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97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他们对于自己的发挥也很满意,反倒是秦砚在镜头前愁眉不展,他对于这段剧情怎么都不满意。

  同时秦砚还把编剧王长勇叫到一起,电影最为核心的主创人员他们一起讨论刚才的剧情。

  “虽然刘大力知道了孙云秀其实是一个特殊工业者,但是他并不会厌恶孙云秀,他是个好孩子”

  这是王长勇的想法,在他的构想中 “刘大力”应该更善良一些。

  但是秦砚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说道:

  “世界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王老师,你在书中所写的刘大力接受了孙云秀的身份,然后两个人关系还越来越好,我觉得不太现实。”

  “除非刘大力,贪图孙云秀的美色。”

  “刘大力不是这种人!”王长勇立刻反驳到。

  “我觉得这里要体现出刘大力对孙云秀的嫌弃,同样是社会底层人物之间的互相嫌弃,才能把人性的恶展现出来。”秦砚也寸步不退,继续说道。

  “你要知道越是凄惨、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越有可能为了一丁点的利益和对方互相勾心斗角,从来不存在什么的感同身受。”

  秦砚的出发点则完全不同,他始终觉得既然《生于淤泥》已经展现出了复杂的人性,就应该要把这一部分内容表现得更加深刻。

  在秦砚看来,王长勇对于角色的设定还是太理想化了。

  当然,秦砚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因为他当初评审剧本的时候,他完全是按照商业标准那一套在进行审核。

  如何进行剧本的起伏设置、如何抓住观众的情绪、当观众因为剧情而难受的时候,应该给观众一些什么样的正面反馈,从而让观众继续观看……

  很明显一个善良、纯粹的主角更容易让观众喜欢。

  包括前段时间秦砚对于剧本的调整,都是为了让剧情更加的具有冲击力。

  但现在他却犹豫了,要不要把《生于淤泥》拍得更加深沉。

  秦砚这些年所拍电影和自己上辈子对于电影偏好,已经形成了极其明显的反差。

  虽然秦砚每一次拍电影都能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但这些电影并不是秦砚自己的审美表达。

  比如说在《大笑江湖》之中,秦砚从来不认为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他更欣赏男主角那种傻乎乎的冒险精神,但在电影的结局他还是安排了一个用金钱解决战斗的爆笑结局。

  而在《守门人》之中,秦砚其实也并不是绝对程序正义的坚持者。

  他可能有一些其他的法律观念,但是他知道如果按照自己想法拍摄的《守门人》无法迎合西方的市场,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走出世界。

  在商业成功和艺术表达之前,秦砚选择了前者。

  但是《生于淤泥》不一样,秦砚真的是很喜欢这个故事,同时也喜欢剧本背后的主题。

  这个剧本让秦砚重新思考,除了自己以外,还有任何一个福利院的孩子能够摆脱生活的“淤泥”吗?

  而他所了解的现实,比剧情描写更加残忍。

  这秦砚产生了迷茫,自己到底是应该坚持他对于剧本的理解,让情节更加真实、反应主题更加复杂,还是应该继续抛弃个人审美,去迎合市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秦砚回忆起了自己的曾经拍的那些电影。

  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拍文艺片了,自己难道是在否认上辈子的自己吗?

  还是说自己害怕再次的失败,不敢拍一部纯粹的文艺片了?

  王长勇很直接地说道:“秦导我也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实当初在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当年的事情远比剧本更加复杂。”

  “其实他到鹏城之后,不再是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他已经开始对社会产生怨气,为什么他出生在农村里,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够从小到大衣食无忧,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如果把‘刘大力’塑造得如此复杂,观众很难喜欢上刘大力这个角色。我想用一个纯粹的人来烘托结局。”

  秦砚只是在纠结自己的道路,并不是真的不理解剧本为什么要这么写。连他都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王长勇就更不可能了。

  越是清醒的认识,越是让他痛苦。

  这一次的讨论,并没有任何结果,秦砚只能继续开工。

  接下来一场戏是刘大力第一次对社会失去信心。

  打工了一个月,刘大力终于拿到了工资。

  但那个自称是刘大力老乡的包工头以刘大力年龄小、身体弱,根本没有完成标准工作量为由,直接克扣了刘大力200块钱。

  这可是刘大力十天的工资,他当然不服。

  之前的拍摄中,刘大力绝对是工地上最努力的工人,他认为凭借努力就能赚钱,就能改变命运。

  所以刘大力和工头产生了肢体上冲突。

  为了拍刘大力的表情变化,秦砚已经连续拍了5次了。

  “不行,你这里应该表现的再凶狠一点,你要知道钱是你唯一的希望,你的心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钱。”

  谢北杨好不容易把将“刘大力”表现成为一个嗜钱如命的人,看到钱的时候,眼神中有剧烈的情绪波动。

  秦砚又觉得不太对劲,因为这样的表演就没有办法展现出“刘大力”这个角色本来的善良和天真。

  秦砚又要求谢北杨重新表演:

  “这个时候你稍微的目光要显得迷茫一点,你全心全意地相信着包工头,但他却欺骗了你。你对于人性产生了怀疑。”

  反反复复的拍摄,谢北杨成功按照秦砚的要求,表演出不同的情绪。

  每个在场的演员都对谢北杨的演技表示肯定,但是秦砚依然不满意,而且脸色越来越难看。

  整个片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和反抗这个时候的秦砚。

  秦砚自己都迷茫了,他到底是应该追求“真实的人性”,还是“激烈的冲突”。

  “刘大力“如果真的如此单纯,他怎么在这个社会混下去,之后的情节如何发生冲突。

  而且他已经十六岁了,来城里也打工一个月了,刘大力真的还那么单纯吗?

  每一种解释都说得通,但每一种解释都不够完美。

  秦砚越来越暴躁,他甚至对自己之前所拍的所有片段都产生了怀疑。

  自己是不是应该从头拍摄?

  他正想说些什么,当他抬起头,发现谢北杨安静望向他的眼神。眼神之中丝毫没有因为反复的拍摄不耐烦,只有对于他的信任。

  秦砚心跳突然停了一拍,他压低声音说道:

  “这一幕暂时先过吧。”

  接下来一整天,秦砚都不在状态。

  还好今天都是谢北杨和奚芊芊的戏份,他们两个太清楚秦砚的要求。

  哪怕秦砚沉默不语,他们还是能及时抓住了秦砚的想法,然后完美演绎。

  剧组其他人看来,秦砚似乎只是对于电影的精益求精,有点完美主义罢了。

  秦砚没有让自己内心之中的焦虑流露一丝一毫,他知道自己剧组的主心骨。

  如果剧组导演都对正在拍的剧情产生了怀疑,这对于整个剧组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所以秦砚不能让自己徘徊于这种纠结,收工之后,秦砚拿着剧本回到了房间,又开始重头读剧本。

  拍摄过程中改剧本,并不罕见。

  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会随着时间变化,秦砚之前拍电影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灵光一闪的想法。

  就在秦砚越来越暴躁,开始抓耳挠腮的时候,房门突然响了。

  秦砚走到门口并没有直接开门,而是说了一句说:

  “我已经休息了,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明天再说吧。”

  这一套说辞秦砚实在太熟练了。

  在他的剧组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8点之后他的房门便谁也打不开。

  这个习惯秦砚从《大笑江湖》开始就保留下来,一方面想自荐枕席的人实在太多,而另外一方面秦砚也不希望有任何误会的产生,尤其是不利于他和谢北杨感情的误会。

  “是我。”

  就两个字,秦砚立刻听出了是谢北杨的声音,秦砚还真没猜到会是谢北杨。

  因为他们两人早就约定过,在拍摄期间无论如何都不能进入对方的房间,他们都是大脑简单的男人,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如果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谢北杨一般都会通过手机和他联系,谁知道今天谢北杨会突然亲自来找自己。

  难道门口又站了一堆人?

  其实秦砚心中已经隐隐约约有一些猜测,毕竟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肯定是谢北杨。

  秦砚直接打开房门,他看着谢北杨冲着他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而且手中还提着啤酒和小菜。

  “我来送宵夜来了。”

  确定周围没有人之后,秦砚侧过身子,右手背在身后,鞠躬九十度,装模作样的欢迎谢北杨:

  “领导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

  秦砚并没有夸张,只要谢北杨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情绪瞬间就会稳定下来。

  无论刚才有多么的焦急,秦砚现在心中满是欣喜。就像今天上午在拍戏的时候,只要谢北杨一个眼神,他就逃出了情绪的迷宫。

  虽然他们两个人都知道谢北杨今天晚上来秦砚的房间是为了什么。

  但两个人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谢北杨直接把啤酒打开,递了一个给秦砚,说道:

  “南方的夏天实在太潮热了,还是喝点啤酒比较凉爽。”

  两个人举起啤酒,畅饮一大口。谢北杨感叹道:

  “时间过得真是太快,还是以前在学校门口撸串、喝啤酒最快乐。”

  三杯两盏啤酒下肚,再加上谢北杨带来的下酒菜,两个人的理智与矜持都被酒精赶跑。

  秦砚笑着说道:“对啊。我们俩好久都没有回学校去吃烤串了,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吧。”

  谢北杨点了点头,突然靠在秦砚耳边说道:

  “我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秘密吧。其实当时你给服务员说让他把啤酒换成可乐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人真是别扭,明明就喜欢喝啤酒,为了保持形象,偏偏要喝可乐,这不是为难自己吗?”

  想起当年的趣事,哪怕是脸皮宛若城墙的秦砚,也有一些不好意思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