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第14章

作者:肥皂有点滑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轻松 古代架空

史书上载,赵国有一名将,名扈辄,喜研儒学。

生为家国死,死则马革裹尸,不枉此生,形容的便是此人,是历史上出名的忠国忠君之人,但下场……哎,自古名将死于昏聩君王之手的占据了一大半。

不过,一位边城守将居然被派来看守他这样一个秦人,这其中就挺有些让人看不懂了,大材小用。

公子丹继续道:“那盏灯乃地母器皿,自出土以来,被赵国王室命名为邯郸宫灯,专照白霜感染者,能让无论什么症状的白霜感染者,强行进入冷漠症状态。”

也就是变成对外界毫无反应的植物人?

范雎倒是疑惑地看了一眼公子丹:“那你……”

为何也惧怕那灯光,刚才燕国的仆人替公子丹遮挡青铜灯的灯光,他也是看见的。

公子丹:“这有何疑问?能佩戴和操纵地母器皿者,皆是白霜感染者,只不过有些人是意外感染,而有些人是自愿……”

范雎:“……”

成为白霜感染者会变得不可控,非常的诡异和危险,甚至是不治之症,结局皆是疯狂或者惨死,居然有人甘愿被感染。

公子丹的回答,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是常识,但是让范雎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还有那邯郸宫灯,其实是个好东西,白霜感染者会变态会心理扭曲,会做出各种诡异的事情和犯罪,然后死于各种莫名其妙,若能强行将对方拖入冷漠症状态,虽然像植物人一样,但也获得了慢慢治愈的机会。

范雎正在沉思,这时轮到公子丹提问了:“你一秦人,为何参合我们的事情?”

他本想问,为何救他,但这少年傲娇地没有问出口。

范雎十分认真地答道:“我来拿碗。”

公子丹目不斜视,一个七八岁的少年人,却给人一种十分成熟认真,不许人在他面前撒谎的错觉和强势。

范雎耸耸肩,伸手在公子丹脑袋上弹了一下:“好吧,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你还是个孩子!”

一个孩子,不应该经历和遭受这些。

不应该皱着眉,不应该将家国仇恨都抗在肩膀之上。

公子丹都有些懵,摸着被弹的脑门,看着正向外走去的范雎。

半响才低声地有些不满地道:这是什么奇怪的答案?他才不是一个孩子。

也从未有人曾将他当成一个孩子,他是燕国子丹,生来就该承受这些。

目光都不曾移动半分,夜晚的风将他的长发吹得飘零,还有那张一副不相信的还显得有些幼稚的深思小脸。

范雎回到自己院子,一墙之隔却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倒是赵政这小孩,衣服也没穿,踩在一根凳子上,趴在窗口紧张的张望。

范雎进了屋,将赵政捂进小床:“睡觉,无事发生。”

范雎也躺在了自己床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那邯郸宫灯的影响,脑子一阵一阵的空白,很快就进入睡眠。

第二日,依旧是修葺院子,以及在角落找到一些粗糙坛子,正好用来制作大酱和酱油。

酱油是真的昂贵,长期食用还是自备的好。

天色微亮,范雎准备将手上剩下的一点钱全部用来买豆子,制作大酱和酱油的同时,榨一点豆油。

这个时代的油也昂贵,贵到何种程度?

普通家庭买一块肉皮,每次在锅上抹一抹,这样一块肉皮能提供他们一家一年的用油量。

不是他们不想吃油,而是吃不起。

赵国人不负责范雎他们的生活,所有大小事情都得考虑周到。

范雎他们身在邯郸,无依无靠,能自产的尽量自己动手。

但天色还早,市集也不近,带一个孩子去市集还得搬东西,多有不便,主要是赵人对赵政真算不得友善,他若空不出手,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

范雎想了想,带着赵政出了门,然后敲开了隔壁的院门。

等公子丹被告之并来到大门口,就看到一大一小站在那里。

范雎微笑着:“我这有点事情出门,得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小孩,就一会儿。”

等范雎离开,公子丹都还一脸懵相,以及伸着小手牵着他袖子的小孩正一脸好奇地打量着他:“公子丹,你得这样牵着我的手,仙人带我的时候就是这样。”

公子丹:“???”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真以为是友善和睦的左邻右舍了?

范雎也没歇着,向市集走去:“应该没什么不妥吧。”

“最多公子丹以后因为家国仇恨,王室生存谋划刺杀祖龙时,多了一点人性的考验?”

毕竟要刺杀之人,变成了曾经手把手亲自带过的孩子。

第14章 跟着政哥混

赵国的市集开市很早,范雎到的时候已经人声鼎沸。

即便是邯郸城中,这样的市集也不是天天有,大致三天一次,邯郸的贵眷百姓等,都等着这一天,集中采购。

出售商品的除了商人,还有一些积攒了些物资的百姓,也靠着这一天为家里填补一点家用。

范雎原本只打算购买豆子,但最后手里多了一袋子麦子。

豆花的味道虽然不错,但在范雎看来当成主食多少不太饱肚子。

一袋豆子一袋麦,花光了范雎身上所有的钱,这就是他现在所有的财产。

“没钱心里慌,说的应该就是现在这种情况。”范雎嘀咕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确踏实不起来。

抱着两袋粮食,范雎也不过久逗留,毕竟家里还有个孩子等着。

离开市集回到居所,就跟两个世界一样,市集的沸腾和这里的冷清完全不沾边。

一条街道,颇长颇深,但街道上冷清得连个鬼影都没有,街道两边一排大门紧闭,只有才打扫过的门口,才让人知道,其实这些府邸是有人居住的。

六国之关系,可见一斑。

赵国的普通百姓更不会随便来这条街了,所以这条街看上去才如此萧条,冷飕飕的。

现在天明,视线变得十分清晰,昨晚上的那场厮杀,似乎并没有在这条街道上留下任何痕迹,应该是有人收拾过了。

靠近居所,范雎就听到了赵政哭得汪汪的声音。

一大一小,一个高冷,一个哭得委屈巴巴。

范雎走了过去,赵政赶紧跑了过来:“公子丹不带我去找仙人。”

范雎心道,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高傲的公子丹,似乎也松了一口气,堂堂秦国公子,汪的一下就哭了,不像他,他在赵政这么大年龄的时候都记不得眼泪是什么了。

任务终于完成,带孩子也太累了,转头回了府邸,他一开始怎么就没能拒绝呢?奇怪,或许是六国之人相见都恨不得拿刀刺向对方,即便不敢用刀,眼中的仇恨也能诅咒死对方,从未像那个秦人一般平和?

是的,那个秦人的目光,似真的和他见过的所有人都有些不同,一开始他还弄不清不同在何处,但现在若有所悟,是少了那些国仇家恨……

范雎本想感谢一番,结果只能看到傲娇少年的背影。

范雎不由得摇了摇头:“这邻居不好相处啊。”

然后赶紧擦干赵政脸上的眼泪,这要是被历史学家知道了,史书上就热闹了。

牵着赵政进院。

范雎进去之后,一个提着盏青铜灯的老者皱眉地站在街道上,这个秦国使臣比他想象的隐藏得还深。

没有去接洽秦国在邯郸城中的探子,没有忧心面见赵王的担忧,他仅仅是一大早去市集买了两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粮食。

那售卖粮食的小贩他也让人审过了,身世,三代关系,一言一行都记录在案,似并没有半点不妥。

一个秦人,大张旗鼓,弄得满城皆知地来到邯郸,还莫名其妙地参与燕楚之争,就真的什么都不干?

疑惑。

秦国质子院中。

豆子和麦子都需要磨,若要用豆子榨油,还需要将豆子炒出些油花来,豆子的出油率其实十分高,当然以现在的条件,一斤豆能榨二两油就已经十分不错了,豆渣依旧用来做大酱和酱油。

范雎开始忙碌了起来,才开始没多久,大门被有规律的敲响。

范雎洗了洗手去开门,门口,褚长曲的夫人褚夫人正抱着有些木讷的褚太平等着,后面跟了两褚家仆人。

范雎倒是差点忘了,答应了褚夫人让她将孩子送来继续治疗白霜感染症。

木讷的小糯米团子褚太平见到范雎,居然伸出手要范雎抱,看来没忘记这个会给他讲好听故事的先生。

说了一些客套话,范雎接过孩子,他现在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治愈这孩子,虽然这种情况说顾客是上帝并不合适,但肯定得好生对待着。

灶膛里面的火并不需要时刻看着,范雎想了想,将褚太平和赵政放在小凳子上,开始了今天的治愈,恩,讲故事,儿童文学对小孩的精神洗礼。

讲的是小马过河,人生慢慢,或坎坷或者平坦,都需要亲自去探……

讲的是羊有跪乳恩,乌鸦反哺情……

十分经典的幼儿故事,褚太平和赵政肯定是听不懂其中的深刻寓意的,范雎也不讲那么深刻的东西,他只讲故事,本来也从不会有人讲儿童启蒙故事时去叨叨那些有的没的,小孩根本听不懂这些大道理,但故事本身倒是让褚太平和赵政听得入了迷,以前从未有人给你们讲过这么有趣的东西。

褚夫人也在旁听了一会儿,她出自门第之家,祖上还曾有位叔公跟随在云游的圣人身边听过学。

一开始褚夫人也只是觉得,故事从未听过的有趣,都是些小动物之类的却有着人类通灵一般的小趣事,但随着范雎讲解,褚夫人却突然愣住了。

旁边的仆人都不由得问道:“夫人,怎么了?”

褚夫人赶紧让那仆人低了声,免得打搅到范雎,然后目光沉思地看了看范雎,细语了一句:“原来是圣人门下的大学问者。”

她原本还有些奇怪,这位先生是如何让她的儿子从白霜感染中得到治愈的,她也询问过当时的仆人,仆人只是说,就只是和太平说了一会儿话而已,没见什么奇怪的祭祀也没见喂什么神奇的药石。

但现在,褚夫人有些明白,为何她的太平的病能好起来了,圣人之言,本就有经天纬地的力量,只是能让太平这样的幼儿都能听懂,太难。

褚夫人又看了看伸着个脑袋专心听故事的赵政,都说这质子不被看重,可有可无,秦国人甚至都没想过给远在赵国的小质子找个启蒙识字的先生,以后长大了,别说懂什么辅国安邦或者大道理,恐怕连大字都不识一个。

现在看来不然,秦国居然专门派了一个大学问者前来,何止于启蒙。

这个时代,识字十分困难,识字率低得离谱,因为知识难以想象的昂贵,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奢望,也就孔圣开启私学传播学问,才有了一点起色。

褚夫人之所以觉得范雎是圣人门下,因为这个时代,即便是做学问者,也多是学习治国之道,攻伐策略,机智狡辨。

充满战争的时代,况且这场战争从西周没落而八百诸侯分治已经持续了500年,学习的自然多是和战争有关的东西,以图以后能被达者看中,飞黄腾达。

只有圣人,还在坚持着恢复世间礼教,传递着高尚的精神和品德,所以特别的难能可贵。

像范雎讲的这些小故事中的道理,即便是专门找的先生,也不会涉及,唯有圣人门下,才有耳闻会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