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兮娘
盛外公的笑脸就没下来过,他老早就察觉陈惊€€太成熟,而安崽太冷静,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克制礼貌,从没勾肩搭背,说话时相距至少一米。
但哪有朋友生疏成这样?
现在闹脾气才对。
盛外公今晚做了猪脚面线,高汤和面线分开存放,陈惊€€热好后端出来。
高汤浓香,面线筋道,配料丰富,盛明安拿起筷子,瞟了眼头发凌乱的陈惊€€,抿起嘴角低头让大碗藏住笑意。
陈惊€€抬眼,撇开脸,回想他刚才在地下室幼稚愚蠢的行为也觉得不可思议,没忍住也笑了。
他开口:“抱歉……”
“?”盛明安搅了搅面,闻言说道:“我知道你没恶意,是跟我闹着玩。朋友打闹很正常,我没生气。”
陈惊€€笑了笑,卷起面条继续填饱肚子。
他知道盛明安不会把刚才的打闹当真,但他需要再三确定才能真正放心€€€€他知道盛明安其实对两人是朋友的关系心存疑虑。
或许连盛明安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相处模式有多客气,他像远方来做客的客人,也像个借住盛家的租客,怎么都不像是盛明安认可的朋友。
之前是陈惊€€刻意的保持距离,盛明安却默认这才是正确的相处模式。
说明在他心里,陈惊€€就应该是个不容易靠近、不适合靠近的人。
他可以给予关心和帮助,却不会再靠近一步,不会像普通朋友那样勾肩搭背、交付信任。
陈惊€€始终记得盛明安第一次朝他伸出手,在医院病房对昏迷的他说出不要变坏的话,那仿佛是预言一样的恐怖的话,从某个层面而言已经表明盛明安对他竖起了防备。
因为没人会完全信任已经被打上可能会变坏的标签的人。
年初去申市,盛明安和他办事的地方南辕北辙,陈惊€€还是用帮盛外公带礼物的借口去见盛明安,可以说一半私心、一半是为了动摇盛明安的心防。
今天一回津市,马不停蹄赶来见他,是担心、也是想让盛明安破开心防,牢牢坐实他们是朋友的羁绊。
陈惊€€承认他不是普世意义的好人,哪怕做足关心的情态里也有几分刻意算计,可他拥有的东西本来就少得可怜。
他如此贫瘠,以至于不得不事事斤斤计较、小心算计。
既然是盛明安主动对他伸手说出是朋友的话,他就应该履行承诺,不该还心有顾虑、留存四五分戒备的余地。
而盛明安现在的回应已经足够陈惊€€心满意足。
不过他没能得意太久。
“和朋友打闹并不会友情破裂,爸爸是对的,他没有骗我。”盛明安弯着眉眼说。
他的声线有些清冷,说出来的话语却处处透着不谙人情世故的天真,只有这个时候才隐约暴露出他是as患者的部分病症。
陈惊€€心想盛明安的家人肯定很爱他,所以他提起父母时,语气充满深深的怀念,而这些恰恰都是他永远理解不了、永远不可能拥有的血缘亲情。
但是无所谓,他没有过期盼。
他只是喜欢盛明安怀念和关爱亲人时的模样。
“我和我最重要的朋友从来没有嬉笑打闹过。”
唯一一次最亲密也是最后一次的碰触是那个人把他拉出火海后,给了备受惊吓的他一个安抚的拥抱。
陈惊€€脸上的笑立时僵硬,看上去颇为滑稽。
他的眼珠向上翻,像动画里的人物那样缓缓移动,机械而吊诡。
“最重要的……”像舌尖和牙齿冷得相互依偎而勉强挤出来的话:“朋友?”
“啊……”盛明安想起前世的救命恩人,被他视为最重要的朋友,“特别重要。等我找到他,如果他同意,或许我会介绍你们认识。”
那么尊重他最重要的朋友的样子很温柔。
温柔得无比残忍。
“我期待……”陈惊€€很快恢复表面的平静,手背青筋爆起,重复一句:“我很期待……”
原来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重要的。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凤凰网》等蓝v官媒接连报道,不仅电子报,连第二天的纸质报纸都特别加刊报道盛明安。
党媒尚且如此,其他新媒体、娱乐博主的报道更加夸张,一个个化身uc震惊部小编,恨不能将华国上下五千年的华丽辞藻加诸盛明安身上。
不过人民喜闻乐见。
既德才配位,自无人说三道四。
相关领导们一致认为盛明安的形象适合作新时代青年标杆,因此对官媒吹捧盛明安的报道再支持不过了。
物理学术界不平静,油管和华国网络沸腾整晚。
网友们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破晓,几个交流平台的网络流量都还稳定在某个数值没有降落。
无论是学术造假风波,还是戏剧性般的反转,抑或盛明安那惊人般的科研成果都能引来一大波讨论,话题度始终居高不下。
在这热度影响下,《华国青年报》通过盛明安就读高中联系上他本人,表示希望他能接受面对面采访。
盛明安不愿意,本想拒绝,可没多久就接到张群芳的来电。
张群芳:“《华国青年报》一定程度代表上面某些人的风向,你上了报就是华国杰出青年,就有一定几率被列入国家各种人才扶持计划里。其实按照你现在的成就,你本来可以申报国家的百人计划或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帮助你开展下一个科研项目。”
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都是国家扶持人才的政策,申报条件一个比一个严苛,而全国每年申报名单几十万,最终只选出一百多人左右。
张群芳原意是为他好,但前提是€€€€
“但是这些计划都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是博士学位。”
没错……
所有国家扶持人才计划最低要求,申报者必须是博士学位或拿到高级工程证书。
盛明安再清楚不过了。
因为他前世申报失败过一次,原因就是没有博士学位。后来拿到博士学位,就迅速得到扶持的科研资金。
“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些就放到后年再去考虑,不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却可以展望。只要你拥有重大科研成果,你就有机会拿到这个奖。一等奖不好拿,你还太年轻,但二等奖是完全有资格的。而《华国青年报》的报道就是一个风向标,也是上面透露出来的一个意思。”
张群芳笑呵呵说:“国家对青年人才都是很关心的嘛。”
盛明安眨着眼睛,有些心动。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华国最高奖项,评审规则及其严苛,百人计划跟这比起来就跟小学入学闹着玩似的。
一等奖必须做出对华国科技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而且必须是国内国外论文首发和获得科研成果第一人。
每年评审一次,华国颁奖历史上出现多次空缺,足见有多难拿到。
其次是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相对来说不会太难,但也只是相对一等奖来说。
张群芳对盛明安能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事儿充满信心,如果不是年纪太小,凭他完成的一千拍瓦级超短激光脉冲建模装置说不定能拿下一等奖。
“你今年高考,入学后顺便拿个国奖,学校任何一个实验室都会对你开放,你想申请项目资金,一路绿灯。”张群芳:“你不心动?”
心动!
盛明安:“我这就联系《华国青年报》。”
成功被导师张群芳说服,盛明安接受《华国青年报》的采访。
全过程两个小时,经过记者润笔后,第二天分别登上纸报和电子报,于各个软媒平台传播开。
马陶陶是追星少女,压根不关心学术圈那点事。
她对盛明安有印象,还是因为前不久广为流传的那段采访视频。
“舔”屏几天,马陶陶兴起入坑的念头,但之后连续几个月没有其他福利放出,盛明安本人连围脖账号都没有,完全神隐之后,她就转投娱乐圈无数新哥哥的怀抱。
因为加的几个追星群大粉都号召女孩们翻墙对战棒子,所以她也参与了。
被骂的滋味不好受,以至于马陶陶对始终沉默连个面都没露过的盛明安产生过怨怼之情,期间刷到围脖一个野生账号自称发表了《自然》这样的顶级期刊一作论文。
马陶陶当时嗤笑,傻逼一看就逼乎刚下飞机过来的。
心情不爽,于是怼了两句。
回头撸起袖子继续跑外网战斗,直到外交天团和华科院齐齐发声、油管舆论陡然天翻地覆,各个追星群里欢庆鼓舞,马陶陶还感觉不太真实。
过了很久,那股油然而生的骄傲扎根心底,逐渐生长、蔓延直到开花。
马陶陶忍不住加入姐妹们尖叫的队伍,连续几天,群里都有富婆发红包,心情就更愉悦了。
这天,群里又有富婆发口令红包,要求群里姐妹们祝福:【祝xxx得盛神之光芒照耀,今年顺利考研、明年顺利考公。】
因为富婆给得太多,群里姐妹们心甘情愿刷口令,马陶陶也抵挡不住诱惑。
富婆流泪评论:【咱群里还有没高考的妹妹们吧。知道一篇prl和《自然》正刊一作多牛逼不?简单来说,全省的高考状元都不一定能搞出一篇顶级期刊一作论文。】
【盛神被华国青年报采访!】
马陶陶点开链接,开篇被盛明安的照片摄住了魂,下意识就保存设屏保,回过神来不由感叹:“这颜值绝了……”
党媒的死亡照相都没能损他绝色半分。
接着向下划。
“据说你是去年九月才学习雷达工程,十一月左右才入门光学学科,是真的吗?盛明安答:是。”
“记者问:你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技巧或速成记忆法分享给大家吗?”马陶陶不自觉念出报纸内容:“盛明安答:没有。他顿了顿,补充:学习需要技巧吗?不是看完就记住、理解,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了吗?”
“…”
【学习不需要技巧?】
【好了,我知道我跟盛神之间的差距只差一个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
【你把看完就记住和理解吞狗肚子里去了吗?】
【盛神才十八。在我们这群研狗心里,盛神已经封神了。】
【可惜盛神不开围脖,否则底下一群求神拜佛的牛鬼蛇神。】
马陶陶被富婆的诙谐逗笑,眼睛盯着前面的prl和自然这几个字好半晌,忽然就笑不出来,慢慢想起昨天好像在围脖怼了某个野生账号博主。
那个博主自称发表两篇论文,好像就是prl和自然。
应该……没那么巧吧?
不是说盛明安没任何社交账号吗?
马陶陶点进围脖寻找昨天的留言,很快找到那个安崽不开花的围脖,仅有的可怜的两条博、灰色的头像,没有点赞和关注,比干旱的田地还贫瘠。
就……那篇华国青年报采访后面是不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到天才生活化的一面所以特别标注,盛神有个小名叫安崽?
上一篇:与小夫郎先婚后爱
下一篇:末世大佬穿进娱乐圈小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