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 第181章

作者:英桃 标签: 种田 美食 穿越重生

  李青文这才想到自己出来的目的,猛然发觉小腹涨的厉害,赶紧道:“哥、哥,快、快撒手,我要憋不住了!”

  江淙立刻放手,李青文着急忙乱的赶紧解里裤上面的带子。

  正是应了那句话,越着急越乱,他手忙脚乱的把活扣给拉成了死扣,还使劲拽了两下,打成死结了。

  李青文都快疯了,他可不想这么大了还尿裤子,尤其还是在江淙的面前!!

  那样的话,一辈子都没法抬头了!

  “别动!”

  看他忙成一团,江淙伸手制住了李青文,一手拉着裤子,一手拿着匕首在他的里裤前面划了几道。

  眼珠子都快瞪掉地上了,李青文看着那闪着幽光的刀面,一动不敢动,生怕会酿成一辈子无法挽回的大错。

  江淙的手很稳,把裤子前面安然的开了一道口子,连毫毛都没有伤到,看怀里的人僵硬的还没回神,便顺手把里面那个呆若木鸡的小家伙拿了出来,甚至体贴的“嘘”了两声。

第203章

  日头都出来了, 依旧很毒辣,河滩上一堆挨着一堆的河蚌,水里面冒着一个个湿淋淋的黑脑袋。

  李青文躺在帐篷里, 他已经醒了, 但是根本不想睁开,努力让自己再次睡过去。

  只要醒着,他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昨天的事情, 恨不得从拱进土里,钻进地心。

  他死了,脸都丢光了,人活着还有啥意思……

  李青文直挺挺的躺在地上, 双眼无神, 羞耻心千疮百孔, 还、还特么不如尿裤子,悄悄的洗干净了, 没人知道, 他还是一条好汉,现在可算是完了,完了!

  李青卓第三次进帐篷,摸李青文的额头和脉,“仔儿,身上不得劲?”

  不想害二哥担心,李青文有气无力的爬起来, “没事, 二哥, 昨天睡晚了。”

  这不是托词, 李青文昨天确实睡的晚, 他解决了人生的急事,然后就生无可恋,江淙不放心,陪着他去河边泡泡脚,游游水。

  江淙还有任务在身,不能久留,强把李青文送回帐篷,夜里就离开了。

  李青文正捧着碗喝蜂蜜水,李青勇上来歇口气,一脸谄媚的把草垫子铺好,喊李青文快要挖珍珠,他们都攒一堆了。

  从前,他们还不信邪,但是做了无用功之后,一个个低头比谁都快,谁跟珍珠有仇呢。

  挖出了两颗圆滚滚色泽好的白色东珠,李青文一琢磨这个能卖多少钱,心思终于有了转变。

  脸丢都丢了,银子可不能再没有,要不自己太可怜了。

  自从知道一颗珍珠能换好多只羊,李正亮和李正明哥俩像是跟屁虫一样贴着李青文,小叔叔一挖出珍珠,俩人便在旁边“哇哇”的叫,河里的人听到这动静,下水摸的更起劲了。

  李青文这次也带毛毛出来,本来想让它出来歇歇,结果毛毛却很担心水里的人,蹲在岸边一直盯着,谁要是长时间没出水,它就使劲的叫。

  李青风也有办法,把毛毛放在桦树皮的篓子里面,让它在水上飘着,毛毛不愿意呆在篓子里面,李青风又把它从里面抱出来,毛毛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浮水。

  毛毛它们毛厚,天热的时候有点难受,它看上去很喜欢在水里,吃饭的时候,也没上来,李青文蹲在岸边喂它,喂完了,给它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

  出来三五天,将这一片的河蚌摸了一半,得了不少珍珠,众人心满意足的回家。

  风车还没做好,先收了苘麻,荞麦的白花一片片都没了,叶子逐渐变黄,家家户户开始磨镰刀,补麻袋。

  营地外面的百姓们为秋收准备着,营地里面的官兵也没闲着,向着森林方向建了几个岗哨,北方的威胁暂时没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东边的普句。

  因为这个举措,边城的人再去森林可就安全多了,所以,李青风带着村子的小子们跟着江淙和官兵再次去了森林里面。

  因为上次的事情,营地内外的人对森林挺怵的,如果不是江淙带人,他们根本不会答应自家孩子再去那里。

  一到八月,边城的风就有点不一样了,荞麦粒子被吹干了。

  家家户户一天往荞麦地里走七八趟,熟的差不多了,第二天便开始下田收割。

  荞麦没有高粱那么粗,没有豆子那么扎手,没有黍子穗子那么沉,杆子轻,一搂一把,一割一片,算是非常好收的。

  当然,不管多好收,李青文也不被允许拿镰刀,他勉强把勺子和铲子抢了过来,给干活的人做饭。

  因为帮工的人多,陈氏和姜氏也都在家里,姜氏马上就要生了,陈氏虽然着急地里,但更担心儿媳妇,不像从前那般争抢着干活,而是守着姜氏。

  李青文知道嫂子辛苦,特意给她用小锅做了胡萝卜炖牛肉和南瓜粥。胡萝卜是从菜地里拔出来,大家都洗了直接空口吃,李青文知道胡萝卜营养全面,把蒋立平送过来的牛肉一起炖的烂烂的。

  现在,大家伙也知道了,做菜用味料多,味道才会好,所以各家各户也都相互学着做,但李青文做出来的味道跟别人的还是不一样,格外合胃口,所以姜氏就忍不住多吃了些。

  然后,晚上的时候,突然就要生了。

  李青文还在鸡蛋肉酱,这个容易下饭,干活的时候最受喜欢,突然就听到前面的叫声,拿着铲子的手不由得抖了抖。

  火都不管了,李青文他们跑去前面,还没进屋,就被陈氏挡住,连连挥手:“快去找你五婶子还有周瑶,你嫂子快要生了!”

  李青文撒腿就跑,狗狗们也被一声声的惨叫给吓到了,一会儿跟着李青文跑,一会儿就往家跑,它们懵了,不知道该做啥。

  很快,村里接生的婶子、李茂玉和周瑶等人全都到了,一众男人被赶到了外面。

  李正亮和李正明俩人听着娘亲的呼痛声,小脸吓的煞白,李青卓把他俩领到一边安慰,李青瑞在门口着急的走来走去,他刚从地里回来,手里还抓着几根荞麦,紧张的都忘记放下了。

  李青文抱着李正颜,小丫头平时最喜欢说话了,今天却不咋开口,大眼睛盯着房子里头。李青文第一次遇到这事,心里十分不安,抱着她走来走去,差点一下子撞到车辕上。

  他一直都知道娘亲和嫂子天天忙里忙外不容易,但是生孩子这事,别人再急都帮不上忙,十月怀胎的痛苦,还有生孩子时走的鬼门关,只能她们硬抗过去,实在是太难了。

  想到这里,李青文抱紧了怀里的小侄女,心里隐隐盼望着嫂子再生个侄子。

  他咋盼望都没有用,到了夜里,孩子生出来了,是个小丫头,母女平安。

  李青瑞现在是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爹了。

  除了李青瑞和李正颜,李家其他男人和孩子都被赶去营地里面睡觉,李青文走之前煮了满满一大锅粥,谁饿了都能直接盛一碗吃。

  李正明后悔了,他凑到李青卓的身边,小声道:“二叔,我不要小妹妹了。”

  他年纪长了些,已经知道生娃娃是个很痛苦的事情,不想娘亲这么痛苦。

  可是,他还不知道,要不要孩子,不是他能说的算的。

  李青卓只能跟他说,以后好好照看娘亲和妹妹,不能让她们受欺负。

  “还有奶奶……”李正亮嗡嗡的开口道:“我们也会护着奶奶。”

  李青卓笑了,“好,我们一起。”

  李正明被小叔叔搂着,突然把小脑袋拱出来,小声问道:“我以后也要生娃娃吗?”

  李青文赶紧捋了捋他的脑袋,“你不能,你是个男娃。”

  怕他再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李青文赶紧道:“我和你二叔,你三叔,你四叔,我们都是男娃,不能生。”

  李正明却有些失望,嘟囔道:“要是我能生就好了,我、我能忍,我、我不怕痛……”

  一边说,两只手攥的紧紧的,害怕的嘴都咬白了。

  李青文亲了他脑门一下,“以后把这话说给你媳妇听。”

  把她逗笑了,分散了注意,可能就没那么疼了。

  睡了三个时辰,李青卓和李青文起来,俩人回去把骡马喂了,李茂贤比他们起的还早,把草料都拌好了,爷三个把草料倒进长长的槽子里面。

  李青瑞一个晚上没睡,把襁褓中的小孩子轻轻的抱出来给俩弟弟看。

  红红的,小小的,软软的,李青文只瞅了两眼,没敢上手,和二哥一起去后屋做饭。

  睡在西屋的李茂玉听到动静,打着呵欠起身,还没到后屋,就被李青文推了回去。

  饭做好,哥俩去牵着马去河边喝水,有帮工过来,前前后后也花了三刻钟才让所有马都喝饱了。

  早上李青文和姜氏都喝粥,其他干活的喝粥可顶不住,得吃实打实的高粱米饭,就着咸菜和鸡蛋肉酱。

  吃完饭,干活的都去下地了,李青文洗完碗,出去晒抹布,就看到大哥被赶出来了,然后听到嫂子的声音在厢房里传出来,“走来走去晃的我眼都花了,这用不着你,快下地把粮食收回来。”

  在边城怀的这一胎,有陈氏照顾着,周瑶调养着,姜氏没咋太受罪,虽然昨天才生完孩子,隔了几个时辰,精神还挺好。

  有陈氏和李茂玉还有另外几个婶子看着,李青瑞干啥都插不上手,被媳妇撵着下了田。

  李家这边的女人忙着姜氏和孩子,方氏带着几个姑娘过来帮忙,李青文又被赶离了灶台。

  地里的荞麦早就被晒干了,割下来,被车拉到北面的场院,直接摊平,铺厚厚的一层,骡子拉着碌碡一遍遍的碾压过去。

  荞麦茎秆细,大腿高的秸秆先支棱着,很快就被碾平了,上面一层秸秆,下面是沉甸甸的黑色粒子。

  压的差不多了,马先卸下来歇口气。

  李青卓和李青瑞和另外几个人拿着一把叉子,把压平的秸秆插起来,通通翻了个个,然后继续套牲口接着压。

  粒子掉的差不多了,再把压瘪的秸秆翻出来,叉到场院旁边。剩下的堆到一起,这里面大半是粮食,还有土和碎秸草,风足够大,直接扬场。

  木锨铲起半下,使劲扬到空中,沉重的粒子落在地上,轻飘飘的土和秸草碎被吹到了旁边。

  一锨锨的扬起来,很快粮食和那些草碎便形成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堆子,如果扬的足够干净,就可以直接用簸箕把粮食装进袋子里。

  因为地多,各家的场院都不小,这一场多则能打二三十亩,少的也能压十几亩的荞麦。

  一边收割,一边打场,然后装袋子,拉入粮仓,秋收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第204章

  不管多少人手, 秋收的时候都不够,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忙地里的,小孩子也得去田里, 没有闲人。

  除了帮工的, 江家和和马永臣他们也都给李家收庄稼,陈文的大嗓门又在地里响起来,催促流犯们干活快点, 收完荞麦还有豆子、黍子和高粱,动作这么慢,要是赶上下雨,又得少收粮食。

  周丰年手握着镰刀割庄稼倒是挺利索, 就是腰受不了, 弯不了别人那么久, 有时累极了就骂几句,骂完还得接着干。

  他躲过了那些争乱, 本来都上奏说要回去, 结果林潭离开后,他反倒被提了起来,天天操心劳累,领的那点俸银都不够喝一顿花酒的。

  不管心里多大怨气,周丰年也不敢撂挑子,龙椅上的那位可不是善茬,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掉脑袋。

  虽然好几年没下地了, 李青卓干活依旧没有落下, 弯下腰“唰唰唰”几下, 他那几根垄的黍子就只剩下了齐根的茬子, 一般人赶不上他。

  李青文也到地里了, 不过他就是牵着骡子,其他人把一堆堆的庄稼抱到车上,他赶车一点点的往前走,装满之后再转过去,拉到场院,那边自有人卸车。

  秋收正忙的时候,普句那边终于有了回信,说是无意和大梁冲突,以后愿意和平共处,让他们先将普句的百姓放了。

  普句从前也是乌松部落的附属,造船技术极好,一半国土在岸边,一半在岛上,一直和大梁有摩擦,现在只回了一封信就想把这么多人要回去,周丰年和江淙都觉得对方不怎么诚恳。

  普句那边根本不在乎这些被路走的百姓,连接都不来接,好像死活都一样。

  但是,只要不打起来,他们和普句也不算是敌对关系,这么多人在营地里,不单养着,还得防着,长此以往,也不是个法子。

  最后,周丰年决定还是把崔远等人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