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兴国 第135章

作者:寻香踪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滕志飞加入之后,行远的材料研究部才算正式成立,他和那名材料专业的本科生一起,被派往矿冶大学协助林辰教授继续,一起研发特种合金钢。

  远夏希望最迟明年,就将挖掘机给造出来。

  广交会的时候,行远依旧带着自卸车和电动缝纫机去参展。

  这次自卸车多了一款,增加了一款10吨重的中型自卸车,型号为XY002,其载重能力比之前那款也多了4吨,几乎快赶上原来载重量的两倍,但是价格只有90000元,只比原来多了32000元。

  不仅如此,这款中型自卸车的驾驶室里还装上了制冷空调。

  车上装上空调,尽管只有制冷功效,依旧相当具有吸引力。

  因为南方地区夏天炎热,尤其是广东地区,每年几乎有长达七八个月的夏天,虽然最高温没有北边的内陆省份高,但对于常在户外工作的自卸车司机来说,开车相当于坐在蒸笼里。

  车载空调就可以将他们从难耐的炙烤解放出来。

  这在国内同行中还是独一份。因为这之前,卡车驾驶室里只有风扇。车载空调只背用于比较高档的小轿车。

  不过这次来参展的只有一台样车,并且只接受预订。因为XY002只来得及做样车,还来不及投产。

  不仅如此,新出的6吨重轻型自卸车也安装了空调,定价比原来高了2000元,从58000涨到60000元。

  这款车载空调是从日本进口的,成本价就需要两千多,相当于装这款空调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要贴一点,但它是卖点之一,所以哪怕是不赚钱也要装。

  新车果然吸引了很多的注意力,仅在广交会上,就预售出去了五十多辆。

  6吨轻型自卸车因为增添了空调,也在广交会上卖出去了将近两百辆。

  广交会结束之后,远夏直接在《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上刊登了XY002的大幅广告,重点强调了新车的空调。

  广交会结束之后,销售部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整个十月,行远自卸车的销量达到了历史新高,加上广交会上的销量,一共突破了五百台。

  作为一辆专业性的工具车,这样的销量在全国同行业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远夏估计,到明年夏天来临之际,自卸车的销量会进入一个高峰期,毕竟现在天气开始凉快了,制冷空调显得并不那么必须,到天气热的时候,司机们才会想起来空调的妙处。

  工厂加班加点,生产自卸车。远夏目前也尽量采用现货 预售的模式进行销售,备一小部分货,大部分都是一边下单一边生产,避免造成产品积压,保证资金流动顺畅。

  广交会后,远夏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公司申请的863计划项目审核通过了,并收到了一笔一百万的项目拨款。

  钱不多,但这是一种资格认证,以后企业还会有税收优惠。

  行远研发部的人得到这个消息,个个欢欣鼓舞,不说别的,就光这个履历就不得了,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对升职加薪都是非常重要的筹码。

  研发部的人铆足了劲,想赶在明年春季广交会之前将挖掘机给造出来。

  之前人手不够,进度缓慢,现在人手添了好几个,进展神速,远夏也十分期待挖掘机研发成功。

  不过他也清楚,别的一切都还好说,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林教授特种合金钢的研发时间。

  虽然挖掘机大臂用的高强钢可以从国外进口,但价格昂贵不说,未必还买得到,有些材料对外国来说也是战略物资,他们是严格控制出口中国的。

  行远的挖掘机要想跟国外竞争,必定要大批量生产,如果重要材料掌握在对方手里,人家随时都能扼住你喉咙,等于是将命运交到了对方手里,所以最好还是自给自足。

  不仅仅是钢材要自给自足,其他重要部件比如液压缸、柴油机等,都要争取自给自足。

  当然,这一切都是远夏的美好愿景,全部实现自给自足实在是太难了,毕竟行远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不过如果有其他国内企业能够生产,那也算是实现了自给自足,不会被外国卡脖子。

  1992年,对郁行一来说也是个重要的年份,从1984年毕业留校至今,他已经工作了足足八个年头,也就意味着,他可以评副高职称了。

  有了副高职称,他就能带研究生了。

  所以一到可以申请的时间,郁行一就递交了自己的申请资料。从他工作起,除了教学,科研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不仅有成绩,发表的论文也都是有质有量,要评这个副高职称,应该是很顺利的。

  远夏也很替他高兴,私下无人的时候,他总会调侃地叫郁行一“郁教授”,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小两口之间的情趣了。

  副高职称评定结果会在12月份公布,这天远夏接到郁行一的一个传呼,说“今天出职称结果,有点紧张”。

  远夏赶紧回了条传呼“不用担心,郁教授是最棒的”。这天远夏早早就下班了,买了菜,还买了酒,准备好好帮他庆祝一番。

  远夏做好饭菜,等着郁行一回来吃晚饭。一直等到天黑,郁行一都没回来,远夏赶紧给他发了条传呼“郁教授,等你回家吃饭”。

  然而还是没有等到回音,一直到了六点四十,做好的饭菜都凉了,郁行一还没回来。

  远夏皱眉,难道是评上职称,请同事们吃饭去了?那他应该会给自己发条传呼或者打个电话说声的。还是说,出了意外?

  远夏起身,准备开车去学校看看,刚打开门,便看见郁行一失魂落魄地坐在门前的石墩上。

  远夏赶紧过去:“你回来了,怎么不进屋?你怎坐在这里吹风,这么冷的天,你不冷啊?”

  郁行一抬头看着远夏,张了张嘴,没说话。

  远夏赶紧拉着他的手进屋:“有什么话咱们两个都不能说了?还需要遮遮掩掩的。你手都冰凉的。”

  进了院门,郁行一便一把将远夏抱住了:“对不起。”

  远夏愣了一下,抱住浑身冰凉的他:“你哪里对不起我了?”

  郁行一闷闷地说:“我没评上职称。”

  “多大个事,没评上就没评上呗,明年再战。走,吃饭去,我把菜再热热。早就做好了。”远夏拉着郁行一去饭厅。

  两人坐在桌边吃饭的时候,远夏才问:“你们学校到底还有什么能人啊,居然连你评不上副高。”

  郁行一停顿片刻,说:“我们学院只有两个名额,但是申请的却有三个人。”

  远夏惊讶地说:“怎么有三个人,不就你和石磊老师吗?”

  郁行一说:“还有一个辅导员也申请了。”

  远夏愣了一下:“辅导员的职称跟你们不一样吧?”

  “是不一样,但是副高名额就只有两个。她上了,我没上。”郁行一说。

  “他也够资格了?”远夏问。

  郁行一说:“应该够吧。”

  远夏看着他好笑:“没评上就算了。明年再申请吧,还不回家,难道怕我笑话你。”

  郁行一叹气:“我本来以为评上副教授,以后就有带研究生的资格了,可以多帮咱们找个帮手来呢。结果成了这样,感觉有点对不起你。”

  远夏凑过去,在他脸上亲一下:“郁教授你好可爱!”

  郁行一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教授。”

  远夏认真看着他,深情款款地说:“不,你什么时候都是我的郁教授。”

  郁行一红了脸,心中的委屈、不甘与羞惭也随之消散了下去。

  隔天远夏去屈教授那儿打听了一下,郁行一的名额是被那个女辅导员给顶掉的,因为这个辅导员跟刚刚晋升的院长私交甚笃,而这名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口碑并不好,其先进工作者的资格也是这个院长给的。

  急于升副高的原因,是因为越大明年要建一批教职工福利房,需要副高职称的人才有资格分房。

  屈教授满脸愤怒:“世风日下,世风日下!竟会有这样的败类当工学院的院长,是我们工学院之耻!不好好搞学问,就知道乱搞男女关系,被这样的蛀虫败类占据要职,越大迟早要完!”

  远夏也十分愤怒,替郁行一惋惜,他只怕已经听说了这事,只是不齿开口罢了,输给这样的人,他自己估计也觉得没面子。

第126章 出国

  不过远夏并没有打算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工学院有这样的院长,那简直是对自己母校的侮辱,他不能让这样的人祸害工学院,祸害越大。

  据远夏对人性的了解,这种蝇营狗苟的好色之徒,从来都是沽名钓誉之辈。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能静下心来搞学问的,所以绝非毫无破绽,他非要将这个败类的人皮给扒下来不可!

  远夏去查了新院长连达昌的履历,是去年八月才从上海某大学调到越大的。

  他是运动前上的大学,毕业于南京某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读了个在职研究生,一直在该校待到恢复高考,后又报考了上海某大学的博士生。

  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这所大学任教了数年,去年刚调到越大。他的研究方向是电子工程,远夏心想,这可不正是巧了么,他家正好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远夏从图书馆借到了连达昌的博士论文,先拿去给屈文渊看了,让他确认一下对方的论文存不存在抄袭现象。

  屈文渊看过之后,说:“这个研究方向在国内算是比较先进的,不过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了,上次远冬回来,我跟他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是抄袭,也不会是抄国内的。”

  远夏说:“那就拿去问冬冬吧,看是不是抄袭的。”

  远夏将这本书影印出来,寄往大洋彼岸,让远冬去查证。

  同时,远夏也没有放弃从其他方面搜罗连达昌违法乱纪的证据,比如贪污受贿等。

  可能由于他刚来越大不久,贪污受贿的事他还没敢做得太明显,利用职务之便收买人心,培植亲信,打压异己的事倒是不少见,却不能作为扳倒他的有力证据。

  远夏只能耐着性子等远冬那边的结果。

  放寒假之前,连达昌要求学院每位教师都报备新一年的科研课题,郁行一报备的是行远机械的履带式挖掘机研发项目。

  却被连达昌驳回了,说这个项目不行。这个项目的责任人是行远机械,他参与其中,只是在帮人家打工,他作为越大的老师,必须要以学术研究为己任,而不能只想着赚钱,跟企业合作,败坏了学校纯粹的科研氛围。

  郁行一听得差点没被气死,他据理力争,说科学研究本来就该是为解放生产力服务的,如果科研结果不能用到生产生活中去,那就是浪费国家和社会的资源。

  连达昌说,即便要跟企业合作,那也不能跟私企合作,得跟国企合作才行。要求他必须改一个科研课题,需要他自己做项目负责人。

  郁行一当时很想直接把行远机械的股权书甩他脸上,说自己就是行远机械的责任人,但想到行远的法人是远夏,他确实也算不得责任人,这才强忍住怒气。

  其实郁行一一直以来的研究课题都跟行远的研发项目几乎一致,老院长没退的时候,从来没表示过疑议,甚至还会支持。因为课题经费行远出大头,还有分红给学校,研究成果又能算越大的,这是皆大欢喜的事。

  连达昌刚来的时候,一切都维持现状,大概是根基不稳,不敢过问。如今站稳了脚跟,就开始折腾了。

  郁行一很憋闷,只好回来想新课题。可是挖掘机正是关键时刻,他哪有心思去想别的课题。

  实在烦闷的时候,郁行一跟远夏说:“要不我干脆辞职算了,回来专心搞研发。”

  其实远夏有时候也想过让郁行一从学校辞职回公司干,因为两份工作对郁行一来说实在是有点辛苦。

  不过现在郁行一说辞职,远夏却不同意:“不行,你这个时候辞职,就是跟连达昌认输。认真做学问的人离开学校,把学校交到这种牛鬼蛇神手里,那不是害了学生们,害了越大吗?”

  郁行一当然也舍不得离开越大,只是他实在不喜欢这种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环境。

  当初因为讨厌向富贵,才赶紧考研离开轴承厂,如今又碰到一个恶心人的领导,连学校的环境都不单纯,让他很是失望。他又不能一心三用,所以才想到辞职回来自己干。

  他也深知,行远更需要专心做研发的自己。

  远夏安慰郁行一:“你随便报个简单点的课题算了,应付一下学校。反正大学里面有不少老师为了评职称随便搞个研究课题的。”

  郁行一面露苦笑:“唉,何至于搞成这样啊,这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吗?”

  远夏摊手:“碰上不干人事的领导,只能这么应付。”

  春节的时候,郁振兴夫妇回越城来过年。陶思敏又开始念叨郁行一的婚事,她如今已经无人可介绍相亲了,因为熟悉的亲朋都给介绍完了,郁行一也没看上。

  她只好抓住前来拜年的远夏说:“小远啊,你和行一是关系最好的朋友,你就不能帮他介绍一下对象吗?”

  远夏笑着说:“伯母,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我帮不上,他自己不想结婚,说我要是给他介绍,他就跟我断绝关系,我哪敢啊。”

  陶思敏扶额:“他怎么跟他爸一样犟,打定的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这马上就到四十了,不成家,没有孩子,老了可怎么办?要是有个头疼脑热,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