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232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虽然每天的新闻报道还是离不开秦砚、谢北杨,但配图都是以前的库存,这让记者们心中如有猫在挠痒。

  秦导!谢影帝!求求你们快出来让我们拍拍照吧。

  这一次秦砚消失在公众视野里,并不是在忙着搞什么大事儿,单纯和谢北杨待在家里休息。

  前段时间的各种事情,看上去出尽了风头,但中间有多么惊险、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工作,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不要以为秦砚那些反应、对策是多么简单的事情,每一个计划,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反复的深思熟虑,有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秦砚发布会的内容,虽然对于公众严格保密,但毕竟其中争议也不少,秦砚不可能在现场直接公布所有内容。

  其中很多措辞,秦砚都提前找过业内的前辈交流、请教过。这些大佬不可能直接站出来支持秦砚,但秦砚必须得考虑他们的感受。

  “其他导演不如秦砚”,这句话的侮辱性实在太强了。国内能够让秦砚在意的前辈还有好几个,秦砚都是一一上门求助,然后再顺势提出自己的计划。

  再比如面对观众即将把《生于淤泥》推上神坛,秦砚发布的那一则《申明》,更是错综复杂。

  看上去,秦砚仅仅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公益、对于电影性质的看法,这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

  实际上为了确定这一则《申明》的遣词造句,得到官方的认可与支持,秦砚不知道在国内跑了多少的关系。

  要知道当时政府、社会都已经为秦砚高唱赞歌,甚至有些地方、官方机构还号召观众、员工去看电影。

  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虽然《生于淤泥》从头到尾就没有国家投资,也不是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但这个时候《生于淤泥》明显带上了政Z的色彩,少说也能够给《生于淤泥》再带来上亿的票房收入。

  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表彰、荣誉、赞扬,这些都是归功于秦砚的荣誉啊。

  不夸张地说,《生于淤泥》之后,秦砚就算官方认可的导演。如果再来一次奥运会这样的超大型国家活动,秦砚肯定属于第一梯队的备选导演。

  这些都是所有电影人都求之不得的荣誉、资格,偏偏秦砚要拒绝,而且还义正言辞说什么“电影的归电影”。

  愚蠢!幼稚!不知道好歹!理想主义!

  前脚有关机构刚给《生于淤泥》定性,后脚电影导演就站出来反对。这岂不是不给某些领导的面子吗?

  秦砚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把相关部门给惹怒了,以后他还怎么拍电影。

  另外一方面,申明》所痛斥的资本现象,很明显也会惹怒一些电影资本方、影业公司。

  这一次的风波明显就是已经有许多人不满自己搞出来的风波,秦砚哪怕再自信也不认为自己能凭一己之力对方整个市场。

  如何平衡与同行、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同样是秦砚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则《申明》看上去义正言辞、慷慨激昂,事实上却是多方进行博弈的结果。

  秦砚在保留自己底线的情况下,已经修改了很多措辞。否则以秦砚的真实想法,《申明》内容更加激烈。

  为了让各方都满意,秦砚也找了很多关系,也亲自拜访了无数人。

  哪怕平时秦砚最讨厌喝酒、最讨厌送礼走关系,那段时间秦砚也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别说“刘大力”生活在淤泥之中,秦砚又何尝不是在淤泥之中呢?

  哪怕秦砚不计成本、放下身段,最后能够圆满的解决这些问题,还多亏了一个人的帮助,而今天秦砚还得专门去感谢这位大人物。

  平城别墅中,谢北杨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今天的行程,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直接来到书房喊人。

  “快,该出发了。”

  秦砚从桌子上抬起了头,很是严肃地说道:“我手里还有点工作,今天可能去不了了。”

  谢北杨冷笑一声,直接走到秦砚面前,把手机那给秦砚,上面是好几条短信,都是最近正在和秦砚交接工作的负责人,清一色的回答:

  “嗯,我这边的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刚才把所有材料递交给了合作方。”

  “秦导说手上的工作全部完成了。”

  看到这些短信,秦砚的嘴角稍微抽搐了一下,难怪谢北杨最近经常询问自己手中的工作,然后每次让谢北杨帮忙分担一点工作谢北杨又不愿意,原来一直在这儿等着自己。

  秦砚抬头望了望窗外,今天阳光正好,雨后初晴、万里碧空,他努力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

  “你看今天外面太阳太大了,紫外线太强对你皮肤不好,等哪天下雨有乌云的时候,我们再出门吧。”

  说话的同时,秦砚抱住了谢北杨,试图“萌”混过关。

  谢北杨看着自己威风在外面威风八面的男朋友,突然对在自己面前流露出柔软的一面,甚至还有一点撒娇的意味,有些忍俊不禁,弄得自己好像要带他去什么十八层地狱一样。

  谢北杨真的很想让外面那些天天高呼着“秦导霸气”、“秦导X逼”、“秦导天下无敌”的影迷、粉丝们看看,这个被称之为“票房皇帝”、“片场暴君”的男人,在自己面前是什么奇怪的德性。

  谢北杨甚至直接拿出手机拍照,把眼前这个秦砚给记录下面,免得等今天一过,秦砚又翻脸不认人了。

  想了想谢北杨还是舍不得,这样温顺、搞怪的秦砚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好了。

  话虽如此,谢北杨可不会在这种时候将就自己的男朋友,他说道:

  “之前你让我拜托我父亲的时候,说什么来着,麻烦岳父岳母帮个忙?然后你说你就想做个吃软饭的小白脸,被我包养?”

  谢北杨一边说话,一边用右手食指挑起秦砚的下巴,说不尽的致命诱惑。让秦砚有一种将眼前人就地正法的冲动。

  “这可是你岳父岳母请你吃饭,你敢不去吗?“

  这下秦砚一张脸彻底成为了苦瓜,谁让自己之前一不小心对谢北杨说,想问问谢北杨的父亲母亲能不能帮忙。

  结果某次在床上情迷意乱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又称呼他们俩为岳父岳母,差点没有被谢北杨直接踢下床去。

  更过分的是谢北杨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在电话里也直接说道:

  “爸妈,你们有一个女婿想找你们帮忙。”

  “哪个女婿啊?你们家我们家还有哪个女婿?还不是那个自称是女婿的导演呗。”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虽然说最后谢长越和潘眉秀还是选择了伸手帮忙,事实上秦砚从那天开始心里就一直心有余悸,有的时候晚上做梦还梦到谢北杨一家人。

  每次梦醒时分,都浑身大汗。

  确定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秦砚直接起身向谢北杨索要一个深吻后,二人才走向车库。

  虽然嘴上说着不想去,事实上秦砚早就准备好了给自己岳父岳母、大舅子的各种礼物。

  一方面肯定是要感激之前谢长越和潘眉秀倾力相助,另外一方面,毕竟这是上岳父岳母的家,怎么可能能够空手去呢?

  看着秦砚早就准备好一后备箱的礼物,谢北杨又实在忍不住又给了秦砚一脚。

  谢北杨现在越发明了,秦砚无论说什么话都不能够轻易相信,在秦砚身上他算是明白了一个真理“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等秦砚和谢北杨到家的时候,秦砚发现谢长越早就泡好了茶在等着他了。

  而今天潘眉秀也没有下厨,就在一旁和谢长越一起喝茶,屋子里特别安静,只听得见他们二人的脚步声,气氛明显有些凝重。

  “过来喝茶吧。”

  谢长越直接挥手示意让秦砚来到他们夫妻二人身旁,他又亲自给秦砚斟了几杯茶水。

  等秦砚茶水入喉后,谢长越突然开口问道:

  “小秦,你觉得这茶怎样。”

  说实话,这茶只能算中等水平,属于勉强可以入口,茶香不浓、回甘不甜、而且特色不足,在市场上上怎么看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产品。

  或许对于其他家庭来说,这样的茶已经足以拿来日常使用。但是放在谢北杨他们家,并且还是自己到他们家做客,谢长越和潘眉秀拿出来招待自己的茶,就显得有点的不够档次。

  秦砚并不认为谢长越和潘眉秀这是在针对自己,如果这两夫妻连这一点气量都没有,那之前就不可能同意自己和谢北杨之间的感情关系。

  秦砚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如实的说了出来。

  谢长越点了点头,举起茶杯又小啜一口,似乎是在赞许秦砚对于茶叶的了解,又似乎是在赞许秦砚的诚实,然后说道:

  “其实这些茶叶就是潘眉秀这些年的扶贫成果之一,叫做上东茶。上东一个很小的山村,不通人烟,土地不适合种植。”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剩下老人、女人、孩子在家里照顾土地,因此也就成为了眉秀基金的帮扶对象,想给村子里的女性找点生计。”

  “这些年包括眉秀基金,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已经上百万元了。结果上东村庄的经济却一直发展不起来,他们的土壤多沙、多盐又缺水。这茶叶已经是他们当地环境最适合的商业作物。”

  “补贴的费用都完全能够帮助这些村民从大山里搬迁出来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这种投入和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资金去扶持一些根本就没有发展希望的产业?”

  秦砚没有想到,谢长越今天忽然会和自己聊这么严肃的话题。

  其实秦砚知道谢长越这是什么意思,他又何尝没有对自己的计划产生过犹豫呢?

  别人都在盛赞秦砚的慷慨解囊,都在夸奖池塘基金开历史之先河。实际上池塘基金最终的效果如何,别说是外人,就连秦砚自己本身也不敢打包票。

  在众多的经济理论之中,不乏知名理认为“扶贫建设”、“慈善工作”就是伪命题。

  在市场环境分配公平的情况下,出现贫穷,就是因为先天缺乏某些资源。而想要弥补这些缺乏,付出的成本远比收益高很多,否则在市场机制下,贫困早就自发的消灭了。

  这个问题秦砚也思考过,单凭他一己之力,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他也不确信。

  秦砚看了看一旁不动声色的潘眉秀,其实心中的答案早越发明确,他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之后才说道:

  “这个茶叶也是有人先把它种出来,然后炒茶、泡茶明,直至亲自喝入口中,才能够断定这茶到底好喝还是不好喝。”

  “就算这茶比不上作为顶尖的名茶,但它也能谋生,对吗?“

  “我知道基础教育是个大问题,并不是池塘基金能解决的问题。但起码做了这件事情我不会后悔,很多年之后我再重新回想起《生于淤泥》,想起池塘基金,我能够对自己说我已经努力,我自己问心无愧。这对于我来说我就已经足够了。”

  秦砚的话虽然听上去有一点假大空,但把秦砚这些年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就知道秦砚说的都不是假话,而是真真切切在做事儿。

  一旁的潘眉秀听到秦砚这些话眼神都亮了,不愧是她认可的儿媳。

  潘眉秀从后面推搡了一下谢长越说道:

  “好了好了。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回家来吃个饭休息一下,你非要板着脸和他们说这么严肃的事情,你还让不让别人休息了啊。”

  “在外面作威作福习惯了,还把这些架子带回家里,快去做饭,给孩子做两个喜欢的硬菜。”

  谢长越听到这句话一脸的迷茫,他心里想这不是之前你和我一起商量的事情吗?

  之前面对自己小儿子的求助,夫妻俩当时立刻答应下来,实际上心里多少有一点犹豫。

  他们都在想秦砚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决定做慈善,又怎么安排未来的工作。

  自己小儿子一颗心都在秦砚身上,秦砚做什么决定,自己儿子恐怕都会支持,由不得他们两夫妻担心。

  而且秦砚名气越来越大,从各个方面来说,对于自己儿子都不是一件好事。

  意味着秦砚和自己儿子越有可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以他们两人的关系,如果真的被曝光,现在的地位有多高,将他们要面对的辱骂就有多么的猛烈。

  更重要的是,他们明显感觉自己儿子越来越疲惫了。

  之前光是拍电影、当演员,就已经足够让他们两夫妻心疼,现在又主动接过了池塘基金的一些工作,这明显就是超负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