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进斗金
借着唐大人的宴席,薛凤麟与李煜冉聊起了砂州与建州的民生之事。
薛凤麟本就很会聊天,先引着李煜冉说了许久建州之事。夸奖一番之后,薛凤麟才忽然提起两城一起联合构建产业链的事情。
这思路是从沈宣那里得到的灵感,落地的部分,也是薛凤麟自己结合了砂州沿海的条件就琢磨了很久。
提案闻所未闻,着实是十分大胆,但似乎又有可行之处,当下便让李煜冉又是惊讶又是心动。
李煜冉是商贾出身,对经济方面的嗅觉还算是比较敏锐的。
他潜意识里觉得薛凤麟提出的这大胆的方案有戏,但操作起来,又是一场巨大的赌博。毕竟不管是民生还是财务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砂州如今还是脊贫之地,倒是不怕随便折腾。但建州好不容易渐渐好了,若是走了弯路,怕是又要元气大伤!
李煜冉心中犹豫,并不敢现在就答应什么。薛凤麟见了,便也不逼着他。
他今日与李煜冉已经提出此事,便是进了一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这提案涉及众多,自是需要谨慎处理,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了的!
唐大人贵为知府,宴席自是不能置办的差了。
唐夫人费劲心力,给唐大人操办出一场席面。用的都是彭州最好的菜色,多是海鲜,挑选的都是最大最好的,免不了频频被人夸赞。
饭吃的差不多了,席间就有人起身夸道:“唐大人今日这席面实在是让在下见了世面。就说这鲍鱼吧,我也算常吃,但今日这般大如饭碗的鲍鱼还是第一次见!”
此人说完以后,又有人陆陆续续的夸赞起其他菜色。只是夸的最多的却是餐前招待用的茶水点心。
特别是那个形色俱全的糖果,柔软如棉花一般,还是第一次见。有那等喜好甜食的大人,当下就找唐大人要方子。
唐大人面上有光,却是捋着胡子说道:“这茶点乃是我夫人着人准备的。但这糖果名曰云朵糖,我家却没有方子,而是特地在外面卖来的。”
那大人一听这云朵糖能买,自是更加高兴,立刻就找唐大人求得了买糖的地方。
这一番热闹过后,宴席正式结束,各官员们才携家带口的各回各家。
李煜冉与夫人一起上了马车,待马车发动以后,李夫人才突然说道:“官人,去一趟彭州街上的宣记云朵糖铺吧,家中我爹娘还有老太爷老太夫人都喜好甜食,我想买些云朵糖作为特产带回去。”
李煜冉也是尝过那云朵糖的,的确是口味特别。自家夫人想的周到,他心中也有所认同,便点点头,让那车夫驾车朝着彭州最热闹的闹市街去了。
“官人,你可知这宣记云朵糖的铺子是谁家开的?”李夫人有些神秘的笑了笑,在一旁对李煜冉说道。
“为何这般问?难道是你认识的人?”李煜冉有些纳闷的问道。
“此人你今日也见过,就是那砂州知州薛大人的夫郞。”李夫人有些八卦的讲今日在宴席上知道的消息分享给李煜冉道:“这薛夫郞也是个厉害的。竟然在砂州盘下好大一片沙地种果子,又开了个糖厂制糖售卖。”
“听说今年砂州的果子还未长好,只能从外面进材料,所以糖厂的产量上不去,只能在彭州开店。便是如此,这云朵糖一个月也能挣上三百多两银子,一年就是三千多两!”
“若是明年地里的果子出来了,还要大批量生产,把铺子开到京城里去。这一年岂不是要有上万两的收益了?”
李煜冉一愣,才知这宴席上众人夸赞的云朵糖竟然是薛凤麟家的产业!
他之前听薛凤麟给他画大饼,说要在砂州和建州搞产业链,一条龙的开设厂房,将产品销售到整个大晋和南洋。还觉得此事虽然有很大的利润,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然而现在听自己夫人这般一说,他才知道原来薛凤麟也不只是随口说说,而是自己已经亲自实践,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此时马车刚好到了闹市街上,在宣记云朵糖的铺子门口停下了。
李夫人掀开车帘,才发现门口竟排着长队。有不少马车还很熟悉,一看就是与他们一起从唐大人家中出来的。
“怎么这许多人?那不是刘大人和王大人的车么?竟然也是来买云朵糖的?”李夫人忍不住抱怨道。
李煜冉也掀开车帘看了外面的店铺一眼,之后目光一闪,咬了咬牙,突然开口说道:“先不买了,我们启程去一趟砂州。”
“咦?去砂州干嘛?”李夫人惊讶的睁大眼,也不知自己相公怎么突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去砂州买糖。”李煜冉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说道。
他要与那薛知州再好好的谈一谈,看来这砂州与建州联合共建一事,的确是很有几分把握成功的!
“今日谈的如何?”沈宣开口问道。
他们今日入了唐家就一直分开行动,男子们都在前厅吃席,官眷们则在后花园里,两人都没能见上面。
也就是宴席结束了,一起上了马车,才有了说话的时间。
“七成把握”薛凤麟想了想道:“我瞧那李大人颇为心道,若是再下些功夫,大概可行。”
毕竟是两州合作的大事儿,也不是一时就能决意。今日能有这样的进展,便已经很好了。
“只有七成么?”沈宣闻言倒是有些失落。今日他在唐大人的宴席上见到了云朵糖,还以为天降神助,事情十有八九是落定了。
薛凤麟见了,微微一笑,揽过他的腰道:“怎么?七成你还嫌不够?两州合作说起来容易,却是要出钱出力的,弄不好就要伤筋动骨。你当所有人都有那么多钱?没一口拒绝就已经是不错了。”
“那是他们没眼光。”沈宣虽然知道薛凤麟在故意调侃自己,闻言却还是有些不忿的说道。
“那是自然,若是世上人人都如我一样有眼光,都来抢你怎么办?那我可害怕的紧了。”薛凤麟道。
他话音未落,手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摸到了沈宣尚未防备之处探索。
“别闹,这还在车里呢!”沈宣面红耳赤,连忙抓住薛凤麟的手臂。
“车夫又看不见,车里只有你我二人,你怕什么?”薛凤麟于此事上可是一向没那么听话的,这边动作没有停下,那边还凑到了沈宣耳旁小声说道。
沈宣心中羞耻,但与薛凤麟做了这么久夫夫,却是全身都被他琢磨透了。
不过是手指随意摆弄了几下,就叫他浑身发软,竟有些欲罢不能之意。此时嘴巴上虽然还有拒绝之意,但身子却已是半推半就的迎合起了薛凤麟。
眼眶微湿,眼睑上还染上了一层艳丽的粉红。
薛凤麟看在眼里,咽了口口水,心中也燃起一团焦灼的浴火。
沈宣腰肢纤细,但之前大约是干了不少农活的关系,该有肉的地方却也是并不干瘪,而是肌肉丰满紧致,握在手中的手感也极好。
薛凤麟自认不是一个好色之人,之前在京中因着宴请的关系,也算见过不少出名的花魁。
但那些人无论如何引诱,都从未令他有些许欲望。也就是对着沈宣,自己才总是如毛躁的少年人一般把控不住,恨不能立刻就将他就地正法!让他哭的更好看一点!
沈宣咬住下唇,浑身微微颤抖,轻哼出声。
他这般情状落入薛凤麟眼中,如一剂猛药,催得他下定决心,准备现在就直接提枪上阵!
就在两人千钧一发一时,忽然马车后面远远的传来一声石破天惊的呼喊。
“薛知州!薛知州?烦请慢些……”
沈宣:“……”
薛凤麟:“……”
两人定在当场,听着马车外面还在薛知州薛知州的叫着。面上神色变化万千。
最后沈宣才咬了咬牙,猛地推开薛凤麟道:“车夫,后面到底是谁啊?你先把车停下!”
那车夫这才停了车,让后面的马车追上来。薛凤麟一脸铁青的掀开车帘问道:“到底是什么人?”
“是建州李大人府上!”后面的车夫也不知薛凤麟为何面色如此难看,有些瑟瑟发抖的答道。
薛凤麟:“……”
听说是李煜冉,薛凤麟总算是在车厢里整理好的神色,之后才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个李知州,这种时候也不知来找我做什么的!真是煞风景!”
“还能为了什么?定是两州联合的正事啊!”沈宣有些无语的说道:“你还是赶紧去看看吧!”
第117章
薛凤麟不情不愿的下了车,脸上重新换上了一丝职业假笑。
“原来是李大人啊!”薛凤麟一脸笑容的上了李煜冉的马车,李夫人则识相的从车上下来,来了沈宣这边。
李夫人年纪二十有八,一脸精明之相,与李煜冉成婚多年,已育有一子一女。
李煜冉是商贾出身,李夫人是他母亲娘家的表妹,也是商贾出身。与京中那些名门闺秀不同,比起女工刺绣或是诗词歌赋,更擅长的反而是算盘管账。
在唐大人府上,沈宣大出风头,身边围拢了不少官眷,再加上唐家三小姐全程陪同他说话,他也没机会与李夫人多聊几句。
现下两人独坐在车上,反而有了相处的机会。再加上李夫人也是个擅交际的,便十分自然的与沈宣寒暄起来。
“薛夫郞实在能干,一个人管着那么大一间铺子,方才我去那边看过。铺子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想必薛夫郞你平日里管账也很忙吧?”李夫人说道。
“铺子的账目都是管事的再做,我只需看总账便是。”沈宣说道:“这算账上我其实也不算精通,平日里铺子里的账目都并不细看。”
李夫人听了有些吃惊,忍不住开口问道:“你就不怕那手底下的人作假或是收受好处?毕竟是这么大的流水,就算每日私藏一些,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沈宣却是笑笑道:“水至清则无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除了这铺子,手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平日里只抓大放小,不然那么多的事情,也是管不过来的。”
“我只看大致流水,每月出货多少,又收益多少。基本保持持平即可,管事的每月可根据流水提成,卖的越多提成比例越高。若是赚不到钱,便直接换一个人用,倒也不必浪费时间,只要不是傻的,都会好好经营铺子。”
“就说那彭州的铺子管事,半个月已挣了二百两银子的流水。超过一百两银子,可提一两银子封赏,超过二百两银子的流水,便可提三两银子的封赏,超过三百两银子则可提六两银子封赏,以此类推。”
“铺子的流水越多,他每月拿的封赏越多,再加上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月例,一个月挣十多两银。便是在京中也算得上是不错的收入了。”
李夫人闻言心中大惊,暗道这薛夫郞也是真大方,竟然如此豪气,给自家管事那么多的银子。
一个做生意的管事一年都能挣一百多两银子,比七八品的小官儿的年俸还多。也难怪他这么放心自己手上的管事踏踏实实的干活了!
大晋朝大多数人买了下人回来,那都是当做牛马用的。活儿是要干的,但除了给口吃喝,月例却是很少的。
就算是家中的管事,一个月拿上一两银子,也算得上是很高的月例了。
但沈宣在现代世界走了一遭回来,接受了二十多年的人文教育,却是没办法把下人真的当成牛马看。
因着大晋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一事,为防止机密泄露,这些人的卖身契还是捏在他的手中。
但他们的月例,沈宣却还是比照着现代世界的正常薪水来发。
一个铺子的管事,在现代世界也算得上是企业高层了,操心的事情繁多,月例自是要高一些。
就算是最底层的员工,如戏园仙味的生福生财等人,沈宣也从不亏待。不仅顿顿有肉,吃的好穿的好。一个月拉拉杂杂的,到手也有一两多银子,可以由着他们自己自由支配。
马车一路又行驶了一个多时辰以后,才算是到达了砂州。
然而车辆却没有如往常一般在薛府面前停下,而是直接朝着海边码头附近去了。因为薛凤麟要带李知州去参观糖厂。
“李夫人请看,这旁边的一片沙地,大约五百多亩,都已被我包下,种上了香蕉、菠萝和甘蔗。明年便可以收成,也是要用来制糖的。”
李夫人掀开车帘朝外看去,便见到一大片的沙地被整整齐齐的划分成了一块块的小田,每块上面都已经绿油油的出了苗儿,且有人在浇水耕种。
“再往前面,还有三百亩沙地,全种甘蔗,糖厂就开在码头附近。日后等码头修缮起来了,运货也更加方便,就可以从这里出口到大晋各地。”
李夫人听着沈宣指着砂州外的景色侃侃而谈,心中也是越来越佩服。
如今砂州看起来还只是一片荒地,但在沈宣口中,却似乎已经有了蓬勃发展的雏形一般,不知为何便让人觉得十分可信。
沈宣这见识与规划,还有口才,比李夫人见识过的许多男子还要强得多。
她不过一个管家的妇人,听了沈宣一番介绍,心中却也澎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