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 第129章

作者:牛角弓 标签: 宫廷侯爵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披甲、长靴、髡发、左衽,这些都是辽人在外表的特征,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双饿狼般的眼睛。

领头的骑兵已经冲进了司空的射程之内。

司空的箭可以达到两百到两百五十米这样的距离,但火枪暂时还达不到这么远的射程。这一次他们要试验的,主要是火枪的杀伤力。

司空的目光顺着箭尖延伸出去,牢牢锁定了领头那人的两眉之间。整个上半身,包括固定在手臂之间的弓弩都随着他的视线微微移动。

距离越来越近。

司空的视网膜上爆开一团火光,有人开枪了。

冲在前方的一个士兵一头栽下马背。

天色未明,远处的人并未看清楚这人是否中枪。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前进的队伍警觉起来。

领头的男人大声呼喝,队伍分散开来,试图用变幻的队形来分散火力。

枪声密集起来。火花点亮了夜色,却也暴漏了自己这一方的位置。辽人的弓弩手开始反击。

辽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弓箭几乎是他们的另外一条手臂。即使是在这样昏暗不明的光线之中,他们的命中率也高的出奇。

司空听到了山坡下方传来的惨叫,心思有一霎间的躁动。但他知道,还没到他应该动手的时候。

辽人在马上伏低了身体,加快速度向前冲,想要尽快冲出埋伏圈,但他们不知道,前方才是真正的战场。

天光渐亮,山巅之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绯红。

沉睡的荒原在初春的晨光里渐渐苏醒,空气中还残留着夜与日之间的最后一层薄幕,仿佛再眨一下眼,这一层薄薄的幕布就会被抽走。

已有星星点点的亮光跳跃在了远处的河面上。

领头的男人骑在马背上忍不住眯了眯眼。

天亮之后,这些宋人躲藏的位置就不会那么隐蔽了。这里的荒原坡度缓和,哪怕是较高的山坡,他们也能打马冲上去。

到那时,他们将会追赶着这些狡猾的宋人,用长刀收割他们的生命。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草丛里似乎有细碎的亮光闪烁了一下。

领头的男人以为自己看错了。

干草丛中怎么会有亮光?

但下一秒钟,骑兵的马蹄之下突然爆开了一团火光,紧接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一瞬间夺走了天地之间所有的声音。

领头的男人竭尽全力去控制受惊之后到处乱撞的战马,用尽力气大声吼叫,可他却惊恐的发现他什么都听不见了。

不,不止是他,听到爆炸的所有人都在这瞬间变成了聋子。

听不见声音,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身影,没头苍蝇似的乱转,没有人知道领头的男人在下达什么样的命令,自然也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撤退与反击。

在马蹄之下,事先埋藏在那里的地雷接二连三地爆开。

先头队伍乱成一团,后方的骑兵却还在遵循之前的命令,拼命向前冲。

司空听到身后传来凤随的声音,“放箭!”

司空的长箭应声而出,从两个辽兵的帽盔之间穿过,闪电一般没入了领头那男人的额间。

领头的男人有些茫然的望向长箭射来的方向,大张着双眼,栽下马背。

在这一箭之后,长箭如雨,纷纷飞入辽人的队伍。冲锋在最前方的辽兵瞬间就倒下一片。

司空的身后,两组箭手交替装箭,一时间密集的箭雨交织成了一张难以逾越的巨网。

辽兵虽然失去了头领,但冲锋陷阵自有章法,后方的骑兵仍然不要命地往前冲。等他们冲到一定的距离之内,弓箭就没用了。

凤随下令,“撤!”

他们的马匹都在后方的树林里,以步兵对上骑兵,那就是送死。

辽兵虽然一时没有防备,误入了地雷区,但他们并非人人都是莽撞之辈,从山坡下方冲上来的时候,因为太阳已经升起,视野之内再无遮挡,凤随和手下设在半山腰的绊马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带头的辽兵使一杆□□干脆利落地挑飞了绊马索,带着身后的辽兵一拥而上。

弓箭手撤退,凤勉带着骑兵从树林后方冲出,迎上了山坡下方冲过来的辽兵。

厮杀声起,两队人马以最原始的方式砰然相撞。

司空等人则要掩护连云城撤离。

但连云城打红了眼,死活不肯走。他手里还举着火枪呢,这样混乱的战局,正是火枪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火枪精度不高,但威力却不小,尤其这样的距离,几乎是一枪放到一片。于是几枪下去,骑兵们都退到了后方。

司空这个时候也注意到了,火药的发展虽然是历史必然的走向,但在此刻,它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威力,其实还不如一队训练有素的弓箭手。

不过新事物,总是会带给人一些震慑的作用。连云城他们手中的火枪虽然装药有点儿赶不上趟,但杀伤面积大,还是颇有威力的。

这也给他们的撤离制造了时间。

第154章 别怕

司空三下两下爬上了河边的一棵大树。

这几棵大树枝干粗壮,虽然还没有发出绿叶,但无数的枝干交错在一起,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遮掩作用。

树下,罗松正扶着连云城上马。他和徐严要护送这些火器局的人先一步回城,这些人可都是跟着屠老搞研究的,金贵着呢。听说凤家当初从各地搜罗这些能干的匠人,花出去的银子不知道有多少。

司空在树干上站稳,找了个合适的角度架起了弩。不远处的另外一株大树上,白潜也缩到了一个黑黢黢的鸟巢后面。

他们两个要掩护罗松一行人撤退,但站得高了,自然也看清楚了远处山坡那边的战局。

辽兵果然骁勇,死了一个头领,又有其他人接任这个位置。因此,他们的人虽然被火药炸死炸伤了一批,此刻与凤勉的厮杀仍然不露败迹。

司空估量了一下他们之间的距离,有些远了。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了起来,司空的目光投向远处骑兵赶来的方向,不确定萧有德的主力部队什么时间会赶过来。

凤随安排人手送走了连云城,又带着其余的手下杀了回来,援助凤勉。

辽人也有人注意到了有人撤退,猜到必定是身份重要之人,于是分出一队人马来追赶。不知不觉,厮杀的战场就开始朝着司空和白潜藏身的方向靠拢。

自己人都快被敌人淹没了,放冷箭变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

紧接着,司空的位置也被人发现了,辽兵中的弓箭手开始朝着树上放箭,司空只能丢下弓弩,从树上滑下,然后解下长刀加入战团。

这一场厮杀从天色将明一直持续到了午时。

辽人的残余部队约莫六七百人,沿着来时的路跑了。

援兵没有及时跟上,这固然有些奇怪,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考虑这些事情了,凤随和凤勉手下都有伤亡。同袍的尸首要带回去,伤者也要先一步撤回去,活着的人则按照上官的命令沉默地清理战场。

兵器都要带走,包括尸体上的长箭,没有损坏的也都要起出带走。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流水线批量生产,每一支箭都是匠人手工打造,是很珍贵的。

至于清理出来的财物,这些东西上官都是不会管的,默认谁拿到就归谁,这属于战利品。

司空从一具尸体上起出长箭的时候,看见凤家兄弟站在远处说话,身旁还有两个面生的男人。

几句话之后,两个男人就离开了。

凤勉则凑过去在凤随的肩膀上按了按,表情微带紧张。但凤随却只是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也是若无其事。

司空看到这一幕,就怀疑凤随是受了伤了。

回城之后,凤随的人也跟着凤勉一起回了营地,并没有进内城。

司空跟罗松等人住在一起,每间营房住二十多人。这个时候,大家也都在洗漱上药,受伤较重的都已经送去了伤兵营,轻伤的就自己处理一下。

司空还是后来从树上被人逼下来之后,才在那种近距离的混战里受了些轻伤,除了背后有一道刀伤略长一些,其余地方都是轻伤。

处理好自己身上的伤,司空犹豫了一下,还是打算去凤随那里看看。之前远远看到的那一幕,让他有些担心。

凤随的营房与他们相距不远,司空走过去的时候,就见门口站着两个守卫,其中一人进去通报,很快又出来示意司空进去。

一进门,司空就闻到空气里有一股药水的味道,贯节一脸焦虑地守在内室的门口,屋内似乎有人在说话。

司空连忙走过去,悄声问贯节,“大人受了伤?”

贯节连忙点头,正要说话,就听屋里响起凤随的声音,“司空进来。”

司空顾不上细究贯节那一脸纠结的表情,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就见凤随赤着上身坐在床边,一名中年军医正给他肩膀处的一道伤口做缝合,一旁还有一位年轻人在做协助工作。

内室里药气更浓了,火炉上支着铜盆,盆里滚着沸水,水里还放了一些草药。司空看到有几件需要用到的医疗器具也都浸泡在沸水中。

这也是时下医生惯用的一种消毒手段。

司空就琢磨应该找个时机,跟凤随说一声提纯白酒的事。他不是学医的,太深的医学知识没有,但后世常用的一些东西,他还是可以说出来,给现在的医护工作者一点儿提示的。

司空没敢靠的太近。

这要放在后世,手术室里哪会让人随便就进去啊。谁知道他身上带着什么灰尘病菌的,会不会引发什么感染……

离得远,又有医生挡着,司空看的不是很清楚,似乎是颈后,靠近肩胛骨的地方有一道刀伤。

司空觉得自己的后背也开始隐隐作痛了。

如果是轻伤的话,肯定不需要缝合。他想,也不知道这医生有没有给凤随用上麻沸散。不过,既然三国时期的大夫就能进行刮骨疗伤这样的外科手术,那么如今的军医缝合一道伤口应该不算什么有难度的事吧?

司空不放心的打量凤随的表情,见他也正上下打量他,脸上的表情非常沉静,并不像是强忍痛苦的样子。

他像是看出司空在想什么,忽然说了句,“不疼。”

司空,“……”

真的假的?!

凤随嘴角一挑,露出一个很浅的笑容来。

司空就觉得他好像是故意在逗他……

好吧,虽然他没有机会亲身尝试过,但说不定这个时代的麻沸散就这么厉害呢。

当然了,司空以前在战场上也受过伤,不过那时候有孤云寺的师父们跟着,他们自己有一套治疗外伤的办法,还是挺有效的,反正司空是顺利地活下来了。

他记得智云师父他们会熬制一种药水,很多受了外伤的人用那种药水冲洗伤口,能起到很不错消炎的作用。

这件事也应该告诉凤随,让他找人去庙里问一问。孤云寺的师父都是心怀天下的人,这种能救人的药水,他们会很乐意推广到军中的€€€€说不定以前也推广过,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药方没能得到普及。

司空出神的功夫,凤随的伤口已经处理好了。医生在缝合好的伤口洒上一种淡粉色的药粉,然后用煮过的绷带将伤口包扎了起来。

凤随试着活动了一下手臂,对司空说:“我听贯节说,你背后有伤,让华大夫看看。”

“不必,我上过药了。”司空一边连连摆手,一边在心里嘀咕,贯节从哪里打听的他背后有伤?难道去他们营房了?

凤随坚持,“你自己那三脚猫的技术……让大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