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23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但是随着网上讨论这件事情的人越来越多,无数没有参加学习班的人站出来为这些学习材料进行解释和证明,他们才知道这样一份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当初我没有报名啊!我实在太后悔了。”

  “别的不说,但就机票、住宿、伙食就不止20万了,算上讲课费用50万我也愿意。”

  “这样一份材料,直接卖给国内的公司,价格也足够惊人。我们公司就是靠3d制作起家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几个合伙人手中,和这份材料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

  就算这份材料,学习班所有成员没有任何的保留。但是根据材料自学和现场观摩的效率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更何况材料中也说了,学习班的成员全程观摩了《地球要塞》的制作,但是根据保密协议,很多东西光魔公司不允许他们分享。

  越来越的从业者开始呼吁“怪味豆”举行第二次学习班,无论价格多么昂贵他们都会报名。

  有一些从业者比较现实,出国实在太困难。他们表示如果能让这30个人亲自和给他们上课,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如果光有学习班和“怪味豆”的自吹自雷,可能还没有办法让网民们彻底相信这些材料的珍贵。

  结果资料公布的第二天,“怪味豆”再次发表公告:

  “第一届学习班的材料很快便会编撰成书出版,将由平影大学出版社出版。”

  其实这年头出版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钱买版号。自费出版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平影出版社随后发布的公告:

  “本次出版将使用‘21世纪大学教材’的出版版号,会立刻提交委员会审核。如果能够过审,将会成为平影的指定教材。”

  从此刻起,这些材料不再是一群业内人士自发整理的民间资料,而是得到高校甚至有关部门认可的学习材料。

  以这份资料的珍贵和详实,出版为教材并不困难。可第二天出版社便官方通告,而且言语极其自信,这背后自然是平城电影学院和李德天老师在推动。

  虽然李德天老师口头上说着,他已经很少亲自做电影特效工作,但实际上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于前言理论和技术的学习。

  在他看到这些材料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些东西价值到底有多大,可以让国内特效行业销售多少的弯路,说一句“价值千金”丝毫不为过。

  李德天老师也立刻联系到了“怪味豆”,表示自己手中有大量的项目基金,希望可以进行合作。

  比如由特效工作者提到的学习讲座,完全可以由他李德天提供资金,“怪味豆”组织培训。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学习班成员立刻表示:只要有任何需要他们的地方,讲课、工作、示范等等,他们都会义不容辞。

  这些事情在网上讨论得沸反盈天,其实完全没有秦砚的参与,甚至很多计划也在秦砚的意料之外。

  比如说,展阳辉似乎也迷恋上了“搞事”,他准备成立一个新的特效公司!

  毕竟展阳辉和还有好几个学习班成员,当初都是辞职后参与学习。

  回国后愿意和他们签约工作室、公司也不少,薪水也蹭蹭往上涨。尤其是学习班资料公布后,找上他们的猎头多如牛毛,各种核心岗位随便他们挑选。

  但展阳辉还想像秦砚一样,轰轰烈烈为华国电影产业多做一点事儿。

  这个公司的名字,展阳辉争得了秦砚的同意,就叫做“要塞”。

  它寓意这家公司将会成为国内特效产业的要塞,进攻时所向披靡,防守时一夫当关。

  “要塞”的确在未来华国特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不过他们现在还只是一个刚刚成立,连第一个业务都没有接到的无名小卒。

  当助理把这些消息汇报给秦砚的时候,秦砚还在意呆利继续宣传《地球要塞》。

  秦砚听到这些消息之后,情绪复杂而激动。说实话他虽然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是他从来没有要求别人和他一起为这个行业付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勿施于人。

  如果期待着别人会和自己有一样的想法,秦砚知道自己肯定会面对无穷无尽的失望,秦砚早就养成了孤军奋战的习惯。

  包括上辈子,秦砚拍了那么多不赚钱的文艺片,他身边的演员、工作者来来去去,他也不曾感到孤独、痛苦。

  这辈子能有一个谢北杨陪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共进退,秦砚已经觉得自己很满足了。

  结果他还收获了奚芊芊、刘正文、任越、丁畅这些朋友,他更是常怀感恩之心。

  此时又看到展阳辉他们的选择、李德天老师和学校的帮助,秦砚更加为之动容。

  秦砚一直在公众面前,努力表现出自己强势、自信的一面。他不能让自己身边的人担心受怕、怀疑未来,秦砚便把所有压力都抗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为什么每一次工作都拼尽全力,因为秦砚害怕失败,也不能失败。

  可秦砚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也会有焦虑和担忧,他也曾在漫漫黑夜里苦等天明。

  如今突然有一群人一声不响,来到他的身边,表示愿意和他并肩作战,他觉得这条路就算再怎么困难,他当初的选择都是值得的。

  秦砚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直接接连拨打了好几个电话。

  首先是平影的班主任何建华会和李德天老师合作,在学校开始组建电影特效社团。

  平影一直都有影视制作专业,这些年也在逐渐引入计算机的学习和使用。

  如果这些学生对于特效感兴趣的话,未尝没有朝着这个领域发展的可能性。

  不过秦砚也深知平影的学生技术宅并不是很多,道具制作的人才可能有,但是电脑技术方面的人才就太罕见了。

  秦砚联系李德天老师,让平影和其他擅长计算机领域的学校组建起了专业的科研团队,去攻克一些科学技术上的难题。

  电影特效,大多属于实用型的问题,它们更多受到市场利益驱动。只要有资金、有市场需求,就会有大量的团队愿意研究。

  恰好秦砚别的可能没有,但钱还是有不少的。

  秦砚甚至不允许李德天老师动用自己手中的资金,他又另外拿出专门一笔资金作为“特效技术研发基金”。

  只要是国内的计算机团队,都通过这个基金申请立项。

  视觉表现、拍摄图像技术、算法软件等等,只要是现代电影需要的技术,不做限制。

  而且因为是私人设立基金,在资金管理方面相当宽松,只要最后能够拿出符合预期的成果,报账基本不受限制。甚至还会根据最后的成果,提供额外的奖金。

  当然通过基金得到研究结果,必须无偿授予华研公司使用。

  另外一方面展阳辉所创办的“要塞”公司,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暂时还没有任何心仪的项目。

  “要塞”公司目前的员工人数比较少,就算技术平均水平高出于国内平均,但算上人数,实际生产力就有些尴尬了,不可能承包正规的电影特效制作。

  当然也有一些婚庆制作、采访视频、游戏宣传的工作找上“要塞”,可让展阳辉他们去做这些工作,实在是杀鸡用牛刀。

  但很快名不见经传的“要塞“公司便接到了他们第一单工作,而且还是相当适合他们的业务——MV制作。

  而且给“要塞”发来合作邀请的可是龙头企业——索尼唱片。

  当展阳辉接到电话的时候还有一些诧异,他没有想到为什么如此出名的索尼唱片会找上自己。

  展阳辉小心翼翼地询问对面的负责人。

  对面的音乐负责人不甚在意:“这是我们歌手周天王亲自指定的。听说周天王是接了秦导的一个电话,至于更多的情况,你们自己去问秦导吧。”

  这下展阳辉还需要问什么?他当然知道是秦砚在帮他们牵线搭桥。

  两天前,秦砚直接打通了周天王的电话。

  周天王其实是一个特别潮和酷的人,他最近已经看了三遍《地球要塞》,接到秦砚的电话他立刻抱怨道:

  “秦导,你当初怎么不找我唱《地起要塞》的主题曲,你不觉得rap更适合科幻片吗?想想最后车里来一段说唱,岂不是很爽?”

  “听说你准备拍摄《地球要塞2》了,主题曲定了吗?我给你个友情价怎么样,我正好有灵感了。”

  周天王哪怕再喜欢《地球要塞》也只能提供一个友情价,毕竟他背后的经纪公司不允许他有任何“免费”的工作。

  听到周天王的话,秦砚心中一喜:“《地球要塞》的事情还没定呢,如果有合作机会我一定第一时间联系你。”

  “其实我这次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希望你能帮个忙。”

  “如果你接下来有什么MV需要特效制作,我给你推荐一个大陆的特效公司。肯定能满足你的要求,绝对比台城的特效公司出色。”

  看完了《地球要塞》就灵感爆棚的周天王当然立刻答应下来,他说:

  “要不就我说的那首歌吧。我连曲子都写好了,正在填词,现在MV制作公司也有了,那就下个月发新歌!”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业内传开,很多秦砚都没有联系过的甲方公司也主动找上“要塞”。

  他们所提供的工作不仅仅只有MV制作,还有需要特效的广告等等。

  所有人都能看出秦砚是下定了决心,想要扶持特效产业的发展。

  而且特效的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别的不说,只要技术达标,《地球要塞2》的项目能够拿下,就能立刻腾飞。

  更别说以后越来越多的特效电影。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跟着秦砚在特效产业的大船上,混一口汤喝。

  之前看上去还一片迷茫的特效产业,但是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让无数人看到其中的市场与商机。

  这就是秦砚从一开始就想要努力做到的事。

  想要挽救和发展一个产业,并不是一个人,拼命为这个行业奉献多少、贡献多少便能解决的。

  必须要让整个资本市场看到它的潜力,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本和人员进入。

  果不其然,“要塞”公司的名号越来越响亮,已经有不少资本家、影视企业联系上了“要塞”仅有的几个员工。

  向他们许诺,只要他们来自己麾下,自己就给提供足够的资金,让他们招兵买马,以后他们就是整个公司的负责人,不用寄人篱下,能够大干一番事业!

  言语之间,已经描绘好了未来称霸全球的宏伟蓝图。

  “要塞”的员工都不是新人,更不是傻子,他们在这个行业沉浮了好几年,他们还不知道行业内只喊口号、卸磨杀驴那些沉疴?

  别的不说,这些公司会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贴钱让他们去西方学习吗?会主动帮他们联系业务吗?会不留余力为国内特效产业好吗?

  他们还是觉得“要塞”好,秦导好。

  这几天秦砚人还在欧洲,但是李德天老师经常打电话给他。

  以前李德天老师的手机一个周也没一个电话,现在每天都有不同的单位机构请他去讲课;希望他去新成立的特效公司挂个名;甚至还有电影觉得他经验老道,希望他能够出山制作电影……

  说起这些的时候,李德天老师半是骄傲,半是自嘲:

  “所以我说嘛,我人还没老,我还能够在奋斗10年。”

  秦砚在电话的另一端唯唯诺诺地说道:

  “李德天老师您可小心点,被别人骗了。有太多人想要利用您的名声。“

  秦砚就像是担心自己家里老人被传销分子欺骗的晚辈。

  虽然现在还没有视频通话的技术,但李德天明显在吹胡子瞪眼:

  “我没那么傻,我全都给推了。”

  “我就准备安安心心和国内学校开展研究项目,多培养一批对于特效有兴趣的年轻人。”

  李德天回想起几十年的经历,他很感叹的说道:

  “秦小子,华国特效产业,真的很感谢有你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