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崽崽去逃荒 第63章

作者:鱼百百 标签: 布衣生活 天作之合 种田文 市井生活 日常 萌娃 古代架空

  “哎!”

  三人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杨顺甚至想要是能一直住在这也成,这日子过得多好啊,吃好喝好,杨天青一回来他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金元,你怎么就炒了两个鸡蛋,咱三个人哩,你怎么这么抠门,最少不得炒三个蛋呀,咱三一人一个。”

  金元可舍不得多炒鸡蛋,一个鸡蛋要三个铜板多贵啊,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挣的铜板。

  “咱家挣的铜板都要吃完了,你给我铜板,我找小翠姐姐买上一些。”

  杨顺嘴馋,特别喜欢吃肉和鸡蛋,这地儿鱼虾多,也喜欢吃,就常常拿出些他的私房钱买上些吃食。

  听金元这么说当即摸出来一些铜板,“那你再买上五个。”

  “哎,下次我多炒两个!”

  金元鬼精鬼精的,舍不得花家里积攒的铜板,就哄着杨顺花他的小私库。

  杨顺在桃溪县吃了苦头,现在对吃食上大方多了,生怕自己哪天省吃俭用的,结果腿一蹬全没了,还不如进他肚子呢。

  他现在除了对吃大方,其他地儿一个子都舍不得往外花,脚上的破布鞋都烂个洞了都不舍得给换掉。

  三人吃了饭又忙碌去了,杨天青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豆腐,金元和杨顺在家看着小摊子,有时候金元也跟着杨天青出去卖豆腐,还学会儿了拎着个篮子跟着一道出去买菜。

  杨天青走后金元就端着脏衣服去后门那洗衣裳去了,打上皂角拿着棒槌敲敲打打,夏天天热,衣裳也洗的勤快些。

  隔壁婶子也端着木盆在台阶上洗衣裳,看见金元不大个小人在那洗衣裳呢乐了出来,“金元,洗衣裳哩。”

  “嗯!”

  “你大哥,二哥呢,咋让你个小的出来洗?”

  “天青哥哥卖豆腐去了,杨顺在家守摊子哩。”

  金元举着棒槌棒棒棒捶打着衣裳,洗得差不多就放在水里涮涮,小镇上的人家多用河水洗衣做饭,这会儿小河两岸还有不少人家洗碗呢。

  小河不宽,只能容两艘小乌篷船错开,不少农户人家会撑着小船卖一些蔬菜瓜果。

  一艘小船远远飘了过来,撑船的是个头上绑着红绳的半大丫头,穿着件水红撒花褙子,下面系着条葱绿色的裙子,脸有点黑,头发油亮亮垂在肩头。

  “金元,洗衣裳哩。”

  “小翠姐姐!”

  金元喊了一声,这是他在翠霞镇新认识的朋友,小翠家住在乡下,和家里的表亲住在一起。

  经常挣着条乌篷船过来卖东西,知道这家卖豆腐呢,有时候会买上一板豆腐捎在船上卖,一来二去他们就熟了。

  “小翠姐姐,今儿有鸡蛋吗?”

  “有,鸡蛋新鲜着哩,昨儿刚捡了几个出来。”

  “小翠姐姐,你等我一下,我要买几个鸡蛋!”

  金元风风火火跑院子里去了,小翠把船停在了后门朝里面喊了一声,“金元,给我端一板豆腐!”

  “哎,知道了小翠姐姐!”

  金元刚想端豆腐去换鸡蛋,一想杨顺给了铜板的,又把铜板给揣着拿上了,杨顺在屋里睡觉呢,听见动静也跑过来凑热闹,“小翠,今儿有啥新鲜吃食呀?”

  小翠没好气地看了眼杨顺,拿着竹篙溅了他一脸水,惹得杨顺哎呦了一声,小翠扶着竹篙哈哈笑了起来,“活该,就不会叫声姐。”

  杨顺没好气地说道:“你才比我大多少,还想应我声姐哩,你想得到美。”

  金元也端了一板豆腐出来,“小翠姐姐,豆腐。”

  一声甜甜的小翠姐姐喊得小翠身心舒畅,小翠给接了过来,数了铜板给金元,她卖出去两块豆腐能挣上一个铜板,一天也能挣上十来个铜板。

  “不是要鸡蛋哩,金元你要几个?”

  “五个!”

  小翠拿了五个鸡蛋给金元,一共十五文,小翠哎呦了一声,“你还给我铜板呢,刚少给你一些铜板好了,咱两也省得麻烦了,”

  金元摇头,“不一样,买鸡蛋是顺子哥的铜板。”

  金元聪明着呢,要是他把杨顺的铜板给扣了,杨顺肯定要说嘴,说买鸡蛋没花他的铜板,多麻烦上一道省得杨顺说嘴了。

  小翠还嘱咐道:“刚下的新鸡蛋,要是煮的话放两天在吃,要不然不好剥。”

  “哎,知道了小翠姐姐。”

  杨顺还伸着脖子往船上看,“哎,小翠姐,今有啥新鲜货呀?”

  “那,刚捞上来新鲜鱼虾,你要不?”

  杨顺自从来到这喜欢上了吃虾,水煮一下或者用油炒一下都很香,但他舍不得花自己的铜板,杨天青的铜板挣的他不敢动,只有金元才能拿。

  杨顺哄着金元买上些河虾,“金元,咱好久没吃虾了,买一些呗。”

  金元捂紧了他腰间的荷包,“不行,头几日刚吃了虾。”

  金元舍不得花家里的铜板,他知道杨顺手上有铜板,每天帮着卖豆腐还得给他十文呢。

  金元坚决不肯买,现在家里的小金库除了杨天青能动就是金元能动,杨顺愤愤不平了好久,凭什么就他不能动啊!

  还能因为什么,因为他乱花啊!

  杨顺看着活蹦乱跳的虾嘴馋,忍痛掏自己的铜板给买了一些,金元笑着去院子里端了盆子出来,杨顺心疼死了,“金元,晌午这虾用油炸了。”

  “成!”

  反正是杨顺花铜板买的,用点油不心疼。

  小翠从乌蓬里拿出一个莲蓬给金元,“我走了,过一阵就有菱角雪藕下来了,到时候我给你送上一些,也尝尝我们这边的东西。”

  “哎,谢谢小翠姐姐!”

  金元和人家招手送走了小翠,坐在石阶上把捶好的衣裳在水里涮干净,端着木盆就进院子里去了。

  沾了水的衣裳有些重,金元抱木盆的时候还用小肚子挺着,费了些力气才把木盆给搬到了屋里。

  院子拉着一条麻绳是晒东西用的,平日里金元踮起脚尖才堪堪够到,木盆子放在地上,金元拉过小杌子站上去,拎着滴滴答答掉水的衣裳给搭在绳子上。

  他力气有些小,拧过的衣裳也滴水,等他把几件衣裳搭好,那一串跟下雨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水珠。

  金元跟个勤劳的小蜜蜂似的,洗好衣裳又拿着小扫把扫屋子,溜溜达达转上一圈里里外外都干净了。

  看着快晌午了又生火蒸饭,杨顺要吃虾,就板着小杌子坐在水盆边洗虾,小翠交给他的,把虾头拧掉就成了,里面有条线扯出来就干净了。

  快到晌午头左邻右舍想吃豆腐的就会过来买上块豆腐。

  “金元,做饭呢。”

  “哎,婶子你要几块豆腐?”

  “来两块,回家用香油一拌。”

  金元手上正忙着洗虾呢,朝屋里喊了一声,“杨顺!拿豆腐!”

  杨顺这才从屋里出来了,人还没走到呢金元又喊了一声,“洗手。”

  杨顺嘟囔金元事多,还是老老实实洗干净了手才给人家拿豆腐。

  这会儿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豆腐,杨顺就坐在案子旁等着,金元收拾了虾就跑灶房做饭去了。

  他们的生意不错,杨天青做豆腐的水是从小镇一口古井打的水,每天天不亮就会过来打水,做出来的豆腐很是嫩滑,一点豆腥味都没有,每天做多少豆腐都能卖出去。

  等杨天青回来的时候饭食就已经做好了,金元听见动静从小杌子上下来了跑到门口伸出个脑袋,“天青哥哥,你回来了!”

  金元刚在锅里舀了些猪油杨天青就回来了,杨天青放下箩筐进来了,“炒啥呢?”

  “大河虾!杨顺买的!”

  河虾这东西带水,碰上热油了噼里啪啦往外溅油点子,杨天青顺手给接了过来,“我来吧,等你长大一点了再学做其他的菜。”

  “好吧。”

  金元又跑着给杨天青端水,是他早早倒好在一旁冷着的,现在喝刚刚好,外面那么热,天青哥哥跑一圈肯定口渴了。

  听见院子里有人来买豆腐呢,金元跑外面去了。

  三人住在小院没多久,这一片就知道外地来了三个做豆腐的兄弟。

  老大不爱说话闷头做事,老二有些油滑,小老三很是讨喜,嘴巴甜还勤快,每次过来手上都干着活呢。

  每次有人夸金元都惹得杨顺嘟囔,“我也很勤快好吧,天天不都是我一早去集市上卖豆腐,那是她们没看见我干活,我也勤快着呢!”

  下午的时候三人会躺在竹床上睡上一阵,等天凉快一些了杨天青就会在出去卖上一阵,一天的活计这才算是做完了。

  小镇上的壮劳力少,杨天青也是住了几日才知道,原来是朝廷征兵每家都得出个男人,小镇上的壮劳力也就少了不少。

  人不够用了,铺面脚店就多了不少年轻的妇人出来做活计。

  三人的日子过得平淡又温馨,战火没有烧到这,小镇上每天也都很热闹,每天能吃上白米饭还能吃上肉,小日子过得很是舒适。

  吃了晚饭金元就会和杨天青走在院子里纳凉,摇着蒲扇驱赶蚊子,等天黑下来凉快一些了才回屋睡。

  金元养了一阵了脸上也渐渐有了肉了,气色也好了不上。

  清晨的微风吹散晚间燥热的暑气,金元躺在小床上睡得四仰八叉的,就连他的小被子都给蹬开了。

  杨天青依旧是每天早上能看见路就起来了,看了眼金元帮他把小被子拉一拉,给他盖住了小肚子,这才开了屋门忙活去了。

  推着辆租来的板车,上面放几个木桶,杨天青出去打水去了。

  大清早的,天都还没亮呢,路上都已经能看见挑拣担子的农户了,杨天青趁着这会儿打水的人不多推了两车水回来。

  等他回来开始磨豆子的时候金元就醒了,自己舀了水洗脸洗手,拿着柳枝给自己刷刷牙,又跑过来帮杨天青给石磨里添豆子。

  “天青哥哥,那水凉滋滋的。”

  “大早上不许喝那井水。”

  “哦,我知道的,我就尝了一小小口。”

  金元笑得眼睛弯弯的,他喜欢喝打回来的井水,凉凉的,甜甜的,早上来上一口特别舒服。

  杨天青不许他这样喝,空着肚子喝冷水,怕金元肚子疼。

  “天青哥哥,小翠姐姐说今儿要给我们送菱角,我还没吃过菱角哩。”

  “小翠姐姐可真厉害,她现在一天能卖三板豆腐了!”

  “她还会划船,对啦对啦,小翠姐姐说以后教我学浮水哩。”

  清晨的院落,总是充满了金元叽叽喳喳的声音,杨天青默默推着石磨,金元站在他的小杌子上边说话边添着豆子。

  杨天青都习惯了,哪天金元不说话了他还觉得奇怪呢。

上一篇:登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