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其实祁秋年是有些汗颜的,他想的是八个小时工作制,也就是四个时辰,但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实在是有些让人惊慌。
是的,是惊慌,怎么可能一天就做这点儿活儿呢?还发那么高的工钱,这钱是不是不义之财?
百姓们大多淳朴,祁秋年没办法,这才把上班时间改到了五个时辰。
除了这上班时间,他们还打听到别的。
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受伤,医疗费用全部报销,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以后无法工作了,甚至是人没了,都会有很高的补偿补贴。
还有,员工如果生了病,要去看医生,医药费老板也帮他们出一半的钱。
至于孩子免费上学这事儿,他们本地人也已经有听闻了,只不过现在学堂还没修起来罢了。
收集到的这些消息,让这群从肃北来到北宜的百姓,个个都心潮澎湃,甚至迫不及待了。
到了集合那日,同样也是在城门口,前几天登记的人,是一个没差,全部到齐了。
集合完毕,就开始分工种了。
第一个,就是修路,需要大批量的青壮年,毕竟是力气活儿。
第二个,就是盖房子,是盖他们自己以后住的房子,也需要批量的工人,但男女都要。
盖房子的地方,祁秋年也早就做了规划,幸好,这北方一马平川,不用开山凿石。
第三个,就是去烧砖,这活儿需要的人也不少,但男女都收,工钱都是一样的。
还有最后一部分,都是女的,大部分都是直接进了祁秋年的工厂。
做肥皂、香皂和香水,玻璃厂那边也分了一部分过去。
王世棋的布庄,也派人来招聘了一部分。
总之,这第一批来北宜的百姓,都找到了工作。
分好之后,又有负责人带他们去上岗,当天还需要熟悉一下。
然后第二天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工作。
北宜城里的道路,虽然是泥土路,但来往的人多了,都已经很平坦了,稍微打整一下,就可以直接铺水泥了,百姓们每天出门,几乎都能看到城里的道路发生了变化。
天气也逐渐开始暖和起来了,而北宜城,也彻底热闹起来了。
第120章 山长
大街小巷,街坊邻里,走出门,说的全是关于几个工厂和修路修房子的事情。
显然,祁秋年的这系列的行动,已经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谈资。
祁秋年也乐见其成。
他相信,再过不久,这些消息就该传到周边的城镇去了。
他也早就把话放出去了,还要源源不断地招工。
似乎是想要把整个北宜打造成一座工业城市。
种田,肯定也是要种的。
去年,培育出了亩产五六石的水稻,今年,老皇帝已经让大司农那边负责,苏寻安从旁辅助,要再多找几个地方进行试验了。
祁秋年当然也不会放过北宜。
北方啊,黑土地,是后世产粮大户啊。
可如今,北宜周边乡村,每亩地才300斤左右的产粮,这完全不够。
土豆红薯玉米,确实可以让整个大晋都不会再有饿死人的情况,但主食,大米,小米,大麦,小麦,才是最主要的。
北方呢,黑土地呢,可不能浪费了。
跟祁秋年一起来北宜的,还有之前跟苏寻安去过建渝州府的退伍将士,他们都已经有相关经验了。
只是这次要把水田换成旱田。
祁秋年又根据资料,研究出了一种可以增产的方式,不过具体能不能成,还是得看今年的收成如何了。
每个人的干劲都很足。
祁秋年和晏云澈也一样,刚来北宜的第一步,他们走得还算比较顺畅。
今天又有好事情了。
祁秋年最开始说要做的图书馆,今天终于落成了。
城外还没建起来,图书馆还是选择在了城内。
两进的大宅子,前后院打通了,分成了几个区间。
跟现代图书馆有些相似。
比如科举相关,工匠,纺织,等等。
甚至是农业板块,如何科学有效地施肥,除草,增加产量等等。
还有一部分杂书,比如教人如何做豆腐,豆腐的衍生产品,豆干,豆皮,甚至是臭豆腐,豆腐乳,冻豆腐。
类似的,还有很多,都是有益民生的,只要有百姓照着书里学了,说不定就会有一定程度地改善自己的命运。
至于说,原本就会这门手艺的,要是所有人都学会了,那他们的饭碗岂不是没了?
关于这一点,祁秋年想说,时代是在进步的,人家做白豆腐,你也可以做黑豆腐,魔芋豆腐。
技术传播出去是迟早的事情,落后,不愿学习,只知道守成,那注定会被时代淘汰。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了,还有一类,那就是科学板块。
祁秋年整理了一部分后世的基础学习内容,大概就是初中生水平的,数学,物理,化学。
俗话说得好嘛,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凡有一个人能学到里面的知识,并且开始深入研究,说不定有一天,他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
祁秋年他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但伟人说得好嘛,人多力量大。
除了科举相关板块,其他的板块,祁秋年都雇佣了会读书识字的,可以给不识字的人念书。
至于能学到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长此以往,他们能看到识字的好处,说不定也会跟着学几个字。
看书是免费的,抄书也是免费的,要把书借离图书馆,才会产生一些微薄的费用。
哪怕是贫苦家庭,都是能负担得起的。
除了这些,图书馆里还有休闲区,讨论区,**笔墨纸砚,甜品饮品等等。
这图书馆,祁秋年没打算赚钱,能稍微赚一点回来,维护图书馆,负担员工的费用,这就足够了。
祁秋年的取名方式,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直白。
大晋图书馆。
开业当天。
晏云澈亲自去请了北宜唯一一家书院,灵泽书院的山长,也就是后世说的校长。
这山长叫曲子博,不是祁秋年想象中的那种长着白胡子,慈祥又威严,还带着几分儒雅的山长。
反而是一个年轻人。
当然,说年轻,在这个时代也不准确,三十多了。
祁秋年听他自称老夫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懵了一下。
还是晏云澈给他解释了一下,这曲子博曾经是很有名的神童,十七岁的状元,但刚做官,就闹了事情出来。
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就是小年轻性子直,初入官场,再加上他天生神童,自然有些……额,有很高的傲气。
眼里揉不得沙子,一连得罪好几个大臣,偏偏他也不是有很深的背景,虽然出身世家,但却已经没落了。
这不,被人职场霸凌了。
这曲子博后知后觉,为了不给家里惹祸,刚好家里有人做了点错事,别离避免被人抓住辫子,害了家族,他只能主动请辞,急流勇退,然后回乡办了书院。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天才也不过如此,被人欺压,居然就退缩了,应该要奋发图强,狠狠地打那些人的脸才行。
但祁秋年理解他,因为这个时代的规则不是这样的。
如果他没有晏云澈和晏承安,还有战止戈做背景,甚至是没有爵位,他也会被打压,沦为世家权贵的养分。
特别是官场上,过刚易折。
家族培养曲子博,虽然希望他出人头地,带领家族走上颠覆,但也不会是想要他一个人连累了整个家族。
正好,曲子博那时候还年轻,十七八岁的年纪,正好可以蛰伏几年。
以后想要重新做官,他也是有机会的,毕竟才学和能力还是有的。
但曲子博办了书院之后,慢慢地,沉稳了不少,十几年下来,思维想法也不同了。
不论是做官,还是做山长,做教书先生,对他来说,都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不过,傲气还是在的。
从前的太守请他下山,他都不给面子的。
但这次,是晏云澈亲自去请的,还是因为图书馆,他才愿意下山。
当然了,大概也是因为祁秋年。
他想见一见祁秋年这么一位与众不同的侯爷,也因为活字印刷术,还有便宜的珠玉纸,最重要的,大概是即将要建设的义务教育小学。
图书馆开业,还是一如既往的盛大。
毕竟是要服务大众的,自然要敲锣打鼓,广而告之了,让老百姓知晓,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开业免费看书的地方。
之后,再由曲子博,带着书院的学生进去,让学生们看过之后,再口口相传。
因为很多普通人,他们都不敢进这样的地方,只有口碑传出去了,图书馆的运作,才能顺利。
所以开业第一天,凑热闹的人多,但是进去看书的人不多,祁秋年完全能接受。
走过流程之后,祁秋年就请曲子博单独一叙。
上一篇:老婆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下一篇:兄弟,有点暧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