。

写的太多,都塞在书包的夹层里,晃荡的要漾出来一样,连燕不敢放在屋里以及任何显眼的地方,生怕被发现。

开学的那天天气依旧燥热,蝉鸣少了些,人间的曝光度过高了,颜色对比的鲜丽,连燕升了初三,沈平格则升了高二。他们的轨迹是分开的,却总是有丝丝缕缕是交汇的。

开学之后连燕要准备作文大赛,比赛就在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挨得很近,语文老师葛红找了他去办公室。

市里的作文比赛属于自命题,自由发挥来筛选人。

看起来自由,却没那么简单,连燕莫名想起谁说的一句话——忘记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名人,说人不会使用自由,人习惯有限的自由。有时候作文给了命题限制反而好写,那些说是自由发挥的,最后大多都成了无边际的乱跑。

“这次的自命题可能不是这样。”葛红说。

连燕看向她。

“好像是上次自命题出现了有人买好稿子上场写的事情,这次改了,”葛红拿起办公桌上的A4纸,“还是会沿用之前的模式把,给一句话,不会长,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自由发挥的。”

“我也希望你不要有负担,”葛红笑着看着他,“无论怎么样,尽力就可以了,小作家。”

比赛那天下了雨,也算是秋雨了,从夏天到秋天,总是要降几次雨,雨是降温最好的借口。沈逸明送他们去了市里大赛的现场,沈平格给他撑着伞,沈逸明头探出车窗,朝他们攥了攥拳头:“加油哈。”

连燕第一次参加大型的比赛,难免紧张,一进场就是乌泱泱的人群,他下意识扯住沈平格的衣角,沈平格揽着他朝前走。

“不行啊,小燕,”沈平格低下头,轻声对他说,“你总不能一直躲我后面。”

连燕犹豫了下,才站在他的身侧,他抓着沈平格的手腕,好像那是他的全部力气来源了一样。

工作人员过来领着他们进场,高中组和初中组是分开的,一个岔道,尽头的灯光却都是明亮的,沈平格最后走的时候给他塞了一块糖,草莓的。

市里的这次比赛不算太正式,是在一个密闭场所里独立现场完成,然后交给旁边的工作人员,所有的成绩也不是现场出来。

连燕紧张的手心都出了汗,他偷偷摸了摸上衣口袋,隔着衣料,他摸到了硬硬的触感,草莓糖静静的躺在那里。

作文的题目是。

-始终守候之人受苦较多,

还是从未等待过任何人的人?

出处是聂鲁达的《疑问集》,连燕见过这句话。

落笔之前,连燕再次去摸那块糖,心里那种不安终是压了下来。

沈平格和他一起的。

他不必害怕。

·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快,出会场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地上湿乎乎的,有种泥土的味道,连燕心情很好,沈平格在会场外等他,见他笑的开心,明知故问:“写的还好吗?”

“嗯!”连燕重重应了声,他永远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他跟沈平格比划。

-我想去喝奶茶。

这点要求沈平格还是能答应的,他们没急着回去,在附近的店点了两杯奶茶,连燕不喜欢太甜,要了抹茶的。

“初中组和高中组是一个题目吗?”沈平格拿着铁勺搅拌奶茶,问连燕,“你们也是聂鲁达的《疑问集》吗?”

“嗯,”连燕点点头,他在手机上打字。

-那你觉得,是等候的人比较受苦,还是从未等候的人?

沈平格没回答,只是笑着看他:“你选了什么?”

连燕又在手机上打字。

-从未等候的人。

“为什么?”沈平格喝了口奶茶,看着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