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第23章

作者:希弗 标签: 系统 甜文 科举 经营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范愚这才回过神来,挥手关闭了光屏, 和祝赫一道匆忙起身,照着先生的话把身上衣裳的褶皱捋平整,互相检查了一番衣冠才踏出屋门。

院子里头,经学馆的先生祝振正立在树荫底下等候,一身青布长衫, 双手背在身后, 气度不凡。

只是转过身来, 露出不太周正的模样时, 范愚余光瞧见祝赫的脚步停顿了一下, 一时失笑。

“你二人都已经过了府试成为童生,下一关便是院试。原先由着你们性子, 让你们在蒙学馆念书, 如今既然还要往下学,便该收拾收拾, 转来经学馆, 由我来教授了。”

祝振上下打量了一番两人的衣着, 为看到的齐整点了点头, 而后开口便是一长串话,要求两人从蒙学馆转到经学馆再继续学业。

范愚在府试之前就已经被祝振指点过好几回文章, 获益匪浅,早就把人当成老师看待,听到这话自然点头应是。

他估摸着离院试还要许久,这会儿转去经学馆的话时间正好,不必担心换了环境没时间适应, 反而耽误念书科考。

倒是身旁的祝赫,闻言眉头紧紧蹙起,瞧着不是很情愿的样子。

祝振自然发现了堂侄的表情,严肃的表情都有些破功,抬手放到嘴边,假咳了一声,然后道:“阿赫,莫要任性。”

怎么说也是被家里人宠着长大的侄子,学业优异模样出众,只是有点无伤大雅的小爱好,祝振向来拿他没什么办法。

不过说实话,回回见到祝赫,他都会想起来自己的模样把人吓哭的黑历史。

分明是堂叔侄,相似的五官排列组合出来的却是天差地别的两张脸,实在是教人有些郁闷的事实。

趁着祝振看着祝赫的脸出神的功夫,范愚悄悄拿手肘顶了一下身旁的少年。

再怎么喜欢漂亮皮囊,在长辈面前做出这样的表情还是太失礼了。

祝赫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同堂叔道了歉,然后还是不大情愿地答应下来。

范愚便在一边看着祝赫面上表情不断变换,这会儿由蹙眉换作了一丝愧疚,瞧着还挺有趣。

同时也为友人又将同自己一道继续学业感到高兴。

祝振是趁着学生们休息的功夫出来寻二人的,得了答复便转身走回经学馆去继续授课了,走前提醒道:“明日便可来经学馆念书了。”

先生则是捋着胡子,含笑站在一边看着,见两人都答应下来转去经学馆念书,还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原本以为只有范愚一人会答应下来,倒没想到祝赫这回没有继续固执下去。

兴许是因为这回府试被范愚拿走了案首,难得受挫之后有了危机感么?

不管是为何,终于不犟了总归是件好事,祝振的能力确实更强。

虽说承认自己教不了学生的事实免不了会带来挫败感,先生心里更多的还是在为二人继续求学而高兴。

“祝兄先回去授课了,蒙学那边还在习字,我先为你们讲讲院试罢。”

示意两人找个地方坐下来,先生捋了捋胡子道。

“县试年年二月都有,府试每年四月一回。院试便不同了,每三年考两回,下回院试离现在还有约莫两年功夫,到时十二郎都该十一岁了。”

说到范愚的年龄,先生的话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道:“时间还充裕得很,这两年里头好好学,想一举中秀才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他自己考中附生时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再看眼前年长的也还才十岁出头的两人,先生只得自叹不如。

“院试也是在平昌县考么?”祝赫虽对县试府试流程一清二楚,面对院试却不甚了解了,于是主动提问道

“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因着学政又称作提督学院,才命名为院试。报名的流程与县试府试无甚太大的区别,洛州府童生皆是到平昌县应试。”

说到这里,先生端起茶水饮了一口,然后才继续讲解考试内容:“县试、府试和院试一道被称作童试还是有原因的,考的内容便几乎一样,唯一的差别,便是院试只考两场,一场正场,一场复试,比之前两科反而要轻松不少。”

这么说来,院试对于考生体力的要求似乎还要更低一些。

范愚顿时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又会是三场起步,甚至考个四五场才结束。

只有两场的话,便不必太担心身体受不住影响到最终结果了。

粗略介绍了一番院试,先生便起身打算回去课室,走前还随口提醒了一句:“八郎如今已经能够背下来四书,正好等明日,和你们一道转去经学馆念书。”

还多亏范愚两人的科考结果,才能鞭策到向来惫懒的范有宁。

要是没有年纪比他还小的范愚连中两个案首,这位八郎兴许还在磕磕绊绊读四书吧。

先生想着,对现状还挺满意。

学生之间能够互相激励鞭策,自然是为人师者最乐意看到的场景了。

“阿愚可知道,院试为何又被称为龙门试?”

先生才刚转身走开,祝赫便笑得一脸神秘,向范愚提问道。

他虽然不知道院试的流程与内容,但因为堂叔当年就是廪生,对于秀才有什么特权还是清楚的。

范愚只顾着埋头念书,倒还真没了解过,茫然得很。

见到范愚摇头,祝赫说道:“古往今来科举都是进身之道。秀才虽然还不能选官,但已经算是迈入了‘士’的阶层。廪生有公家给膳食的事儿阿愚已经知道了,但想来还不知晓,秀才可免服徭役、见官免跪,就连吃了官司都可免于出庭。”

见范愚对自己描述的特权没什么反应,祝赫停顿了片刻,抛出了他以为的杀手锏:“最为重要的是,考取了秀才之后,还能够特殊穿戴。”

范愚终于知道了祝赫真正想说些什么。

他原本还在心里好奇,友人不像是向往特权的样子,却原来重点是在特殊穿戴四个字上。

“青布长衫,头戴方巾,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模样嘛。”

果然,祝赫紧接着就感慨了一句,面上满是对于考中秀才之后的风流姿态的向往之情。

再回屋里休息了没多久,蒙学馆已经下学。

用晚餐时候,范愚正在怀念状元楼的美味,对比之下,一时间竟觉得送入口中的食物有些味同嚼蜡,只够饱腹而已。

范有宁主动凑上前来,口中道:“啊呀,这不是我们将来的小三元么?”

这人的恭维词又更新了。

县府、府试、院试三场皆中案首,便称之为小三元。如今范愚已经拿了前两个,范有宁自然不会只说“将来的院试案首”,而是直接夸作小三元了。

听到这话,范愚确实升起来了一丝向往。

虽然最后目标只是考中秀才就好,并不打算继续考下去,但毕竟是读书人,如今离小三元又只差最后一步,说不想要是不可能的。

他甚至暗暗在心中把摘得小三元定为了接下来两年的目标。

“八郎怎么终于舍得背完四书了?”

祝赫难得主动开腔询问,然后便见范有宁露出来羞赧之色。

向来喜欢摆出一副酸儒模样的少年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忸怩道:“还不是因为祝兄与十二郎进度太快,先生就对我不太满意了。况且再惫懒下去怕是等你们过了院试,我还未摸到府试的边,这怎好意思呢。”

确实是两人的进度鞭策到了他,这才奋起,快速背下来了四书。

时机正好,恰巧能同府试归来的两人一道转去经学馆继续课业。

听了这话,祝赫几乎要笑出声,好心提醒道:“八郎可有考虑好?等进了经学馆,可就没得惫懒了。堂叔可要比先生严厉不少,最看不惯有天分的学生消磨光阴了。”

而范有宁之后的表情佐证了祝赫的猜想,先生必定是没告诉他祝振向来严厉之事,才成功把人唬去了经学馆。

否则按照范有宁的性子,定然是拿范愚二人作例子,死皮赖脸也要留在蒙学馆里头,直到过了府试再说的。

如今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也就不好反悔。

范有宁闻言皱了皱眉,原本面上的欢喜之色褪去不少,转而有些愁眉苦脸起来。

“罢了罢了,先生也是为我好。这会儿和你们一道转去经学馆,还能一同学上两年。倘若和你二人一般,接着在蒙学馆学到过了府试为止,你我三人可就彻底分开了。”

范有宁没颓丧多久,又安慰自己道。

祝赫是知道范有宁在说官学一事的,早早用完晚饭,在一边托着腮看两人交谈的范愚却不知情。

于是插话提问道:“为何会分开?”

祝赫挑了挑眉,他忘了这位小朋友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主动解释道:“阿愚不知么?若是能够考中秀才,便不会在族学念书了。院试录取者会被送入府学念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

范愚忽然就猜到,系统新解锁的建筑会是什么了。

应当便是祝赫口中的府学。

想起1级时候系统赠送的族学,要在现实中通过了先生的考校才能真正解锁,范愚估计系统所谓的尚未达成全部解锁条件,差的就该是考中秀才这一环节了。

等到他中了秀才,系统应该就会开放新建筑的权限。

就是不知道,府学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经营方式。

第31章

“这回从平昌县回来, 十二郎没去瞧一眼府学么?可要比咱们族学大太多了。”

范愚还在发呆,范有宁接过了话头。

“府学说是官办学宫,实际上却是学庙合一。在教授生员的同时, 还是负责祭祀的文庙。”

范有宁说得头头是道,明明还是个县试都还未通过的学生,却连府学兼作文庙都已经摸得清清楚楚。

同拉范愚去看义诊时候的包打听模样一般无二。

听到范有宁那句“学庙合一”,范愚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白雾散去之时,他就觉得显露出来的新建筑庄严肃穆, 不太像是学堂。若是学庙合一, 兼管祭祀, 倒无怪乎令人有凛然之感了。

比起江南常见的青瓦白墙, 建筑页面里头, 放在族学旁边显得有些突兀的红金的配色也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闲聊让时间过得飞快,原本也在用饭的众人早就已经各自回屋休息, 只剩下三人毫无所觉地在那谈论府学。

等到他们回过神来, 周围已经空空荡荡。

努力放低脚步声回到屋里,才发现原本该早早入睡的范有成等人还清醒着, 正盘腿坐在床榻上, 等着他们回屋。

“听先生说, 你们三人都要转去经学馆念书了么?”最先出声的竟然是平时更沉默些的七郎范有明。

他和范有宁年岁相仿, 比之大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进度却要远慢于三人。

原本范愚刚入学时, 他还说过被身为督课的小叔要求,课业上断不可落后于年幼许多的范愚。

但等到祝赫和范愚分别拿到县试案首时,范有明就已经决定不与两人比较,转而又把同龄且向来惫懒的范有宁换回了比较的对象。

却没想到不仅这两人早早通过了府试,连范有宁也闷声完成了小学的课业, 即将一道转去经学馆。

这会儿问话的声音低沉,范愚都能从中听出来课业上比不过同窗给他带来的苦涩。

只不过范愚并不同情他。

范愚自己曾经因为醉心学业搞得经调理已有好转的身体恢复原样,而祝赫对自己的水平心知肚明,认真多学了一年才去考府试。

至于范有宁,原先再怎么懈怠,被两人要考府试的消息鞭策之后也能打起精神,在短短两月时间里粗略学完一遍四书且流利地背下来。

上一篇:和师兄的恋爱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