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01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这一点从秦砚给大家准备的工作餐就能够看得出来。

  虽然地处灯塔国,但是秦砚还是根据每一个演员不同的国别和信仰,配备了不同的工作餐,这让剧组开销大幅度的上升。

  甚至展阳辉不止一次看到制片人丁畅打着电话疯狂对着秦砚咆哮。

  为什么展阳辉会知道这些?

  因为秦砚接通电话后,便立刻把电话放到旁边的椅子上。每当这个时候片场都会安静下来,然后听到一个年轻男子愤怒的咆哮不断传出。

  每个人的感想都是:诺基亚手机的音量未免也太大了吧,这完全可以当扩音器用了。

  最开始展阳辉他们并不知道这是素未谋面的制片人丁畅。

  然而有一个自称是秦砚“哥们儿”的灯光师刘正文,经常没事的时候和展阳辉他们一起聊天,吹一些他们完全不会相信的牛逼。

  他们也就当一个乐子听听而已,直到后来看到剧组很多工作人员都称呼刘正文为“刘哥”,甚至刘正文还谢北杨勾肩搭背过,他们这才相信刘正文和秦砚是真的认识。

  他们从刘正文的口中得知了一个更加生动以及有趣的秦砚。

  比如唯一一个敢朝着秦砚咆哮的丁畅,以及秦砚面对丁畅一向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比如秦砚的外号“片场暴君”;又比如唯一一个能说服秦砚的隐藏BOOS谢北杨……

  他们不去打扰秦砚,是因为他们知道秦砚实在太辛苦了。

  秦砚在他们心中树立的形象,都源于秦砚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与认真。

  其实秦砚也不想事事亲为,建立一个健全、相互配合的电影工作组是秦砚一直努力的事情。

  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了,比如选角工作,就只需要秦砚最后的出现与敲定主演。

  他一直幻想有一只合作无间的电影团队,他只需要负责演员与镜头就可以。

  但现在《地球要塞》还不行,因为这个团队中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懂特效技术。

  再加上光魔公司等西方特效工作者也是第一次和华国电影团队合作,双方之间的摩擦、不理解实在太多了。

  秦砚不得不担起了中间桥梁。

  掌镜、导戏工作已经让人筋疲力尽,秦砚还要负责跟进的特效进度。

  所有片场工作者都在默默观察秦砚,这个片场的无冕之王。

  大家发现秦砚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而且秦砚随时都保持着全力以赴的状态。

  这对于任何一个人的体能来说都是挑战,而秦砚已经快坚持了两个月了。

  所有人能够明显感觉到秦砚身体的衰弱,之前贴身的衬衣,现在都有些空荡。唯一不变的是眼神之中的专注。

  每个人都折服于秦砚的能力与人品。

  他们也想让秦砚尽可能轻松一些,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绝不会打扰秦砚。

  这个时候,秦砚的工作团队就展现出他们的能力。

  丁畅已经从华国飞到了光魔,名义上说着是来监督秦砚使用预算的情况,但谁都知道他就是来当大内总管的,把片场所有杂事都揽了下来。

  如果是拍摄方面的问题就会去找刘正文,刘正文也在努力和光魔的特效摄影交流。

  至于表演方面的问题,一开始是秦砚亲自指导,到了后来谢北杨会主动帮秦砚分担一部分。

  当然谢北杨只是指导地位比他低的演员们,如何去尽快的适应特效仪器,如何进行无实物表演……

  没有人觉得谢北杨越权,因为谢北杨的确有这个实力。而且秦砚也表现出了对于谢北杨的支持。

  有了谢北杨的以身作则,其他几个主演也不吝啬对于配角演员们的帮助。

  一开始在片场之中,还存在着不同肤色演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现在很明显,这些白人、黑人演员已经完全被秦砚所征服,他们甚至自发地加入了整个电影的商讨小组。

  展阳辉有一次在和刘正文吹牛的时候,感叹道:

  “其实我们这些学习班的成员,一直想和秦导聊一聊。只不过看秦导,现在忙成这个样子。恐怕只有等电影拍完后,才能够向他求教一番吧。”

  其实只是一句随口的感叹。

  现在这些学习班的成员都把秦砚视作是自己的偶像,谁不想和自己的偶像多聊几句呢?

  刘正文和秦砚一起吃饭的时候,也只是随口提了一下这件事情。秦砚便立刻安排了一个小型的交流会。

  当然本来想按照华国的传统,在酒桌上一边喝酒一边聊工作,更加容易拉进彼此的距离。

  秦砚实在没有心情去搞什么酒桌文化,便直接把众人叫到一个会议和室大家面对面聊天。

  看到秦砚忙得不可开交,还专门抽出时间来和他们这一群完全属于受益者的学习班成员交流,展阳辉他们内心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交流了很多特效电影的学习心得。

  他们看到了光魔公司的管理制度、看到了特效电影的制作技术,同样看到了国外电影市场对于特效的青睐……

  每个人都热血沸腾,甚至恨不得立刻能够参与特效电影的制作,那种激动的情绪喷涌而出。

  然而有一名比较现实的学习班成员说道:

  “秦导,虽然我们这一次学习了灯塔国的经验,国内电影公司现在根本就不懂特效是什么。”

  “就算我们这次学习了再多东西又怎么样?我们回去也没有项目可以给我施展拳脚啊!”

第74章 第一个

  这是学习班所有成员最关心、最担忧的问题,有市场、有业务,他们才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他们无数次对自己说道:再等等,国内特效市场一定会有需求出现。

  而现在他们已经有些撑不下去了,迫切需要一个权威人士给他们信心。

  听到这个问题,秦砚自我反省了秒两种,他应该早一点和学习班交流。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他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可以想象这种自我怀疑与否定,有多么让人绝望。

  “当然有机会,大家喜欢上特效电影,不就是因为特效足够迷人吗?”

  “要相信资本的智商,当他们发现这个市场有足够潜力的时候,他们便会不顾一切地涌进来,到时候便是你们的机会。”

  秦砚又举例几个正在拍的特效电影,只要它们其中能成功一部。那华国就会和国外一样,进入特效电影的时代。

  “更何况我又不是只拍一次特效电影,以后只要是商业电影,多多少少都会用到特效,只不过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

  “所以我期待着你们的成长。我希望有一天我在拍特效电影的时候,我能够用到我们自己国人诶的团队。起码不用每天和这些外国佬用英语,聊得那么痛苦,我每天都快疯了。

  在场的学习班成员们很清楚秦砚的英语有多么的好,这自谦自嘲的说法,引得哄堂大笑。

  他们心中对于秦砚的好感更深一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秦砚的言外之意,:

  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特效技术能够和灯塔国这些公司持平的话,那秦砚一定会选择国内特效团队。

  有了这么一个目标,他们内心都亢奋到不行。

  一开始气氛还有些严肃,到了后来大家开始越发肆无忌惮,甚至还拿着秦砚开玩笑。

  想了很久,展阳辉还是站得出来,问出了整个学习班揪心了一个月的问题:

  “秦导,为什么当初在创办这个学习班的时候,你要设置一个高昂的学费,然后又什么都不说。”

  “当然我们绝对没有对这个费用有任何的不满,只是觉得如果当初你把培训班的情况说清楚,大家都会知道你为了这个学习班付出了多少。”

  而且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骂你。最后一句展阳辉没有说出口,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提及之前网上对他的非议,秦砚丝毫不介意之前的网络风波,以一种极其诙谐的语气说道:

  “你们也知道我办学习班亏本。我可没有办法送我们全国那么多的从业人员,一起来学习。”

  “如果我真的一开始就说了所有的待遇条件,会有多少人参加,想想都可怕。”

  “我又不知道谁真的愿意在特效这个行业一直干下去,难不成还要抽签决定谁能参加培训班?”

  “这只这么一个小小的实验,就是想确定大家对于特效的热爱罢了。”

  “世界上每一个选择都是充满了风险,但如果因为风险、因为未知而放弃尝试,我认为这样的人是不配获得成功。”

  秦砚的话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但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完全不同。

  在学习班成员眼中,秦砚哪怕比他们小,他也有这个资格。

  因为秦砚的存在,《地球要塞》剧组就像是一台绝对不会出毛病的坦克,哪怕各种困难层出不穷,但《地球要塞》都一路碾压过去。

  《地球要塞》从5月份一直拍到11月份,足足拍了6个月。

  费用果然如同丁畅所想,再次突破预算。如果不是谢北杨死死拦住丁畅,丁畅恐怕都有和秦砚拼命的想法了。

  当然,谢北杨能拦住丁畅,还因为他最后对《地球要塞》的追投。

  这一部分投资额度是秦砚指明留给谢北杨的,要知道《地球要塞》拍摄到一半的时候,每个剧组的演员、工作人员有已经用一种强烈的预感,《地球要塞》会火。

  陈令锋、安妮丝等演员都打趣道:秦导,你还缺不缺钱啊,让我投一点呗。

  陈令锋,男主角,华人影帝,港城金像奖得主,一个很不正经的中年演员。

  而安妮丝,灯塔国演员,电视剧出道,第一次担纲电影女主角,演技虽然有待打磨,但是人气相当不错。

  秦砚笑着拒绝了一切投资,肥水怎么能入外人田呢?

  再怎么不舍,《地球要塞》还是迎来了杀青。

  《地球要塞》的最后一场戏是在沙漠里拍的,由陈令锋、安妮丝等几个角色在沙漠中逃生,并没有任何那拍摄难度,算是给下一部的《地球要塞》做一个剧情铺垫。

  在此之前很多演员拍完自己的戏份后,已经离开了剧组,最后杀青的时候只有50多个人在现场。

  漫天黄沙、烈日灼身。

  但这并不能够阻止大家兴奋,那一瞬间整个剧组的欢呼声响彻沙漠,这半年对于剧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

  华国演员们第一次拍摄特效电影、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外国电影演员合作合作……

  陈令锋曾经也和外国演员合作过,但他只是电影中的一个配角,这次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实在让人通体舒畅。

  对于好莱坞的演员们同样如此,他们逐渐喜欢上了陈令锋这些华国演员。

  演员之间算是真正的培养出了感情,毕竟这个剧组有秦砚坐镇,没有任何幺蛾子的发生。

  虽然忙得不可开交,秦砚还是在最近的城市,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杀青宴。

  也算入乡随俗,秦砚选择了西式的自助晚宴,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小一百号人,穿上礼服参加晚宴。

  很多人都笑话认不出彼此了,最近两个月一直在拍外景,有的时候连酒店都没有,只能帐篷露营。而且演员的妆容也多是战斗装,实在有些邋遢。

  整个剧组唯一一个“现代人”,竟然是不需要剧烈活动、一直穿着白衬衣的秦砚。

  此时所有人换上自己的礼服,瞬间变得有些星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