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48章

作者:肥皂有点滑 标签: 种田 爽文 美食 穿越重生

  众人这才苏醒过来,恍若隔世。

  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话来说,有些听圣贤讲书的意味,沉迷而不自知,多少人竟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用莫少珩的话来说,就是邪·教头子开大会,将人说得五迷三道的。

  马车上,赵棣表情也古怪得很。

  他觉得,让莫少珩去煽动舆情,一定是一把好手。

  看看,刚才那些听讲的人,一个个跟着魔了一样。

  莫少珩其实有些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那样。

  因为……利益攸关。

  很多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一但和自己相关,共情能力就会变得特别强烈。

  再说,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太需要像律法这样的工具保护他们了。

  等三街战报一出,肯定会引起更大的轰动。

  金殿上,很多官员不愿意修订律法,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如今,依莫少珩所讲的内容,虽然会引起轰动,却是朝着的是好的方面,百姓都期待的方面。

  莫少珩倒是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赵棣问道,“你为何这么关心百姓的死活?”

  看似有些奇怪的话,但问得一点都不奇怪。

  莫少珩是镇北王府的世子,从一出生就不是普通的百姓,是贵族中的贵族。

  按理是接触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的,也就不可能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想问题。

  莫少珩一愣,然后嘴角带笑,“其实,我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百姓。”

  见过美好之后,哪里还能继续在淤泥里面翻腾打滚。

  为百姓多争取一丝光,这是他力所能及,无关道德,无关其他。

  赵棣:“……”

  ……

  接下来的日子,莫少珩很长时间都呆在了勤政殿,和三公,还有几位律法博士,一起修订律法。

  比想象的难。

  因为这是一个阶级的世界,贵族本身就拥有很多很多的特权。

  经历几千年才能推翻的三座大山,是莫少珩献出生命也无法做到的,他也不会那么傻,明知道必死还去赴死,没有意义。

  但他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让百姓得到公平的律法的保护。

  比如,什么刑不上仕大夫这些特权,莫少珩连半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

  他提出修订律法能够成功,前提条件就是,他没有表示出半点会动贵族利益的意思。

  哪怕圣人答应了让他修法,他也不敢去动有些不能触碰的东西。

  他要做的,就是将一些现代的有利律法条款,夹带进来。

  一开始,莫少珩还乖乖巧巧地跟着三公和律法博士们修法,但时间一久,莫少珩的那些奇怪想法,或者另开途径的一些想法,将三公和律法博主都震惊得心情澎拜。

  人类最宝贵的是什么?

  是思想,是先进的正确的思想。

  三公和几个律法博士,每天都要被莫少珩的一些想法震惊一番。

  新世界的大门都被打开了。

  他们大概明白,莫少珩为什么能被称为北凉的第一名士了。

  想常人之所不能想,突破了当下世人的范畴啊。

  能做到这一点的,在历史上被称为先贤。

  莫少珩就有些惭愧了,这些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人看得更高更远罢了,不值得被人夸赞和称道。

  修法在一天一天的进行着。

  朝廷今年也特别忙。

  因为……三年一度的科举又要开始了。

  第二届的北凉科举。

  有了第一届科举的成功,相信第二届会更上一层楼。

  其实也是可以想象的,毕竟第一届,观望的读书人居多,特别是贵族,很多人还放不下身段来和寒门弟子争呢。

  可是第一届,朝廷直接录取了一百名官员,这一百名官员被分配去了各地,主要负责义务教育,听说都是做得有声有色,眼看其中不少都能因为功劳而高升了,羡慕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当各地将报考县试的人数报上来后,满朝文武和圣人都愣住了。

  “有多少人报名?”

  统计的人再次答了一次,众人:“……”

  面面相觑。

  一个针对寒门的选拔入仕的科举,竟然发展成了全民选拔制度。

  莫少珩赶紧咳嗽了一声,“恭喜圣人,贺喜圣人,从报名的人数来看,我北凉文教大兴啊。”

  “正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众人:“……”

  话是这么说,也的确是难以想象的文教大兴之相。

  但……

  有人问道,“敢问少师,你当初提出科举制度之时,是否就已经想到了今日之景?”

  莫少珩是打死不会承认的,只得含糊道,“当时,当时也没有想到,我北凉的读书人居然如此的热情。”

  众人:“……”

  信你个鬼。

  但现在怎么办?触及天下人的利益,还有人敢撤销科举制度不成。

  谁敢提,天下人的唾沫都能直接淹死他。

  莫少珩赶紧转移话题,“禀圣人,我北凉日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却远远不够,无论是市井需要更多的读书人,还是朝廷,也需要及时补充人员才是。”

  这话其实不用莫少珩说,金殿上的百官也感觉到了,特别是六部的人,以往还能维持北凉运转的人手,现在随着北凉变得繁华,人手竟然吃紧得很,每一个部门,一个人现在都当成两个人在用。

  累死累活得厉害。

  六部的尚书也站了出来。

  大概就是诉苦,想要圣人添加人手。

  人手从哪里来?

  一是从贵族推举制度,二就是科举。

  而六部尚书现在的感觉也微妙得很,因为……通过贵族推举制度而来的人,一点都不好用,毛病多得不得了,架子还大,关键是办事情也不给力。

  反倒是科举出生的官员,一个人能顶几个用,还任劳任怨。

  金殿上百官:“……”

  怎么他们听六部尚书的意思,是想向圣人要科举考上来的官员?

  看看这六部尚书,嘴里的话,跟软刀子一样,怎么还争抢起来了?

  六部尚书心道,科举三年才一次,他们这次不抢一点好用的人才,又得累死累活当牛当马三年。

  而且,以北凉现在发展的势头,只会更累。

  他们当然想多抢一点人。

  当然这话不能说得太明了。

  都是些老狐狸,所以笑呵呵的话里暗藏的,就多了些唇枪舌战了。

  圣人:“……”

  他还记得一开始推行科举的时候,可是艰难得很,反对得特别厉害。

  现在倒好,直接成了香馍馍了。

  想了想道,“各部门将所需人员一一列出来,斟酌后再做决定。”

  现在离京考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未雨绸缪。

  每次京考入仕的人数,都由圣人决定,倒是方便根据情况调整。

  下了朝,莫少珩没有离开,而是去了一趟皇宫。

  他上次炕的香肠不是好了嘛,正好给圣人和天妃都送一些。

  赵棣:“……”

  莫少珩:“你这是什么眼神?这可是好东西,在其他地方可买不到。”

  赵棣倒是不介意这个,莫少珩每次弄出来的东西必定是好东西。

  只是,“这个节骨眼,太子之位空悬依旧未定,我们给圣人送礼,怕是要引起别人的猜忌。”

  莫少珩一摆手,“管他的,你不送礼别人就不猜忌了?”

  赵棣:“……”

  好像也是。

  莫少珩继续道,“再说,你生为皇子,给圣人送点小东西,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说完疑惑地看向赵棣,“该不会你以前都没有送过圣人东西吧?”

  赵棣:“……”

  莫少珩一看赵棣的表情就知道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