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悍屠户太旺夫 第95章

作者:发病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逆袭 古代架空

反正也是游玩,既然他们有这兴致,柳天骄也没客气,带着人到了市集, 问了各人口味后他便带着江闵去买佐料, 卫文康带着沈知行和秦百宣去买炊具这些。没一会儿就把东西准备齐全了, 又雇了一辆牛车, 晃晃悠悠地到了郊外。

如今正是金秋时节, 天空澄澈到几乎透明, 偶尔飘过的几朵软绵绵的白云, 悠闲得像是漫步的羊群。阳光不再炽热, 草木却是披上了浓墨重彩的外衣,枫叶红火,银杏金黄,野果各有各的风姿。最让人心动的还是枯黄草地上一闪而过的野鸡野兔, 肥美得叫人直流口水。

纵使心头有万般郁结在如此空旷壮美的景色中都将一扫而空,几个在州学关了一月的书生都觉得舒坦了不少,秦百宣脸上甚至浮现出了笑意。

说来三人中他年纪是最小的,压力却是最大的。沈知行不必说,除了恩师谁都没想到他能走到今天,能中秀才家中父母都觉得是祖坟冒了青烟。卫文康同样如此,柳天骄有时候连鼓励的话都怕说得太重,叫他多想。

只有秦百宣,生下来便担负着家族兴盛的重担,举人都不是他目标,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科举及第,在他家长辈那里却是一句日后绝不可落入同进士之流。众人只羡慕他的天资,又何曾知道为了匹配这份天资需要付出什么。

“秦兄,你在那看什么呢,赶紧过来捞鱼。”

秦百宣回过头,见沈知行正挽着裤腿在水里划拉,身上已经溅了不少泥点子,有些嫌弃,“你到底会不会?”

沈知行笑道:“你这话说的,我可是个中高手呢,不信比比?”三人中他是精神头永远是最足的。

秦百宣一向爱洁,不想下水,“你自己玩吧,我就看看景。”

“赶紧来,嫂子说了,今天咱们弄到什么吃什么,你就不想吃鱼?”

秦百宣蹙眉,“不是买了菜吗?”

正埋头生火的江闵大声回道:“没菜,只有佐料和锅铲,卫哥哥说了,野炊就要就地取材才好玩。”

秦百宣:“……”

沈知行见他还在犹豫,直接把人拖下了水,“赶紧的吧,样样都跟在家似的有什么好玩。”

秦百宣毫无防备被他拖下了水,心中恼怒,撩起水就往沈知行身上泼,瞧对方“唉唉”叫着满湖乱窜,脸上渐渐浮起了笑意。

沈知行冲着岸边大喊,“卫兄,卫兄,快下来帮我一起收拾他。”

卫文康才不管两人间的恩怨,只嘱咐道:“别忘了正事,我们还等着吃鱼呢。”

柳天骄笑道:“沈秀才倒是个活泼的。”

卫文康也笑了,“他年纪本就不大,还没成亲呢。”

“就是少了小唐睿,有他在定会更闹腾。”

“他前些日子不还放下豪言,说明年就考上秀才来州学,也不知道在认真念书没有。”

柳天骄说:“待我回安泰就去瞧瞧,一段日子不见还蛮想他的。”

卫文康面无表情,“你想的人还挺多的。”

柳天骄装没听见,“走,咱们抓野鸡野兔去,我瞧那两人可靠不住,别到时候连个肉菜都没有。”

卫文康问:“拿什么抓?”

柳天骄从地上捡起一把石子,“就拿这个,给你瞧点真本事。”

“能行?”

“怎么不行,你就瞧好吧。”

深秋正是动物囤肉过冬的时候,一个个膘肥体壮,身上毛色也好,打猎的人便多。这会儿就有一小队人窝在林子后面,领头的长弓一拉,一只野兔应声倒地。

众人投以钦佩的目光,纷纷赞叹,“将军神勇。”

拉弓的大汉却是眉头一蹙,往远处瞧去,只能看见两个虚虚的人影。

身下已经快手快脚把地上的野兔捡了回来,拔去身上的箭矢,笑道:“一击毙命,将军箭法还是那么稳。”

拉弓的大汉拿过他手中的野兔,扒开头部看,见其已经碎裂出血,面色一变,“好厉害的身手。”

捡兔子的人此时也明白过来了,“将军的意思是那小石子也击中了兔子?”

大汉点点头,“不知道哪里来的高手,咱们去瞧瞧。”

柳天骄此时还有些沮丧,“好不容易守到一只兔子,叫别人捡走了。”

卫文康翻道:“你俩同时击中,猎物应当均分才是,我去与他商议一下。”

柳天骄摇摇头,“算了,这种事情说不清,对方捡就捡了吧。那人也是个高手,咱们没必要为了一只兔子惹事。”经了这么多事,柳天骄也学会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少与人争高低,特别是在权贵云集的州城,随便一个人可能都是他们惹不起的。

卫文康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终究有些不太甘心。他努力了这么久,还是不能让自己夫郎随心行事。

正在两人情绪低落时,一道浑厚粗犷的声音传来,“两位小兄弟,将将这野兔身上的石子是你们掷的?”

柳天骄循声望过去,见说话的是一个年约四十、身形高大的汉子,背上有箭筒,手上还拎着一只野兔,立马反应过来,这是与他同时射中野兔的人。“是我们掷的。”

那汉子见柳天骄也是个个高体壮的,手里还拿着一把石子,以为他便是掷石子的高手,却在对方抬起头的一瞬间又不确定了,这人竟是个哥儿?不由问道:“你掷的还是他掷的?”

柳天骄摸不清对方什么意思,见他是个凶相,忙道:“我掷的。”

卫文康不着痕迹地挡到柳天骄面前,也怕对方有发难地意思。

汉子却是顾不得他们这些小心思,眉头都拧得要打结了,“你一个哥儿哪里来这么好的身手?”

柳天骄听他这话有小瞧人的意思,压下心里的不快道:“哥儿怎么了,我天生比人力气大些,又跟着学过几年拳脚功夫。”

“居然真的是你。”汉子点点头又摇摇头,“可惜了。”

可惜什么柳天骄还能不知道?从小不知道多少练武之人知道他是个哥儿后就是这副表情。柳天骄都已经习惯了,也不与他争辩,“大哥倒是好身手。”

汉子对他地夸赞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又长叹一声道:“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

倒是把柳天骄搞得不知道该郁闷还是好笑了,“哥儿男子不都一样吗?”

“那怎么能一样?男人有这么好的一身功夫能保家卫国,哥儿能做什么?”那汉子说着又看向卫文康,见对方一副书生打扮,还是不死心地问道:“你当真不会功夫?”

卫文康也看出对方并无恶意,回道:“当真不会。”

那汉子把野兔递给卫文康,“算了,这兔子还给你们。”

卫文康礼貌性地推辞了一下,“不必,是您和我夫郎同时击中的。”

“说给你们就给你们了,同时击中又怎么样,我又不差这只兔子。”那汉子说着转身就走。

柳天骄和卫文康以为这事儿就这么了了,结果那汉子又猛地回头问柳天骄,“小哥儿,你叫什么?”

一个汉子当众问哥儿的姓名,还是成了亲的,其实很是冒昧,但不知道是不是对方气质与自己相似,柳天骄还是爽快回了句,“我叫柳天骄,您呢?”

那汉子也回了柳天骄:“我叫周定邦。”接着想说些什么,瞧了瞧卫文康,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柳天骄看到这回人是真的走远了,还有些奇怪,“这人是谁呀,看着气势还挺唬人的。”

卫文康蹙眉道:“看他们身姿和走路的样子,应当是受过训练的士兵。”

柳天骄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你说他是不是被我的身手震惊到了,想拉我入伙?”说后面一句的时候柳天骄有些得意。

卫文康很懂事地夸赞道:“你如此好的身手,谁见了不想收入帐中?”

柳天骄满意了,“算他有眼光。”

卫文康却是把“周定邦”三个字在心头念了几遍,不知道是不是他想的那个人,如果真的是,只能叹一句骄哥儿果真是生错了。

沈知行和秦百宣闹够了,一条鱼没捉到不说,倒是把全身都打湿透了,正挤在江闵生好的火堆旁烤火,嘴里还在互相抱怨。

“都怪你,明明差一点就抓住了,非要过来吓它。”

“你那是差一点抓住?分明离了十万八千里,就知道吹牛。”

江闵在边上煽风点火,“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

第151章 食材

两人回头齐齐说了句:“闭嘴!”

“人家说个实话嘛。”

沈知行冷笑, “这么能说,回去写篇杂文吧。”

秦百宣道:“还是策论更加鞭辟入里。”

将将还得瑟的江闵脸蛋一下子就垮了,“我四书五经还没学完呢。”

卫文康笑道:“不耽误,提前感受一下也好。”

江闵哭丧着脸望向柳天骄, “骄哥哥, 他们都欺负我!”

“别听他们的, 今日是出来玩的, 夫子说话不管用,要罚也得等到明天。”柳天骄笑着摸了摸江闵的脑袋, “乖,去挖些野菜回来,待会儿咱们烤兔子吃。”

三人这才注意到柳天骄手上的野兔,喜出望外,“哪来的?这下总算有肉吃了。”

江闵昂着小脑袋,“当然是骄哥哥打的,骄哥哥可厉害了。”

沈知行凑过去瞧了瞧, “嫂子你真厉害, 好大的窟窿, 用什么打的?没见你带什么武器过来啊。”

柳天骄笑道:“我用的小石子, 瞧见头上的伤没, 我弄的。那窟窿是被箭射的, 一个大哥跟我同时盯上了这只兔子。”

沈知行摸了摸兔子, 略带同情道:“小兔子你可真可怜。”

秦百宣一把夺过兔子, 嫌弃道:“可怜你就别吃了。”

沈知行笑道:“不耽误,不耽误,反正它都已经往生了。”

秦百宣白了他一眼,翻开兔子脑袋看, 见上面果真有裂口,对柳天骄佩服不已,“我以往只在话本上看过这种功夫,以为是夸大其词,没想到竟真的有人能做到。嫂子你功夫这么好,能不能教教我?”

柳天骄道:“教倒是能教,只是这东西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主要是手熟,没个几年功夫练不出来。”

秦百宣见他肯教,高兴不已,“无妨,空闲时多练练就当玩乐了。”

哪个男子年少时没个大侠梦,沈知行立马凑上去,“我也要学。”

柳天骄爽快答应了,“成,吃完饭就教你们。”

江闵和卫文康对视一眼,觉得这俩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若是真那么好学,还能轮得到他们?

野炊只有兔肉一样也不像话,柳天骄把人都打发去采野菜,自个儿挽着裤腿下水插鱼。沈知行和秦百宣见他只拿着一根削尖了的竹竿下了水,并不急着去采野菜,就远远站在湖边瞧着。

卫文康一眼就瞧出了这俩的小心思,好言相劝,“不用看了,等着回来吃鱼就是了。”

沈知行道:“卫兄你有所不知,这湖不大,里面的鱼可不是吃素的,瞧着一个个懒洋洋的不爱动弹,等你真下手的时候嗖一下就游走了,好生精灵。”

秦百宣难得没跟沈知行唱反调,“这里面的鱼确实不好抓,还是叫嫂子上来吧,别受了凉。”

卫文康微微一笑,“当骄哥儿与你们一样?”

沈知行:“什么一样?”

卫文康并没有回话,只是在柳天骄一竿子下去的时候,直接把锅拎了过去。

柳天骄把竹竿上的鱼取下来,放进锅里,夸赞了道:“还是你有眼力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