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香踪
郁行一在水中惬意地畅游,他都不记得多久没上江里洗澡了。
远夏也在水里游了几个来回,其实他已经洗过澡了,不过刚才给郁行一做饭又出了一身汗,再洗洗也行。
没有月亮,星光比较闪亮,眼睛适应了夜色,也逐渐能看得见一定的范围的东西。
远夏看见郁行一在不远处游着,再次出声提醒他:“行一,别往中间去,不安全。”
“没事,我水性好着呢。”郁行一说完扎了个猛子,人不见了。
远夏本来没当回事,他停下来在身上搓了两把,江面上依旧没有人浮出来,心里顿时有些不安:“行一,行一,你去那儿了?”
没人回答,远夏心跳都漏了一拍,恐惧紧紧攫住了他,疯狂在水里寻找起来:“行一,郁行一!”
突然,他身边水花被搅动起来,紧接着,郁行一一下子从水里钻出来,“哗啦”一下朝远夏泼了一大捧水:“哈哈哈,我在这儿呢。”
远夏没有回击,而是一把抱紧了他:“行一,你别闹,水里很危险,不要吓我。你赶紧洗完,咱们回去了。”
郁行一本来想跟远夏开个玩笑,却没想到远夏是这个反应,远夏不仅声音有些颤抖,连身体都在发抖,看来是真的被吓着了,他抱着远夏,在他背上轻拍几下:“没事,我没事,别怕。我水性好得很,就是跟你开个玩笑。”
远夏拖着他朝岸边去,到及腰深的地方站定了,这才放开他,有些哽咽地说:“我不该带你来江里洗澡的。我爸就是被€€€€”
郁行一赶紧摸了一把他的脸,用额头在他额头上蹭了蹭:“远夏,别怕,这情况不一样,叔叔那是涨洪水,现在没涨水啊。我去拿肥皂,咱们洗完就回去。”
远夏站在水中,深呼吸几口气,才渐渐平静了些,他大意了,上辈子郁行一不是死于溺水,可现在他们的人生轨迹都改变了,谁知道意外会不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呢。
郁行一没再去游泳,乖乖在水边洗了澡就上来了。
远夏显然还有些心有余悸,郁行一骑车拉着远夏,笑着说:“还是这天然浴场舒坦啊,好久没这么畅快洗澡了。”
远夏答:“是挺舒服的,傍晚时候,我也是带着两个弟弟一起来江边洗的。不过那会儿洗澡的人很多,天也没黑,没觉着危险。刚才你一下子不见了,把我吓坏了。”
郁行一赶紧道歉:“对不起,就是想跟你开个玩笑,没想到把你吓着了。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远夏说:“我以后也不带你来江边洗澡了。”
“啊,那明天怎么洗澡?不会在家用桶冲吧。”郁行一说。
店里洗澡确实很不方便,远夏才会去江边洗:“那明天早点去,不许去游水,洗完就回。”
“哈哈,好!”郁行一满口答应。
晚上,三个人躺在加宽的木板床上。
远夏不让打地铺,一是没有蚊帐,二是这地面跟郁行一家楼上的地板不一样,直接接地气,哪怕是夏天都冰凉,更何况现在已经立了秋。
郁行一用胳膊枕着脑袋,望着蚊帐,回想今天晚上江里洗澡那一幕,当时远夏真的是被吓坏了吧,他身体都颤抖了,还差点要哭了。
他极少见到如此惊慌失措的远夏,让他不由得想起昨天他说爷爷生病的表情,他对自己的担心,就跟对爷爷的担心一样。自己对他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朋友了吧。
想到这里,郁行一心里莫名好起来,他觉得,自己与远夏之间,已经多了另一种牵绊,他忍不住看了看另一边躺着的远夏,开口叫:“远夏。”
远夏闭着眼睛“嗯”了一声。
“远夏。”郁行一又叫了一声。
远夏挣开眼:“听着呢,什么事?说吧。”
郁行一笑起来:“没事,就是想叫叫你。”
“无聊!”远夏闭上眼,翻了个身,嘴角也扬了上去。
郁行一在远夏家待到开学,和远夏、马建设三个人一起返回越城。
郁行一跟远夏同一天开学,他们提前一天回去。
回去之后郁行一就跟房东退了房,以后他就直接住学校宿舍了,等毕业后分配工作单位了再找房子。
到时候他家的房子应该也给退回来了,就不用再租房了。
能够重新上学,郁行一的心情别提多舒畅了,觉得总算不辜负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期许,还是做了一名知识分子,不会让他们觉得失望吧。
以后他就跟远夏一样,也是一名无忧无虑的在校学生了,想想真是睡觉都能笑醒来。
研究生的待遇比本科生的待遇还好,两人间的宿舍,每个月的生活补贴比本科生还多一些。由于生源少,上课几乎是一对一的,简直不要太爽,当然,也不可能逃课。
这样的生活对郁行一来说,简直就是掉进米缸里的老鼠,幸福得没边了。
第43章 日常
报完到,远夏和马建设帮着郁行一把行李搬到了宿舍。
由于是搬家,郁行一的东西不少,尽管他还舍弃了不少东西,比如炉子锅碗等。
郁行一的舍友是材料专业的,本校直研,严格说起来,他的舍友还是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因为他是77届考生,78年春天入学的。
由于情况特殊,他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和研一第一学期重叠了,也就是说,他既要做大学毕业论文,又要开始上研一新课。
幸亏大四最后一学期课少,否则哪里忙得过来,不过就算如此,他也够忙的。
由于大学还没毕业,这个舍友干脆就没搬过来,他舍不得他的大学舍友们,毕业在即,也相处不了多久,得好好珍惜离别前的时光。
因此,郁行一虽然住的是二人间,事实上,他是一个人住,简直不要太爽。
远夏往郁行一床上一躺,说:“一个人住,简直不要太爽!”
郁行一对他说:“我的上铺是空着的,要不你搬过来?”
马建设也说:“对啊,远夏,这里就郁哥一个人,你搬过来陪他呗。”
远夏看着空着的上铺,有点心动,但还是拒绝了:“不了,我还是住自己宿舍吧,虽然人多嘈杂了些,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
偶尔来这里过夜还成,长期住这里肯定不是个事,等郁行一室友来了怎么解释?
郁行一大手一挥:“走,吃饭去。庆祝我重入校园,请你们吃顿好的。”
说是好的,其实也就是小炒。
吃饭的时候,郁行一说:“可惜宿舍不能生火做饭,以后想吃什么只能来食堂了。”
远夏笑着说:“其实吃食堂也不错,省事,就只需要洗个碗,连锅都不用刷。”
郁行一说:“说得也是,有得必有失。来,喝一杯,为我们成为校友干杯!”
“干杯!”
从今天开始,他们就是校友了。
当初得知远夏是越大的,郁行一第一个念头就是羡慕,没想到有一天,他自己也成了越大的一员,真叫人激动又感慨。
这一切,都多亏了远夏,如果不是他提供信息,给予帮助和鼓励,他肯定没有机会再做回学生的。
郁行一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得不行,不仅能够专心读书,还能随时跟远夏见面,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吗?
远夏今年大三,正是课业最为繁重的时候,屈文渊已经考上大学,他也没有再打工的必要,不再勤工俭学,将全副精力都倾注于学习中。
研究生楼离远夏宿舍楼不远,他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刻在操场会合,一起去跑步锻炼半个小时。
郁行一原本是没有跑步习惯的,现在保持与远夏一样的锻炼节奏,准备为建设社会主义奋斗六十年。
跑完步,他们结伴去食堂吃早饭,远夏在越大待了两年,自然知道各个食堂的饭菜特征,也能给郁行一提供建议和参考。
吃完早饭,两人便去湖边的柳树下晨读,用收音机收听外国英语频道的节目。
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英语频道已经不是敌特广播了。
远夏的英语不错,是因为有底子。郁行一的英语也还行,是小时候打下的底子,他父母都是留美归国,从小就教他说英语,看英文书,后来虽然荒废耽搁不少,但语感还在,学起来还挺轻松。
英语节目能听个七七八八,互相还能说英语练习一下口语。
有一次听完节目,郁行一感叹:“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他们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而我们中国绝大部分家庭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这差距太大了。难怪国家要改革开放,再不开放,咱们就再也追赶不上了。”
远夏也叹息:“是啊,咱们天天将赶英超美挂在嘴上,事实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了那么多年,咱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追赶,要追赶岂是那么容易的。咱们这辈人还得努力,让我们的后辈也能过上今天英美国家人的生活。”郁行一说。
远夏信心满满:“相信咱们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会很快过上好日子的。”
他们有对方的详细课表,会在上完课后一起吃饭,都没课的时候,便结伴去图书馆学习、去科技社跟大家交流,或者去球场打球。
开学后不久,屈文渊也在远夏的引荐下加入了科技社,这小子在科技社如鱼得水,有时候他也会跟着他们两个一起去打球。
总体说来,郁行一要比远夏忙,主要是他觉得自己基础不太扎实,有所欠缺,要把他自己认为学得不扎实的地方重新巩固。
对学习,郁行一从不以为苦,他珍惜现有的生活,决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郁行一忙,远夏自然也陪着一起忙,以至于他的室友问他:“六儿,你是不是也打算考研呢?”
“没有啊。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都等着我养活呢,毕了业就去工作。”远夏开玩笑说。
虽然远夏不喜欢把自己的伤疤展示给人看,但相处了两年的室友,大家还是陆续知道了他家的情况,也明白他为何对赚钱情有独钟。
当然,大家还是敬佩得比较多,毕竟这事要是摊在自己头上,谁能保证比远夏做得更好?
远夏不需要同情,像他这么强大的人,对他同情只是满足自己的道德虚荣罢了。
“那你天天跟郁哥一块待着,我以为你在向他学习怎么考研呢。”刘杨说。
远夏斜睨他:“怎么,我不考研,就不能热爱学习了?你以为奖学金是那么好拿的?”
徐团结说:“别理他,他就是六十分万岁,自然不能理解你的追求。”
远夏说:“是啊,你毕了业能去首钢,我要是不努力一点,就得分回我老家去了。”
当然,这都是他的说辞,他自然不会跟人说他成天跟郁行一待一块的真正原因。
对于分配到什么单位,他并不太在意,反正他迟早都要自己创业的,不过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分在越城,这样离郁行一更近一些,郁行一毕业之前,他没有打算创业。
说到分配工作,刘杨忍不住仰天长叹:“这个按照原籍分配工作的原则,真是太绝情了。因为这个,红锦到现在都不肯答应和我在一起,她明年就要回老家了。”
远夏问他:“让你去宁波你去不去?”
刘杨摇头。
远夏说:“那你的意思是想让红锦师姐跟着你去北京?”
“要是有单位主动接收,还是可以的。不过她好像不太愿意跑到北方去生活,说北方太冷,她怕冷,又说饮食习惯不一样,不喜欢吃面食,可我们也吃米饭,她又说没有海鲜吃。”刘杨垂头丧气,他很沮丧,说白了,司红锦没那么爱他。
武劲松说:“要不干脆一点,你跟着去宁波得了。”
刘杨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那不行,我的户口一定要迁回北京的。否则以后想回去就难了。”
远夏忍不住耸肩,他还挺懂得这个的,北京户口确实比外地户口好,国家首都,各种资源都往北京倾斜,不说别的,光说以后子女上大学,升学率不知道比外省市要高多少。
远夏耸肩:“既然谁都不肯让步,那就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上一篇:恶毒炮灰他不想万人迷
下一篇:民国公子穿成咸鱼假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