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点儿吗
除了相应的技术之外,宋青远还打算给学生们传授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就像星星点点的火种,洒落在这片土地上,在未来的某一天,便会促成一场关于科技、关于生产力的燎原大火。
书院逐渐走向正轨,新城也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建成了。
新城的规划宋青远仿照的是唐朝的坊市制度,为的是尽量将不同部落的百姓隔开,防止搬迁初期由于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在相处时产生矛盾。
而东市和西市也在新城中有相应的规划。只不过一个在城的中心,方便百姓生活采买,另一个在靠近王庭的南面,方便与王庭之间的交易。
搬迁至新城后,靠养殖牲畜为生的百姓自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自由地赶着牛羊在草原上生活。
宋青远便打算在草原上圈出一片地方作为专门的牧场,圈养与放牧相结合,不仅对减小了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分散首领的权力。
部落里的人一半在外放牧,一半在各个作坊工作,对于自己部落的首领,自然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依赖。
新城建造完毕,接下来便是要等到第一批百姓到来了。
除了浑恪部落以外,剩余打算搬迁的几个部落里,有些是本就与王庭关系亲近,自然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而更多的则是看上了宋青远这里的待遇。
宋青远这次基本上都是在赔本赚吆喝。新城的建造是国库和盐坊出的钱,城里一应俱全,百姓们居住更是全部免费,只有是想要开店或是住得更好一点,才需要额外交钱。
除了住处免费以外,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吸引在。
比如宋青远每年会大量收购他们的牛羊牲畜,还会给他们提供一定比例的饲料补贴,包括之前没人稀罕的羊毛也能在这里卖个好价钱……
要知道在他们原来地方,哪里能有这样好的条件!在确认了传言为真后,他们便立马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总之在多方因素的加持下,不过半月,十几个部落就陆陆续续地搬到了新城。
为了防止还要与这些部落里的首领们周旋应酬,他们搬来的这几日里,宋青远干脆利落地称了病闭门在家,把诸多杂务都交给了整日无所事事的连提和手下的管事们,自己则美滋滋地在家里偷闲躲懒。
但很快,新的事情就找上了宋青远。
六七月份恰好是剪羊毛的时间刚过的时候,杜韦便带着一车车的羊毛找上了门。
车上的羊毛正是宋青远之前拜托他从各部落收购的。虽然羊毛里基本的草屑、石子等已经清理干净,但还是要经过进一步的清洗才能加工成毛线。
羊毛清洗起来麻烦得厉害,但好在新城里的百姓已经稳定了下来,为急缺人手的羊毛作坊输送了足够多的劳动力。
清洗羊毛用的清洁剂便是用纯豆油制成的肥皂。
只用豆油制成的肥皂太软,冷却后不能成型,正常来说是不合格的,必须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羊油才能拿去售卖。
但清洗羊毛用不着这么讲究,不成型的肥皂也足够使用了。
洗干净的羊毛蓬松而柔软,散发着羊绒特有的气味,闻起来就让人感觉暖洋洋的。
这些羊毛随后将会被送往前几个月新建的作坊中,在那些心灵手巧的妇人手中,逐渐变成长长的毛线。
之前被宋青远予以重任的阿敏即便是苦心钻研,也没有搞清楚如何把毛线织成衣服的方法。
但好在即将到来的是炎热的夏天,市场上暂时还不需要保暖的毛衣毛裤。她还有一整个夏天的时间用来钻研。
这个天气用不到羊毛制成的衣服,宋青远便打算先把毛线囤起来,等过了夏天再做打算。
不过倒是可以先戳些羊毛垫子售卖。
在现在,除了极少部分人以外,南周大部分的士人贵族还是习惯跪坐的姿势。这样一来,垫子对于他们来说,便是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了。
对于做工精致、华丽美观的垫子,需求量更是旺盛。
宋青远就是看到了这一商机,才把羊毛作坊的生产重点放在了毛毯以及坐垫上。
制作坐垫不需要最好的羊绒,普通的绵羊毛也可以。但如何把垫子做得精致美观,却是宋青远需要考虑的一大难点。
论刺绣和纺织的技术,草原上的妇人们定是比不过中原娘子的。在这方面下功夫无疑是徒劳,就需要他们在别的地方下功夫了。
但宋青远思索了几日,还是没什么好的计划。最好的办法是在花纹和颜色上下功夫,但这样就需要大量色彩鲜艳的染料。
宋青远不太熟悉这一方面,便打算去寻作坊里的妇人,看看她们能有什么好的办法,作者有话说:
小宋总不擅长的事情:织毛线。
小宋总不喜欢的事情:社交。
第73章
南面的一间小院被分给了从达罗部落来的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叫莫拓, 本来按照他们家的情况,是分不到这一整间的院子的.
但莫拓一家之前是做毛毡生意的,做毛毡需要的地方不小, 又厚又重的毡子又需要时常晾晒,首领便大手一挥给他们分了这么一个带院子的住处。
莫拓一家虽说是生意人,但也只是把别人送来的羊毛加工成毛毡,勉强维持生计罢了。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
擀毛毡又是个实打实的辛苦生意, 每天累死累活, 赚得都是辛苦钱。搬来新城后,一家人就商量着要不先换个营生算了。
莫拓的妻子查娜是个性格直率的女人,平日里, 家中事物也是她在操持。
查娜便是第一个在这家里提出另找活计谋生的人。但丈夫莫拓却有些犹豫。
“你咋就倔得跟头驴似的呢?”查娜戳着丈夫的肩头,恨铁不成钢地骂道。
莫拓也不答话, 蹲在门阶边,默默地换了个背对着妻子的方向。
“查娜啊,你可别劝他了。他啊,就是怕外面的营生做不长久,结果又丢了毛毡的生意嘞!”莫拓的阿爷听见院外的动静, 住了根拐杖就颤颤巍巍地出来了。
莫拓仍旧是那副默不作声的模样, 但看表情应当也是赞同自己阿爷的说法的。
查娜赶紧搬了个椅子,扶着老人坐下后, 就站在一般絮絮叨叨地说着。“阿爷你是不知道,现在的城里啊, 各处都在招人呢。”
“我听之前和咱家相好的邦泰家的三郎说, 如果去那什么烧碱的地方做工, 每月有一百多文钱的收入呢。若是在家中吃住, 还能再多给几十文钱。”
“你说的可是真的?”家中阿爷一时间也有些震惊。
那可是每月旱涝保收的一半多文钱啊, 买米都能买百十来升了。不知比他们每月辛辛苦苦给别人擀毛毡赚到的银钱要多了多少!
“儿媳妇还能骗你呢!”查娜见阿爷有点动摇,赶紧趁热打铁地劝说道:“不仅男人能去赚钱,连我这样的妇人都能去羊毛作坊做工,每月给的月钱也不比他们男人少。咱们家二郎也大了,平日里你和我阿娘照看着些,我们两个人外出做工,不比给人擀毛毡赚得多?”
“若真像查娜说的那样,出去做工倒不失为一份好出路。”老人用拐杖戳了戳儿子。
“而且咱们有手有脚的,哪怕没了这工坊的营生,去其它地方做事也就不见得能饿死。况且我听说王庭中的人们生活可精细着呢,咱们那点子毛毡的手艺,人家也不一定能瞧得上。”查娜接着劝道。
查娜刚刚这话算是说到莫拓心里了。
他自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后,便到王庭附近的村子里逛了一圈。
不得不承认,王庭的百姓确实比他们部落富庶多了,说不定还真看不上这笨重粗糙的毛毡。
毛毡是他们部落冬日里保暖用的。但听村子里的人说,自从燕云三殿下来漠北后,就发明了一种名叫「火炕」的床榻。只要在灶上稍微点些火,一顿饭的功夫,那榻上便会暖烘烘的。冬天坐在炕上,感觉不出一点寒意来。
他也知道妻子说的话在理,但毕竟擀毛毡是他们传了几代人的技艺。
莫拓活了半辈子,也擀了半辈子的毛毡,突然让他放弃,去一个完全陌生的行当里谋生。
他这心里啊,总有点畏手畏脚地惧怕。
但日子总得过,他还有两个半大的孩子要养活,总不能一直缩在这小院里。
莫拓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说道:“那行,我明天就去城里看看有没有招人的地方。”
第二日,夫妻二人把孩子交代给爷娘后就一前一后的出了门。
别看昨天查娜劝说丈夫时语气笃定,但毕竟是初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没什么底。
进城的城门前排起了长队,城门口的守卫正在一一排查他们的过所。
漠北之前是没有过所这个玩意儿的。毕竟他们地缘辽阔,有时候一个部落和一个部落之间能隔了几座山的距离。除了自己部落的人,他们最多能见到的就是过往的商队了,即使有文牒也用不到。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宋青远来了漠北,王庭里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起来。再加上新城建成,城里人员构成更是复杂。
为防止有心之人浑水摸鱼,宋青远便让连提命人赶制了一批文牒出来,发放到每个百姓手中。
到查娜时,她赶紧从自己包裹里把过所拿了出来。
守城的士兵一见到上面写着达罗部落,就知道她是来王庭找活干的,便热心地提点了几句。
“城里有酒楼饭馆也招收妇人,但你若是手巧些,还是去殿下的羊毛作坊试试看吧,那边的待遇可是别的地方都比不上的。”
查娜连连道谢,顺着守卫大哥指的路便到了传闻中专招妇人的羊毛作坊。
半开着门的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本花名册。凡是来报名的妇人都要在上面登记自己的姓名、年纪,是否会纺织这一类的技术。
查娜见这里面摆设简陋,便有点心生退意。
不会之前他们说的都是骗人的吧?这哪里有一个作坊的模样了……
见进来的人有些踌躇,坐在桌子那边的人连忙站起来,解释道:“咱这里只是个报名的地方,真正的羊毛作坊在城外军营往西半里的地方,都是由水泥建成的,可气派着呢!”
“原来是这样!”查娜心中大定,走上前,一板一眼地把自己情况告诉了面前的管事。
在管事问道她有什么别的手艺时,查娜想了想,把自己从前在自己部落时,和丈夫一起做毛毡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到她会擀毛毡,管事的脸上笑意更甚,连忙追问了几句。
“可会给毛毡染色?”管事问道。
“如果人家有要求,我们也会给羊毛染了色再擀。只是染料金贵,有时一年也碰不上一回。”查娜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甚好!甚好!”管事捋着山羊胡子,一脸欣喜地叹道。
“你可愿意和我走一遭?若是入了殿下的眼,说不定还能做个管事,到时候可不止这一点银钱了。”管事站起身,看向查娜。
查娜也没想到自己和丈夫学的擀毛毡的手艺还能再派上用场,连忙点头。
等管事和里间的人说了两句话后,她就跟着对方到了城外的羊毛作坊。
一见到面前的作坊,查娜就被它的气势给惊讶到了。
作坊外面被四四方方的水泥墙给围住。墙壁上刷了石灰水,还画了画,看起来又干净又美观。
因为在作坊里做工的基本都是妇女,为了保证她们的安全,宋青远还特意派了好几名护院守在门口。
查娜何时见过这样气派的作坊,一脸惊讶地跟着管事进了大门。
谁知道里面的景象更是让她目瞪口呆。
作坊里面因为每天都有小娘子们轮着打扫,也十分干净整洁。
一进门的院子里,一边是晾晒羊毛的,而另一边则是十几个穿着同样衣着的娘子。她们坐在凳子上,围着一大盆干净羊毛,有说有笑地梳毛捻线。
查娜印象里的作坊,不是又小又挤,就是有无数工匠在管事的催撵下低着头干活,何曾见过这样明亮、充满生气的模样。
她像脚底踩了云彩一般,飘飘忽忽地就跟着管事进了里面的院子。
上一篇:我死后渣攻们都疯魔了
下一篇:美强惨受对我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