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354章

作者:长亭渡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成长 穿越重生

到家之后,自己的老娘张杏花正在乐呵呵的拿着那封信。

“承业,你给大家读一读信吧。”

宋承业如今已经长成了半大小伙子,他在私塾念书,识得了不少字,功课做的也不错。

他先是大概扫了一遍信的内容,看完之后脸上浮现一抹控制不住的惊喜,大声冲着祖奶奶和爹娘他们说道:“爹,娘,这信上说,我三叔被调回京城了,现在在翰林院当差,成大学士了。”

张杏花不懂什么是大学士,只知道自己的宝贝孙子升官了,还回到了京城,她嘴巴一咧,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说道:“好好好!你三叔可真争气,又升官了!”

“ 祖奶奶,二姑姑问咱们去不去京城,想接咱们一块去京城团聚呢。”

“啥,去京城?”张杏花愣住了。

这几年家里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算上薛君堰和李满,家里有三个在京城做官的。就算是他们宛平地界的官员也都对他们十分客气,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可谓是十分顺畅。

如今要他们离开故土到京城去,一时之间他们也拿不出来主意。

不过也只有张杏花还有宋老大他们不太想出远门,他们在家种地干活干习惯了,偶尔再经营点小生意,对他们来说这小日子已经很好了。

可他们又想念家里人,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在一起,这样才好。

宋平和宋峰听到让他们去京城的消息反而十分激动,京城那是多么繁华的地方呀,如果以后能在那里生活,家里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更好的私塾,谁不想去呢!

“爹,娘,奶奶,咱们去吧!咱们都几年没见过三郎了,也不知他瘦了没,还有玉哥儿,他跟前儿的颖儿你们都还没见过呢!还有英姐,她那个孩子你们也没见过,都不想去看看吗?”

李氏和孙氏也在一旁帮腔,“就是,上次去京城还是好几年前了,家里这些东西也没什么要紧的,生意上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那些掌柜的来做嘛!夏夏,你说是不是?”

说完她们给宋夏使了个颜色,让她帮忙说说话。

宋夏这几年忙着生意上的事,说话做事十分干练,平日里她的话很少,今日她也难得开口道:“哥哥嫂嫂说的有理,我也想去京城看看哥哥嫂嫂。”

就连一旁年纪尚小的宋承泽都说道:“咱们可以在京城开铺子啊,把这些手艺放到京城,生意肯定会兴隆的。有三叔在,咱们也算在京城扎根儿了。祖奶奶,咱们就去吧。”

张杏花心里其实也是想去的,只是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长途跋涉的过去会给家里人添麻烦。

而宋老大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村里的生活,可什么都比不上一家人在一起重要。

张杏花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毕竟这个决定一旦做了,后面会有好多事情要做。

比如他们一旦走了,铺子的事儿都是小事儿,家里的田地呢?房子呢?还有这后面烧炭的窖呢?这些都该怎么安置?

“让我好好想想,晚上再说吧。”

第332章

京城。

宋声时隔多年回来,这还是他第一次上朝,原本的他在翰林院时,官阶低,还不够资格,如今的他是以巡抚的身份去的。

而在他这一列最前面几个都是国之栋梁,一品还有超一品的官员有好几个。上朝的时辰比较早,到了大殿他还有几分困倦。

他来得算是早的,等了好一会儿,陆陆续续地开始有其他官员来了。有些关系较好的,宋声走上前打招呼,他许久没回京城,都是多年不见的。

上朝的大臣们在皇帝还没有到来之前一般都是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说着闲话,大部分都是与谁交好跟谁站在一堆。

宋声好几年没回来,朝堂之上与他交好的人不多,他尽量与每一个与他打招呼的人都和气回礼,毕竟他如今是朝中新秀,别人虽然脸上笑眯眯地与你说话,谁知道会不会在暗地里跟你使绊子。

这次上朝,宋声不仅见到了才会经不久的左正,他如今供职在督察院,督察院这个地方的官员,很少有与他们交好的,毕竟他们干的基本上都是得罪人的活,监察百官,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参上一本。

“我就说宋老弟你前途无量,没想到这么快就回京来了,说好的,到时候有空来我家喝杯小酒。”左正热情地说道。

宋声自然不敢推辞,“我也是刚回京,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等忙完了一定去。”

上朝的人心思比谁都精,很少看见左正有这么热情的时候,他们不禁对宋声又高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还真是有点能耐。

过了一会儿朝堂上的官员基本上七七八八的已经到得差不多了,都按各自的位置站好了。宋声的官阶还算靠前,排列位置的时候站在了右侧中间。左正跟宋声左站的位置离得很近,前后脚,说话也方便一些。

他小声跟宋声指了指之前跟他提过的宋秋生参加科考那一届的考官,“那个就是我先前与你说过的礼部尚书郭淮。”

宋声偏着眼瞧过去,郭淮看起来四十多岁,个头不高,此时正和那边站着的几个人说话。

“那宋阁老是哪位?”

“还没来。”

宋声有几分惊讶,“都这个时辰,还没来?早上马上就要开始了。”

“宋阁老年纪大了,一般都来得比较迟。看到最前方的一排旁边放着的那把椅子没,那就是给他坐的。”

宋声点点头,他知道有些劳苦功高的老臣因为身子骨不大好,皇帝一般都会给他们赐一把椅子坐下。看来这个宋阁老地位很高。

又过了一会儿,宋严固姗姗来迟。他年纪的确有些大了,走路很慢,瞧上去是个很严肃的人,径直走到那把椅子上坐下。

约莫过了有两分钟左右,后面李德福跟着皇帝出来了,扶着皇帝走到龙椅之上,往旁边一站扯扯细细的嗓子高声喊着上朝二字。

太子监国许久,景帝已经很久没有上过朝了。这个时候能出来上朝,说明国师的药还是有些作用的,他的面色看起来比以前好多了。

李德福熟悉地说着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套话,他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开始了臣有本启奏。

好几个官员上奏,都是关于民生的问题。有的说某地连着三月未下雨,大地干旱严重,百姓们颗粒无收,未免闹饥荒,希望朝廷能够开仓放粮。有的说从某地到某地蝗虫灾害严重,希望能够寻求解决办法。

前面上奏了好几个,终于排到了宋声。

宋声这次在朝堂上亮相,其实是景帝的授意。他回来之后本应该先去吏部述职,然后在家中等候,等着新任官职的正式文书下来,直接去翰林院任职的。

可景帝没有让他去吏部述职,而是让他直接来上朝。他揣摩了一下大约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昨天晚上连夜写了折子,今天一早方便上朝的时候用。

“臣有本启奏。”宋声出列走到正中间说道。

他话音刚落,朝堂上就有不少官员小声地交头接耳,大约是感到十分惊讶,很多都说着这人怎么直接到朝堂上来了,有什么要紧事直接在这里参奏。甚至还有的说他一个人刚从外地回来的地方官不先去述职在家中等待文书下发,反而直接来上朝,真是好没规矩。

宋声可不管他们这些闲言碎语,而是直接说了在陈阳发生的事。

先前关于陈秋生的事,左正回京之后已经奏报过了,所以宋声这次说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关于陈阳铁矿的事。

陈阳铁矿的事不是小事,他在那里的一举一动盛博文背后的人几乎全都知晓,说明这件事已经不隐秘了。现在线索又断了,想要查到背后的人实在是难。所以宋声打算把这件事直接公布于众,来一招引蛇出洞。

“陛下,陈阳铁矿被封禁多年,可是才发现就在这几年铁矿一直都在悄悄地被开采,而此事本来是一直由陈阳知府宋秋生负责,在他死后,变成了通判盛博文在负责。这件事令臣十分震惊。”

朝堂上的官员一听竟然有人违背禁令私自开采铁矿,很多人都非常惊讶。

但也有人看不惯宋声,借机反驳道:“宋大人,区区一个废弃的铁矿,现如今已经查封,涉及到的相关人员也都死了,这事儿就没必要再拿出来说了吧。”

宋声又借机问道:“敢问这位大人,这大量的铁矿被开采,而这些被开采出来的铁矿被运到了何处,又用来做了什么?这背后又有什么人在操纵这些事,大人是认为这些都没有必要吗?”

这人不说话了,听完这些话之后的景帝已经看完了刚才宋声呈上去的折子,紧接着他发了好大一通火,而这火气并不是冲着那位大臣发的,而是冲着宋声发的。

话语之间多有斥责说他身为巡抚,却监管不力,没有及时地遏制这件事,也没有查出幕后黑手,简而言之就是说他不中用,失职。然后发话把这个事情一定要给大理寺来查。

宋声当场被斥责了一顿,并没落着什么好。

下朝之后宋声直接回去了,从大殿走到宫门口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宋声才刚回来,与他结伴的人极少,原先他们同一届进入朝中做官的好友,比如秦元白和楚越,他们如今的品级还没到上早朝的标准,这会儿走在他身边与他说话的只有左正一人。

其他好多官员都在看笑话,觉得这个宋声也不过如此,不就是在地方上有点政绩吗?还好意思在朝堂上显摆,这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吧,没得到圣上的夸赞还反而被训斥了,真是好笑。

左正则是在旁边安慰道:“老弟你别多想,可能陛下今天心情不好,你办的这事儿大功一件,回头陛下肯定会嘉奖你的。”

“我知道,放心吧左大人,我没多想,陛下生气也是应该的,毕竟我没有查到幕后黑手。”

“唉,你也别太自责了,这事儿本来就不好吃。你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只管过来找我,我一定义不容辞。”

“多谢了左大人。”

上朝回来之后宋声的心情并没受到丝毫影响,该回家吃饭就回家吃饭,朝堂上的事儿他也没往家里说。反而整个京城的官员圈子里面很快就传遍了宋声在朝堂上被圣上责骂的事。

宋声丝毫不在意,陆清原先还担心他心情不好,但好在相公没受什么影响,他也不再多想了。

接下来几天宋声一直待在家中,他现在的官职还没有定下来,需要在家中等正式文书下来才能继续上朝。

刚好这几天在家里他也歇一歇,多陪陪家人。

“有看好的宅子吗?在哪一块?定下来没有。”宋声陪着团团和圆圆玩了一会儿,然后去了屋里找陆清说话。

陆清这两天在家里也没闲着,他现在身为一府主母,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操持。

“看了好几个,感觉有三个宅子还不错,打算明天再去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就直接定下来了。”

“好,那明天我陪你一起去看看吧,以后大概要常住很久了,是咱们定居京城的家,可得挑个喜欢的才是。”

“好啊!”陆清听到他这么说很高兴,他听出来了这其中的意思,以后他们大概率不会去外放做官了,待在京城做京官,以后他们的家就安在京城了。

宋声这几年一直在外忙碌,好久没有过这么悠闲的日子了,第二日一早他就陪陆清出了门,两人一块看新宅子去了。

首先是地段,其次是宅子的规格。以他现在的官职,有的院子规格他是住不了的,不然被那些言官一道折子参上去,少不得要多少许多麻烦。

他们家现在人多,不过一个三进的院落也够住了,地方大一点房间多一点就好。

宋声外出正在陪陆清看宅子的时候,郑昀过来找他了,说是请他回家一趟,宫里宣旨的小公公来了,还带了任职文书来。

这次来的还是上次在肃昌见的那个小公公李鱼,不知道是不是得了李德福的眼色,对宋声说话仍旧十分客气,并没有因为皇帝在朝堂上的训斥而对他摆什么脸色。

“宋大人,这是任职文书,圣上说了,准你三天假,三日后要正式到翰林院任职了。”

而这次的任职文书上的官职变了,原来的调任圣旨上写的是翰林大学士,如今却变成了翰林学士。少一个字,这品级就不大一样了。

从学府到翰林学士,很明显是降级了。又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摆明了是觉得他办事不力,对他有些生厌。

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很多都不大明白,这宋声这几年干得风生水起的,怎么就惹陛下生厌了呢?这一开始不是还亲自下旨把他调回了京城,明明很得圣眷,却一下子又被塞进了翰林院。

这不应该去大理寺或者督察院吗?能够协助左大人查出宋秋生的案子,还查出了私采铁矿的事,明显有查案的才能,况且他前几年在肃昌将地方上治理得那么好,说明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如今不仅把人调进京中不说,还把人调进了翰林院,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然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另外一句话,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的人选几乎都是从翰林院选拔进入的,这个时候让他进入翰林院,难道是在提前为进入内阁做准备?

可区区一个翰林学士,又不是翰林大学士,这就算是选拔也轮不到他啊?

然而他们再看一看宋声如今的年纪,三十出头,正当年轻力胜,就算现在是翰林学士,熬个七八年,还愁熬不到翰林大学是吗?等到进入内阁的时候也就四十多岁,已经是很年轻的年纪了。这么一想,这宋声还是很有前途的啊!

“李公公,陛下近日来身体可好?”宋声接过圣旨之后与李鱼闲聊道。

“多谢宋大人关心,陛下身体好多了。这圣旨啊,可是陛下亲自草拟的,大人可要细细看,莫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

这明显的话中有话,宋声岂会听不出来。送走李鱼之后,宋声拿着圣旨回到屋里,打开一看,这圣旨上写的明显不是任职翰林学士的事,而是另外一道任务,让他暗地里接着查开采铁矿的幕后黑手。

当然,也不白白让他干活,还给他派了几个大内高手专门保护他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在京城但凡是查案遇到任何阻拦,都可以上报,自会有人为他解决。

宋声笑了笑,看来他们这位陛下也意识到这背后的人位高权重了。

朝上这出戏其实是他们两个串通好的,目的是让背后的人放松警惕,主动露出狐狸尾巴,这才能接着往下查。

宋声收到圣旨之后的当天下午,又收到了一封帖子,给他下帖子的人是朝中的另外一个大臣,宋声与他并不相熟,也是翰林院的一位学士,叫周士杰。他是宋阁老的门生,说是要去拜访宋阁老,想邀请他一起去。

宋声感到有些意外,这周士杰去拜访宋阁老,叫他一起去干什么?想要招揽他一起投到宋阁老的门下吗?

周士杰在帖子上说以后同为翰林院的同僚,还有很多打交道的地方。他很欣赏宋声,想与他交好。还说宋声姓宋,也许出自宋家的某个旁支。如果有了这层关系,他在翰林院的仕途会更好。老师(宋阁老)对他多有提携,他也是想投桃报李,为他引见一位人才。同时也是不忍见他才华被埋没,这才想邀请他一块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