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222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他兴奋地跑来找孙云秀分享成果的时候,他脸上的凌云壮志、兴致勃勃根本没有办法掩盖,一瞬间就将整个放映厅给彻底笼罩。

  然而所有观众都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刘大力又瘦了。这里秦砚用了一个很细小很有趣的情节去展示。

  孙云秀看到刘大力身上的衣服,下意识皱了皱眉头:

  “你这件衣服都穿了多久了,破破烂烂,浑身都是补丁,也不知道买一件新的。”

  刘大力笑着说:“到哪有钱买新的,一件衣服十几块钱呢。”

  没有错,电影就是通过这样一件小小的衣服来总结刘大力一整年的辛苦。

  衣服已经磨损严重,刘大力依然舍不得换,他舍得过年的时候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买新衣服,可到鹏城一年多了,刘大力真没有给自己添置过衣物。

  同一件衣服,穿在刘大力身上显得短了不少,稍微一抬手,刘大力的腹部就露了出来。

  如果以往的谢北杨在电影中露出自己的腰身,那肯定是会引发谢北杨影迷的骚动。毕竟谢北杨在怎么忽略自己的外貌,它依旧在那儿,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可现在哪有丝毫的性感?黝黑、粗糙、瘦到内凹的肚皮,只会让人产生营养不良的感觉。

  与此同时,衣服身穿在刘大力身上,袖口、腰身显得又大了一点——刘大力又瘦了。

  别看这个镜头很简单,两件衣服可是道具组精心之作。一开始就准备两件款式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的衣服,在拍摄过程之中故意做旧,连补丁、磨损区域都一模一样。

  观众绝对看不出这是两件衣服,加上造型师的配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演员的演技。

  最终效果在观众眼中则是“刘大力又长高了一些”,这才符合刘大力在电影的年龄。

  如果在电影设定中16、17岁的少年,经过一年的时间毫无变化,那才是糊弄观众。

  在电视剧中这样的差别还可以勉强接受,但《生于淤泥》可是秦砚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电影节的作品,他不可能留下如此大的视觉纰漏。

  孔修明现在才想起谢北杨的真实身高,刚才看刘大力在农村的时候,真的以为他就一米六左右的个头,而现在看起来也就一米七几。

  为了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秦砚从第一场戏就在做准备,服装道具、造型妆容、演员训练、拍摄角度,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少都有可能导致计划失败,这是秦砚和整个团队一起努力的成果。

  还好电影剧情到这儿,刘大力的身高不需要再改变,否则在不借助特效的前提下,秦砚同样技穷了。

  谢北杨的体重并没有“弄虚作假”,毕竟身材的变化也是《生于淤泥》的一个表现渠道。谢北杨真的如他所承诺,在拍摄过程中又瘦了5斤左右。

  离开农村的时候,刘大力在观众眼中就很瘦弱,现在则明显有些不健康。

  但到现在为止,孔修明、卡尔依然没有多么心疼的情绪,他们觉得刘大力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不是已经实现了自己计划的第一步吗?

  看着孙云秀居然会陪着刘大力这个傻小子去市场采购各中东西厨房用具,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找到了不需要暂住证的就可以租借的小屋,观众们都感觉到满足。

  这就是电影的正面反馈,这也是绝大多数商业电影常用的手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电影主角们获得了什么、有了什么样的成长,让每一观众随着电影角色的收获而满足,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从这一点来说,《生于淤泥》的确有一点离经叛道。因为一般的文艺片电影,在各个方面尝试着打破电影的边界。

  文艺片和商业片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商业片总是在用成熟的套路去吸引观众,而文艺片则是在不断的进行尝试与改变。

  《生于淤泥》和传统文艺片是格格不入的,已经过去大半小时了,每一个剧情点都在迎合观众。

  些许暧昧的感情、好看的妆容、波折单剧情的反馈,这的确带来了很好的观看体验,没有人会觉得乏味。

  如果这是这样,《生于淤泥》真的能够获得三大电影节的奖项吗?起码“评审团大奖”不可能给一部剧情毫无内涵的电影。

  就在孔修明他们感觉到疑惑的时候,秦砚给出了他的答案。

  刘大力带着自己的钱去各个市场精挑细选的选购各中厨具。他的钱只有那么一丁点,想要把原材料厨具、移动推车东西全部买好,他只能够尽可能的节约。

  孙云秀有好奇过说道:“你计划得这么好,不过你到底会不会做饭啊?”

  刘大力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我做饭,给你尝一尝吧。”

  其实孙云秀并没有怀疑刘大力做饭的能力,只是随口开了个玩笑,毕竟她也是农村里出来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不是句假话。

  看着刘大力在新买的厨具面前忙碌着,孙云秀就在身后插着双手监工,偶尔还会批评两句,说刘大力哪里做得不好。

  这些场面很简单,但刘大力的紧张和孙云秀的随意,让氛围格外的温馨。

  虽然一直在挑剔,但孙云秀却把刘大力给她做的菜全部吃完了,这对于平时出去吃饭也一直控制食量的孙云秀来说,完全就是奇迹。

  孙云秀点了点头说道:“的确还挺不错的,有一点老家的味道了。”

  刘大力从12岁就开始帮厨,14岁之后就是他负责做饭,几个家常菜的确不在话下。

  “不过你这饭还有一个缺点。”孙云秀带着一点捉弄,她在等刘大力求她,她喜欢看着刘大力忐忑紧张的样子。

  刘大力已经抢先一步说了出来:“你是说这饭还不够咸对吧?”

  “既然知道,今天怎么做得这么清淡。”

  今天是试营业,孙云秀就是刘大力的第一个客户。

  刘大力目标客户可都是在工地上做体力活的工人,每天大量出汗,需要进补盐分。

  只有饭菜足够咸才符合他们的胃口,另外一方,菜咸一点,也更加下饭。5块钱还管够的盒饭,只能这么做。

  刘大力笑着说道:“我平时看你吃东西不都很淡吗?好几次菜太咸了你都不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孙云秀表情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她端起放下碗中的碗筷说道:

  “好了,快点准备明天的饭菜吧。”

  在这个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哪有人会关心你的喜好。刘大力善良的让人心疼。

  每个观众都在想着,这样的孩子值得最好的未来。

第128章 《生于淤泥》四

  “好了,快点准备明天的饭菜吧。”

  在这个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哪有人会关心你的喜好。

  这仅仅是一个小的插曲,连电影的主线并没有任何的转变。

  第2天刘大力一大早起来做了好几盆的凉菜,这些才能放得时间比较久,一切都有详细的计划,毕竟2号为了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刘大力太开心了,全程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哼着方言小曲。别说卡尔他们这些外国观众听不懂,就连孔修明也得靠着字幕才知道歌词是什么意思。

  这并不妨碍观众们从众感觉到欢快与愉悦。

  其实谢北杨唱歌挺好听的,为了唱这是方言小曲谢北杨不仅要学语言,还得故意唱跑调,着实为难他了。

  平时要睡到大中午的孙云秀,今天同样意外起了个大早,来帮刘大力“准备”。

  一开始孙云秀只是在一旁品头论足,根本不会靠近案板,远离厨房是孙云秀一直以来的梦想。

  不过这毕竟是刘大力第一次做这么多饭菜,没有估计好时间,手忙脚乱眼看就赶不上时间了。孙云秀怒骂了一声“没用的东西”,然后挽起她精致的衣服,踩着高跟鞋走进了厨房。

  看着最后做好的几大盆荤素搭配的家常菜,腾腾热气让人打从心里高兴。而当刘大力推着自己擦拭了好几遍的小推车,前往工地的时候,孔修明感觉自己比刘大力还紧张。

  一部节奏缓慢的文艺片,愣是看出了跌宕起伏的感觉。

  辛苦了一年攒下的希望,总算要看到结局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正面的反馈。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看着现在满怀期待的刘大力,会莫名想起刘大力在农田中同样辛苦了大半年,等待粮商收购粮食的表情。

  还是一样的天真,一样的满怀热诚。

  同样他们也记得,粮食收购商最后给出一个刘大力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的价格,刘大力的表情有多么绝望。

  观众们都希望刘大力不要再遇到挫折,希望只要付出就能够有收获,希望世界对于刘大力这个聪明善良并且勤奋的年轻人公平一点。

  刘大力不再打工,准备自己开个小饭摊的事情,工地上的工友都知道。

  虽然有的时候,他们也觉得刘大力天天忙着攒钱打工,不抽烟、不喝酒,和他们有点格格不入,平时他们在聊婆娘孩子的时候,刘大力就在一旁傻笑。

  其实在工地忙了一整天,刘大力也想要一瓶冰镇啤酒,洗去一整天的疲惫与烦劳,可是啤酒3块钱一瓶,刘大力舍不得。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喜欢刘大力这样的年轻人,踏实勤奋、聪明诚恳。

  所以他们都向刘大力保证,今天一定会给刘大力撑场子。这也是为什么刘大力敢把自己最后所剩无几的钱全部拿来做饭的原因。

  刘大力对于每一份饭的利润心里有一个预估,所有菜、肉、米都是刘大力货比三家挑选出来,饭菜的分量特别足。

  而且刘大力做的这些饭菜,的确很对工友们的口味。以前他们在一起吃饭,大家就讨论着今天的饭菜味道怎么样,刘大力比谁都知道这些工人们喜欢什么。

  刘大力的饭盒受到了所有工友的好评,原计划20多个人的饭菜量,20个人就吃完了。

  几个晚来的工友,看着空空如也的饭桶,又看着自己同事吃得这么香,已经开始对刘大力说道:“你怎么不多准备一点饭我?”

  刘大力腼腆着回答:“明天一定多准备。”

  “小刘不好意思啊,你做得太好吃了,忍不住多吃了点。”

  “赵老二,你要是把小刘吃倒闭了,看你以后还有吃的没。”

  刘大力每一次收到饭钱的时候,表情都特别的灿烂,没办法,这就是穷怕了的人。

  刘大力比任何人都清楚钱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有钱的话他就可以读书了。

  看着晚上刘大力回到家里,在自己到小房间里数着钱,那种快乐是真的溢于言表。

  所有的观众都在为刘大力的成功而兴奋,他们觉得刘大力总算是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可以朝着更好的未来走去。

  一份饭卖5块钱,成本大概就4块钱,今天卖了20份饭盒,一个月算下来也就600块钱的收入。

  而且今天是第一天营业,只要客源上去,他的收入又会增加,想到这儿刘大力已经开始傻笑了。

  笑容是真的傻,孔修明说得是自己,他发现自己竟然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和12号的情绪彻底同步。

  一旁的孙云秀笑着对刘大力说道:

  “怎么赚了这么多钱,总得请我吃一顿大餐了吧。”

  刘大力犹豫了几秒钟说道:“能不能等月底,让我先把钱给家里寄回去。”

  没有任何一个观众会觉得刘大力这是吝啬抠门,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刘大力身上的压力有多大。

  “那你给我下碗面吧。”

  “好。”

  说完后刘大力便立刻给下面,特别浓郁的鸡蛋面。

  这一次刘大力足足打了两个鸡蛋,用他买的猪油,煎得双面焦黄。煎蛋再配上浓郁的汤汁、筋道的面条,最后撒上一点葱花。

  哪怕是隔着荧幕,观众们都仿佛嗅到了面条的香气。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