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第72章

作者:肥皂有点滑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轻松 古代架空

范雎开始找工作,但遗迹学这门专业还真不好就业。

当初因为爱好而选择的专业,如今看来未必就有前途。

邯郸城中,范雎的房门也长期地关上了,对所有人声称他在闭门研究学问。

赵政每天抱着照骨镜,可怜巴巴的,情绪也开始变得不怎么稳定,这么小的小孩是很敏感的,他或许察觉到了范雎和以往的区别。

还好范雎给赵政找了点任务,让赵政死死地看守着那块黑石,别被它跑了。

赵政现在恨不得每天用跟绳子将黑石牵着遛。

为了让赵政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范雎倒是每天给赵政买一点新奇的玩意,什么玩具挖挖机,萝卜刀,橡胶泥,小孩玩的倒是多了一大堆,都被赵政收在了他的百宝箱里面,时不时拿出来在褚太平和晋澜面前炫耀炫耀。

唯一不好的是,这些小孩的玩具买多了,也不便宜。

范雎虽然离开了邯郸,但范雎的名声却越来越大,他有了一个“纸公”的称号,因为造纸。

范雎将造纸的流程一条一条的整理了出来,并用赵文写下,让赵政直接交给了公子丹他们,让他们帮着造纸卖纸。

公子丹等激动得无以复加,因为纸张这种东西太好了,能改变一个时代,范雎不仅仅不避开他们,还直接将方法都教给了他们,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还直接给了他们“实习”动手的机会。

每天都在帮范雎造纸卖纸,。

打死

都不愿意购买秦人东西的赵人破了例,纸得到了邯郸城的认可,就是每天的产量还是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邯郸人的使用。

还有一点让赵国人郁闷的是,其他诸国都学会了纸张的制作,唯有他们赵国不会。

问褚天平和晋澜吧,两小孩年龄又太小,一问他们就答,煮树皮煮树根,熬草木灰,根本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问得急了,就哭得汪汪的。

这两小孩现在看见大人就躲。

于此同时,公子熊的麦子也长得膝盖高了,看上去绿意盎然,让公子熊将他们院子的墙都加高了一点,十分担心别人偷看。

一天又激动又兴奋又紧张。

还有公子安,现在让人在邯郸城外到处跑,他在踩点,看看哪些地方等春天的时候花开得旺盛,他准备采集来染布。

花朵的色素是最容易提炼的,也是古法染布最常用的原料。

范雎有时候也会整理一些他们阶段遇到的问题的答案,写成赵文,让赵政转交给他们。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秦刺客组织的消息终于传递回了咸阳。

一开始,秦国那些大臣也只是怪异,他们什么时候派遣了一个名叫范雎的使臣去赵国了?

定是个假的,以他们和赵国如今的关系,派遣一个使臣去赵国还不得被对方斩掉一颗脑袋,没人会去自取屈辱。

也不知道哪个没脑子的,冒充谁不好,偏偏在赵国邯郸冒充秦使。

那些在邯郸的细作也是奇怪,这么容易分辨的事情,非得传这么一个消息回来。

并未引起什么波纹,只是依例给与了回复,并给出了一个“辱我秦者,死”的指令。

虽然他们觉得,等他们的指令到达邯郸时,那个冒牌货都不知道被愤怒的赵人弄死多久了,赵国人绝不可能让一个秦使,哪怕是假冒的,多活上几天。

但等第二道关于那个假秦使的消息快马加鞭的传来咸阳的时候,他们开始察觉到了一点异样。

那个假秦使混进了公子政的府邸,他们想了半天才想起,公子政是回秦的异人在赵国生的儿子,连异人都不怎么提及这么一个存在,他们自然更没放在心上了。

结果那

个假秦使带着公子政,给赵国献上了马奶茶强民的蒸煮方式,以及养出胡人的马匹一样强壮的养马术。

疑惑开始产生。

假装秦使但却强大赵国?

若真是个秦使,这算是叛国大罪。

即便是个假的,他为何这么做?

本来以为这也足够离奇了,让秦国在邯郸的刺客组织强行将此人杀了便是。

上面的指令也的确如此,让人快马加鞭地去追第一道指令,由“辱我秦者,死”,改成了“力杀假秦使”。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新的指令才上路,一条又一条的消息从邯郸传来。

那个假秦使,他用养马术换赵国出兵帮助燕国退楚。

他让楚国麦子一年两熟,他让齐国有吃不完的鱼,教魏国选拔天下人才的科举之法,他让燕国学习白雪瓷富甲天下,他教韩国七彩染布之法……

每一样都是举世的强国之术。

自称秦使的人,唯独没有给他秦国一点好处。

楚国的麦子一年两熟,马上就要有饱饭可以吃了啊,有余粮食了,余粮是什么?那可是各国征伐取得胜利的根本。

齐国也马上人人都有鱼吃了,等等。

唯独他秦国,还在原地踏步。

特别是后续的消息还在从邯郸传来。

养马术被证实了,用范雎所教的办法,赵国人养出比以前强壮了不知道多少的小马匹,赵国本就强大,这要是推广开来,赵国岂不是六国第一。

白雪瓷也被燕国人制造了出来,等等。

一条一条的消息,先是让秦人不放在心上,然后是重视,再然后惊讶惊叹不可思议,最后是震惊。

强六国而弱秦,怎么看,这个秦使在干的就是这事,关键是成效非常好。

亏这人还自称秦使,是个秦人,但专干损害秦国之事。

消息也开始在咸阳传开,秦人的怒骂之声不绝于耳,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范雎是假秦使,他们以为是他们的秦使真的叛秦了。

现在的情况是,这人和除了秦国的其他六国都交好,也就是说想要刺杀他变得困难了。

怎么说呢,这人现在就是其他六国都要捧在手心上的存在,别

人怎么可能允许他秦国刺杀成功。

也就是着,想要杀掉对方,这么简单暴力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行不通了。

秦国那些大臣又郁闷又疑惑地想着解决的办法。

也不知道是谁提议:“他既称秦使,六国也认为他就是秦人,那么他必应秦诏。”

“我王不如颁布一道诏书,派人去招他回秦,理由就写公子政年幼,且在外多年,理当归秦了,让他护送公子政归秦,合情合理。”

“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在外面呆着了。”

“至于其他,等他来到我咸阳,自会审问清楚。”

“若他不应诏,他将面临如何向其他六国解释,他这秦使的身份,一个欺骗者,很难再获取他国信任,到时在让人刺杀他也不迟。”

道理本就是这样,即便是一个罪臣,也得让他回来接受惩罚。

反正强六国而弱他秦国,绝对不可以。

他秦国年年征战,如今已经有所疲惫,这种时候其他六国的任意一点强大,都是对他们的威胁,更别说其他六国一起强大起来了,就跟头顶上悬了一把利剑一样。

让范雎护送公子政回秦的诏书还在路上的时候,关于范雎“纸公”的名声也传到了秦国,与此同时传来的,还有六国公认的……天下第一公子,公子雎的称谓。

公子,指的是诸侯的儿子,但也例外。

功在天下,德佩四海者,亦可称公子。

范雎光是一个造纸术已经震惊天下,让读书人敬服,更何况他现在教导诸国质子的那些东西,这些消息自然也随着时间传入了诸国。

他们才不管范雎是什么身份,是真秦使还是假秦使,他们只需要自己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

也不知道是哪个拍马屁的诸国给范雎抬了这么一个称号,按理会让人不屑一顾。

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莫名其妙地这名号就传开了。

至于有多少人承认这称号,自是还无人知晓,就当成是水缸里面的水在摇晃,爱信不信。

但无论这个称谓是否名副其实,光是它的传出,就已经让范雎的名声在此时达到了顶点。

而范雎呢,苦哈哈地在找工作呢。

工作并没有找好,但也让他想到了两条谋生之路。

第一条,他能让赵政找一点青铜器,让他取回现代售卖。

虽然这些青铜器用器械检查的话,制作的年限只能是几年十几年之类,在现代科技面前称不上值钱的古董和价值不菲的文物。

但青铜器啊,文物中天花板的天花板。

他就算当赝品卖,也能值不少钱,毕竟它们的确是出自古老的春秋战国的匠师们之手,特别是那些有花纹的,形状奇特的,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什么流水线统一的模具之类的说法,也就是说很多漂亮的青铜器,都是匠师们一凿一刻制作出来的。

所以,他即便卖的是赝品,在懂欣赏的人眼中,也是艺术品。

唯一的问题是,他没有一个做生意的铺子。

第二条发财之路。

他不是加了沈束和肖耀这两倒霉孩子,这两冤种又被门拉进去了两次。

他带他两过门,这么危险的事情,收取一点费用应该合情合理吧,毕竟在门里面死了,在现实世界也是会死的。

就是赚两高中生的钱,脸皮不厚一点下不了手,偏偏范雎就是那个脸厚的。

反倒是沈束和肖耀,交了钱过后,还一脸的感激。

况且,等他的名声起来了,还能带更多人过门,这可不就是一门只赚不赔的买卖,前提是范雎能从门里面活着出来。

并非知道门内世界的提示和手握“青鸟”这件青铜器就能万无一失,有些门诡异得超乎想象。

范雎还专门申请了一个新的社交账号,发布的内容很简单:“带人过门,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现在虽然只有沈束和肖耀两个人光顾他的生意,但总会有有缘人能看懂他发布的内容。

怎么说呢,范雎现在也算一个灵活就业人员?

倒是周宥那里,关于范雎,就像从他生命的平行线彻底消失了,唯有沈束来遛狗的时候,经常能从沈束这个话痨的口中听到范雎的名字。

周宥感觉挺微妙,以前都是他投喂范雎,范雎每次出现都在他身边,没想到现在他只能从旁人口中听到对方的存在了。

周宥嘀咕了一句:“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