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怼王 第107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爽文 种田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赵记者大感兴趣:“治安联防队是什么组织?”

  另一个大娘得意地给赵记者科普:“治安联防队,一听名字就知道,那是管治安的,像解决社员纠纷啦,家庭矛盾啊,卫生问题啦,都归我们管。”

  赵记者频频点头,接着再问:“那治安队招人不限岁数吗?”

  另一个大娘说道:“限啊,只招五十五周岁以上的,我们韩队长说了,一是让我们老同志发挥余热,二是我们经验丰富,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在我们面前统统现形,而且我们上能管老,下能管小。”

  赵记者佩服地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他接着把话题转到韩队长身上,“你们的韩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刚才还滔滔不绝的大娘突然闭口不言,再问就说:“我们韩队长做的事,本队的社员明白就行了。这叫闷声为人民服务。”

  赵记者是肃然起敬,这韩队长觉悟就是高,为人民服务还是闷声的。

  赵记者不死心,还想多了解一些情况,不料大娘们开始问他了:“小伙子,你是来干啥的?磨面?但也没看你带麦子。修机器也不像?你是探亲的吧?你姓啥叫啥?亲戚叫啥?”

  赵记者现在还不想暴露身份,于是灵机一动,道:“我来看望朋友,我朋友……姓秦,是个知青。”秦肃的弟弟可不姓秦嘛。

  大娘热情地说道:“原来你找秦直同志,他在村南的农机修理厂,这会儿正忙着呢。”

  赵记者赶紧说道:“我这就去找他。”

  大娘们终于放过了他。

  赵记者进了村,被磨坊那边隆隆的响声吸引了,他快步走过去,就看见磨坊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排队来磨面的。

  赵记者钻进人群打探消息:“老伯,你是磨面的?这里磨的面细吗?价格贵不贵?”

  老伯瞥了赵记者一眼,说道:“小伙子,面不一定是细得好,还有人想要粗的呢,这磨坊里工作人员态度好,你想要粗就粗,想要细就细,每次都把磨盘里的面扫得干干净净,不占你一点便宜。价格也不贵,别人啥价他啥价。”

  其他人也叽叽喳喳议论道:“就是啊,俺们宁愿跑远些也爱来这里,磨得快,态度好,又是热茶又是瓜子的。上回俺们村有个大娘冒雨来磨面,韩队长见了,派个小伙子帮大娘把面给扛回去,把大娘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见了人就夸韩队长人好,韩李村的人心善。”

  赵记者接着问:“那你们见过韩队长吗?觉得他的人如何?”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我第一次来,没见过他人。有的人见过。听说长得可俊了,人又和气。”

  “我跟他熟,我是韩队长未来大嫂邻居的表姨的表妹。”

  赵记者:这关系可真熟。

  赵记者跟这些人聊了半天,只在外围打转,还是没打听到实质消息。

  他退出人群,围着磨坊转悠一圈,这才发现,磨坊的入口处还写着对联:“春水映笑脸,东风拂尘埃。”

  赵记者出了磨坊继续往村里走去,发现这村中是遍插红旗,标语到处都是。

  农田边写着领袖的话:“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砖窑旁边写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广大社员造一个幸福新家。”

  食品厂写着:“没有经验靠实践,没有专家靠大家。”

  赵记者看到这些标语赶紧刷刷记下来,这些留着以后写文章用,稍稍改一改就能当标题。

  这村里的人都是人才呀。

  赵记者想找秦直聊一聊,结果没找到人。

  他转了一圈,最后去了生产队的院子里,在这里,赵记者看到了张会计、何保管、李满堂三人,就是没看到韩队。一问就是人家太忙了,一大早过来把工作安排好就去搞实地调查了。

  赵记者挨个询问三人同一个问题:“你觉得韩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会计说:“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把李满福都干趴下了,能不能干吗?

  何保管说:“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说干啥就干啥。

  到了李满堂这儿,溢美之词就多了:“他是一个大公无私,有格局有心胸的人,因为有他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八队才有了希望。”

  赵记者刷刷记下要点。

  赵记者在门口遇到了探头探脑打探消息的李小波,他自然不肯放过,积极采访李小波。

  提起对韩兑的看法,李小波显得神情激动:“韩队长拯救了我,是他把我扳回正路。”

  赵记者一听,这里头挺有故事,接着一步步追问真相。

  李小波假装擦了一下眼角激动的泪水,表情夸张,情感丰富:“我是前任队长的远房侄子,我以前年纪小不懂事,只知道跟着前队长的儿子瞎混。上任队长倒台后,我以为我会遭到打击报复,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是没想到,韩队长胸襟宽广、不计前嫌,他主动来找我,用马克思主义,领袖思想教育我,开导我。几次之后,我的脑袋开了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而不是勾心斗角中。我们村中像我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我们谁不夸韩队长好?”

  赵记者越听,心中越敞亮,腹稿都已经打好了,题目也拟好了,《大爱无私——用博爱化解百年家族恩怨》。

  李小波生怕赵记者漏掉关键词,那样,他岂不是白刷标语了。

  他指着生产队墙上的标语说道:“记者同志,你看,这就是我们社员自己刷的标语:人民的时代人民的天,人民的干部人民来选。”

  赵记者果然受到了启发,掏出小本本记下两个新标题:《学大寨新典范》、《人民的干部人民选》。

  采访完李小波,赵记者又问出那个关键问题:“李同志,请问你知道不知道韩队长在哪里?我想采访采访他。”

  李小波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我们队长忙得很,我也在找他,从村口到村尾,人人都说见到过他,但就是找到不他。而且他还低调,不爱出风头。他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赵记者再次肃然起敬,也更加坚定他一定要采访到韩兑的决心。

  赵记者恳切地对李小波说:“李同志,你见了韩队长一定要转达我的心愿,我特别想采访他。我知道他这人很低调,但这次采访意义重大,咱们县没有学大寨的典范,你们韩李村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而且,我们报社还接到了群众来信,他们也想知道你们的具体情况。李同志,你看,不但组织需要你们站出来,人民群众也需要你们。”

  李小波低下头,内心斗争良久,最后抬头说道:“记者同志,我比较担心的是,大家都知道了我们韩李村所做的事,会不会有人举报我们队长?举报我们韩李村专心搞经济?”

  赵记者保证道:“不会,你们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你们村有夜校,遍地是红旗和标语,还是一个政治典范。”

  赵记者握着李小波的手,说:“李同志,你尽管放心,要是你们能当上政治典范,以后更加不怕别人举报你们。”他没有详说,只给了个“你懂的”的表情暗示。

  李小波终于放了心,他说道:“你今天来得不巧,可能找不到我们队长。不过没事,我把生产队的电话留给你,你后天早上8点往办公室打电话,他应该在。”

  赵记者高兴地记下电话号码,跟李小波告别。

  打发走赵记者,李小波忍不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第一次见记者,哪怕提前背了好几遍台词,可还是紧张。

  他拔腿往河边跑去,此时的韩兑正趟在河滩上的草地上晒太阳,他旁边有秦直和周游陪着。

  李小波跑过来向他报告消息:“队长,那个记者走了,说下回再来。”

  秦直问道:“我觉得你还不如接受他的采访。”

  韩兑嘴里叼着一根茅草根,说道:“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知道珍惜;越是不能轻易得到的,他越想要。不着急,抻一抻他。”

  秦直:“……”他感觉他好像参悟到了别的什么。

  到了第三天早上八点,赵记者准时往生产队办公室打电话。

  韩兑的语气客气又礼貌。

  赵记者言语恳切地表示了自己想要采访他的意愿,韩兑考虑一会儿,才说道:“赵记者,其实我真的没做什么,我只是做了所有的无产阶级革命干部该做的事,我只是为组织贡献我的绵薄之力,你们却要采访我,我真是于心难安哪。”

  赵记者忙说:“韩同志,这次我们采访你,意义十分重大,是为了弥补咱们县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是为广大干部树立一个榜样,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方向。你的眼光要放远些,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组织为了人民。”

  韩兑再次思索一阵,最后答应道:“赵同志,你不愧是专业的记者,你把我说服了。”

  赵记者朗声笑了起来:“韩队长,我这就出发去你们韩村李,我们中午见。”

第096章 赵记者采访记

  赵记者要来采访的消息, 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村,甚至还传到了隔壁村。

  韩李村的村民兴奋异常,说话带响, 走路带风。还有人主动敲锣打鼓, 鞭炮齐鸣。

  韩兑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我们是一群低调的人,不要那么张扬。同时也是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素质有觉悟的人。你们大家平常干啥今天继续干啥。”

  话虽这么说,但大家还是好好准备了一番, 村头的几个大娘都被记者采访了,万一采访到他们呢?可不能给韩李村丢脸。

  大家自觉主动地把自个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再不约而同地把村中的道路打扫干净, 然后换上整齐的衣裳, 静等记者来临。

  这期间韩兑全家也受到大家的热烈关注。

  韩大华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直接想躲, 陈月香也觉得他上不了台面, 就没反对。

  韩大华一躲, 韩梅也想躲。万一记者问到她可怎么办?她这张嘴可不像弟弟, 笨得不行。

  韩刚一看他爸他妹都要躲起来, 那他更得躲,他躲的理由很简单:“我长这么丑, 别吓着记者了。”

  韩兑一听,都躲起来还怎么制造热度?

  他劝道:“爸妈, 大哥大姐, 你们都听我的, 不用躲, 就像往常一样, 该干啥干啥。万一记者采访到你们, 你们就本色回答。”

  韩兑先是整体激励,接着是针对个体鼓励,一个个来,他先鼓励韩刚:“大哥,你如今可是砖厂的中坚力量,踏实能干勤奋好学,是无产阶级青年男人的代表之一。”

  韩刚:“可是我丑啊。万一被拍到照片影响村容。”

  韩兑说:“只注重外表,那是腐朽落后的资产阶级思想,我们注重心灵和内在美。”

  韩刚切切实实地被安慰到了。他弟弟就是好。

  对于韩梅,韩兑也是大加鼓励:“大姐,你也是女同志的代表之一,要再勇敢一些,要试着从幕后走到台前。咱们村的女同志越有名气,正面影响就越大。”

  韩梅觉得这话挺有道理。

  说完哥姐,最后是爸妈:“爸,妈,咱们可是模范和谐的一家。可以适当展示给他们记者看看。”

  陈月香有些不安地问道:“小锐,我跟你爸都没念过多少书,万一人家记者问到我们不懂的地方可咋办?”

  韩兑安慰道:“那不能,专业的记者一般只问你们知道的。赵记者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记者。”他不专业也没关系,他会引导他的。

  韩兑安慰完家人,便开始做准备工作。李小波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但自己忙,还把弟弟李小涛给拎过来帮忙。刘逢秋和李小江也跟着来了。四个打扫生产队院,整理办公室。

  他们从全村搜罗了不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籍,摆在办公室的书架上。

  韩兑有一套旧的领袖文集,李小波觉得太旧了,就问道:“队长,咱要不要去弄一套新书来?”

  韩兑摆手:“不用,书越旧越显得我经常翻看。”

  李小波一听直拍大腿:“不愧是队长,什么都懂。”

  两人的对话刚好被门口的周游秦直赵永进他们听到了,几个人面面相觑。

  周游见韩兑的衣裳穿得也跟往常不一样,是灰色的干部服,头发也梳得比较严肃古板。

  他建议道:“韩哥,你这身打扮把自己整得太古板了,要不我帮你重新弄弄?”

  韩兑又说:“不用,我是故意整成这样的。我现在可是生产队队长,就得有队长的样子。”当干部的,年轻时得往老了打扮了,等老了再装年轻。前者显得少年老成,稳重;后者显得人老心不老,有活力。这可都是有讲究的。

  李小波做为已经被记者采访的人物,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大家伙分享自己的经验:“以我的经验,我觉得赵记者有可能会采访你们这些知青,你们回答问题时要谨慎些。”

  秦直直率地说道:“我觉得我可能不适合接受采访。”

  赵永进爽气地说:“没事,我跟谁都能聊,而且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