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乜
“好,就这个。”赵炎说。
子玉拿着铺子许可证来回翻看了几下,他不认字,看不懂,但一听青木儿说的,有了这个就说明铁匠铺成了,心里也挺为他们高兴。
他把纸小心叠好塞回青木儿手里,撇撇嘴道:“这么薄,瞧着也没什么,放好你的吧。”
青木儿抿唇笑了一下,回厢房放进包袱的贴身衣裳里,这里头还有租契呢,他用手压了压,原地蹦了两下,揉了揉脸。
开铺子了开铺子了!
从前哪能想到有开铺子的一天,农家子能有块地种稻子够温饱就不错了,开铺子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青木儿,别乐了,我饿了。”子玉在外头喊:“那什么鱼都凉了。”
“糖醋鱼!”青木儿跑出来,“还得再炒个青菜呢。”
“你家相公炒着了。”子玉翻了个白眼,“等你炒准得饿死。”
“那你先吃块糕点,这个我试过了,可好吃。”青木儿捻了一小块儿放到子玉嘴边,笑眯眯地看着他。
子玉往后仰了仰头,一脸嫌弃的吃了。
趁着这几日铺子还在修理,赵炎上街看了一下能在县里买的工具,而青木儿则是想着怎么把那小院弄舒服一点。
院子小是小了些,他们只有两个人住,恰好够住。
铺子整理好那日,赵炎和青木儿去看了。
棚子一拆,小院宽敞明亮了许多,屋子的木窗也能打开,光从外面透进来,屋里十分明亮。
原先的木床被虫蚁啃食得破破烂烂,无法睡人,赵炎干脆把木床拆掉当柴烧,然后重新上街买了新的木床。
木床不用太大,结实要紧。
家里的木床大,他和小夫郎两个人习惯挨在一块儿睡,空出不少位置,也就是最近天儿热,没法搂着,不然能空出一半床。
除了木床还有木柜草席被褥,有的东西可以从家里搬过来,少花点儿钱。
火灶上的铁锅没法从家里搬,还得去订做一个回来,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统统得买。
全部整理好,已然是三天后,而师傅的回信也正好来到。
“师傅怎么说?”青木儿连忙问:“可有称手的工具?”
“有。”赵炎一目十行看完信:“师傅说近日有一家铁匠铺不做了,里头的工具都很好,让我尽快过去,他老人家先去人家铺子里占位置。”
“占位置?”青木儿一懵。
“便是耍无赖,盯着铺子老板别往外卖。”赵炎颇为无奈:“应当是搬个小板凳去人家门口坐着……”
“这小老头可有意思。”子玉闻言笑了笑。
青木儿没见过赵炎的师傅,还以为是个很严肃的老头子呢,没想到……还会耍无赖。
“那你……”青木儿顿了顿,问道:“何时过去?”
赵炎看了他一眼,说:“先送你回家,再过去。”
“你们打算何时回去?”子玉说:“今日下工路上碰到了狄大人,他说后日也要回三凤镇,你们可跟他一起,省点儿马车钱。”
青木儿一愣:“狄大人怎的还同你说起这个了?”
“嗯?”子玉皱起眉看他:“不能说?”
“能……”青木儿瞥了他一眼。
“我说你们来了,他问你们何时回去,到时一起能省点儿马车钱。”子玉摊摊手:“怕是来回坐马车花钱多罢。”
马车租赁半日得五十文,确实花不少钱,多点人一块儿坐,便可分摊一下。
赵炎说:“明日我去衙门找一趟狄大人,约了时间便回去。”
青木儿闻言,方才高涨的情绪忽地落下来。
自打他们成亲以来,也就开始那会儿赵炎去镇上做工两日没回家,往后他们日日都在一块儿,他习惯身边有这个汉子在,看得见摸得着。
一想到这汉子要去十日,心里便空落落的。
还没去呢,就已然生出不舍。
第112章 木簪
纵然再不舍, 该去也得去。
路途遥远,运重器辛苦,而且路上还可能遇到劫匪抢铁器, 赵炎宁可让小夫郎在家里呆着, 也不愿他有一丝丝危险。
翌日赵炎去县衙找狄越, 约好了回三凤镇的时间, 第三日天一亮, 马车便停到了小宅门前。
子玉知道他们没过多久就会回来,故而没远送, 门口招了招手便回院子收拾收拾去上工。
狄越收回目光, 放下帘子坐回马车里,他拍了拍膝盖, 问道:“二位的铺子弄好了?”
“定好了, 就在东行街六巷口边上,到时狄大人得空可去瞧瞧。”青木儿笑说。
“等锻炉工具回来便能开业。”赵炎说:“狄大人家里有要打的铁器农具只管送来。”
“正好。”狄越抽出腰间的佩刀给赵炎,说:“这把刀用久了刀刃磨损得厉害, 县衙里佩刀都是送到固定的铁匠那处打, 但每次打回来用不到多久, 刀刃又有了缺口, 你给看看能不能改得有韧性一些。”
赵炎接过来,拇指刮了刮刀刃,屈指敲了一下刀身,“县衙里应当有新刀,狄大人怎么不换一把?这刀听起来薄,砍硬的东西自然容易有缺口。”
“刀没断,哪能申请新刀?县衙里头可没钱做新刀。”狄越说:“我都想弄断了换新的,可这刀用久了也有些感情, 实在是不舍。”
“这刀薄,想做厚一些得融了重新打,狄大人念旧情,可用这刀加新的铁一块儿打一把新的出来,”赵炎顿了一下,笑说:“不过我那铺子还未申得武器打造许可,狄大人得另寻铁匠师傅了。”
“我倒忘了这茬,你们有没有去申请?”狄越问。
“申了,不过还得等考核。”青木儿拿出考核文书给狄越看。
狄越接过看了一眼,叠好给回青木儿,说:“下次我回县衙催一催,有些人办事就好拖,不紧着催一下,怕是拖到猴年马月才想起要办。”
赵炎把刀给回狄越,“如此先谢过狄大人了。”
狄越收刀入鞘,爽朗一笑:“小事罢了,何须言谢。”
回到吉山村正好吃晌午饭。
周竹不知他们今日回来,做的菜不够吃,又急忙进灶房煎了几个蛋,还挖了一勺榄角和芋蒙酸。
天热稀粥配榄角芋蒙酸,能喝好几碗。
“芋蒙酸是你们纪小嬷做的,我加了点小红辣椒炒,来试试。”周竹说。
“好。”青木儿第一回吃芋蒙酸,第一口有些不适应,又辣又酸,总觉得还有点痒喉,但多吃几块,渐渐喜欢上了这味道,就着芋蒙酸喝了两大碗稀粥。
吃饭时赵炎说起要去师傅那处运锻炉工具的事儿,赵有德说:“我同你一道去吧,都是重活儿,哪能你一人搬运回来。”
“对,你爹一块儿去最好,虽说请车队运回,可那些人搬东西都不管轻重随意丢,磕坏了麻烦。”周竹也说:“而且路这么远呢,哪能放心你一个人去。”
赵炎刚想拒绝,余光瞟到小夫郎脸上的担忧,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
自从小夫郎听到他要出远门,就一直忧心忡忡,现在有爹一起去便能让小夫郎放心,能让家里人放心。
从吉山村到永平县来回需五日,趁着现下还有半日时间可以赶路,早去早回。
吃过晌午饭,青木儿就回房收拾行李,换洗的衣裳,跌打损伤的药瓶,路上吃的干粮,灌满温水的竹筒,闷好的香蕉……
银子……对!最重要的银子,得多带点儿,以备不时之需。
他来来回回的转悠,空包袱变成小包袱,小包袱长成大包袱。
包袱再大,也裹不住他。
“木儿。”赵炎从外面进来,见着小夫郎背对着他双手撑着桌沿,双肩微颤,他愣了一下,单脚把门关上,快步走过去。
他轻轻转过小夫郎,见着小夫郎发红的眼眶,心下一疼,连忙揽着人哄道:“别担心,我很快就回,不到十日,肯定能回。”
“你别着急赶路。”青木儿把脸塞进那汉子的衣领里,闷声道:“晚上不要住山里,危险,要住客栈,要好好休息,要吃好吃饱,不要省钱。”
“好,我一定住客栈,晚上不赶路,好好吃饭。”赵炎把小夫郎抱到桌上,挤进小夫郎腿间,凑过去亲亲他,“我有个小东西,要给你。”
小夫郎搂着他的后颈不松手,他干脆把人揽抱起,走到木柜前,一只手抱着小夫郎,一只手在木柜里翻找,从里头拿出一块红布包着的长条物件放到小夫郎手里。
青木儿抓着那物件就猜到了这里头的东西是什么,他低头看了赵炎一眼,咬了咬下唇,“簪子?”
赵炎侧过身靠在木柜前,仰起头笑道:“对。”
青木儿小心打开红布,一枚藤条缠绕的长木簪子,尾端翘起两片嫩叶,嫩叶圆圆的很可爱,雕刻得惟妙惟肖。
他摩挲着簪子上的雕刻痕迹,轻声问:“你做的?你会做这个?”
“嗯。”赵炎应了一声,低声道:“年后就做了,后来手伤一直没做好……可喜欢?”
青木儿眉眼弯弯,嘴角上扬,他抬手松开发髻,修长纤细的十指梳起一半墨发,快速盘了个新的发髻。
发髻微微倾斜,两根细辫子盘绕在发髻末端,最后用簪子缠住辫子的尾巴,手腕一扭,簪子插入发髻里,圆圆的两片嫩叶就像从发髻长出一般,生机勃勃。
他弄完后,本想问问那汉子好不好看,低下头一看,这高大冷硬的汉子愣愣地看着他,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叫人害羞的滚烫情绪。
哪还用问呢……他摸了摸这汉子的脸亲了一下,软声道:“阿炎,路上小心。”
家里两个汉子远行,傍晚做饭的量都少了。
青木儿原本放了三筒米,一想到最能吃的两个汉子不在,又往回倒了一筒半。
晚饭简单,一家人吃饭时说说笑笑,倒没觉得有什么,到了夜里他一人睡那么大一张床,方才觉得身边空。
他摸了摸旁边的枕头,闭上眼一动不动,迷迷糊糊不知什么时候睡了过去。
中途醒了两回天都未亮,再一次醒来,已近午时。
青木儿懵了许久,匆匆忙忙从床上爬起,今日要去簪花小作坊和管事谈事情,约的午时前,谁料起晚了。
穿好衣裳出来一看,田雨正站在篱笆门外。
“我在家里等了一会儿没见你,就过来了。”田雨说。
“……起晚了。”青木儿洗漱好,进灶房拿了块韭菜饼出来,“玲儿湛儿,好了么?”
这趟去镇上不仅要和管事的谈事情,还要带玲儿湛儿买漂亮的绣线和真算盘。
“哥夫郎我们来了!”玲儿湛儿从房里出来,头上简单绑了发带,看着有些凌乱。
青木儿擦了擦手,叼着韭菜饼给俩孩子重新编了发式。
“阿爹,我们出门了!”青木儿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