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第66章

作者:肥皂有点滑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轻松 古代架空

沈束踏入出去的门时,回头看向范雎:“鬼哥,脑子中的门好像还会出现,就像肖耀,他已经是第二次进来了。”

“下次记得罩我啊。”

沈束两人离开后,范雎也通过门回到了盒子世界。

而比沈束说的,还会第二次进入门世界更糟糕的是,盒子世界中长廊中,除第一扇门外的第二扇门也亮了。

范雎的推测应该没错,会有越来越多的门亮起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白霜感染者被拉进门的世界。

范雎沉默了,这是对白霜感染者的一种清除?

这是对世界的救赎还是惩罚?

白霜感染者若真会被拉进门的世界,那么死得肯定足够的快,对现代的世界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还有一点,他们刚才进入的那扇门,编号为0001的门,在编号后出现了几个新的文字。

“职业序章:莲,已阅。”

范雎:“?”

这里一共有6000扇门,像刚才那样的怪物一共有6000数之多?

职业序章又是什么?

范雎摇了摇头,一时之间也想不清楚。

范雎将目光看向第二扇门上的文字,当第二扇门亮起的时候,上面的文字就出现了。

“处//男必须死。”

提示就这么一句。

范雎想了想,这一句话应该就是这扇新的门内的故事,但到底是什么意思?

范雎此时也

已经到了能待在盒子世界的时间极限。

等退出盒子世界后,范雎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仅仅过去了10分钟。

他记得不错的话,他在门内的时间明明从白天到了晚上。

也就是说,进入门内世界后,现实世界的时间是停滞的。

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其实现代,沈束和肖耀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两人从沉睡中醒来,和他们进入沉睡时的时间差不多。

这次两人的面孔虽然有些惊恐,但并没有受伤,除了肩膀上留下的乌黑的爪印。

肖耀:“你……你那朋友,将人的脑袋活生生拧了下来。”

真的,跟拧西瓜一样,抓得稀烂。

沈束张了张嘴:“恩,还拧下来好多个,扔得到处都是。”

比他们玩过的最恐怖的游戏还要恐怖。

而这样的恐怖,他们在脑海里面的门下次再出现的时候,他们还得经历。

这时,范雎那里,赵正正跑了过来:“仙人,滚烫的热水烧好了。”

范雎:“?”

赵政指了指挂在窗子旁的那块黑石:“不用水烫它吗?”

“说不定烫一烫,它就什么都招了。”

“我还准备了柴火,等会将它架在火上烤试试。”

火烧水攻鞭子抽!

一脸的兴奋。

范雎一捂额头:“水多烧点,柴火再准备一些。”

第39章 处男必须死

邯郸城,范雎一有空就去“审”那块石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的扭曲,让他用尽了办法。

而邯郸城中,关于推恩令的实施,终将那些豪门大族,悠久世家也卷了进来。

其实也冷淡过一段时间,但一但关于推恩令的话题被人遗忘,赵王偃他就拿出来提上一提。

反正就是,如今的邯郸因为这个“推恩令”,热闹成了一团。

范雎也因为“受宠”,从新向赵王偃提议,取消将孕妇未成型的胎儿做成路引去挖宝藏。

结果,或许是因为他的重要性还不够,又或者赵王偃太执着那个地穴里面的秘密,并没有答应。

那个地穴里面到底有什么?居然让赵王偃执着如此。

地穴的隐秘不好获得,即便是秦国的刺客组织,在赵王偃加大保密力度后,也很难再获得相关消息。

范雎想着,他或许可以再提升一下自己的重要性,他的建议才有人能放在心中,而不仅仅是将他当成一个外来的可有可无的秦使。

接下来的十多天,范雎都将自己关在院子中,他在熬树皮煮草根。

是的,范雎在尝试古法制纸。

每天看着来他这学习的公子丹等刻苦的记录他所讲的内容,手都刻出血泡了,也没见记下多少。

刻字太慢了,三千言都能算一本书,而他们要学的技术的知识点,不知道得刻多少书,而范雎又不会将那些白话简洁成春秋战国多一字都算多的简洁文风。

他讲起东西来,能讲一大堆。

干脆将纸弄出来。

纸张的出现会改变一个时代,改变所有读书人,甚至能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也能让更多人立书作传,让知识更容易的传播。

功在四海,德配天下。

到时候,范雎的身份又将不一样了,那时候他再提出他的要求,赵王偃应该再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不闻。

范雎现在的声望,其实已经到了一点高度,他教导诸国那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强国之术的消息,在鱼苗养育成功后,开始传遍了邯郸,并传向其他地方。

就比如秦国刺客组织,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范雎的难以让人理解的行为,

传回了咸阳,而且传回信息的速度还颇为频繁,几天传一次信息回去,因为每隔几天范雎就要做出一些有损秦国的事情来。

强大他国,可不就是在损害秦国。

只不过是路途颇远,还没有得到来自咸阳的回话,消息皆在路上。

范雎现在的声望,的确不上不下,所以他得有一项巨大的成就,让别人在意他所说的话才行。

造纸期间,燕国公子丹那里倒是有了进展。

公子丹带过来一只他亲自烧制的瓷器的时候,那傲娇的脸上都难得地带上了笑容。

一只完好的瓷器碗,还有很多的瓷器碎片。

虽然不如范雎送给他的那只碗剔透,润滑程度也不如,稍微显得粗糙。

但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就已经让燕国人激动异常了,光是他们现在烧出来的瓷器,都比大部分家庭使用的碗具等好上很多了。

加以时日,定能以瓷器,富他燕国。

瓷器技术的慢慢成果,是瞒不住赵国人的,因为公子丹每天都在烧,产生的瓷器碎片等总得处理掉的,从这些燕国人每天丢弃的废弃物中,赵国人也能发现一些猫腻。

白雪瓷的成功,再次震动邯郸。

也就说明,范雎教的每一件,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诓言,而是真正的能实施能实现的强国之术。

将这股子疯狂的热潮推向制高点的是,从邯郸道上,十几匹健壮的小马被送进了邯郸。

赵国因为胡服骑射的原因,每一个人都对马匹都十分重视,这让他们大多有了一套相马之术。

这些小马匹,虽然还没有成年,但它们健壮,充满了野性斗志,看上去耐力十足。

和他们以前看到了那些干干瘦瘦的小马完全不同。

差别巨大。

而消息也随风散开,这些马正是使用了范雎的养马术所养出来的小马,如今正赶来城内,让他们的王看看成果。

嘶,若他们赵国的马都是这般,他们赵国横扫天下也不在话下。

一时间,范雎的名字,名声达到了新的高点。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比如秦国的探子,他们这秦使到底是他们秦国之臣还是这赵国的?

消息太

过紧要,影响太过巨大,他们必须得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回咸阳,让上面亲自定夺。

他们觉得在这么下去……秦国要完,要被这个秦使强他国而弱秦,玩得苦不堪言。

也是这时,范雎借助他名声在邯郸最盛的这股子风,开始推行他刚制造出来的纸张。

若是以前,范雎说的话没有几个人会听,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些耳朵都恨不得长范雎身上的人,听得特别认真,听风就是雨。

“听说范雎又弄出了一种能造福读书人的,名叫纸张的东西。”

“它比竹简便宜,它比竹简书写快速十倍,它比竹简记录的内容多上百倍……”

“它比帛绸还薄,它比帛绸还要细腻……”

甚至有人将纸张和帛绸相提并论,帛绸是什么,那可是堪比珍宝的存在,贵族都舍不得用它来书写,都留着当传家宝。

而现在一种比竹简还便宜的纸张,居然堪比帛绸。

“它能让更多人读得起书,也能让更多人著得起书。”

“那些名贵的书籍将借由纸张传遍天下,传进每一个人的府邸。”

要知道即便是孔圣都觉得著书困难,还是他弟子收集他的一言一行而成书,才让圣贤之文得以流传。

而如今,新出现的纸张,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议论的热□□遍了整个邯郸,有一部分人来质子街打探虚实或者看热闹,还有更多人是来看看那什么纸张到底有没有传言中那么夸张。

现在可不管什么范雎是秦国人,他们赵人和范雎靠近都会被其他赵人指责辱骂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