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进斗金
一见沈宣回来了,村民们便兴奋的围拢过去,一面打量着沈宣脸上的神色,一面试探的问道:“沈宣?你今天真去出摊了?”
“乐州城里生意好做么?”
“今天摆摊你赚到钱了没有啊?”
……
要知道今天可是沈宣出摊的第一日,村里不管是看热闹的,还是想看沈宣笑话的,都已经讨论了一整天。
到了这个时候,自是想要知道一个结果的。
“还行吧。”沈宣驾着骡车,想了想开口答道:“扣除成本一日能挣七八十个字。”
他特地有所保留,只说了个零头中的零头,也没说敢说一文不赚。
毕竟他以后在村里吃穿用度都不可能和以前一个标准,村里人之后瞧见他又穿新衣又买东西的,便会知道他摆摊赚了钱。
一日就能赚七八十文钱,和村里的乡绅们算是一个水平,已经是很不错的。
果然,沈宣刚一说完,那些村民们便睁大了眼,不可置信的叫道:“一日就有八十文钱?你不是吹牛的吧?”
“一日八十文,一个月岂不是可以赚两贯钱?那一年就能赚到二十两银子,都能买上四五亩田了!”
“摆摊卖茶水,竟这么赚钱么?沈宣一个哥儿竟然也能赚这么多!”
“那还是沈宣能干,一个人又是做摆摊车又是往城里跑。换成我可不成,城里那些老爷们,我看了都双腿发软,哪敢和他们说话,别说做生意了。”
……
听说沈宣赚钱了,大部分云水村的村民们对他的态度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村子里虽然一向只看重男人,但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男人体力好,承担了家中大部分赚钱的事务,所以地位才高。
像卖豆腐的张婶子家,她一个女人不输男子,又是做豆腐,又是卖豆腐的,在村里也是没人敢说一句闲话。
而沈宣自从脱离了王家人的控制,日子眼看着一日比一日好。如今又能出去摆摊挣钱,也是十分争气。
那些原本对他酸言酸语的村民们也转了口风,对着他一顿夸赞起来。
特别家里的长辈们,更是将沈宣作为了饭桌上教训媳妇子女的标准。
一提到沈宣,就是让自家的媳妇或哥儿跟着人家学学,也能自己找个有钱相公,出去摆摊挣钱,好好孝敬父母。
沈宣这边如此风光,整个村里王小莲可说是最生气的人了。
他与沈宣都是哥儿,年纪一样,又一起在王家呆了那么久,一向都是村里人比较的对象。
如今沈宣时时被人提起夸赞,之后都要连带着说他几句。
王小莲去田里给兄长送饭,都能听到别人议论他不如沈宣能干。
好在是这个月底他就要成亲了,只等着孙家来人接了他做秀才夫郞,所以才把这些闲言碎语给忍了。
和王小莲比起来,更惨的是钟家的钟小妹。
钟哥儿走丢以后,钟家就说要把她抵给那老鳏夫。不过是因着她只有十四,年纪还太小,所以才要留在家里多干两年活。
钟家的饭桌上,摆着一盘炒鲜笋一盘炒荠菜,都是她早上出去摘的,清汤寡水让人看了都没有一点食欲。也就是桌上摆着四个煮鸡蛋,算是沾了点荤腥。
不过这四个煮鸡蛋,钟小妹也是不敢碰的。这是给她爹和弟弟准备的,一人两只,这是钟家的规矩。
钟小妹吃了几口炒荠菜,从旁边的蒸锅里,摸出半个山芋。这也是她上午挖到的,和豆饭一起蒸熟了吃,也算是打个牙祭。
然而她还没有把山芋放进嘴里,钟大妈就一把从她手里抢过那半个山芋说道:“吃吃吃,就知道吃!”
“总共一个山芋,你爹和你弟一人半个,哪儿还有你的份!”
若是平日钟小妹也就忍了吗,然而自前几日听说家里要把自己抵给那老鳏夫后。钟小妹心中就有些忍不下去了。
她看着正在吃鸡蛋的弟弟,心里一阵委屈,开口说道:“弟弟都有鸡蛋吃了,哪里还看得上这半个山芋?这是我挖的山芋,我难道就不能吃了?你们怎么这么偏心?”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早晚都是人家的人。”钟大妈一听钟小妹竟然学会了顶嘴,就更加生气的道:“你要吃鸡蛋,你去找那陈鳏夫家要去。”
“他家田多,吃的也多。你要和沈宣一样,有本事哄得他给你钱买骡子买车,你也去摆摊赚钱,自是能过上好日子的!”
那陈鳏夫比钟小妹大十八岁,瞧着和她爹差不多老。
钟小妹本就不愿意嫁的,听到钟大娘这话就更是心寒了。
她饭也吃不下去了,扔下筷子就冲了出去。此时天色已经快要黑了,远处的山林里黑秋秋的有些渗人,钟家人却没有一个出来拦住她的。
只听到屋里钟大妈道:“一个丫头片子,脾气这么大,以后嫁出去了看她夫家怎么收拾她!”
又听父亲钟大郎道:“别管她,过一会儿就得乖乖回来。长辈说几句就甩脸子,成什么样子?”
哥哥已经失踪了,家里爹娘也就只找了一天。自己若是失踪了,爹娘怕是也不会伤心,只会惋惜没法拿到五两彩礼银子。
钟小妹彻底寒了心,泪流满面的朝外走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脑子里只有钟大妈说的,沈宣有本事摆摊挣钱了,就朝着沈宣的住处去了。
再说这几日沈宣忙着摆摊的事情,薛凤麟的腿脚又好了一些,就主动承担起了在村里买菜的任务。
薛凤麟不会做菜,但简单的洗米做饭,倒是跟着沈宣看会了。
于是便每日提前在家把饭蒸好了,再把菜洗好摘好,只等着沈宣回来下锅就行。
有了薛凤麟在家分担了一些家务,沈宣不得不承认自己轻松了不少。
晚饭过后,薛凤麟就将锅碗瓢盆接过去洗,不让沈宣动手。
虽说君子远厨刨,但薛凤麟心疼沈宣辛苦,自是不会让他在外忙了一日还要回来做粗活。
沈宣乐得轻松,吃饱喝足后就走到院子里散步消食。
此时天色已黑,除了屋内散发出的灯光,就只有头顶的月亮与星星发出淡淡的亮光,合着草丛里的蛙叫虫鸣,显得格外宁静。
沈宣正享受着夏末的凉风,忽然听到院子外面一角的草丛里传来一阵微弱的哭声。
这哭声在黑暗中显得分外凄楚,让人忍不住汗毛倒竖。
若是换成别人,怕不是以为遇到了女鬼或是传说中的蛇美人。
也就是沈宣胆大,当下就举着油灯摸了过去,果然在草丛里发现了抱膝哭泣的钟小妹。
沈宣以前傻的时候,钟小妹没少从他那里抢东西。
所以面对曾经欺负自己的钟小妹时,沈宣实在是有些好感不起来。
但现在天色已晚,村里路上又黑。钟小妹一个女孩儿不过十四,哥哥又刚刚失踪。
沈宣怕她也跑丢了,便打算拿着油灯送她回去。
哪知钟小妹听了却是说什么也不愿意走,反而噗通一下对着沈宣跪了下来,抱着他的大腿哭道:“沈哥儿,你救救我吧,我不想嫁给陈鳏夫。”
沈宣也听说了钟家要把钟小妹抵给陈鳏夫的事情,见她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心中还是颇为同情的。
钟哥儿与钟小妹也算这大晋封建世俗的受害者了,沈宣作为了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灵魂怎么可能看得下去?
但大晋朝的婚嫁一向是父母做主,这是钟小妹爹娘定下的亲事,他一个外人又怎么可能说得上话?
于是沈宣便扶起钟小妹道:“这是你钟家的事情,我能救你什么?你不如回去好好和爹娘说说。”
哪知钟小妹却是又道:“沈哥儿,他们是不会听的!但如果我能和你一样赚到钱了,他们就舍不得把我送走了。毕竟我能给家里赚银子。”
“求求你了,教教我吧,让我跟着你干!我也想学着去城里摆摊,给你一样挣钱!我爹娘最是势力,只要我能挣钱了,他们肯定就不会逼我了!”
沈宣闻言不禁沉默了,目光落在钟小妹的脸上,思索了许久……
钟小妹其实说的也是实话,钟家夫妇把她嫁给老鳏夫不过是贪图别人给的五两彩礼银子。
若是钟小妹自己也能赚到那么多钱,钟家夫妇怕是巴不得她一辈子不嫁,给家里打白工,又怎么可能逼着她嫁到外面去?
然而沈宣摆摊赚钱是靠的自己的独家方子,自是不可能让别人学了去,又怎么可能教给钟小妹?
只是钟小妹好不容易有了靠自己赚钱的想法,又这样恳求自己了,让沈宣对她这么一个初中年纪的小女孩视若无睹,他心理上又觉得过不去。
心里交战了好一番后,沈宣长叹了一口气,对钟小妹道:“这样吧,你不要着急,我先帮你想想赚钱的法子。”
钟小妹听了立刻感激涕零的对着沈宣磕头,边磕边道:“我也不求大富大贵,或是比沈哥儿你挣的多。只要能让我爹娘看见,不让我嫁给陈鳏夫就行!”
沈宣听了,这才笑笑,把钟小妹扶起来道:“这样,你最近每日得空就来我家里帮着洗衣劈柴做点零活,我每日给你两文钱,也能堵住你爹娘的嘴。至于旁的,以后我自会帮你想办法。”
每日两文,与村民们给乡绅做工的工钱是一样的,做的事还比干农活轻松许多。
实际上沈宣家里如今加上薛凤麟也就两口人,又没有田产,根本就没什么活做。
沈宣给钟小妹安排这么一个活计,一是觉得薛凤麟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如今每日给自己劈柴洗衣的也不太好,二是单纯为了照顾钟小妹。
这样钟小妹每日给钟家干活的间隙里还能赚点钱,钟家夫妇对她应当也不至于那么苛刻了。
还有就是蜂蜜吉士茶的生意他是不可能让钟小妹沾手的,但去城里赚钱却也不是不行。
沈宣记得钟小妹针线还算不错,往日也时常与钟哥儿纳了鞋底拿到村口去卖。
乐州城里的绣坊不少,沈宣倒是见过一些媳妇子过去拿了东西回去做,也能换得几十个子。
若是钟小妹也能学会绣花的本事,去城里接些针线活赚钱。不说多的,一年五六两银子也是赚得的,那陈鳏夫的五两彩礼自然也不是个事了。
第24章
把钟小妹送回去后,沈宣才回了家。
刚到了门口,就见到薛凤麟已经等在门口了,远远见他回来,便迎上前道:“这么晚了怎得突然出去了,倒叫我有些担心。”
沈宣方才出门突然,薛凤麟又在里面收拾,就忘记了通知他一声。
如今被对方责怪了,才有些郝然,忽然也有了些被人关心的感动。
他连忙快走几步,却因着天色太黑,没看清路上的一个大坑,踩空了一脚。
眼见着就要摔倒,腰上却是被人一拎。接着沈宣就被撞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踉跄了两步总算是站稳了。
手中的油灯此时已经灭了,沈宣抬起头来,便见到月光落在薛凤麟的脸上,一张俊脸在月光下越发的白净好看。
他心中一动,直观的感受到了薛凤麟颜值带来的冲击。
对方落在他腰上的手温热有力,叫沈宣面上忍不住红了一片。
好在现在天暗,外面看不出来!沈宣松了口气,轻轻后退了一步,才从薛凤麟怀中退了出来。
“林叶抱歉,我方才出去的急,忘了告诉你,下次不会了。”沈宣向薛凤麟道歉。
他一双眼睛黑暗中亮晶晶的,瞧着很真诚的模样。薛凤麟见状心里一软,也散开眉头笑道:“快进来吧,累了一天了,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事情那么要紧,非要天黑了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