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71章

作者:北沐南 标签: 天作之和 布衣生活 穿越重生

  王鸣叹息着摇摇头,“非是我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大街上耳目众多,谁知哪个是平武将军的耳目呢?”

  陈阜默了,平武将军是颛太后的亲弟。当年颛太后和亲到西秦,这个弟弟也跟着来了,这些年来在颛太后的庇护下,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平武将军的位置。

  以前先帝在时,他还能守点本分。自从颛太后辅政以来,这人却逐渐飞扬跋扈耀武扬威起来,不仅扩张庄子,侵吞良田。还经常逮着朝臣不经意间的话语就跟颛太后告状。也是因此,朝臣中对这人是避之唯恐不及。

  平武将军的事,有大臣提过好几回,颛太后却因只此一个弟弟,又是全力支持她的左膀右臂,她不可能自断双臂吧?每每总是高高提起,轻轻放下。这让平武将军更加肆无忌惮,朝臣也敢怒不敢言。

  “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事直说就可。”陈阜道。

  王鸣点点头,“陈大人可听过近日来的秘密传言?”

  陈阜皱眉,近些日子,他除了上朝,几乎都待在家中含饴弄孙,倒也没有注意到外面的情况。便如实说道:“什么传言,老夫还真没听说过。”

  王鸣小声道:“颛太后辅政以来,对其弟平武将军恩厚,又对其子弟看重有佳。甚至还接了楚家人进宫与王子一同学习,其吃用都与王子一致。”

  这件事众所周知,算什么秘密传言?陈阜疑惑点头,“这些老夫都知道,因为此事老夫还上书过。只是后来朝中重臣都不以为意,持反对意见的不多,这才定了下来。这事怎么了吗?”

  当初太后在众臣面前卖惨,说什么自己的侄子侄孙,好歹是自家血脉。她年纪大了,别的不想,就想多些后辈子嗣承欢膝下。自古百善孝为先,太后都如此说了,如果反对岂不是行不仁不义之事,诸位大臣这才没有坚持反对的意思,默认了此事。可现在,王大人提出这一茬来,是因为传言与此有关吗?

  他所想的没错,王鸣拍着大腿叹道:“大错特错矣!现在有传言说是太后有意日后让楚家人争那个位置!”

  “砰!”陈阜手中的酒杯不小心摔到了地上,滚了好几滚才停下来。他却看都没看一眼,失声道:“王大人何出此言?”

  “陈大人难道真没看出来吗?自大王去蜀地平乱以来,颛太后在宫中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是为了铺路?尽管没有明说,可聪明人只要稍微想想就能得出结论来了。”

  他看陈阜似乎不信,又道:“楚家的三公子深得太后喜爱。曾酒后出言,自诩为王太孙,说姑祖母属意于他,新王秦湛一旦被废,西秦便是他楚家天下。”

  “荒谬!荒谬!”陈阜气的吹胡子瞪眼,“无知小儿,也敢胡言乱语!”

  “是不是胡言乱语不知道,可是,陈大人你看看,颛太后辅政以来,王室中人,先王血脉在朝中的还有多少?几乎都因各种理由被贬被黜了。新王如今羽翼未丰,真有半点的错处被人抓住把柄,一旦被废……”王鸣脸上忧色明显,“这西秦基业说不定真能易主啊!”

  陈阜豁然站起来,“这绝不能成!秦国基业,历经百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岂能说易主就易主的?我等老臣,深受先王恩重,若不能保存秦国根基,将来老臣有何颜面面对地下的先王?”

  “正是如此,如今我们正该齐心合力,阻止此事的发生。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发生,可若不能未雨绸缪,以后事情真发展到这一步,只怕就晚了……”

  朝中暗潮汹涌,都在等关键时刻。

  “启禀太后,大王在蜀地将匪患清除,如今已经离开蜀地回王都,是否需要派人迎接事宜?”这日议事之后,有朝臣站了出来,启禀道。

  颛太后本不欲提及秦湛,没想到突然间被人提及,也不得不点头道:“没想到秦王这么快就平定了匪患,哀家果然没有看走眼。此事尔等安排下去就行了,不必再行商议了,等秦王回宫,哀家自会为他接风洗尘。”

  众人领命,陈阜却忍不住站了出来,“太后,如今大王已经弱冠之年,按理说应该能独自处理政务……”

  话还未说完,颛太后脸色已经变了,却不得不笑道:“陈卿,你知道大王一直身在宫外,直到几年前才接回宫中。大王对于朝中事务是一概不知,如何能独自处理政务?”

  陈大人摸着花白的胡须,摇摇头,“大王聪慧,此次又轻而易举的灭掉了蜀地匪患,可以说是能力卓绝。至于政务,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相信以大王的能力,学习上手也会很快的。”

  “此事事关重大,秦国基业不容儿戏。这几年哀家还能帮上忙,就让大王先看着学着再说。等日后大王大婚,哀家自会还政于大王。诸卿,此事不必再提。”颛太后强忍着怒气道。

  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这个辅政的权利,她岂会轻易放弃?这群老东西,除了成日里唧唧歪歪找茬还会做什么。可到底是先王老臣,自己偏偏动不得,看来得抓紧时间提拔培养自己的心腹之臣了。只希望自己的弟弟能争点气,帮自己稳住朝事。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他们还以为这次大王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就此能让太后放权,看来此事有些棘手啊。

  陈阜忧心忡忡,今日他的一番试探的话,从颛太后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传言未必不是真的,空穴来风,必有其因。正如王大人所说,此事不能未雨绸缪,万一颛太后发动朝变,只怕新王也难以自保。说不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全力相护。

  颛太后未免再提秦湛的事,匆匆宣布退朝。

  朝臣也没有办法,相互看看,只能行礼告退。

第102章

  一众大臣出来, 陈阜皱眉叹息。孙章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微微一笑,看来他放出去的传言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他抬头看天, 风起云涌, 只怕很快就能变天了啊。

  回到寝宫之中, 颛太后大发雷霆,好在平武候楚将军及时赶到,劝说了几句,这才让颛太后稍微气顺了一些。

  “你说说,你说说, 这些老臣就仗着自己资历老,丝毫不将哀家放在眼里。哀家辅政怎么了?就怎么碍着他们的眼了?”颛太后满腹闹骚, 没人诉说也只能给自家弟弟说说了。

  平武候楚汾笑着安慰了几句, “阿姐,不是我说, 你费心费力为了秦国,还讨不得好,何必呢?”

  颛太后凤目瞪他, “连你也说哀家做错了吗?该还还政与秦湛?”

  “哪里, 哪里?弟弟可不是这个意思。”楚汾讨好的笑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颛太后蹙眉道。

  楚汾左右看看, 似有难言之隐。看出他的意图, 颛太后挥挥手, 让宫人丫鬟都退了出去。

  楚汾这才小声道:“依我看, 太后与其立秦湛为王还不如推咱们楚家人上去。咱们可都是姓楚啊,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只要是姓楚的在那个位置上, 不都什么都听阿姐你的吗?反正比秦湛这个小崽子的好。”

  颛太后垂下眼帘, 低头看着自己保养得体的手,声音微冷,“这话你是自己想的还是听人说的?”

  楚汾一开始还得意洋洋,听到太后声音冷淡,有些踌躇,“自……自然是我自己想的,我能听谁说这些?”

  “谁要是在你耳边吹风,哀家饶不了他。你若是自己的想法,那就趁早将这个想法给掐掉。”颛太后冷冷的说道。

  她还不了解自己的弟弟吗?没什么头脑,除了贪图享乐,好逸恶劳还能有什么。原本还指望着他能助自己,现在看来,真的是不堪大用。若不是自己立着在,楚家早就被吞得渣都不剩了。

  “为什么?”楚汾失声,没想到太后会这样说。

  太后是他们楚家人,又特意让楚家子弟入宫,与诸位宗室王子同规格吃用对待。他还以为阿姐是有意着重培养楚家人,是为了争取那个位置,结果阿姐冷冰冰的话将他的希望打破了。

  这句话当然不可能是他能想到的,而是有人在他面前提起。他仔细想想,也深以为然,自先王去后,阿姐辅政,整个朝廷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她是太后,想要罢黜另立新王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楚家好歹是自家人,而且阿姐也十分看重楚家子弟,不然也不会接进宫中教养了。如果阿姐能立楚家子为王,他们楚家将来就能高枕无忧了。

  “为什么?你还有脸问为什么?西秦天下怎么也是姓秦。我可以拥立新君,可再怎么立新君,也是得在姓秦的中间选,万万也轮不到姓楚的头上。”颛太后一脸严肃说道:“哼!要不是看在你是哀家的亲弟弟,此时你已经被人拿下,人头落地了。”

  楚汾犹自不服,那人可是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他秦家人能坐,他楚家人就不行了?

  “太后,你可是楚家女,除了您的侄子侄孙与您是同一条心,秦家王室中您以为真能找得到真正听话之人吗?谁人不是希望你交出大权,安居于后宫之中?如今的新王秦湛现在还羽翼未丰,只能表面上依附于你。可真等到他大权在握之时,太后以为情形会是如何?还会像现在这么怕你,敬你么?”

  楚汾的话句句戳中颛太后的心窝,这些都是她最怕的事。

  “住口!”颛太后柳眉倒竖,随手抓起手边的杯子就朝着楚汾投掷过去。

  幸好楚汾见机得快,险险躲了开去。“太后!你可要想清楚了,如今只有楚家人才是你的后盾。”

  颛太后还想砸,可听到这句话,神色变幻莫测,手中的杯子也扔不出去了。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

  楚汾见颛太后神色松动,再接再厉,“阿姐,咱们从小在宫中受尽白眼,却一直相依为命。直到你豆蔻年华出嫁西秦,我也跟随而来,这中间我们姐弟二人经历了多少心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如今你我都已经垂垂老矣,再不为自己考虑考虑,就真的来不及了。”

  这话一出,颛太后感同身受,这世上她只有这么一个亲人了。自己在还能护着弟弟,护着楚家,可是万一自己不在了,楚家的日子可想而知了。分崩离析只怕都在旦夕之间。

  楚汾经人点拨之后,一想到未来楚家的结局就心中焦灼。楚家好不容易才到了如今的地位,绝不能衰亡败落下去。正如那人分析的那般,最好的办法就只有让楚家人坐上那个位置。情势迫人,势力越大,野心越大,只有至高无上了,才不会为人宰割。

  “你……”颛太后叹息,“你先回去吧,哀家乏了。”

  你怎么会明白,自己处在这个位置上也战战兢兢,什么东西并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秦国还有宗室,还有朝臣监管,岂是能肆意妄为的?若没有秦湛这个王,她又怎么可能名正言顺辅政?

  楚汾还想说什么,颛太后却闭上眼睛,一副不再搭理人的模样。知道自己无论怎么说,太后此时也听不进去了,只能告退离开。

  反正来日方长罢,今日先给颛太后提个醒,日后只要他不放弃,此事不是不可以谋划。

  他却不知道在他走后,身后的颛太后轻轻一叹,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哀家只能尽力庇护于楚家了,希望你的野心不会害了楚家。若真到了那一天,她又有何办法呢?

  这是她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旌旗招展,车马粼粼,秦王终于回到王都了。

  不仅仅文武百官前去相迎,连王都百姓都争先恐后前去城门处,想要一睹秦王风采。

  当初他率领三千奴隶将入侵的夷寇打退,可以说是震惊了所有人。可以说当初的王子湛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而现在,秦王湛带领三千奴隶,去蜀地平乱。蜀郡太守多少年没能解决的问题,连先王在时都毫无办法。可人秦王就带着奴隶走这么一趟,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将蜀地的匪患全部剿灭,这实非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今秦王得胜归来,说什么也要前去亲眼看一看。

  城门口,除了几个因病在家的老臣,朝中的大臣都来了。

  “来了,来了!”不知道是谁眼尖嘴快的喊了一句。众人远远看去,就见远处出现的小黑点,等了几息功夫,就能见到当头行进队伍整齐旌旗摇曳,远远就能感受到一股嗜血威压,能让一般人颤抖匍匐。

  这大半年的训练成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起当初来,军容军貌有明显不同,杀伐之气也更甚。

  百姓一阵骚动,这就是秦王的奴隶军啊,不过几千兵马,怎么气势却全然不同?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得胜归来的军队。可是,只有这么一支,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人马不算太多,却胜过千军万马。他们这些普通人不明白,这个与众不同便是称作军魂的东西。

  不多时,军队已经到得近前。队伍中间的王驾上,密封严实,让想看新王英姿的百姓不禁有些微失望。

  有贴身侍者传话:王近日偶感风寒,不得见风,迎接就不必铺张了,各自请回吧。

  陈阜乍一见到王驾马车造型奇特,心中疑惑,听到侍者这般说倒也能说得通了。并没有想太多,按照规矩迎接流程走完后便算完成了。

  王宫大门处,有十多人匆匆行来,守门的禁卫军伸手拦住来人。待看清当先一人时,周布有些惊讶,拱手道:“原来是程大人,匆匆进宫是为何事?”

  程回笑道:“有要事进宫觐见太后。”说完手中扬起一块通行令牌,一般来说,只要有此令牌者便能入宫了。

  周布看了一眼,点点头,是入宫令牌没错了。不过他看了程大人身后的十来人,有些疑惑,“程大人带来的这些人是?”

  程回捏着胡须,“太后近日想看俳优杂戏,故而老臣特意寻了过来,为太后解闷。”

  “原来如此。”周布也不再说什么,挥手让人放行。

  等人进去后,周布才回过头来,就听手下一人道:“今日大王回宫,百官都去迎接了,程大人居然没去么?”

  周布心中一咯噔,立马感觉不对劲起来,连忙高声道:“程大人,且慢!”

  程回停住了,微一侧头,看向身边的人。那人戴着黑色的帷帽,看不清脸。只见他轻轻一点头,径直走了出去。

  周布叫住程回,其实也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觉得程回出现在这里有点不对,想要多询问一番。就见一身黑衣帷帽的人走了出来,正要发声询问,那人已经揭下帷帽,露出一张冷峻肃然的脸。

  周布等人一惊,连忙跪下,“属下见过大王。”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湛。

  “起来吧,今日之事不可对任何人说起,否则寡人决不轻饶。”秦湛冷声吩咐道。

  周布等人哪里敢说话,只能应喏。

  许久之后,估摸着人早就走不见了,周布才敢抬手擦擦额头的汗。见到空空荡荡的宫门口,刚刚的一切恍如梦中。

  手下几人凑到一起,小声议论,“大王此刻不应该还没入城嘛?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还不让人发现?”

  “谁,谁知道呢?”

  周布回头瞪他们,“不想死就给我闭嘴!”

  几人立马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很明显他们还没有了解到今日的情势,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周布摇摇头,真能无知才好呢。他挥挥手,示意都回去。自己却看向王宫深处,偌大的王宫,辉煌大气,然而总有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啊。

  想到太后前几个月的清理王宫,再到现在大王悄悄回宫。他摇摇头,不能继续想下去,他们只不过是看守宫门的蝼蚁,能躲远点就躲远点吧。

  而此时的平武大将军府上,楚汾皱着眉,走来走去。而旁边的客坐上,一个戴着羊皮面具遮住上半边脸的人,正慢悠悠的喝着茶汤。

  楚汾转了半天,转得人眼晕,面具人放下茶汤站起身来,拱手道:“某言尽于此,平武候你自己想想吧,在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