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乜
周竹和赵有德拎着自家供品赶紧偏开,赵炎揽着青木儿走到一旁去。
那汉子骂不过,瘦瘦小小的,也打不过,眼看着要被两人打,连忙大叫了一声。
话音刚落,弥勒佛那屋出来四人,两个汉子一个媳妇一个夫郎,各个都是骂人打架的好手,他们五个推搡着赵大伯和孙玉梅去了庙宇外头。
当着观音佛祖的面儿他们不好动手,出了外头就没了顾及,五个打两个怎么都能赢。
要不是被两个村子的人拉开了,保准打出事来。
“别管他们,咱们上香去。”周竹说:“从左边拜起,阿德,把供品放过去。”
赵有德闻言把供品放到土地公公那间屋里,里面摆得有些多,不过还有位置,拜过后,又转到了送子观音处。
这一处的供品是最多的,和财神爷不相上下。
供品放下后,周竹笑着对赵炎和青木儿说:“你俩去拜拜,上柱香。”
青木儿懵懵懂懂地看了一眼那观音像,观音座下有许多童子童女,他有些疑惑这座观音像为何有这么多娃娃在身旁,和他以前见过的观音像有些不同。
不过他没多想,阿爹叫拜,他便和赵炎一起去拜了。
周竹没有多说,他想着两人成亲不久,要娃娃的事情不着急,再者说,这种事儿,急也急不来。
拜过了送子观音,接着就是弥勒佛关公,还有财神爷。
财神爷这里得排队,那香炉挤满了香,每个拜的人都连磕九个头,各个诚心诚意,只求年年挣大钱发大财。
上完了香出来,外头的打骂已经结束了,赵大伯一家不知去了哪,只剩罗家村那五人回庙宇里继续上香。
青木儿和赵炎出来得早,在庙宇外头等周竹和赵有德,正好遇到了王冬子带着陈云吉过来上香。
王冬子和陈云吉算是村里比较熟悉的人了,青木儿主动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王冬子脚一顿,僵硬地笑了一声,说:“来上香啊?”
青木儿微微蹙眉,他不知道王冬子怎么忽然换了态度,自从上回他给陈云吉盘了发,村里遇到都会笑呵呵地打声招呼,热情地聊上几句。
“是,我们上完了。”赵炎出声。
“好、好。”王冬子又笑了一下,连忙扯着陈云吉走了。
离得远了,他回头看了一眼青木儿的背影,转头对陈云吉说:“成亲的时候可不能再找人家盘发了,脏不脏都不知道。”
陈云吉胆儿小,只要是他阿爹说的,他都不敢不听。
“要我说上回就不该找。”王冬子说。
陈云吉原本不想说话,可他对青木儿印象好,闻言小声说道:“阿爹,村里的人不都是说逃难来的么……”
王冬子哼了一声:“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张媒娘那张嘴有多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谁知道是真还是假?你可不能跟他玩,仔细把你给带坏了,听到了没?”
陈云吉闷着头没应,被他阿爹拧了一把手臂,便痛得不停点头。
王冬子松开手,暗自思忖道:“以前没注意,刚刚看背影,跟马家那个被打死的媳妇儿还真有些相似。”
第63章 花灯
夜里, 吉山村的人都聚堆到河边放花灯。
来放花灯的多是年轻一些的汉子姑娘小哥儿,小一点的孩子比较少,毕竟天黑了到河边, 若是一个不留神摔入河里, 可就糟糕了。
青木儿和赵炎一块儿出门, 他们提着灯笼在路边等着田柳和林云桦过来。
入夜天凉, 青木儿跺了跺脚, 往赵炎身边挨近了一点。
赵炎伸手揽过来,青木儿下意识想躲, 但被他克制住了。
这条路时不时有人走出来, 要是被瞧见他们在路边搂搂抱抱,准得有话说。
但青木儿没管那些, 甚至往赵炎身上又贴近了一点。
“冷了?”赵炎问他。
青木儿偏头看了他一眼, 抿着唇笑道:“不冷。”赵炎暖乎乎的,他就是想跟赵炎靠近一点。
赵炎闻言,垂眸看着小夫郎, 没说话, 伸手把灯笼拿远了些, 然后低头嘬了小夫郎一口。
青木儿猛地捂住脸, 瞪大了双眼看他,扭身想离他远远的,左扭右转了几下,忽地被赵炎按住了。
赵炎的声音很低:“别动。”
青木儿登时不动了,他红着脸剜了赵炎一眼,咬着下唇没吭声。
没多一会儿,小路那头有了亮光,是田柳和林云桦。
田柳提前两日便问青木儿要不要一起到河边放花灯, 青木儿应下后,他还去镇上买了好几盏莲花灯回来。
往年这些日子他都忙着到镇上送卤鸭,镇上比村里更热闹,路过看到别人提着各式各样的彩灯,心里十分羡慕,只是他忙着挣钱,想想便作罢了。
今年元宵节他特意推了好几单生意,只为放一盏莲花灯。
村里大多数花灯都是自己家里用竹篾做的,竹篾编了一个小花托,上头放上小截蜡烛,点了就放入河中。
镇上买回来的花灯比自家做的要精致许多,那莲花做得是惟妙惟肖,烛光也比旁的要亮。
河边起了三个火堆,火堆旁站了好些人,认识的都围在一块儿聊天,还有一群人蹲在河边放花灯。
“阿炎。”是张大顺,他招了招手,说:“放花灯不?这有棍儿。”
赵炎闻声走去,接过张大顺手里的小木棍,掰成两段,给了林云桦一段,另一段放到火堆里点燃:“你放过了?”
“我家媳妇儿在那边放了,我就在这看看。”
张大顺说完看向剩下三人,他和田柳虽说是一个村长大的,可汉子和小哥儿向来不会在一块儿玩,说来也不是很熟稔,对着林云桦更是一句话没说过。
不过张大顺为人爽利,即便是不认识的人也能聊几句,他冲林云桦点了点头,朗声打了个招呼。
林云桦笑着应了。
点燃花灯后,四人拿着去了河边,此时在河边的人并不是很多,河面上也是稀稀拉拉十来盏,大多是竹篾编的花灯,莲花灯不过几盏。
花灯少,照不亮这一条河,幸好后头点了火堆,火光还算亮,站到河边勉强能看清堆积的石头。
赵炎让青木儿在河边停下,自行找了个位置,再伸手拉着青木儿过去,两人蹲在一块儿放同一盏花灯。
自打上回赵家闹出了真假夫郎这事儿后,村里人对青木儿的好奇心蹭蹭往上涨,现下见了人,都不约而同地转头去看。
看了赵家新夫郎,转头发现田柳那小两口也来了,这可稀奇了。
田柳那厮,居然会干放花灯这种事儿,还有田柳的相公,竟然也出来了。
林云桦不常在村里露脸,之前他没去镇上做工时,要么在家里呆着,要么去前面的罗家村学医,鲜少有人见到他。
此时见到他和田柳过来都觉得讶异,明里暗里都在打量他,似乎此刻才知道田柳家的相公到底长啥样。
看着倒是挺温和的一个人。
赵炎把花灯放到青木儿面前:“木儿,许个愿。”
青木儿认真想了想,他其实没什么大的愿望,以前在院里,就只想着怎么才能不挨鞭子,能偷偷多吃一口饭,从院里逃出来之后,就只想着不能被抓到,不能辜负美夫郎的期望。
来了赵家便是希望身份不要被戳穿,好好活着,如今,已经是好好活着了。
他偏头看了赵炎一眼,赵炎举着花灯看着他,从前凌厉的眸子不知不觉间,已渐渐变得柔软,无论何时他看过去,都能在这双眸子里看到自己,此刻这一双眼眸映着一簇火光,在昏暗的夜里熠熠生辉。
“那就……”青木儿望着赵炎,眉眼弯弯,轻声说:“愿我们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平平安安。”
赵炎愣了一下,低声笑应:“好。”
青木儿许完了愿,那边田柳双手合十,也在许愿,他闭着眼嘟囔了两句,然后凑到林云桦的耳边说:“让我揣个娃娃吧。”
林云桦失笑道:“那便多喝些药膳粥。”
“不喝成不成啊……”田柳嚎。
“不成啊。”林云桦笑着回。
田柳早些年为了挣钱,起早贪黑,身体亏空,林云桦给他煲药膳粥,他总觉得粥不好喝,不愿喝。
“那……喝半碗吧。”田柳妥协。
林云桦笑了笑,温声道:“我换个方子,煲成药膳鸡汤吧。”
田柳眼前一亮:“鸡汤好!鸡汤我喜欢!那就这个!”
花灯飘在河面上,带着所有人的祈愿流向远方,流向天边,化作天上的一束光。
放完了花灯,他们也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坐在火堆旁,和村里熟稔的人聊了会儿天。
过了年没多久便开春了,有的人计划着要去隔壁县找活儿干,一人说起这事儿,便有几个年轻汉子凑了过来。
他们都是十四五岁左右的年纪,家里有田地的,就跟着爹娘耕种,田地少的,就得四处找活儿干了,这个年纪干几年活儿,攒攒银钱,没两年就能娶媳妇儿娶夫郎。
一想到过两年就能娶媳妇儿夫郎,这几个汉子各个来了精神,说着说着,从找个什么活儿干聊到了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儿夫郎。
赵炎当初出去找活儿干,脑子里全是挣钱,压根没想过找媳妇儿夫郎这种事儿。
也幸亏没想,不然他哪里能二十一岁才成亲,要不是这么晚成亲,他也遇不到小夫郎了。
他转头看了一下小夫郎的身影,小夫郎和田柳坐在不远处,两人头挨着头,不知在聊些什么,他只能看到小夫郎含笑的侧脸。
小夫郎长得是真好看,尤其那双桃花眼,眼波流转,顾盼生辉。
许是他盯得久了,小夫郎蓦然回首,火光摇曳,轻轻笑开。
赵炎看着人,微抿的薄唇也扬了扬。
到家时,家里人都睡了,只有院里的灯笼还醒着。
灶上留了热水,赵炎舀了一盆,两人面对面坐着一块儿泡脚。
赵炎人高大,脚也大,占了好大一块儿地方,他踩在盆底,让小夫郎踩在他脚背上。
他自己的脚底板粗糙厚实,小夫郎的脚却是细腻软滑,脚跟有点小茧子都软软的。
此时灯火昏黄,万籁俱寂,独一方天地,只有他们两个人,这让赵炎忽地生出些旖旎心思。
这阵子发生了太多事,小夫郎精神不好,他也就没想过这个事儿,然而他明日便要回去上工,这半个多月时间,他们日日在一块儿,夜夜睡一起,眼看着又得分开,叫他心里不舍。
他喜欢黏着小夫郎,人没在跟前,总要惦记着,在跟前了,又想挨着蹭着,时时触碰着。
这本该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才有的粘|腻心思,可他都二十一了,怎的也这般黏人?说出去,怕是惹人笑话。
赵炎也不怕别人笑话,他黏自家夫郎,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