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悍屠户太旺夫 第60章

作者:发病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逆袭 古代架空

第90章 扬眉吐气

柳天骄张大嘴巴, 原谅他没见识,就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柳金儿嗤笑一声, “哪里多了, 不过一百两, 我还嫌少呢。等卫文康考上秀才了, 你就帮我买些地放着吧。”

一百两银子就是十亩上好的良田,还不算她日后攒的, 这么多的银子拿出去,少不得惹人嫉恨。单以卫文康如今的童生身份,还是压不住场子。

柳天骄盯着那白花花的银子看了半晌,还是觉得迷眼,对柳金儿表示了由衷的佩服,“行啊你,这么快就捞了一百两。”

柳金儿哼哼两声, 也有些得意, “你当我那宠是白争的?”

“既然现在不急着置田产, 你拿给我做什么, 自个儿拿着不安心些?”

“安心什么, 后宅的女人攒些钱买衣裳首饰不会有什么, 买房置地可是大事儿, 叫人知道了是要被当成有异心的。”

柳金儿先前也不知道这事儿, 还是见四姨娘没了老爷恩宠后日子过得艰难才知晓,没有子女的妾室不能置私产的。因为他们人都是家主和太太的,一旦失了宠爱,月例银子又不够, 便只能靠变卖衣裳首饰度日。若是性子张扬要强些的,强撑着面子不肯降低开销,熬不了多久就得窘迫得揭不开锅。

对柳金儿这种贵妾倒没有那么严苛的规定,但吴夫人不是个大度的,柳金儿并不想惹眼。

柳天骄并不愿与人沾上这金钱官司,但既然柳金儿有这个需要,他这个才受人恩惠的也不能拂了人面子,便痛快收下银子,“成,我帮你拿着,回头叫卫文康私下写个字据,以后也好说得清楚。”

柳金儿道:“不用什么字据,我信得过你们。”

柳天骄却是坚持要有,“该写还是要写的。”

柳金儿眼见她这态度,越发笃定自己没有信错人。别看她整天吆喝着生儿子,以吴举人那点儿子嗣命,能不能生出来还说不准。柳金儿穷怕了,不给自己留条后路晚上都睡不着觉。

两边花费的时间恰巧差不多,吴举人派人来寻的时候,柳天骄点心也吃了个半饱,正好一同归家去了。

县城不像镇上,离家远不少,吴举人派了马车送他们,二人推辞不过,只得应了。

坐在暖和软乎的马车轿厢里,柳天骄见卫文康脸色和悦,问道:“你们都谈什么了,那么高兴?”

卫文康的兴奋劲儿都憋了好久了,总算等到柳天骄来问,再也忍不住笑道:“吴举人让我以后空了就来找他探讨学问,还允许我借阅他家藏书。”

柳天骄觉着马车里昏暗的光线并不能体现他的兴奋,仗着外面的人瞧不见,直接抱着卫文康猛地亲了两口,“真的啊,太好了。”

卫文康哪里消受得了这样的热情,悄悄把手伸进了柳天骄衣服里,趁他没注意捏了好几下。

柳天骄练武的人,卫文康这些小动作哪里瞒得过他,直接把人不老实的手抓出来,狠狠瞪了他一眼,“干嘛呢。”

卫文康摸摸鼻子又抬头望天,好像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

柳天骄看着他这样就跟开水里浇了一瓢凉水一样,热还是热的,就是没那么沸腾了。“既然吴举人都这么说了,以后你就厚着脸皮多来,扒上这么号人物可不容易。”

卫文康乖乖答应着,“好。”

柳天骄说着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吴举人那么厉害的人物,没有柳金儿哪里会瞧咱们一眼。说来也挺好笑的,从前我看不上柳老二两口子,觉着他们卖女求荣,如今倒是咱们占了这种便宜。”

卫文康明白柳天骄的别捏,宽慰道:“她嫁给谁也不是咱们能决定的,如今受了她的好处,日后多回报就是了。柳金儿也是个聪明的,愿意叫咱们占这个便宜,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相互利用本就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柳金儿能走出这一步,你就不要再以寻常姑娘家的想法来衡量她。”

柳天骄何尝不知,只是一时不能适应,一个姑娘家小小年纪就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去换些身外之物,“要是哪天姑娘哥儿都可以靠自己过上想要的日子就好了。”

卫文康坦诚道:“会很难,律法规定:姑娘哥儿是不能单独立户的。”

不能立户就不能拥有私产,挣再多的银子也是别人的,柳天骄见过最大胆出格的便是嫁一个自己可以拿捏得住的男人,管着男人不能染指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他当时为什么要招赘的原因。

“要是律法哪天可以改改就好了,叫他们想嫁人就嫁人,不嫁人就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我瞧村里好些婶子夫郎干活不比男人差。”

卫文康没有回话,他也觉着律法是错的,可此时的他并不能想象自己哪一天能拥有更改律法的权力。

柳天骄又说了柳金儿托他存银子的事情,卫文康并没有什么异议。他想法跟柳天骄一样,受了人家的好就得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来,不然什么关系都长久不了。

庆贺考上童生宴席就设在两日后,卫文康白天在私塾上课,晚上还要回来研读地方志,想帮忙也没有空。好在家里人多,柳天骄又请了许木匠家的女眷夫郎来帮忙,倒也忙得过来。

乡下人最热闹的不过成婚葬礼两件大事,卫文康童生宴席这回来的人却是比他们成亲的时候多了好几倍。任是再淡然的人,看了那场面也得说一句,还是有权有势好。

因着平日里日子艰难,办席的开销也大,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家吃席的人不能超过三个人。柳天骄是往宽了算的,觉着二十桌怎么也够了,到了正日子那天一瞧,好家伙,还有十几个人没有位置,只得又临时加了两桌。

汤许氏忙得恨不得凭空生出八只手来,“怎么这么些人,还好骄哥儿你厚道,准备的菜量大,匀出来一点也不显得难看。”

柳天骄“咚咚咚”切着土豆丝,手上的刀都要看不到残影了,“好些都是没请的,如今来了也只能招待着,辛苦婶子了。”

“有啥好辛苦的,卫小子考上童生是大喜事,大家伙都高兴着呢。”

最忙的还是外头记账的,这活论理该是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辈来做的,还要读过书会写字的,扒拉一下就知道,除了柳大发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没想到卫文康压根没来请他,而是直接叫了个没读几年书的刘家小子,说是给小辈一个锻炼的机会,也叫村里的孩子们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

大家本来还觉着卫文康这事儿做得不妥当,一听他说了缘由立马没意见了。谁不想自家有个出息孩子呢,哪怕不能供他考科举,能读书写个礼单也好啊,没瞧见人家刘家小子一下就赚了三十文喜钱吗?

刘家人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赚钱又长面子的大好事,哪里去找啊,还得是卫文康这个童生老爷有见识会办事。当然,村里那些老东西有意见大家都看在眼里,可刘家也不是吃素的。

说他家娃娃年纪小不认识人是吧?刘家直接把他家的太爷爷搬了出来,就坐在刘家小子边上,见了人就跟刘家小子介绍谁谁谁。

遇上态度不好的,那甭想了,什么唐家二驴、陈家狗蛋儿这种小时候的贱名,刘家太爷爷那是张口就来,叫后面那些听了压根不敢乱来。刘家小子也是胆大的,他太爷爷怎么说他就敢怎么写,压根儿不管那些老东西脸色也多难看。

也是造孽,多大了年纪了,还当着儿孙的面被叫这种丢人现眼的名字。至于发火?那是不可能的,刘家太爷爷的辈分高着呢,除了少数几个同辈,那都是他看着光屁股长大的混小子,叫个小名儿怎么了,应该的。

卫文康满意地看着面前的场景,空闲时看了一下礼单,知晓办席面的钱完全足够了,放心地进去招待客人。

柳天骄办事向来是不会叫人说嘴的,今个儿人多,菜不是那么精致,但样样量大味儿足,酸菜猪肉炖粉条、卤鸭子、竹笋鸡、水煮鱼、白菜炒肉丝,素菜也是用荤油炒的,酸辣土豆丝、清炒萝卜片,还有炸花生米、凉拌豆芽,算上青菜豆腐汤,足足十道菜,算得上村里顶好的席面了。

本来看他们两口子不顺眼又不得不来着全个面子的人,见了这席面也什么都不说了,只顾得抄起筷子吃。这一顿吃下来,礼金怎么着也能拿回来七八成,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把好菜都抢得差不多了,村里人才有空闲聊。

“今个儿来了好些人啊,估计日后也就村长家的甜姐儿成亲有这场面了。”

“你不说我都要忘了,甜姐儿之前不是一心想嫁给卫文康吗,她倒是眼光好,就是差了点运道,不然如今的童生夫人可就是她了。”

“她那性子,要真叫她当了童生夫人,日后不更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还不如骄哥儿呢。”

“就是,起码柳天骄饭菜做得好啊,这味儿可不比城里的差。”

“对了,说了半天,怎么今日都没有瞧见村长家的人呢?”

第91章 天才

是啊, 怎么村长家没来呢?不可能是柳天骄和卫文康没请,就村长那性子,怕是还在拿乔吧。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心照不宣的厌烦, 辈分大的更是直接撇嘴, 这个于得久, 连个砍柴的事儿都弄不好, 官架子倒是越发大了。

这回他们可真的是冤枉村长了。今日一大早,村长就把衣服都换好了, 一直等着柳天骄和卫文康来请,结果快到午时了都没看到人影子。于保观不觉着他爹能受这冷遇,念叨着那两口子不长记性,再忙也不该忘了还有贵客未到。

王长秀瞧她公公脸越发沉得厉害,赶忙拉着自个儿当家的走了。早就说了的,人家柳天骄和卫文康今时不同往日,哪里还能像以往一样好拿捏, 这下算盘珠子打崩了吧。

柳家老宅那边的更不用说, 村里人见了都要问一句:今个儿你们家没去吃童生老爷的席?可惜了, 那饭菜做的哦, 完全不比馆子里的差。

说得好像他们吃过几回馆子一样, 小钱氏拿着扫把直往人身上扫, 心里把柳天骄两口子又是狠狠咒骂了一通。

当然, 柳天骄是压根不介意他们的咒骂的, 要是有可能,还想去亲眼瞧瞧那咬牙切齿的嘴脸,可惜完全忙不过来。

把客人都送走,又忙着拾掇归还借的桌椅和锅碗瓢盆, 等到天快擦黑的时候才收拾完。柳天骄跟卫文康两个一对账,刨除今日的开支,剩下了大概两百文的样子。“这点儿就当是今日的辛苦钱了,可比在镇上做一日的生意还累。”

卫文康识趣地给人捏捏肩,他如今是童生老爷,又是刚生过一场大病的,并没有人敢给他灌酒,因而也就象征性地喝了三杯,这会儿还挺清醒。“日后你就别亲自操办了,咱们都请人。”

柳天骄对他的殷勤还算受用,“那必须的,咱们家下回再办酒铁定是你考上秀才的时候,到时估计整个村子的人都得来,把我累死也忙不过来。”

卫文康:“……也不一定是考上秀才的时候,说不定咱们先办孩子的满月酒呢。”

柳天骄总觉得自己跟个爷们儿一样,有点不太能想象自己生孩子的场景,于是拍了拍卫文康的肩膀,把压力还给他,“哥,我还是更想先喝你的秀才喜酒。你想,以后咱们孩子一出生就是秀才儿子,在十里八村都是头一份的福娃娃,多好啊。”

卫文康想了想那场景,着实美妙,觉得肩上的担子和心中的冲劲一起猛增。“骄哥儿,你放心,我会努力的。”

柳天骄竖起了大拇指,“你一定可以的,咱们家的好日子可都靠你了。”

两只小狗崽也跟着沾了童生老爷的光,连着几日饭食里的油水都多了不少,瞧着越发皮毛光滑、神气十足,性子也野,时不时喜欢跑出去撒欢,只是不敢再在村子里捉鸡撵鸭。

柳天骄舍不得下手打,直接搞了个鸡笼子,哪个不听话就关进去。这惩罚听起来无关紧要,可两只小狗崽都是自小野惯了的,关不到半日就急得跟笼子里有刺一样,嗷嗷叫唤。

好在这两货也不是没有好处,只要瞧见院子里没人,就乖乖跑回来看门。别说,那肥肥的身子往门口一蹲,还真像那个样儿。

柳天骄还没放弃他的猎犬梦,寻了一天空闲的时候带着两只小狗崽上山溜了一圈,它俩倒是心大,见了野鸡野兔的都跃跃欲试,还当跟家养的一样好逮呢,只是能力和心气悬殊太远。又一回兔子跑了,一只狗撞在了树上,发出“嗷”一声惨叫,另一只转头就往柳天骄那边跑,没有一点义气和配合可言。

柳天骄直接没眼看了,回头就挑了两根大骨头,跟自家两只小狗崽一起打包送到了二柱家,只盼他家的二胖看在肉骨头的份儿上,能收下这两个糟心的小弟。

这年头人都缺油水,何况是狗,二胖瞧着那两根还巴着大坨肉的大骨头,再是强装镇定,也没有忍住哈喇子流了一地。

柳天骄把两根骨头扔给了它,顺带着把两只小狗崽也推了过去。二胖嘴里叼着一根骨头,爪子下压着一只,还想凶狗崽子,柳天骄就拿了根木棒去抢它爪子下的骨头。

到手的肉骨头飞了,二胖哪里肯依,跳着去跟柳天骄抢。别说,不愧是猎犬,身手很是不错,要不是柳天骄最近练了书上的功夫,还真不一定能在不打伤狗的情况下抢过它。长棍把猎犬嘴巴往边上一别,柳天骄脚下一个用力,肉骨头就飞了出去。

二胖急坏了,对着柳天骄“汪汪”大叫,嘴里的肉骨头也掉了出来,然后不意外地又被柳天骄抢了。

两根肉骨头,到头一根没保住,二胖呲着牙对着柳天骄就扑了过去。奈何身手还是差了些,柳天骄把它遛了几圈后,关进了二柱家的空猪圈里。

柳天骄杵着跟棍子跟恶霸一样,阴测测地威胁道:“别叫了,叫破喉咙也没用,想吃肉骨头就得帮我带狗崽子。”

二胖哪里肯听,对着柳天骄又是一个饿虎扑食,可惜猪圈太高,它跳了半天也没扒着墙头,倒把自己累得一个劲儿哈气。

柳天骄见它力气消耗得差不多了,又把刚刚踢出去的肉骨头拎起来,“想不想要?”

二胖睨着眼睛看他,显然对这个诡计多端的人类已经有了戒备心。

“真不是哄你。”柳天骄把猪圈门打开,又试着把骨头和小狗崽一起推了过去,同时高度戒备着,生怕二胖再凶小狗崽。

好在经了刚刚一番折腾,二胖已经知道柳天骄不是个善茬子了,试探着把骨头叼过去后,再没有作出凶小狗崽的动作。

连着又是骨头又是棍子的训了几日,二胖明白了柳天骄、肉骨头和小狗崽之间的关系。那个人会带他喜欢的肉骨头,特别香的那种,他还会带小狗崽,特别烦人的那种。二胖想要肉骨头,就不能凶小狗崽,不然肉骨头没了不说,还会被关起来。

当然,没了肉骨头的时候,二胖想要故态复萌欺负小狗崽,柳天骄拿着棍子又是一通吓唬,几个回合后,二胖只得老老实实收起了獠牙。两只小狗崽往它身上爬也只是不耐烦地甩了下去,咬是不敢咬的。

二柱心疼自家的犬,“你可着劲儿欺负我家二胖做什么,看把孩子吓的。”

柳天骄不服气,“它啃骨头的样子很委屈吗,要不我把骨头都带回去?”

二柱明显能从自家那张狗脸上瞧出肉香的迷醉来,只得长叹一声,算了,受气就受气吧,好歹肉是吃到了嘴里的。天杀的柳天骄,也太舍得了,这么大的肉骨头他都有几年没啃过了,也不说给他这个主人带一根。

孩子不争气,家长给力就行。柳天骄给自家狗崽子拜师的事情取得了圆满成功,回家嘚瑟了好几天,把小抠门江闵心疼得够呛,只觉得这猎犬是越养越亏本。

他这头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卫文康却是沉浸在课业里不能自拔。地方志二十年左右编修一次,吴举人藏书丰富,光临安府的地方志都有十来本,任是卫文康有一目十行的本领,挑灯夜战了三日才看完五本。

柳天骄瞧着人眼睛都黑了一大圈,道:“可别再熬了,也不嫌累得慌。”

卫文康闭了闭眼睛,感觉身上确实很疲累,精神却是很亢奋,拉着柳天骄坐下,兴冲冲地跟他讲,“山川沟渠,各有条理,观其风俗,而后才知其政。我先前只知道四书五经,看完这几本才知晓太过狭隘了。”

柳天骄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他并不是个扫兴的人,“既然有用就慢慢看,吴举人不像是小气的,多借几日也无妨。只一点,别吃喝睡觉都顾不上了,身子骨还是重要。”

卫文康嘴里答应着“我会注意的”,第二日却是又一大早爬了起来。柳天骄知晓他的性子,只得把早食做得丰盛些,待他这阵子劲头过去。

吴举人本意只是想卫文康看一下与“临安府”这个地名相关的史料,没想到对方短短的三日竟是把临安府整个情况摸了个透彻,从历史、地理再到财政、教化沿革,竟是无一不晓。吴举人惊异之下,试探着问道:“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卫文康道:“小子记性是还不错,书籍看过一遍便能记个十之八九。”

这样的天资,再加上这样的勤奋,吴举人激动得当即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从前只是听说过有人过目不忘,却从未见过,只当是有人为了扬名特意夸大,没想到有生之年真叫我碰上了这样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