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69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那小罐罐装作端碗吃饭的样子,一只小手装成虚拖着碗一只小手装成用筷子扒饭的模样,摇头晃脑的动着嘴,小肉脸蛋尽是愉悦:“好好吃哦。”

涣哥儿也装作夹菜,两只小手忙活个不轻,一个劲儿的往罐罐的“碗”里夹菜:“罐罐多吃点!”

“这是地豆炖小鸡!这是红红的小虾子!这是鸡蛋羹羹!”

罐罐乌丫乌丫的大口吃着,又一擦小嘴,揉揉小肚:“不要夹了,罐罐吃饱啦!”

“没有吃饱,多吃些!”涣哥儿还没投喂够,小手还是不停。

罐罐摆手,认真道:“小涣哥,罐罐真的吃饱了。”

涣哥一指罐罐的“饭碗”:“你碗里还饭呢!”

罐罐摇头,拍拍小肚:“罐罐都吃完啦!”

说着就从小圆凳下来,蹭蹭跑到魏承跟前,涣哥儿却在后面笑着追:“没有吃完,还要再吃些!”

“吃完啦,哥哥说罐罐是小饭罐罐,不会剩饭的!”

罐罐在前面跑,涣哥儿就在后面追,满院都是奶声奶气的欢声笑语,绕是这是栋还未住人的新小院也添了许多人气。

“这俩小娃倒是玩的好。”

莫夫郎又踮着脚看一眼喊道:“涣哥儿慢点追,别让弟弟摔着!”

没过一会儿罐罐和涣哥儿就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魏承给罐罐擦擦汗:“瞧你累的,渴不渴,要不要喝点水?”

“不渴不渴,哥哥,罐罐想去看我们的小屋!”

“走,咱们去瞧瞧。”

掀开布帘子就看到堂厅到屋子还有十来步的走廊,一面墙壁下方有个灶洞,这是用来烧热屋头的炕洞,省得柴火弄脏住人的里屋,他们轻轻推开那扇门就见着他们的小火炕。

屋子很大,比前头那个小草屋大好多好多,两扇窗户大开着,一进来就觉得亮堂。

里头有一张能睡两到三人的小火炕,上面铺着打好的草席,炕边有个踩踏的小凳;旁边还立着一个极简便的素衣架,这是睡觉时用来搭衣的架子,只有两根直柱立地,上面又横了一根细柱用来搭衣;地上左右有两张立着大柜子,颜色深棕,能装衣物鞋履也能装冬被大物件;墙壁一侧又有一个稍矮的脸盆架,四足鼎力,足与足横着木条固定,省得水盆摇晃撒了水去,上面的腰枨有个小槽可以放些净手的物件,再往上的搭脑便用来放洗脸面帕子。

脸盆架侧面有张挺大的平柜,上面可以放些盥洗用具,比如说牙刷子牙粉,束发带子,还有罐罐的香膏,因着他们兄弟二人都是汉子,也就没打姑娘家用的铜镜柜。

吴风说两个汉子用这等铜镜柜也是浪费,不如等他们婚娶之后再给新妇打。

这些家具用的木头是好木,魏承心里想着要用就用好的,省得今儿坏明儿坏,不仅浪费银子不说还要花费时间去再寻人打,至于家具上面的雕花样式他是一律没有做的,全是普普通通的原本样子,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省些工钱也为了省时间能早点住进来。比起小草屋的落魄寒酸,他们当下只觉得有的用就成,哪里会挑拣美观不美观,精美不精美?

老话说盖三不盖四,村中房屋搭建多是用单数。

他们为了省钱没多盖一间屋舍,不过却从挺大卧房中隔出一面墙来,以帘做门,里头也算是一间屋舍了。

这间屋舍算是魏承的书房。

吴风特意让人给他打了一面书架和一张极宽阔的书桌来,屋地中央有个炉子,其余便没有旁的了。

这屋没有火墙火灶,冬日可能会冷,所以炉子正好可以用来取暖。

“哥哥。”

罐罐摇着魏承的手,一脸欢喜:“我们的新家好漂亮呀。”

他拍拍火炕,两只小手并在一处放在脸颊,闭上眼睛:“罐罐和哥哥在这里睡觉!”

又敦敦跑到脸盆架处,来了一套小猫洗脸,左挠挠右挠挠:“罐罐在这里洗脸脸!”

又坐在那张平柜上,像是打开香膏在左右脸颊各点一下:“罐罐又香香啦!”

他闭着眼睛,睫毛蒲扇着,摇晃这圆小的身子走到魏承跟前:“哥哥,给罐罐擦香香吧!”

魏承轻轻揉揉他雪白桃粉的肉乎脸颊,笑道:“咱们罐罐又是小香罐罐了。”

罐罐美滋滋的睁眼,抬手:“要抱!”

魏承将他抱起来,就听罐罐道:“哥哥,罐罐好喜欢好喜欢我们的新家呀!”

“哥哥也好喜欢。”

魏承看着盖建好的房舍都有些眼眶生热,他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他明明有亲人却一直颠沛至今,若不是有罐罐他还不知道何时能有这样的房子。

罐罐抱着魏承的脖子,大声道:“有哥哥的地方就是家!”

“罐罐和哥哥以后,还会有更大的房子的!”

另一间侧屋和这间主屋格局一样,只是里面没怎么添置家具,瞧着有些冷清和简单;柴房也盖建的很大,村中两个兄弟家中多搭建两口锅灶,这也是习俗,为着的是以后各有小家可以自己做自家饭,不过魏承倒是没想这些,他只想着两口锅灶以后就能一口锅给罐罐炖小鸡,一口锅煮饭,罐罐也就不用馋的流口水,搬着小板凳干等着米饭出锅了。

莫夫郎豆苗帮着魏承将屋子清扫一遍,这新盖建好的房屋都是灰尘,若是不打扫还真是住不了人。

里正娘子便帮着魏承要先“孝敬”灶王爷,这些东西魏承听了她的话早就提起买好了。

有四个甜果,四个馒头和一碗煮熟还冒着热气的猪头肉。

里正娘子一边摆弄香火碗一边道:“四个甜果就是四季平安,四个馒头,又为四喜,福财寿喜,这冒热气的猪肉为的就是财源滚滚,这些事情你要记得清楚,你是长兄,学会之后以后凡事都要教导弟弟。”

魏承道:“诶,小子记着了。”

将四支香火插在香碗里,里正娘子又念叨一些吉利话,等到香火烧起来,里正娘子喜道:“承小子,你瞧着那香,并头高香,中间低些,这可是好兆头啊。”

魏承虽不懂这个可也跟着高兴,回头看一眼乖乖坐在房檐下捧着快比自个儿脸大的梨子啃的罐罐,心头欢喜更甚。

待香火燃尽,魏承便要进柴房起锅烧水,这入住新家要烧满一锅热水,待水汽蔓上屋舍才可以收火,这是寓意着蒸蒸日上,风生水起。

走完香,烧完水,魏承便将这些剩下的猪头肉和馒头瓜果分给来帮忙的莫夫郎和里正娘子,几人先是都不要,几番推拒也都笑着收下了。

待他们走后,魏承提着一兜瓜果给豆苗,豆苗嘴里还在啃梨,连忙道:“不要,不要,承哥你留着给小娃一道吃。”

“还有,买了不少呢。”

魏承笑道:“豆苗,明个儿你可有事?”

豆苗咽下一口甜津津的梨子,道:“没事,我知道承哥你这两日忙,特意没和我爹去杀猪,想帮帮你咧。”

“好兄弟。”

魏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今儿帮我搬家,明个儿你我罐罐咱们去镇上买暖屋要用的食材,成不?”

“成啊!我都听我姨母说了,你请了她给你做饭。”豆苗道:“承哥,你打算办几桌啊?”

魏承想了想会来的人,道:“怎么说也得三四桌。”

又道:“你想吃什么尽管说,咱们明天放开了买。”

豆苗嘿嘿笑两声:“那我可不和你客气了,我想吃红烧肉,越肥越好!”

罐罐抱着啃了一半的梨子跑过来,高兴道:“罐罐也想吃肉肉!吃大块肉肉!”

魏承笑着看着他们:“成,买,咱们都买!”

第53章

原本莫夫郎和里正娘子都想帮魏承搬家, 可他想到眼下家家地里都有活,他们家中又没多少东西还是甭麻烦恁老些人跟着一起忙活了,他和豆苗俩个多跑两趟也就把家搬完了, 而罐罐就抱着小狼就先在新家等着他们。

“搬家要先搬粮仓, 承哥你家没有粮仓,那咱们就先搬米缸面桶。”豆苗掀开盖子看一眼米面, 又笑道:“是满的, 那正好嘞。”

“想到村中搬家有这么一说, 昨个儿去镇上特意买了些米面回来将桶装满。”魏承道。

豆苗和魏承一起抬着米缸往驴车上搬, 豆苗又想到什么道:“七宝进家门,七宝可都准备全乎了?”

所谓七宝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不用置办多少,一样只需要少装点放到布口袋和小坛里,等到卸车之时将这些东西摆在大门口的墙角下即可, 为的是招财进宝,财源广进。

他们装完米面又将几床被子和衣物收拢在一处,这些和一些放在背篓里的杂物直接放在车上,剩下的就只有灶上家什和两麻袋小菘菜干、一网兜鲜红的虾干、几坛腌胡瓜条子和这两日没来得及卖的一大筐鸡蛋,这些东西也都一股脑往车上放。

第一趟将这些吃的用的搬回去, 第二趟就开始捉鸡,魏承跳进去捉鸡, 豆苗就拿着绳子捆鸡腿, 他们配合默契,没一会儿就将这十来只小母鸡小公鸡放在车板上。

豆苗牵牵驴子缰绳,他有点想赶驴车可又没赶过真怕翻了车,刚想喊他承哥出发就见着魏承正蹲在窗户下面翻动破破烂烂的泥坛子。

“承哥,你找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罐罐喜欢的泥坛子, 我给他找出来带回去。”魏承没说实话。

他将一个坛底儿有道刻意划痕的坛子拿起来,用帕子擦擦上面的灰尘和泥土后抱在怀里,道:“豆苗,咱们走吧。”

又回头看一眼破旧寒酸的小草屋,不知怎地他心中腾起一股难言滋味,虽说去了更好的小院,可这间小草屋为他和罐罐遮风挡雨那么久,他终究是有些不舍留恋的。

没带罐罐来搬家也有这个原因,他怕罐罐到时会哭。

世间万物有灵,屋舍也有灵。

魏承虔诚的拜了三拜,又走上前一步给小草屋落了锁,有锁的屋子就是家,这儿永远都是他和罐罐的家。

若是以后银子宽裕了,他还想出钱好好修缮下小屋。眼下他们不住了,但若还有孤苦无依的孩子没有落脚的地方,这间小草屋冬日里也算是个好住处。

驴车停到新院子大门口,罐罐就抱着杏儿迎上来:“哥哥,豆苗哥,你们回来啦!”

“回了,回了。”

魏承一手撑着车板从车上跳下来,摸了摸罐罐的头:“这大热天怎地不在家等着?外头多热。”

“哥哥,罐罐的小蜻蜓们拿回来了吗?”

“拿回来了。”魏承从袖中将那串草蜻蜓交到罐罐手中。

“罐罐,瞧,还有这个,你哥哥说这是你喜欢的小坛子。”豆苗将魏承抱回来的泥坛也拿了过来。

罐罐踮着脚丫看一眼,又摸摸那小泥坛,看向魏承:“哥哥,我们把小泥坛埋在后院吧!”

“成,等拾掇完这些家什就把它埋进去。”

豆苗不懂为啥要埋泥坛子,不过也没多问,毕竟这点小娃玩的玩意最是奇奇怪怪,他们大孩子弄不明白也正常。

将板车上的东西卸下之后,魏承和豆苗稍作歇息,三人便在堂屋的新桌用了第一顿饭。

他切了一盘肥瘦相间的猪头肉,又切了两瓣胡蒜,倒入一些酱油酸醋做了个切肉蘸料,主食就是一人一个雪白的大馒头。

三人说说笑笑,吃得可香。

.

次日一早,魏承赶着驴车带罐罐和豆苗去了镇上置办乔迁宴上要用的食材。

猪肉倒是不用愁,马屠户今儿要去丰苗村杀猪,会帮他们多买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猪肋排等等。

村里没听说有人家卖鸡,他们也不想杀自家下蛋的小母鸡,这就要去镇上买两只大公鸡回去。

他们一到菜市就听到有个留着两捺小胡子的中年矮汉子吆喝道:“哎!哎!那小汉子,菜市不能带驴子这等大牲畜进去!”

平日都能带,怎地就今日不能带?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