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国舅 第4章

作者:萌神大白 标签: 天之骄子 系统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撇开自己的身份不谈,湛兮是能理解王氏一族和王皇后的做法的。

聪明的女子全心全意以娘家势力扶持自己的夫婿,为自己的夫婿争夺天下而呕心沥血,难道她只是单纯地要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夫婿吗?

不,不是这样的。

人要看得长远,她们付出的心血,浇筑而成的江山,今日看,是属于她的夫婿的,来日,那必然得是属于她的子嗣的!

否则她们何必如此付出?若是下一任皇帝没有王氏一族的血脉,王氏这些年的沉没成本怎么算?

但是理解是能理解,人却是屁股决定了脑袋的,湛兮注定是要站在曹贵妃这一边的,何况这江山又不全是王氏的功劳。

王氏眼看着泼天富贵近在眼前了,哪里曾想到世事难料呢,王皇后生子,血崩而亡……王氏一族皇后之位尚未坐热,王氏女就崩了!

为了安抚哗然的山东士族,不让刚刚稳定的王朝再次生乱,祸及黎明百姓,永明帝不得以只好捏着鼻子,当即册封刚刚出生的大皇子李承干为太子。

而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关头,也并非让元配曹穆之归位的好时机。

于是多年来,曹贵妃就一直是曹贵妃,皇后之位近在眼前,却寸步难进。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些年来,曹贵妃的父亲曹子爽连克数城,收复了广云七郡,立下不世之功,他深得永明帝信任,手下兵马无数。

而谢灵云一门也彷佛缓过劲来了,他不愧是农门出身却能成就「三代帝王师」的猛男,不愧是桃李满天下,门人弟子数不胜数的顶级「教书匠」。

这些年他不动声色,等众人回过神来,有谢氏烙印的私塾、书院早已经遍地开花了,谢灵云在文坛政坛上的话语权,越发厚重……

如今这般局势,眼看着便是--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湛兮能理解这一切,可是,这一切真的有必要吗?

当你将偌大的天下与江山,视作是李氏的私产,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子们争抢家产彷佛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实际上,天下真的是一个姓氏的私产么?

当你再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往前看,往百年后看,往千年后看:天下、江山,从不属于某个姓氏,它属于全体中华民族。

如此,这样你死我活势同水火的争夺,还是必要的吗?

就是不论必要与否,又有谁曾问过那两个风暴眼中的孩子呢?

谁又在乎过他们是怎么想的呢?他们真的都想要当皇帝吗?他们明白「皇帝」这一词背后的真正含义吗?他们又是真的觉得,自己必须要杀死自己的兄弟吗?

在这血腥的夺嫡之中,这两个皇子不再是独立的个体生命,而只是某一方势力进入争夺滔天富贵的擂台赛的入场券罢了。

湛兮坏心眼地问:「你说我要是让这两张入场券明白自己是个『人』,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正在捡垃圾的438没听清楚:「什么?你说什么?你要电影入场券?这玩意丢垃圾堆的那都是使用过的了,我捡给你你也没有用啊。」

湛兮:「……行了,继续捡你的垃圾去吧。」

你,捡垃圾。

而我,将要进行伟大的--养娃事业!!!

******

再说到永明帝这位姐夫,对原身曹睿之的疼宠,那也并不复杂。

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永明帝这人本就不是什么「皇权怪物」,反而是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

早些年他不起眼,但德高望重的帝师谢灵云并没有瞧不起他,反而对他多有照顾,甚至要将唯一的嫡亲外孙女嫁给他,恩师在他心里眼里那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永明帝早年丧母,和曹穆之定下婚约后,他家丈母娘对他嘘寒问暖,疼爱宛如亲子,那就几乎等于是大半个母亲一般的存在了。

而且刚刚结亲的那两年,永明帝和曹穆之之间真正是整日画琴棋诗酒茶的恩爱日子,二人说是灵魂伴侣也不为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身沾了自家亲外公、亲娘和亲姐姐的光,哪怕是一降生,就能拥有永明帝极高的好感度。

更何况情况还不止呢,原身母亲谢氏身子骨弱,又是晚育,生了曹睿之,没多久就过世了。曹氏满门都在外打仗,这孩子没人照顾,完全交代给那些个下人曹穆之又不放心,故而原身是被姐姐抱回当时的定康王府养大的。

也就是说,在永明帝和曹穆之还没有自个儿的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养大了曹睿之。

那时候的永明帝还只是个封地偏远的定康王,他有大把大把的闲暇时间陪着爱妻和妻弟,硬要说,他们三人就跟一家三口似的。

等到先皇嫡子和长子之间的形式势同水火,开始不兼容,才三四岁大的原身又正是小孩儿最纯洁最贴心的时候,他在日常的成长中,给过日子苦闷的永明帝数不尽数的开怀。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剧本设定的原因,曹睿之年幼的时候,似乎还迭加了「锦鲤buff」。

所以后期永明帝加入夺嫡之争的过程中,曹睿之还曾三番五次地帮他规避过一些要命的风险……

虽说这些事情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乍一听都似乎只是巧合罢了,但是对于永明帝而言,他这亲手养孩子一样养大的妻弟,不就是他们夫妻两的宝贝小福星么!?

这样的buff迭加下来,永明帝就成了个宠弟狂魔,曹贵妃还努力想要掰正曹睿之呢,永明帝却总觉得小孩儿闹腾是正常的,有他这么个当皇帝的姐夫在,妻弟就算是捅破了天,他也能兜得住。

曹睿之作天作地,作的天翻地覆海水倒灌,结果他居然是到最后才被五马分尸的,可见永明帝这位姐夫功劳真是不小!

******

至于湛兮刚刚提到的三年前的「国舅称呼」的事件,那更是简单了。

永明帝的真爱是自己的发妻曹穆之,和以王氏为首的山东士族之间的合作联姻,导致了今日的场面,他倒是没有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想法,否则他就不会当机立断册封大皇子为太子了,但是,让他的元配归正也不行吗!?

那还真不行,那群士族心眼子比筛子都多:今日你要原配归正,来日是不是就得让太子让位,让真嫡子归位啊?元配归位,就是不行!除非你答应,元配归正,不废太子!

时过境迁,二皇子又渐渐长成了,人心本就是偏的,永明帝这些年没点别样的小心思还真不太可能,他不是那些个口花花、说话如放屁、不爽就杀头的皇帝,他答应不了这个条件。

故而这事儿扯皮扯了好些年了,形势比人强之下一直没个结果,永明帝本就愧疚无比,深感自己对不住发妻,愧对恩师,亏待了谢氏和曹氏。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士族还要强势打压曹贵妃一脉,逮住一个奉承曹睿之的小瘪三,上奏曹氏有不轨之心,恐觊觎皇位,因为这个小瘪三居然管曹睿之喊--「国舅大人」!

国舅,那是指当朝太后或皇后的弟兄。你曹穆之还不是皇后呢,你就敢让人管你弟弟喊「国舅」,你什么意思!?你们曹氏谢氏,是不是准备要造反啊!

这简直是欺人太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不过不等谢氏曹氏做出反应,憋了好些年的永明帝当场就炸了。

他在朝堂怒斥了这些混球两个时辰不止,期间少不得骂出点「这江山是我李氏江山,还是你山东王氏江山!?」「究竟是曹氏有不轨之心,还是你们想造反?」「朕是不是应该摘下冠冕扣你们头上去啊!」等等诛心之言,逼得山东士族不得不丢出几个弃子,断几条胳膊给永明帝消消火。

而期间,永明帝也再三强调曹氏乃其发妻,曹睿之幼年在他们夫妻二人膝下成长,他就是可以被称为「国舅」!

当然,永明帝也没太过火,还稍稍做了退让,说了句王皇后她哥广平侯你也能称为「国舅」。

广平侯:「……」

谢邀,我想我不太需要「国舅」这等一没兵二没权三没钱的虚假荣誉称号。

******

打那以后,湛兮就是板上钉钉的「小国舅」了。

但是实话实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快活的事情。

曹穆之有发妻元配之实,而无皇后尊位之名,为了安抚曹氏和谢氏,山东士族做出了点让步,让曹穆之的亲弟弟曹睿之有了「国舅」的名头……

这算什么,抢走你一个大西瓜,还准备把小芝麻碾碎,眼看着你要兔子急了要咬人了,不得以只好大发慈悲地把小芝麻还给你?

思及此,湛兮摇了摇头,罢了罢了,管他们怎么叫,他注意力放在猥琐发育--养娃上就行了!

新旧势力争来抢去的有什么意思?

湛兮笑嘻嘻地撸了一把狗头,待我釜底抽薪,让这两张「入场券」直接修炼成精,我看你们还怎么玩下去!

远将军府。

湛兮的马车甫一停下,里头就热热闹闹地出来了一群等候多时的人。

为首的老管家亲自从马车后边搬下了小凳子,一边亲手扶着湛兮,一边说:「小少爷您回来了,夫人说是今日叫春晖楼的大厨上门做您爱吃的菜了,您看看是换身衣服过去夫人院子里一趟?」

「嗯,就先更衣吧。」

老管家口中的「夫人」,并不是指原身的生母谢氏,而是指原身他大伯父曹子平的遗孀刘氏。

刘氏是曹老爷子手底下裨将的女儿,在军中嫁给了曹子平,她一直随军,早些年没有到京城,一生过的都并不是什么安稳日子。

刘氏幼时,她父亲就因替曹老爷子挡箭而亡了。待她出嫁不久后,她的娘家哥哥也在大战中早早亡故。

后来战乱,曹老爷子和他的嫡长子曹子平都惨烈牺牲,马革裹尸。

而刘氏唯一的一个儿子,当年有名的少年将军,因军情泄露而被伏击,他不愿被蛮夷抓作威胁大军的人质,影响战事和曹氏百年清名,当即便在激愤之下自刎而死。

父亲、兄长、公爹、丈夫、儿子……刘氏身边可以依靠的人,最后都一一离开了她。

由此,这个可怜的妇人就只剩下她自己孤身一人了。

前几年刘氏自请回京守寡,原身他爹曹子爽便安排人护送长嫂一路回来了。

那时候曹睿之也有九岁了,再继续住在宫里头便不太合适,曹贵妃便安排他也出宫,住回了曹家的将军府。

因此,偌大的将军府,就住着两位主子。

刘氏也是疼爱小国舅的,她孤苦无依,而小叔子的幼子,又生得和她的亲子有几分相似,毕竟是堂兄弟吧,难免相似。

而面对这样一张和自己儿子相似的脸庞,她难免移情。

只是刘氏虽是将门之女,却也懂的规矩,她可以疼爱小国舅,但小国舅身世特殊,她不能在小国舅面前拿捏伯母的架子,但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国舅被人带坏,所以有什么事的话……

她会悄悄地给曹贵妃通风报信哦!

******

刘氏倒不是真的偷偷摸摸行事,她行事自有章法,不屑于行鸡鸣狗盗之事,所以她告诉曹贵妃原身被带去逛花楼的事情,原身也知道。

在原剧本里,原身自然是愤怒至极的,他压根不给刘氏脸面,气冲冲地回来,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刘氏派人再三来请,这些人低三下气好声好气地请他,却也只得到愤怒的打骂。

这样一个没了丈夫儿子的寡妇,凭什么管到他小爷的头上来!?

害他被姐姐专门叫进宫里挨骂,还以为叫来春晖楼的大厨做点菜,就能讨好他了吗?

呸!想都不要想!

滚滚滚,通通给爷滚蛋!

不过如今曹国舅的芯子换成了湛兮,那当然得去啊!不为了这位可怜又一片赤忱的伯母,就为了不辜负粮食,那也得去不是吗?

更何况,春晖楼的大厨专门做的菜诶!

傻子才不去呢!

上一篇: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下一篇: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