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吗/暴君被蘑菇硬控了 第124章

作者:毒史怪檀 标签: 灵异神怪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 古代幻想 权谋 古代架空

十二策马凑过来,一脸严肃,“萧筱愿人不见了。”

“什么!”

韩大海这几日整个人都沉浸在丧子之痛里,心中压抑着让他来不及想别的。但如今再看,京中形势越来越严峻,也快要变天了。

手指紧握缰绳,“多谢大人。”

天色昏暗,一行三人在丛林之间穿梭,遥如意将垫在身下的手换了一侧,“这几日早朝上百里家动作不断。日后上朝,韩尚书要多加注意着点。”

第74章

“嗯, 多谢十九大人提点。”

遥如意刚想伸手摸摸鼻子,又意识到另一只手压在自己腿下,他讪笑一番,“韩尚书称我十九就好。”

在真正的大人面前, 他算什么大人。

“也好。”

回京后韩大海眼眶里依旧藏着憎恨, 好似只有忙碌起来才能让他舒服一些。

一连十数日, 瞧见他都在忙。

韩大海仰望着天空, 面上带着数不尽的愁苦烦闷, 看着前方巍峨辉煌的大殿, 他抬脚往里走去。

如今他总算知道为何要让他留在京城了。

没想到草原的胆子这么大, 敢趁着两国开战之际跑上来插一脚!

久经沙场的老将军这几日不断瘦削, 也因此眼神变得阴翳凌厉,早朝上一帮人吵得一片昏天暗地。

“和谈?凭什么和谈?”

韩大海喊得脸红脖子粗,他对着对面的百里毅和薛清平不知道说什么好。如今他们和箫国正打得水深火热,这时候草原开战若是他们展现出退意,那岂不是明面说他们后方空虚无一战之力?

“这两年粮食之事刚刚有所缓解, 京城这片田里的米还没种出来呢, 用什么打!你说用什么打!”

百里毅毫不示弱, 他说得在理,身后的一众的大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是,百里尚书说得在理。”

“可……若是不打岂不是助长了箫国的威风?此番草原开战,明摆着就是和箫国商量好的。”

“对!必须得打,不打的话草原更要蹬鼻子上脸!他们区区一个小国,也敢在咱们云国头上撒野?”

韩大海听着这帮人的议论心绪平缓不少,他转头对着百里毅扬头轻视冷哼,“百里大人是不是在京城待久了,都不知道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是如何把脑袋挂上裤腰上活着!”

眼底的悲痛被掩盖住, 韩大海咬牙切齿,“若是陛下在前线拿下箫国的两座城池,但我们后方却在草原手下失了两城!对得起谁!”

“是对得起陛下还是对得起边疆战死的几万将士!”

百里毅不管他,薛清平和徐仪就在他身边,他伸手握住薛清平的手腕,力气不小让薛清平错愕,“你这是——”

“薛大人和徐大人才是监国之人,不如让两位大人说说,这仗该不该打!用什么打!”语气坚定他满脸都是不屑,“韩将军倒是一股热血之气,若想报仇还不如去北元战场!一个劲儿的和草原开战算什么!”

“百里毅!”

百里毅上前,他不管韩大海瞪红的双眼,嘴角带着一抹得意,“我问你用什么打?京城现在到处都是结不出粮食的田!难道如今储备的粮食就够和草原拼命了吗?”

“若是和草原和谈能谈得下来,我们还能把全部的兵力都放在和箫国之战上,否则……”百里毅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强行开战,若是败给草原,那就是输得一败涂地。

粮食,人,城池,全都没了。

徐仪也不好说什么,他眉头紧皱,难以抉择,“不如给陛下去信……”

百里毅冷哼,“陛下让二位大人守在京城监国,难道是让二位做传令官的吗?”

“和谈,又岂是君子所为?”

李文静一般不说话,但若是他开口,不少人都探头去听。

老者苍老的眼平静坚毅,他畏畏缩缩了一辈子,老了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和谈?他第一个不同意。

“你!”百里毅没想到李文静能站出来反对他,“李大人可要想清楚了再说,与两国同时开战,以我国如今的国力如何支撑得住?”

李文静面对百里毅的步步紧逼直面迎上去,“那百里大人如今该好好想想如何协调境内钱粮,而不是用割地赔款来保证京城的安稳!”

“若是安稳的只有京城,我们这帮老骨头也该以死谢罪了。”

“你!”

韩大海拳头紧握,他勉强把泪憋回去,嘴上不和他们吵,但开战的决心已经下了。

徐仪道,“各位担忧之事本官已经知晓,待下朝后商议后再行决断。”

“商议?”百里毅不敢置信,他看向徐仪,“和谁商议?”

“如今陛下不在京城,徐大人和薛大人监国,不在早朝商议还能去和谁商议?”

崔祥祝在大殿两侧被吵得头晕,这两个月一直这样,不知道是天儿热了还是怎么的,这帮大人是越吵越凶。

徐仪拳头握住,咬了咬牙抬头,“既然陛下让本官和薛大人监国,那本官就得担起监国的担子!”

他看人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让人看着不像是一个文官,甚至几个小声交谈的小官在后面突然就不敢说话了,“百里大人这么咄咄逼人,是质疑陛下?还是想替陛下做主了?”

“你!”

徐仪继续,“既然不是,那仍是本官和薛大人监国。如今各位说不出个所以然,便等着下朝后商议过再行决断,”他说完看向薛清平,“薛大人意下如何?”

“徐大人说得有理。”

嘴角上翘带着笑,年轻男子一身粗布麻衣穿在官服里面谁也看不见,在早朝上硬气若是让京城的官家小姐瞧了必要芳心暗许。

崔祥祝是这么觉得的,他转头又看了看空了两个多月的龙椅,心下怅然。然刚想叹口气,他瞧着徐仪对着他做了个手势,崔祥祝立马高声,“下朝——”

百官应声而散,只留下刚刚吵得面红耳赤的几人站在原地互相不服气,但也没留多久,冷哼一声各自散去。

崔祥祝都看在眼里。他无奈摇了摇头,他还是赶紧回去备茶吧,等一会韩尚书出宫转一圈回来还得和十九大人他们细聊呢。

入春后天气一日比一日暖,遥如意和徐仪在偏殿等着他们,如今顾回舟不在皇宫,自然不能再带他们去御书房说事。

自然而然,偏殿成了他们议事的书房。

房门大开,看着不远处自长廊走来的两人,遥如意点头,“他们过来了。”

徐仪也看过去,和遥如意站起身上前迎了迎,把二人请进来坐,“二位大人,如今没有外人,都说说吧。”

没有外人,这句话说得有深意。

李文静和韩大海对视一眼,此处就这几人,连薛清平都不在,这都是陛下的心腹。

韩大海端起茶一饮而尽,他率先表明立场,“此战非打不可,我韩大海虽然老了,但既然还当得一天的将军,就能带一天的兵!和草原打仗,我韩大海不怕。”

气氛死寂,即便窗外吹来的风温柔和煦也吹不散此时的凝重。

李文静早在早朝上就说过了,他严肃点头,“非打不可。”

徐仪拧眉,他抬眼间对远远走来的十四点了点头。他认同开战,如今京城能领兵的武将就只有兵部尚书韩大海,再领两位副将在排兵布阵上不成问题。

但百里毅说得不假……

“粮食一事虽如今还撑得住,但日后两方同时开战,着实不够。”

江南田里在去年收成两番,但京城可没有,“就算如今从江南往京城运,也只能顶得住一时。”

遥如意也觉得这场仗要打,他们无论如何不能在后方失了阵地,更何况是如今这种情况下。

甚至不知草原身后站得是不是箫国,“可否从百姓手里买?”

顾回舟在生辰之时送给他的私库,还一点没动。

“韩家,也可出钱。”

一阵思索。

徐仪无奈,他对上十四的视线,见对方点头。半晌,他终于松了口气,舌尖抵住上颚重重呼出一口气,“那就开战!”

男儿血性从不曾消退,李文静面露笑意,遥如意还是第一次瞧见这位儒雅的老先生露出兴奋之色,“京城,我们这帮人死也要守住了。”

遥如意见人看过来,他拱手笑了。

上次梁家闹事之时也是草原来捣乱,但上次出战的是韩季青,如今变成了韩大海。柳玉如短短半个月的功夫不复往日的雍容,她怀里抱着女婴,哭红了眼。

她将孩子递给一旁的奶娘,勉强扬起一抹苦笑,身上素色白袍衬得整个人好似病弱一般,女子走上前,眼角的皱纹蓦地湿润,她双手轻抚韩大海的脸,“妾身不求将军如何,平安归来便好。”

哭腔越来越重,柳玉茹说到最后已经泣不成声,女子如此痛心的模样让韩大海心里不好受,他把人搂在怀中,闭眼时眼角亦滑下一滴泪。

“放心,在京城等着我,也等着思文带季文回来。”

“嗯。”

天色未亮,韩大海在十四的带路下从侧门出去,一路策马出了城门,他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红了眼眶,抿住嘴不说话,最后只端起一碗酒,与几万将士一同饮下。

“嘭——”

“铛——”

不少人摔碎了碗,但也有人不舍得用衣摆擦擦揣在怀里留着以后用。

“众将士们,出征!”

“杀——”

“杀——”

“杀——”

如此一番场景看得人热血沸腾,天色尚且昏暗,整齐有素的脚步声越来越大,将军出征的盛况少有见到,但短短两个月,就瞧见了两次。

徐仪心里说不出的难受,谁会愿意打仗呢。

但这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事。

李文静和薛清平没说话,最终在天色大亮时看着远方走远了的兵马,也只是长叹一口气,“回吧。”

徐仪点点头,“二位大人请。”

一路北上,越走越萧条,韩大海这次只带了一个副将,这人更是从先帝时期就跟着他,没想到这两个老哥俩儿还能有一起上战场的机会。

“如今就只有我跟着将军了,老刘他不行,年前摔断了腿,他没机会了。”

上一篇:奉皇遗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