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120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涂完草药后,罐罐摸摸小狼的耳朵尖儿:“杏儿,睡醒要多吃饭饭呀。多吃饭饭病就好啦!”

“莫要担忧,那回春堂的王掌柜当着李家大少爷的面拍胸脯说这草药疗效极好,再过几日小狼就又能活蹦乱跳了。”

饭桌上一道醋溜菘菜肉片,一道蘑菇炖排骨,这两样菜魏承都做过,可味道却是比不得有着几十年好功夫的老灶人做的。

“哥哥呀。”

罐罐咬一口白馍,吃一口肉,笑的好乖好乖:“这个菜菜没有哥哥做的好吃哦。”

魏承尝一口菜,笑道:“也就你这样想了。”

“就是没有哥哥做的好吃。”

罐罐挑出一块菘菜片:“这个罐罐吃都不吃!”

“不能挑菘菜,冬日里也就菘菜能素一点了。”

魏承又给他夹回去:“你这夏日好些,给什么吃什么,这一到冬日倒是挑上菘菜了。”

他知道罐罐是真心讨厌萝卜,倒不是不吃菘菜,就只是小娃顽皮而已,往日里的菘菜饺子,菘菜肉包,罐罐吃得可香。

果然,听他这样说,罐罐将菘菜夹到嘴里,讨价还价道:“那吃一块菘菜,多吃一块糖糖,好吗?”

魏承笑道:“你就是将这盘菘菜都吃进肚中,每日也不得吃过三块。”

罐罐小肉手拍桌子,哼哼一声:“魏承,你不乖哦!”

魏承愣了下:“你叫我什么?”

罐罐噔得一下从椅子上滑下来,敦敦跑到他跟前,伸着小手:“莫小气呀,哥哥抱抱罐罐,就原谅罐罐吧。”

倒是打小就会替旁人消气了。

魏承笑得不轻,将小娃抱起来,又拿过他的饭碗,这孩子是越大越不好好吃饭了。

“张嘴,吃菘菜。”

罐罐这回是真乖了,晃着小腿嗷呜一口咬掉菘菜片,倒也不提多吃酥糖的事了。

魏承想起什么,先是将与李家的合作的事情和罐罐说过,又道:“哥哥今日见了那大掌柜,他原本也想像李家这样与我们合着发财,不过却被李家抢先一步,再过两日如意酒楼的人会自个儿来取鸡蛋,如今定下每隔五日取一百枚鸡蛋,不管旁的鸡蛋怎么涨,咱们都要比他们贵上一到二文,以后咱们就不用在镇上吆喝来吆喝去卖鸡蛋了。”

每隔五日取百枚,那一个月便要取六百枚鸡蛋,只算鸡蛋一枚十文,那他们每月也有近六两银子的收益,再算上李家给的银子,他们从现在开始到开春,每月都能有十多两银子进账!

罐罐打个小哈欠:“那小巷子里的婆婆怎么办呀?”

魏承道:“若是哪日天好有空,咱们过去走一趟,一次两次就成,这天越来越冷,倒是不至于为了那几十文钱跑恁老远了。”

饭后没过多久,罐罐就困得睁不开眼,魏承忙帮着小娃褪下鞋袜送到暖烘烘的被窝里。

魏承出来又看了会儿正在吃食的小黑狼,瞧着它精神不错,又笑着摸摸它脑瓜:“杏儿多吃些,早点好起来。”

蔫巴巴的小黑狼嗷呜一声,轻轻拱了拱魏承的手心。

魏承倒是没闲下来,他拿上斧头和麻绳去了山上,半路还遇上了李家二郎和他娘子元氏。

“魏承,你这也是去山上砍柴?”

魏承点头:“家中柴火不多,趁着有空闲就去多砍一些。”

李二郎憨笑两声:“那一道走吧,这冬日没什么活计,我这和你嫂子也是要砍些柴火拿去镇上卖。”

魏承和罐罐只与李家大郎和三郎熟稔,倒是与一向寡言的二郎没什么交往。

“成,咱们一道去。”

前头就是眼熟的桦树林,魏承不可避免的看到他们曾经住过的小木屋,原本他搬走时还想着有钱了要将那屋子修建修建,现在只觉得还好没修建,不然倒是便宜老魏家那三口衰人。

他不再多想,蹲在地上用石头磨斧子的时候就听到元氏的笑声。

“承小子,我听说你那红黄鸡蛋能赚不少钱?那你这怎么还自个儿山上砍柴,不如雇你二郎哥帮你砍了算了。”

魏承抬头笑了笑:“家里就养了那几只鸡,赚也赚不到多少银钱,再者说我和弟弟都小,人说半大小子吃坏老子,我这个做哥哥的可得仔细着攒钱留着日后用呢。”

“也是,你和你弟弟都是汉子,再过几年娶妻生子还得是笔钱。”

元氏笑眯眯道:“承小子,咱们都是自己家人,你就和嫂子说句实话,你家那鸡蛋到底喂了什么?你说说你家天天大门紧闭,也不见个客,防着旁人也就算了,你连我老李家都防,是不是说不过去了?你忘了当时你盖房时,你里正伯伯二话不说就给你拿十两银子?”

魏承笑容一收,旁边的李二郎道:“元娘,你莫要说这些有的没的,快来与我捻麻绳!”

元氏朝着李二郎喊:“你嚷嚷什么,我哪句话说错了?这都是父老乡亲的,有什么财不能大家一起发啊!”

李二郎见她越说越混帐,摔了手上的麻绳扯着她走:“走走走,你快快下山去。”

魏承笑道:“二郎哥,莫要凶嫂子,这事也不是我不想带大家伙发财。”

“我一个村小子就算读过两本书,也没那能耐弄明白什么红黄鸡蛋,不过是沾了李家的光,人家见我兄弟可怜,告诉了我们食料方子,这方子还真是说不得。”

他将磨斧子的石头一扔,一下一下挥舞在树干上:“我开春啊,想养羊羔子,嫂子若是感兴趣也叫二郎哥提前准备准备,看看咱们能不能靠着养羊再赚笔银子!”

“一只羊羔子三四两,我们小两口可是养不起!”

元氏甩开李二郎的手:“你当我爱来啊,若不是你娘现在不给咱们银子花了,这大冷天我才不愿意来砍树呢,你说说你,上不如老大出力气,下不如老三脑子活,我和泰儿跟了你,真是一点福气也沾不上!”

“你还有脸说呢,若不是你乱说话,爹娘能对我和老大寒心吗?”

李二郎也不惯着她:“你动不动就提大哥,那大嫂自打不管娘家人后,生完宝妹儿出了月子,人家就熬夜起早绣花赚钱,你做了什么?秋哥儿酷暑寒天净跟着老三在外头跑着摆摊赚钱,人家娘家月月送粮送鸡还送肉,饭桌上你吃得最香,你娘家又什么时候拿过东西?我李二郎就是再没有能耐也从来没有让你吃过苦遭过罪!大嫂和秋哥儿有的料子镯子我是哪样没给你!”

“李二郎!你,你可真是个榆木脑袋!”

元氏转身就走,气哄哄的下了山。

魏承皱了皱:“二郎哥,你要不要送嫂子回家?”

“这低山腰有啥危险?走两步道都快到家里炕头了!”

李二郎吐两口吐沫在手上,用力砍着树:“甭管她,她就是想让我逼你说那食料方子,这么多年的夫妻了,我还看不出她的小九九!”

魏承见状也不说旁的了。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四五根树也被砍了下来,魏承见着时辰还早便将树木劈成五大截,拴好带回家再慢慢劈成小块。

李二郎擦擦汗,看着魏承道:“你这年龄小,力气可真不小,速度倒是和我这个常年劈柴的人差不离了。”

“闲着无事练了会儿石锁。”

说起来自打佟镖头赠予魏承石锁到现在已有百日之久,他也就是今儿起早照顾小狼才懈怠一日未练。

“石锁?那玩意可要仔细着,莫要损了腰筋腿脚。”

魏承笑道:“哎,我平日练着多注意些。”

.

自打每日三次雷打不动的给小黑狼敷草药后,它身上的伤真的有所好转,前两日还只能趴着吃食,这两日小狼都能踉踉跄跄撑起身体,将头埋在食盆里大块朵颐。

“哥哥,你瞧杏儿是不是胖了点?”罐罐撑着下巴看着小狼吃食。

魏承仔细瞧了瞧,笑道:“一日三餐顿顿是肉,这哪里还有不胖的?”

小黑狼除了伤口糊着草药,旁的毛发却是黝黑锃亮,不见污浊脏乱,这是罐罐每日都要拿小帕子给它擦毛毛的缘故。

魏承摸摸罐罐脑瓜:“来,好好穿上袄子,那如意酒楼的人这功夫也应当来了。”

说来也是巧,他们推开门就听到不远处有吆喝驴子的动静,没一会儿门外便传来小吴哥的喊声:“魏学子,魏学子,起了吗?”

“起了,起了,这就来。”

魏承带着罐罐把沉重的大门推开,门口正站着两个穿着厚袍子,揣着袖口的年轻汉子。

他迎俩人进来:“吴哥,冬子哥,外头冷,快快进来。”

“哟,罐罐也起了?这大冷天怎么没懒被窝?”

罐罐仰着小脸道:“罐罐早都不懒被窝啦。”

魏承忍了笑,没揭穿他。

这两日小狼受伤,俩人不必起早去读私塾,这娃娃便日日懒被窝,就连着吃早食都是在被窝吃的。

他还要端着饭碗,用勺子一点一点喂,那罐罐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倒是知道张嘴吃虾皮子甜粥。

说到底也是魏承自个儿惯的。

小吴哥不知真相,盲目夸赞:“行啊,咱们罐罐有骨气!”

罐罐抱着小手嘿嘿笑:“一点点啦!”

小吴哥冻得不住哈气,好好看了一圈道:“魏学子,你家离村头倒是挺远啊,前面也就那么一户人家,我们打听许久才找到这儿。”

魏承道:“想当初我们家盖房时,村里头没有闲地,只有这片荒地没人要也没人建房。”

冬子像是深受其害:“没有邻居多爽快啊,恁些个长舌妇恨不得日日夜夜趴你家墙头听小话,一天天烦死个人。”

“房子也是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多好啊。”

小吴哥用胳膊肘拐了下冬子:“哎?你家不是在丰苗村,你家也是这样大?”

冬子憨笑两声:“俺家可没有魏学子家这样大,俺家一个火坑睡十来个人。”

“甭在外头说话,咱们进屋聊。”

魏承作势要去开门却被小吴哥拦着:“不坐了,不坐了,酒楼里头还有大把活计等着我俩呢。”

“对啊对啊,今儿不是咱吴哥舅爷掌勺,那个大师傅事儿可多可多,做个菜恨不得百来个学徒跟在后面!”

见他们这样急,魏承忙将俩人带去柴房,柴房里头正放着两个大筐,里头正正好好有一百个鸡蛋。

他与如意酒楼大掌柜谈好,酒楼每隔五日来带走一百枚鸡蛋。

“我再去拿个筐,你们数一数。”魏承道。

罐罐高兴道:“罐罐去拿!”

小吴哥忙扯住罐罐:“不用数,魏学子的人品我们还能信不过?”

他招呼冬子搬鸡蛋,瞧那样子似是有话要对魏承哥俩说。

见着冬子走了,他从袖口拿出个木匣子来:“魏学子,这个你可得收好,咱们五日一百枚鸡蛋,这个月就要在你这拿下六百枚,大掌柜一枚给你算了十二文,这拢共就是七两白银,两串二百文铜钱。”

魏承没接:“这,这咱们那日不是说……”

小吴左右看了看,小声道:“这两日镇上还有两家菜馆酒楼想找你呢,我们大掌柜就想着这个月就把你这儿的货定好,这个月也就算了,下个月你看看,谁家给的价高你就卖谁去!”

魏承还没说话,就听罐罐道:“不要,哥哥和罐罐的鸡蛋就要卖给小吴哥!”

“哎呦,罐罐你倒是向着你小吴哥。”

小吴哥笑两声:“魏学子,旁人不知情,我是知情的,虽说这红黄鸡蛋现在在镇上只说是出了名,可是再过不久就得红火一番了,这百年来谁见过红成这样的鸡蛋黄?有钱富户都图个新鲜,红红火火嘛,还图个来年生意吉利,老百姓平日里见着有钱富户吃,他们这过年过节也想吃一口,我倒是觉得你可以趁着这名气越来越大,让这几家酒楼争一争。”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