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 第9章

作者:千萌 标签: 爽文 励志人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原本徐排长是打算借季椽一天的,考虑到带他去找人再送回来,估摸得一天时间了。但现在找不到人,他父亲又在这儿,不需要送回去,徐排长就直接把季椽放下了。

技术方面的问题,他觉得一个小孩大概是回答不出的,也不可能带民众的小孩回部队,还是直接交给技术部研究好了。

炮弹的事已经交待好,不需要他守着,离开农场后,徐排长就直接回了部队。

滨江镇是老战区,当年也是红军根据地,附近就有一支部队驻扎,徐排长就来自这里。他返回部队后,连长王贺问:“徐柏,炮弹的事弄完了?没出什么乱吧?”

很多民众都有点傻大胆,发现炮弹不一定上报,还会当成自己的东西收起来。这也就罢了,早前还有人想把炮弹拆了当废铁卖,差点没出大事,所以王连长还是挺关心的。

“东虎A3。”徐排长答。

“嗬,好东西啊!”王连长咂咂嘴:“就是发现得晚了,现在早落伍了,顶多补充一下历史资料。”

徐排长将金属探测器往桌上一放:“连长,我发现更好的东西了。”

“这是什么?”

“新型金属探测器。”徐排长道,又拿出季椽画的图纸:“比部队用的更灵敏,在水下也能测到,叫技术部过来研究一下。”

这时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开始一年,交战的老山区已经满山地雷,每次阵地战前都得用高射炮轰一遍,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避免触雷的危险。到后来战事结束时,双方互相埋下的地雷数量多到几步一地雷的程度,及至十几年后都没清理完。

也因此,一个好的金属探测器对部队有多重要,尤其探测水下地雷的功能,可谓如虎添翼,免除了部队在阵地战中的后顾之忧。

季椽原本是打算用完之后,再把配件装回收音机里的,结果一听部队需要,他想也没想就送出去了。等车开远了,他才猛地想起来。他家就两个电器,一台电风扇,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比电风扇略贵,是他家最贵重的电器了。结果被他拆了不说,还送人了!

“啊!完蛋了……”被发现的话屁股都要开花。

“怎么了?”季建国见儿子像突然想起什么,赶紧问:“是不是想起来了?”

季椽忙摇头。

季建国叹了口气,有些遗憾:“缘缘,再好好想想吧,这件事对那位叔叔很重要呢!”

季建国和这群下乡的知青关系都很不错,也知道不少人返城后没能分配工作,难得有一次机会,他很希望能帮上忙,可惜儿子想不起来了。

农场的爷爷们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他们比季建国考虑得更多,结合最近的新闻,众人对视一眼,发现大家的想法一样。

“看来准备要回去了。”

季椽父子俩疑惑的转身:“曾爷爷,你们要去哪儿?”

曾爷爷笑着摸摸季椽的小脑袋,眼中有不舍,同时也满怀兴奋:“谢谢啊,缘缘,爷爷准备要回去了,以后缘缘想找爷爷玩,就得到城里了。”

“咦?什么时候?有通知下来了吗?”季建国惊讶。

曾爷爷笑得高深莫测:“很快,很快了。”

金属探测器并非很高深的技术,之所以国内到现在还没有,主要原因还是那几年的混乱,有技术有能力的人都被下放了,导致民生和军事仍旧只能沿用十几年前的老技术。

如曾爷爷等人所料,这次金属探测器的事情被上报后,又引来一次动荡。

“我们到底还有多少人才被流落在乡下?已经耽误了十几年,还想浪费他们多少时间?”某位首长再次因此而发怒,于是全国各地都加快了知青返城的速度,很多当年被迫害的人也迅速调回原位,受到关注的滨江镇农场自然首当其冲。

甚至去年已经被下令撤销的革委会,好不容易挣扎了一年,也因为此事被直接按死,迅速被强行撤销和改制。

这些都是以后发生的事,和小孩子的季椽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在两天后得到了一份来自部队的奖状,名义自然是奖励他们发现炮弹的事,也因此宋冀宁,季勇,季武等人,所有那天去玩的熊孩子都得到了一张奖状。

这在滨江镇来说,算是一件很隆重的大事了,十几个孩子呢,当然不能默默无闻的就这么把奖状发下去。于是镇里非常隆重的召开了一次颁奖大会,还请了直辖市的老知书来颁奖。

滨江镇的父老乡亲都来了,这十几个孩子,把远亲都算上的话,差不多涵盖半个镇了,自然是要来给自家孩子捧场的。而身为主角的季椽等人,更是被家里换上了最好的衣服来参加领奖。

季武等小孩满脸兴奋,他们在学校顶多拿过几朵小红花,拿奖状还是第一次。宋冀宁等人心情更复杂些,他们小学时接受的是小红兵教育,乱七八糟的学了不少,却从没好好读过书,等到一朝平反,他们学的东西就完全没用了。而曾经的小红兵身份也成了坏蛋的代名词,老师同学都不喜欢,学习又跟不上,只好整天逃学旷课在外打混。

所以对于这份奖励,中二期少年的心理一边不屑一顾,一边又暗暗得意。

前面的领导还在讲话,会议室的门打开,一名年青公务员进来,亲切的说:“小同学们,准备颁奖了,大家都过来吧!”

小学和中学分别派了一个老师来看顾他们,学生们被分成两队并排走向小礼堂。季椽年龄和个子都最小,被安排走在小学队第一位,刚好和中学队的宋冀宁并排。

宋冀宁知道他胆小,怕他在台上哭,难得好心牵起他的手:“等下上台不准哭,害怕就牵着我。”

季椽:“……我不是经常哭的。”

要不是为了他们,他至于哭吗?就哭了一次,还被记得那么牢。

“好好,你不哭。”宋冀宁不信。

小礼堂的场景比想像中热闹,因为礼堂太小,来凑热闹的乡亲太多,没座位的人就在走道站着,还有窗台上趴着一批,一点也不庄重严肃。不过好在大家给面子,孩子们上台的时候,大家都给了热列的掌声。

宋冀宁照顾季椽,一直牵着他的手,季椽无奈,也只能任由他牵着。

部队发的奖状很大,和学校里那种小小一张的奖状不同,有一整张A4纸那么大,淡红色的底,深红色彩带花边,顶部还印有金光闪耀的“八一”两字,表示来自部队。

这奖状比起学校那种小小一张白纸带点小花边的奖状,不知酷炫几倍。宋冀宁等没见识的乡下少年瞬间就被折伏了,再也没法假装不屑一顾,荣誉感暴增。

他们不一定稀罕奖状,但稀罕打好学生的脸。

借着这份奖励,季椽上学的事迅速解决了。

滨江镇红星小学校长是受过迫害的老人,胆子被吓小了,一点不敢出格,季椽半路入学的事,政策没说不允许,但也没说允许,所以他一直纠结着不敢答应。李书兰跑了好几趟,这次就着季椽受部队奖励的名义,老校长终于同意了。

第16章 上学了

颁奖结束的第二天,季椽就上学了。

小学的名字很有时代风格,叫滨江镇红星小学。校长姓魏,是一名戴着厚眼镜的瘦削老头,为人有些古板,总是绷着脸,每天早上守在学校门口,迟到的学生一个个都要记名。

季椽第一天上学,季家三位家长都很重视。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本来是打算季建国,李书兰两口子送季椽上学的,季老根也想去,又去借了辆自行车,亲自载着宝贝孙子上学。

一家四口来到学校时,魏校长正站在门口检查学生的红领巾,戴歪的都要出校门重新戴正了才准进。季家四口送一个小学生来上学,气势略显嚣张了,让魏校长不由皱起眉。别人家小孩上学,顶多一个大人带来报名,季椽居然要三个大人作陪,真是不像话,太娇气了。

他扶了扶眼镜,对李书兰说:“闲杂人不准随便进校,只能一个人陪同。”

季建国和季老根都很不舍,但他们不懂报名怎么弄,只好守在门口,依依不舍的看李书兰牵着季椽走进学校里。

季椽无奈,还得乖乖的跟他们招手:“爷爷,爸爸再见,我中午就回家了。”

季老根抹了抹眼角:“缘缘,你在学校要乖乖的,放学爷爷来接你啊。”

季建国也是一脸担忧不舍的神情拼命点头。

魏校长脸色越发不好了。他不喜欢娇气的学生,这种学生容易在课堂哭闹,动不动就要爸爸妈妈,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回到办公室,魏校长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先说好,上课时不允许哭闹,如果影响老师上课,我就不收你。”

季椽乖乖的笑着回答:“是,校长。”

魏校长点点头,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季椽。”

“几岁了?”

“10岁。”

“读过书吗?会写字吗?”

“在家里学过,能看懂报纸,也会写字。”季椽一一回答。

魏校长见他看起来挺乖的,点点头:“你以前没上过学,就从1年级开始吧!”

季椽赶紧说:“校长,我认字,数学也没问题,能不能直接读5年级?”

其实他都想直接从中学开始,但显然不行,小学6年级是毕业班,一上学就读毕业班,学校估计也不可能同意,才退而求其次读5年级。他已经忘了小学学过什么,如果5年级的课程能跟上的话,他还打算跳级呢!

魏校长皱眉:“不要好高骛远,以为认几个字就了不起了,读书要踏踏实实才好。”

李书兰同意,不管季椽表现得多聪明,在她眼里就只是一个内向,容易受欺负的孩子而已。刚开始上学,当然要从最简单的1年级读起,1年级小孩还不会欺负同学,大些的孩子就不好说了。

季椽的要求被完全无视,李书兰和魏校长直接商定,很快给他办好入学手续。

上学是免费的,只需要付课本费。一年级有四门课,语文,数学,美术,体育。语文和数学课本每本8角钱,美术课本5角钱,总共2.1元。季椽对比一下后世的课本费资料费,瞬间觉得在这时代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随后季椽被领到1年级教室上课。1年级只有两个班,季椽被分到1年(2)班,老师没有让小学生自我介绍的习惯,直接给季椽安排好座位就开始上课。

这节是语文课,学的是看图识字。

语文课本第25课:

人,口,手

耳,目,舌,牙

头,足,坐,立,走

所有小朋友都站起来,跟着老师的动作抬起小手,念着:“手手,大手和小手,左手和右手。”

季椽一点也不想学,但校长说了影响课堂纪律就给他退学,加上妈妈还在窗外看着,只能假装很开心,幼稚的举着小手念儿歌。

李书兰在外面看了十几分钟,确定儿子很适应课堂环境才放心的去上班。

小学1年级的课堂对季椽来说,简单得令他痛苦。语文课的看图识字结束之后,数学是10位数以内的加法,美术是用蜡笔涂画。

季椽其实有稍微想过,或许他该放松心情,重温一下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童年。但一早上下来,他确定自己不愿意这么浪费生命。

愉快的童年不一定非要从1+2等于多少学起。

上午的课程结束,季椽出校门就看到守在门口的季老根。从早上分开到现在才不过两个小时,要说想家是绝对没有的,季椽还得装成第一次离家的小孩,依赖的跑过去抱住爷爷:“爷爷,我放学啦!”

“哎,缘缘!”季老根把季椽抱上车前杠,一边蹬车一边关心的问:“学校好玩吗?有没有被同学欺负?”

季椽奶声奶气的回答:“同学没有欺负我。”

“上课听得懂吗?”

“听得懂,课本上的字我都认识。”

“哎哟,我家缘缘好聪明!”季老根笑着哄孙子,但显然不信。

两人回到家不久,季建国也回来了,满头大汗。他从农场骑车回来接儿子,结果没接着,心里超级遗憾。

“缘缘,学校怎么样?上课听得懂吗?”

“都听得懂,太简单了,我不想读一年级了。”季椽认真的说。

但是家里人都把他的话当童言稚语,没当回事。李书兰更是严厉批评了季椽好高骛远的行为,不能认识几个字就把自己当天才了,读书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积累。

刚上学的头两天,季家人很紧张,上午下午都坚持接送季椽上下学。后来发现,其实季椽离家的时间也就两个小时左右,还不比季勇带他去玩离得久,而学校和家里的距离,慢慢走路也才二十分钟,拐过两条街就到了,实在没有接送的必要。

然后季家就淡定了,懒得接送了。季椽就过起了自己上下学的日子。

发现季椽自己走路后,跟他同路的几个小学生便邀请他一起玩,季椽才发现这群小孩拿了根小棍子,棍子上绑着个圆圈。光看样式的话,挺眼熟的?

“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寻宝啊!”一名小孩回答:“我们也要找到炮弹。”

小孩们思想单纯,只知道有其他小朋友拿着这种圈圈找到了炮弹,还拿到大奖状,他们也打算去找一颗炮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