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50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奎迪》里主角在擂台上拳击搏斗,4分钟的长镜头,拳拳到肉。观众亲眼看见主角受伤、站起来,感同身受!还有吴精在《战狼》中那个经典的水下长镜头,让人惊呼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亢奋不已!

  可是长镜头的打戏,同样是反人类的,因为一旦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那就得重新从头打到尾。

  武侠电影的武戏难度又要更上一层楼,因为衣服、头发、妆容更有可能出现不受控制的意外。

  如果上天开个玩笑,风向扰动衣服或者头发,整个画面立刻宣告作废。

  当秦砚提出最后一场打戏要拍摄长镜头的时候,整个剧组都愣住了。梁永丰当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作为武术指导他太清楚秦砚的方案有多么困难了。

  哪怕是他的师父袁七爷,之前帮李桉拍《卧虎藏龙》的时候,也只敢设计一个一分钟左右的长镜头,而秦砚居然要2分钟?他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其他入刘天明、段宏这些老演员,同样不看好秦砚的方案,秦砚当时处于一个绝对孤立无援的状态。

  除了一个人,那就是这场打戏的绝对主角谢北杨。

  谢北杨可不是一年前的那个小白,对于打戏、长镜头毫无概念,他甚至比秦砚之外的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场打戏的难点在哪里。

  之前在创作剧本的时候,谢北杨就观察到武侠作品中,调动观众情绪的就是不是儿女情长,而是打戏!

  谢北杨提出了希望自己的角色在《大笑江湖》中留下一段足够经典的打戏!

第52章 杀青

  谢北杨也是个武侠迷,别看他现在斯文安静,小时候照样是把报纸卷成纸棍,和班上男生比“剑”的江湖侠客。

  如今有机会圆自己一个儿时的梦想,谢北杨当然不会错过。之前确定了他的角色后,谢北杨就私下找上了秦砚。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私下,毕竟两个人住在一起,只要回到家里,都算是私下。

  谢北杨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但在平影旁听了一年多的课,他也知道导演、编剧不会喜欢演员干预他们的剧本创作。

  所以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谢北杨买了平时一整天的外送回家,架势之郑重,把秦砚给吓了一跳,他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呢。

  结果吃饭途中,谢北杨吞吞吐吐说出自己想要一段精彩打戏的时候,秦砚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

  谢北杨绝对不是主动找秦砚要戏的第一个人,只不过绝大部分的情况下,秦砚都很专制,不会为别人的请求而改戏。

  但这一次秦砚的确心动了,他需要《大笑江湖》有一个能给观众造成记忆冲击的镜头。

  那种哪怕电影情节已经记不清楚,依然会让人难以释怀的警惕,比如《泰坦尼克号》里的“you jump,I jump”,比如《当幸福来敲门》里威尔获得订单时候的喜极而泣……

  以反套路和搞笑为主题的《大笑江湖》文戏部分天生要弱很多,武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秦砚当时只给谢北杨说了一句话:“到时候,你可不要后悔。”

  谢北杨一如往常的坚定:“我绝对不会后悔。”

  当然打戏肯定不是一个人的戏份,于是秦砚私下找上了杨振海和段宏,一位是年轻力壮的男二号,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武生。

  梁永丰得知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也很纠结。在他看来长镜头古装打戏可能性实在太低了,但他内心又有一些兴奋。

  这可是他师父都没有拍摄成功的镜头,如果他能成功的话……

  导演毕生追求是一部载入影史的电影,而武术指导的追求则是一段无人可以超越的打戏。

  于是梁永丰使出毕生所学,和秦砚一起设计这个长镜头的打戏。梁永丰负责动作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而秦砚则负责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控制。

  比如《卧虎藏龙》中那一段在竹林上打戏,可以说是武戏美学的巅峰体现。可是没有七爷和李桉的后勤团队,想复制都没有办法复制。

  当然,轻松欢快的《大笑江湖》也不可能选择那样缓慢意境的打戏与画面,一切都要靠梁永丰和秦砚两个人从头构思。

  在《大笑江湖》的打戏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吊威亚,飞檐走壁、凌空翻腾都有涉及,让谢北杨他们几个人狠狠吃了一番苦头。

  直到长镜头开拍的头一天,秦砚还带着谢北杨、梁永丰所有工作人员,在反复练习。

  长镜头真的不容易控制,哪怕谢北杨和刘天明、段宏私下已经对过很多次戏了,可一上吊威亚就状况频出。

  第一天拍了六次,直到刘天明因为大腿抽筋,整个剧组才暂时停工。

  休息的时候,秦砚把谢北杨叫到一旁的房车中,喊道:“把外套脱了。”

  谢北杨一开始还不同意,但是在秦砚仿佛看穿一切的眼神下,还是脱下了长袍。

  果不其然,谢北杨双肩、大腿都被钢丝勒破了皮,脱下戏袍的时候,伤口已经和衣服黏在了一起。

  杨振海吊威亚的频率没那么多,但也没好到哪儿去,与钢索接触的部位一片通红。

  秦砚脸色铁青,立刻让场务安排其他的戏份,同时安排谢北杨去附近医院休息。

  谁也不知道秦砚心里在想什么,如果这场戏拍不了的话,就得立刻换方案,甚至改写剧本,毕竟整个剧组不可能一直在这个地方耗着。

  而且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杨振海、段宏也有打退堂鼓的意思。飞檐走壁,谈何容易?

  然而三天之后,秦砚再次拍摄这个打戏长镜头。

  不过秦砚也说了,如果今天依然无法完成的话,那就直接前往下一个取景地。这个取景地的戏份已经全部拍完了。

  谢北杨手中握着唐刀与段宏正面交锋,虽然是没有开锋的道具武器,但依旧能够听见金属铿锵之声。

  之前有一次失败就是两人的武器没有正面碰撞,谢北杨手中的唐刀方向一斜,直接砍在段宏的手臂上,留下一道至今尚未消散的淤青。

  今天谢北杨和段宏的打戏明显流畅了很多。当杨振海二人之后,场面更加精彩,也更加精彩。

  杨振海与谢北杨相互配合,才堪堪将段宏的攻击挡下。

  虽然现在没有任何的配音,也没有调整焦距、光线,甚至周围还有工作人员拿着反光板提醒着所有人——他们是在拍戏。

  但三人的打戏实在太精彩了,,不只是秦砚,所有的人都屏息等待,心中期待着这场打戏的完成。

  行百者半九十,如果最后出现差错,整场打戏就要全部冲来。

  不只是谢北杨他们三个人,就连整剧组的气势都会受损。

  当三个人分开,杨振海搀扶着谢北杨逃向远方的时候,所有人都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

  理论上无比困难的长镜头武戏,成功完成!

  明显是受到他们三个人的影响,《大笑江湖》剧组的效率再次提升。半个月后,《大笑江湖》正式杀青!

  从影视城到荒野郊区,从初夏拍到严冬。《大笑江湖》经过半年的时间,拍摄工作正式结束!

  半年的时间,哪怕是谢北杨、奚芊芊他们的片酬足够低,也是把秦砚计划的4,000万全部用得干干净净。

  这还是拍摄后期丁畅全程跟组,绞尽脑汁控制费用的情况之下才面前没超额。

  否则以秦砚那种洒脱的不计成本的拍摄方式,恐怕这个资金再翻一倍,他也能够全部用完。

  就比如那个打戏长镜头,天知道丁畅和秦砚吵过多少次,秦砚才没有使用更加“华丽”的拍摄方式。

  所以当秦砚宣布《大笑江湖》杀青的时候,整个剧组都陷入了狂欢的状态。

  这半年的确是累,但是这个剧组也是他们感情最深厚的一个剧组。

  无论是谢北杨、杨振海他们这些年轻演员的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拍电影,他们的兴奋难以言表。

  哪怕是段宏这些已经见过大风大浪的老戏骨们,对于《大笑江湖》也相当满意。没有勾心斗角,整个剧组的追求就是电影的最终质量。

  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想象最终的《大笑江湖》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从平时回顾他们拍戏的片段,只要接下来剪辑工作不没有交给一个傻子的话,那票房就可以值得好好期待了。

  而这一次负责剪辑工作的依然是秦砚,没有人会觉得他会在这些问题上犯错误。

  在其他的剧组工作,压力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各个明星之间明争暗、,争抢资源、投资方和导演之间发生各种矛盾,必然会让人心力憔悴。

  但是这在《大笑江湖》的剧组里,这些问题全部不存在。

  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敢在秦砚面前卖弄自己的地位,同时秦砚作为整个电影的唯一投资,除了用钱的时候要和丁畅斗智斗勇之外,没有人才会去限制秦砚。

  到后半程的时候大家发现就像一个君主一样统治着整个片场的秦砚,实际上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近的人。

  片场之外,秦砚其实是一个特别平易近人的人。起码秦砚从来没有为难过任何一名工作人员。

  不少演员和工作人员都结下了相当深厚的友谊;几个年轻的演员,更是得到了老一辈演员的一致喜爱……

  所以在拍摄结束,秦砚组织的杀青宴,史无前例工作人员全体参加,没有任何一个人缺席。

  本来头一天谢北杨、奚芊芊几个年轻人,甚至和段宏、刘天明这些前辈都已经约定好,今天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秦砚给灌醉。

  他们想看看,平时看上去如此严肃正经的秦砚,在喝醉酒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可谁知道酒桌上,就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敬秦砚的酒,于是秦砚愉快地拿着茶水和大家推杯换盏。

  当整个杀青宴上倒了一半的人,秦砚依然不动如山地坐着,最后还亲自安排所有人回宾馆。

  既然有相逢,自然会有离别。在杀青宴之后《大笑江湖》剧组就暂时散场了。

  秦砚回到平城之后,便立刻投入了后期的制作工程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秦砚便全心全意进行后期制作,当然他其实也是在逃避外界的风波。

  对于最近的风波,秦砚一开始也是有预料的,因为张一谋导演所拍的《英雄》正式上映了。

  这一部投资3,000万美刀,号称是国内最大投资,迈向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被全国电影行业寄予厚望的电影,总算是正式上映了。

  虽然4月份的时候,《英雄》的海外版权就已经被卖给了米拉麦克斯,但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英雄》的票房表现。

  这部电影可是汇聚了现在华国在国际上最有名的演员,比如说张满玉、章子紫,李联杰等等。

  人们几乎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但是电影的评价并不如大家预期的那样好。

  十年后有人说,《英雄》是一部很难进行单纯评价的电影,它在海外票房方面的确取得了华国电影前所未有的成就,甚至还超过了《卧虎藏龙》的海外票房。

  但实际上国人对于《英雄》的评价出现了却有些消极——

  《英雄》是极具有艺术表达的作品,无论是配乐、服装、造型还是人物塑造,方面,在大陆都是首开先河。

  但问题就是普通人对于《英雄》的观感并不好,他们期待看到一个荡气回肠的江湖,但实际上他们却发现《英雄》远比他们想象中的沉闷与做作。

  在议论纷纷中,《英雄》的票房不断走高,单从票房来看,《英雄》绝对不算失败者。

  这件事情本来和秦砚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架不住有的人就是喜欢找一些噱头来吸引人眼球,于是秦砚和他的《古宅》便被拉出来不断和《英雄》进行比较。

  虽然不到三个周的时间,《英雄》的海外票房就已经超过了《古宅》,但是《英雄》的海外票房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各个机构、杂志也给出了最后总票房的预估。

  有一些媒体开始抨击《英雄》,说《英雄》完全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电影,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他们所举的反面例子就是秦砚的《古宅》。

  众所周知,《古宅》的拍摄成本也就10多万元,国际票房比不上《英雄》,但是如果说投资收益比的话,那则是《英雄》远远无法企及的存在。

  其实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像《古宅》这种票房奇迹之所以被称之为奇迹,那就是它发生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就算是在各个电影相关的艺术院校内,也从来不把这些特殊案例进行推广。因为每一个从业人员都知道,这种成功完全是不可复制的,它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偏偏社会公众对于电影的商业体系根本不明白,他们甚至不明白电影的分类,更不明白电影的制作流程。

  他们唯一知晓的数据就是《古宅》的成本15万、收入1亿美刀,而《英雄》的成本3,000万美刀,而收入却只有1.8亿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