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叔 第22章

作者:郁华 标签: 近代现代

周宏远平时趴在餐桌上做作业的时候,没少见程毓拿着本子在一边儿写写记记。他随手翻了两下,程毓的字迹跟他的为人一样,不拘小节,算得上龙飞凤舞,饶是周宏远与他日日共处,也只能识出个大概,所以他只是看了两眼就没了兴致,正要将本子塞回去的时候,一张折好的A4纸却掉到了地上。

周宏远皱了皱眉头,弯下腰将纸捡起来,展开,白纸黑字,是程毓少有的、认真至极的笔迹,一笔一划,都是标准方正的汉字。而最下面,赫然签着两个名字,一个是他的小叔叔,而另一个,则是他的生身母亲。

周宏远的手颤抖着,只不过是薄薄一张纸,却仿佛重千斤,一个失神,竟将它掉在了地上。

他扑到地上去捡,下一秒,几滴热泪滚下,“啪啪”地,打在了地板上,也溅在了这轻飘飘的一纸协议上。

周宏远抹了把泪,定了定心神,这才将协议重新叠好,塞进程毓的工作笔记里。

晚上,程毓回到家,如常地吃饱喝足,收拾完碗筷后,从包里拿出了新本子写写画画。

周宏远不动声色地凑过来,在程毓耳边问,“叔叔,你记什么呢?”

程毓只是笑笑,不打算详谈,“都是些工作上的事儿,没什么打紧的。”

周宏远坐回去,过了许久,突然半开玩笑地说,“叔叔,谢谢你。”

程毓觉得古怪,“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揉揉周宏远的脑袋,“现在才知道谢我啊?”

周宏远无意识地撅了撅嘴,小声嘀咕着说,“早就谢你了啊。”

程毓说的本就是句玩笑话,自然没放在心上,“我啊,不用你谢我,只希望你健康快乐,平安长大。”

多年以后,程毓才明白,其实自己原没有想象的那么伟大,他仍是有所求、有所望,只不过他的所求所望,到头来皆成了空。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将于9.17号入v,到时会有6000字更新掉落~谢谢大家~

第26章

2006年已过了将近一整个月,可春节的鞭炮不曾响起,国人仍是没知觉的,只当是旧岁未辞,而新春新春,总是充满活力,又给人无限希冀。

都道瑞雪兆丰年,除夕前夕,J城下了一整夜的大雪,整片大地银装素裹,掩盖了这座城市固来的脏乱差,也冷却了平日数不尽的嘈杂与喧嚣。

叔侄俩照旧忙成一团,谁都没闲着,如今,周宏远个子抽得愈发的高,只差薄薄一个头皮,就要赶上程毓的个子了,对门的老太太见了周宏远就要夸,你们叔侄俩个头都高,不像我孙子,只横着长!

周宏远力气大,还异常的条理细心,做起家务来也是一把好手,袖子一撸,比程毓还要麻利。程毓以前整日学习,现在是整日伏案工作,肩膀和腰早积劳成疾,三天两头的痛上一痛,他虽不常与周宏远说这些,但周宏远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平日总不许程毓扫地拖地,怕他腰上吃力,晚上又要疼得睡不着了。

叔侄俩这次包水饺,要比去年娴熟了不少,一个擀皮儿一个包,配合的天衣无缝。包出来的饺子一个个虽都是趴着的,却也只是样子丑了些,煮在锅里,竟没有一个破了皮儿,任谁都说不出个差来。

饭吃到一半儿,春晚开始了,他俩都不爱看歌舞,对相声小品也兴致缺缺,是以心思都没放在电视上,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没什么豪言壮语,都是些日常琐碎,却也温馨动人。

程毓是个实干主义,从幼年起,就是做得多,说得少,说也只爱捡些家长里短与鸡毛蒜皮,而将那些热血与柔情,统统藏在了皮囊之下。他宁愿去讲今年的肉价与电费,都不愿将那些抹不掉的恩情与昨日的辉煌挂在嘴边。

周宏远的性子与程毓大相径庭。他喜欢展望,有雄心,也有抱负。这也许是骨子里带出的冒险家的天性,又也许是童年的遗产,对于岁月起点的他来说,能拥有的,也只有无限的展望与畅想了。他有无限的抱负,数不尽的雄心,他想见识更广阔的天地,也想拥有更广袤的世界。可他知道,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这些未曾吐露的豪言壮语,都是程毓不喜欢的。程毓只喜欢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周宏远就只能脚踏实地,将那些生机勃勃的、属于男孩子的憧憬,统统咽回肚里,然后对他的小叔叔说,这次的饺子比上次好吃多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俩都在改变,同时也都在妥协。周宏远学会了示弱、习惯了撒娇,程毓则学会了抽烟喝酒,习惯了社会险恶。他们两个都在摸索,一个学着做个合格的小孩,一个学着做个规矩的大人。

细细想来,也不过是相识了一年半,在热腾腾的蒸汽中,在电视机里热热闹闹的歌舞升平里,在窗外绽放又熄灭的烟火中,他们却不约而同的生出几分恍若隔世来,这个想法有些荒谬,但此时此刻,两个人却都觉得,他们仿佛已经在一起了很久很久,他们的血脉,也早已链接在一起。

程曼红还在时,程毓总会跟她一起守到零点,后来程曼红病逝,过年便只剩下程毓一人,了无生趣,看着万家灯火,只衬得自己更加凄苦,还管什么零点不零点,守岁不受岁的呢?往肚里灌上几瓶青啤,倒头睡了完事儿,直到第二天天不亮,被讨命的鞭炮催起来,再拿枕头蒙着头,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追赶周公去了。

再后来,周宏远来了家里,家里有了个孩子,身边有了个亲人,一切自然都不一样了,哪怕程毓心里门儿清,真论起来,周宏远跟他算不上哪门子亲人,可人活着,总要有个念想。

若是连念想都没了,程毓的人生,未免就太过可悲。

吃过年夜饭后,两个人说说笑笑守了岁,最后在倒数声中,一起拿了挂一千响的鞭炮到楼下放。

楼下早已是“噼里啪啦”响成一片,此起彼伏,一会儿都不停歇;更别说一个又一个飞上天的礼花,绽放地短暂而又绚烂。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硝烟味道,闻到鼻子里,一股股的恶心往上翻涌,再往外走两步,连眼睛都熏得生疼。程毓使劲眨了两下眼,才勉强能看清,他迅速将鞭炮放好,拿火机点了引线,随后,拽着身边的周宏远缩回楼道里去。

叔侄俩注视着慢慢变短四处飞炸的鞭炮,双手则紧紧捂着耳朵,一挂鞭炮响尽,两个人相视一笑,回房间去了。

晚上一直有鞭炮和礼花的声响,两个人都没太睡着,直到三四点钟,困意才慢慢变浓,无奈初一的鞭炮又响得早,刚刚睡着,则又被惊醒。

两个人拉着被子蒙上头,在第一百次入睡失败后,认命地从床上爬起来。

隆冬之际,起床着实费劲,两个人磨磨蹭蹭大半天,才终于穿戴好,洗漱后,简单塞了几个昨晚剩下的饺子,一起去了大悲寺。

大悲寺的前身是片荒废的寺庙群,后来不幸塌陷,直到民国时期,复又修复起来。在J城,大悲寺算不上香火旺盛的寺庙,却因着人少,平添幽静,是以程曼红生前最爱来这里,开心了拜拜,不开心了还要拜拜。

程毓是个彻底的无神论,凡事将因由法则,何必苦问鬼神,他虽不信这些,却奈何要做孝子,常常陪母亲过来走动。如今母亲不在了,心里倍觉挂念,竟动了来寺庙看看的主意。

得益于大悲寺游人少,这些年发展缓滞,一直没怎么商业化,就连大门,都是个临时搭建的,看上去略显得滑稽,只不过佛门重地,程毓倒不好真得嗤笑出来。

寺内只有几间禅房,最中间的位置,是个菩萨的塑像,程毓认不出是哪位菩萨,周宏远就更是无从得知。塑像的一旁支了张桌子,桌前坐了个男人,穿着袈裟,架着眼镜,有模有样的临着经书,却没剃光头,男人手中攥了把香,游客来了,就给上三根,不必买,香火钱也随意捐,并不强求。

来这里上香的,多是老弱病残和家庭妇女,脸上都挂着苦大仇深,总要跪在蒲团前,跟菩萨说上好一阵子话才了事,然后扭扭捏捏的,从兜里掏出个一块五块,塞进功德箱里。

程毓没打算上香,更没打算跪拜,他站在菩萨前看了许久,久到那“假和尚”

都看不下去了,清了清嗓子,说,“那个,你要不上两根香?”

程毓这才回过头,冲“假和尚”笑了笑,说,“不用了”。紧接着,他往周宏远手里塞了一百块钱,让周宏远放进功德箱里。周宏远有些诧异,却还是照做了。

离开前,“假和尚”建议道,“钱都捐了,上柱香吧。”

程毓却只是摇头,也没作伪,说,“我不信这个。”

“假和尚”的嘴张了又合,最后只喃喃说,“真是个怪人。”

叔侄俩离开寺庙时,周宏远忍不住问,“叔叔,你又不信佛,又没拜菩萨,给那么多钱干什么?”

程毓的情绪很淡,看不出难过或是开心,他摸了摸周宏远的软发,说,“以前你奶奶总爱来,我只当是替她来的。”

周宏远对程曼红毫无印象,只在家中的相册里,见了几张她与程毓的照片,看着照片里慈爱温柔的女人,他总忍不住地想要亲近,亲近之余,又忍不住地去想,若是当初她不曾逃离周镇,是不是也会像程毓一样心疼自己,保护自己呢?

这个答案,永远不会有了,而他,也永远不是周家的亲生血脉。这点,他早就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