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07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这才是现实,无论道德怎么倡导,但市场永远追逐了利润。

  在1.5元的诱惑面前,正版意识不值一提。

  很多人心中都已经认定这就是盗版的胜利,也是千度的胜利。千度会继续源源不断吸食版权作品的血。

  本来有不少影视公司准备整合资源,成立视频公司。但现在看着“水滴”的遭遇,纷纷打消了这个念头。

  半个月内,千度的股票拉涨了近一倍,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怕的高位点。

  在千度的股票价格已经不再合理的时候,谢北杨找上某个大股东把手中的股份全部卖了出去。

  虽然还要走股东大会的流程,但谢北杨和对方签订了期权交易合同,约定半个月后转让股份。

  现在可不是谢北杨找人卖股份,而死买家踏破门槛。

  谢北杨把自己所有的策略以及最后的结果都告诉了秦砚,明显是在等待秦砚的夸奖。

  秦砚骄傲与自豪的同时,又有一些后悔。

  因为商业手段,实在过于肮脏与混乱。纵观古今中外,就没有资本家是干净的。包括秦砚自己、谢楠也是如此。

  这些手法绝对算不上光明正大,哪怕这些污点都是千度自己的错误,也会让人所不齿。

  可想要打败一个不受规则所控制的人,就只能用规矩之外的手段。

  秦砚在想,自己是不是不应该让谢北杨接触这些最阴暗的东西。

  无论如何,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达成。

  对于秦砚套现离开的行为,让很多人都认为秦砚是一个愚蠢且短浅的投资者。

  他们都认为如果再让千度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获得垄断地位。那才是千度真赚钱的开始。

  这暂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谢北杨突然对秦砚说道:“秦砚,你最近让我注意的那部电影上映了。”

  秦砚长叹一气说道:“上映就上映吧。”

  无论他多想规避这件事,看来始终还是没有办法改变了。

  前几年的华国电影市场,想要拍出爆款电影,有着复制就可以成功的公式:

  票房=大制作+大导演+大牌演员+武侠

  无论怎么瞎拍,票房成绩都不会太差。可惜最近几年武侠式微,票房也越来越不尽人意。

  而年初秦砚的《地球要塞》让整个市场看到了特效电影的潜力,原来大制作还可以朝着特效前进!

  于是特效电影立刻成为整个电影行业中的风口,无数的资本涌入。

  连《地球要塞》的选角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有好几个特效电影项目已经开始拍摄。

  因为一般的特效电影,剧本的创作难度并不大,基本上和普通电影没有任何区别。

  再加上它们的特效也不需要像秦砚那样精益求精,甚至有一些所谓的特效玄幻电影,直接从普通电影进行改造。

  反正剧本已经过了审核,他们完全可以一边拍一边联系电影特效公司进行制作。

  只要有“特效电影”这个噱头就好了。

  从它们开始拍摄,秦砚就一直关注着它们的新闻。但很明显,没有一部电影是能让秦砚认可。

  这都是些什么电影?不是拍摄结束后在画面上增加一些电脑特效就能被称之为特效电影啊。

  这些特效电影大多会在春节档上映,如果国内第一批特效电影就让观众失望,可以想象未来观众会对特效电影抱有多大的戒备之心。

  谢北杨回国的时候,秦砚就让谢北杨搜集这些电影的信息。其中特别关注的一部电视,正是由华影投资、港城知名大负责拍摄的电影《逍遥游》。

  在秦砚那个世界《逍遥游》可以说是掀起了无数的争议,秦砚原本想尽可能避免这部电影的出现和重演。

  秦砚甚至主动找上华影讨论过特效电影的制作。他反复强调,特效电影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搞大投资。

  而且特效电影不是个人艺术美学的表达,它一定要优秀的剧本作为最基本的框架。

  但很明显,华影并没有把秦砚的话放在眼中依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拍摄《逍遥游》。

  在历史面前,秦砚的努力毫无作用。

  投资3,000万美元,号称华国第一部 玄幻特效电影,在12月15号的时候全国上映了。

  《逍遥游》上映的第一天,谢北杨便亲自去电影院观看。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谢北杨甚至在怀疑人生,这就是特效电影?如果不是谢北杨回国前已经看了一些《地球要塞》的前期工作,恐怕他也不愿意再进电影院看特效电影了。

  想到两部电影的投资差距,谢北杨担心自己的个人审美影响判断,于是他便在网上收集影评信息。

  其中“怪味豆”作为网络影迷讨论电影的主要阵地,第一天评论条数就已经达到了5000条!

  这还是“怪味豆”成立以来,单日评论条数增加最多的电影。足以看出普通观众有多么期待《逍遥游》。

  可问题是,怪味豆沙上《逍遥游》的评分竟然只有4.2分。

  要知道怪味豆的潜规则,6分才算及格线。这意味着3000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口碑瞬间崩盘。

  “《逍遥游》到底讲了个啥啊?完全看不懂。”

  “这是一部只有外形没有内核的电影。”

  “就这还要3000万美元?我上我也行。”

  历史重演了秦砚记忆中的情况,但是又有些许的不同。

  曾经《逍遥游》上映的时候,网络上还没有一个专门供影迷观众讨论电影质量的地方。“怪味豆”俨然成为国内电影评分最公正、最客观的网络平台。

  现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对《逍遥游》进行批判,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担心质量,而选择其他同期电影。

  像华影这样的大型电影公司,当然明白观众口碑对于一部刚刚上映的电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华影立刻联系他们手中拥有的各种传媒资源,让传统媒体、不要刊登任何关于《逍遥游》负面的信息。

  这些报刊可不敢和华影这样的重量级公司对抗,立刻统一口径,努力挖掘《逍遥游》的深邃内涵、赞扬它的艺术表达。

  报刊:看不懂《逍遥游》就是缺乏美学素养。

  网络:选择看《逍遥游》就是脑子有问题。

  而且“怪味豆”上还有大量对于《逍遥游》内容解析,把《逍遥游》优缺点都说得很清楚。

  华影立刻联系个“怪味豆”的负责人,想要删除有关《逍遥游》的评价。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怪味豆”肯定毫不犹豫的直接拒绝了,但是华影终究是不一样。

  不仅因为华影的江湖地位摆在那儿,更重要华影和秦砚有过那么多次的合作。这就是老板的老朋友求上门了,负责人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件事情直接闹到后来,王董直接打电话给秦砚。

  以王董这样的地位,在一大早给秦砚打电话,明显是刻意在配合秦砚的作息表。

  “秦导啊,这一次你可得帮帮忙呀。”

  对方实在太焦急了,根本来不及和秦砚打太极,直接说出目的。

  秦砚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不好意思王董。你有什么事情就给我说,我现在在国外对于很多事情是真的不了解。能帮的我一定帮!”

  王董也心知肚明,他知道秦砚这就是在委婉拒绝他,按王董的平时脾气,恐怕早就发怒了。

  电影圈里,谁敢不给他面子?

  但这次毕竟是实打实3,000万美元的投资,王董还有几年要退休,他还想借着《逍遥游》再爬一爬。

  无论如何,王董都不能接受《逍遥游》的失败。

  “就是麻烦你的怪味豆给我行个方便。”

  看来始终绕不过这一个话题,秦砚也只能说道:

  “王董,不是我不想帮你,你也知道像我的怪味豆都要死不活了,现在就凭着中立客观的口碑硬撑着。”

  “要是这一次给你改了电影的评价,我以后怎么办啊?以后没有任何人会相信我的怪味豆了。”

  怪味豆投资了几千万,还没有盈利的事情,行内所有人都知道。

  而且现在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怪味豆,但凡怪味豆露出了任何马脚,其他的网站便可以疯狂攻击怪味道,谁不想从“怪味豆”身上分一杯羹呢?

  王董作为业内人士,他也知道秦砚所言非虚,他的内心也越发沉重。

  “你直接给我一个解决方案吧。”

  秦砚很坦然:“也可以,您可以直接把怪味豆给收了,你想怎么改都是您的事情。我也不要你多的钱,你就按照投资数额给就行。“

  看上去秦砚给出了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但是怪味豆投了多少钱,业内都有一个猜测。

  当初如此嘲笑怪味豆,不就是在嘲笑秦砚的一掷千金吗?

  王董听完秦砚的解决方案,再也无法开口。

  就算他现在立刻召开华影的股东会,然后通过华影把怪味豆买下来,那其他的网络媒体呢?

  怪味豆只是整个网络舆论的一个缩影,他没有办法控制所有的观众。

  王董的声音都有些喑哑,明显有些走投无路的感觉:“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小秦啊,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之前咱们也合作过这么多次了,你不会见死不救吧。”

  “王叔,我真的有一个办法,但你得多费点心……”

  王董越听越心惊胆战,这虽然是一个解决之道,但这完全是在走钢丝。一旦有任何纰漏,会有什么后果,他完全不敢想象。

  但是一边是《逍遥游》注定血本无归,自己立刻下台。一边是不确定的搏命,王董咬了咬牙选择了后者

  王董和秦砚通完电话的第二天,国内的媒体就发表了一篇联合声明——

  “整治水军刻不容缓——电影工作者的联名信”

  原来国内很多导演、演员、电影工作者、学者写了一封联名信,认为目前网络平台职业“水军”越来越多。

  电影市场本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有的影片排片率高,那就注定了其他电影的排片率受到挤压。

  很多电影刚刚上映没两天,便会遭受到同行“水军”的攻击。疯狂打压口碑,进一步影响排片率、票房等等。

  电影工作者们表示他们已经苦“水军”久已,希望网站能够做到自己的责任,删除所有水军的言论。

  这封联名信一出来,便收到了电影界的欢呼,包括观众们也很认为这份信讲得很有道理。

  最近一年,电影爱好者们发现自己经常受到“水军”的引导,错把烂片当经典。导致他们现在在网上看任何消息都小心翼翼,生怕又中了陷阱。

  然而真正的明眼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风谲云诡。

  很明显这封信是新鲜出炉的,那就不可能是针对“水军”这种沉疴痼疾,直接原因肯定是最近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