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373章

作者:长亭渡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成长 穿越重生

这个理由让那些老臣也无话可说,李凌尧也觉得宋声做的极好,他本来就有加开恩科的打算,心中属意宋声来担任主考官,没想到后面便来了个科举舞弊案翻案,这下让他担任主考官更加顺理成章了,都不用在跟朝堂上的那些老臣多费口舌。

这一次科举过后,李凌尧选拔了很多官员进入朝堂,开始逐渐瓦解士族手中的权利。宋声这个内阁首辅手中的实权也一步一步登上高峰。

李凌尧对他十分信任,本来皇帝这个活儿就不好干,自古以来每一任勤政的皇帝几乎都短命。

李凌尧跟谢容感情很好,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哥儿,称大皇子。小的是个儿子,一出生就被封为了太子。

李凌尧了解宋声,知道他没有什么野心,君臣相合,这是难得的幸事。朝堂上有很多事情他都交给宋声去做,能省心很多,也轻松很多。

科举后李凌尧想要把曾经改革的想法布诸于实践,他跟宋声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想让宋声先给他拿出个方案来。没想到宋声围绕着他的想法,直接给出了一个更加可靠的计划。

李凌尧很高兴,一是自己的想法能够被理解被认可,其次他觉得宋声也是他的伯乐,还能在他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大概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君臣同乐了。

改革的事情不能着急,之前李凌尧就提出过改革的想法,当时宋声提议先找一个地方做试点,如果进行的好就在全国内推广,肃昌就是那个试点。

如今两年过去了,肃昌发展的很好。如今蒙学班已经在肃昌成功发展了起来,街上的乞儿已经彻底杜绝,依靠着砖厂和粉条厂,肃昌那么偏远且土壤质量也不好的地方,如今却在每年各个地方上缴的税收中跻身上游。

一个贫困的地方发展起来了,这是国力强盛的表现。李凌尧很高兴,下令全国内推广,与这次改革的措施并行。宋声也因为皇帝交代的任务更多,更加忙碌了。每天来宋家登门求见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些曾经瞧不起宋声的世家子弟,如今像变了个人一般,对待宋家的人十分尊敬,但凡有个宴会都要给宋家发个帖子,大家都争相巴结。

可惜,从前的宋家你诋毁谩骂瞧不起,如今的宋家你仰望高攀不起。

下帖子的人越来越多,陆清出门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有空的时候他会带着宋明琛进宫看看谢容,谢容诞下太子,朝堂上那些老臣终于不再念叨着让皇上充盈后宫了。

太子如今才一岁,比宋明琛要小上一点,两个孩子年纪相仿,正好放在一起做个伴。

谢容见陆清进宫看他,很是高兴,还想留他在宫中小住几天,陆清嫌住在宫里不方便,就拒绝了,哄了好一会儿说以后会经常来宫里看他,谢容这才重新高兴起来。

他与陆清说道:“你家相公这么聪明,又有才华,看你明翊那孩子颇有他的风采,想必日后明琛也不差。他俩年纪相仿,再过个几年等他们念书的时候,让明琛来给太子当伴读吧。”

太子伴读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且当今皇帝只有这一个继承皇位的太子,没有任何竞争者,这以后可是未来的皇帝。当太子伴读,从小一起长大,这种情分可是十分珍贵的。

陆清笑了笑说好,能给太子当伴读,对琛儿的未来也是一份保障。就算他以后读书读不好,但与太子有交情,以后也能有个不错的未来。

陆清从宫里回来跟宋声说了这件事儿,宋声道:“是件好事儿,对咱们琛儿来说,这是个粗大腿,只要不是犯了大事儿,以后吃穿不愁。”

陆清忍不住笑道:“相公,你又开始说浑话了。”知道自家相公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但对于他时不时的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词,陆清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那些世家大族眼瞧着宋声乡野出身,却一步步走到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的地步,纷纷感叹这样一个出色的后辈要是生在他们世家就好了,最起码他们世家还能在兴盛百年。

可惜没有如果。

就连宋家的夫人也跟当今皇后交情甚笃,要知道就算是谢容那些本家的兄弟姐妹,跟他的关系都没这么好。

从前的谢容在谢府过得其实并不好,那些兄弟姐妹对他只是面上过得去,谁能想到人家竟然一飞冲天,成了皇后。现在都后悔当初没能跟他交好,如今就是想进宫一趟,都得提前递个话,允得谢容同意了才能进宫。

陆清手上那个凤牌让他们羡慕极了,能够随意出入皇宫,还能拿着皇后的身份当护身符,这待遇就算是亲姐妹都没有。

也正因为这件事,谢家那些小辈一直看陆清不顺眼,但凡在同一个场合遇见陆清,总要阴阳怪气几句。

陆清想着他们毕竟是谢容的家人,往往不与他们计较,给他们留些体面。

可有些人偏偏给脸不要脸,非要往刀尖上撞,千不该万不该把那些歪主意打到宋明琛身上。

第356章

宋明琛如今一岁多,小娃娃已经学会走路了,陆清平时很少带他出去。

正巧赶上乞巧节,外面放了许多花灯,陆清带了几个丫鬟婆子一块,抱着宋明琛出去看看热闹。

偏偏在人群拥挤的时候被一波涌上来的人冲散了,陆清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一边让人回家报信一边让人去找宋声。

京城这块地方,治安一向是最好的。但也保不齐有人贩子在这眼皮子底下作案,宋声得了消息之后赶紧派人出去找,他直接过来找陆清。

陆清看他过来,十分自责,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怪自己没看好孩子。

当朝首辅的孩子丢了,震惊了朝廷中的好多人。哪个人贩子胆子这么大,拐孩子拐到首辅头上来了。

京兆尹吓的额头上直冒汗,脊背发寒,心里不知道骂了多少遍,哪个不长眼的在太岁头上动土?!这里可是京城,治安这么严,怎么还会有人贩子出没?

事情一出他就下令关闭了城门,就不信这人贩子能把人运出去。只要孩子没出京城,肯定能找着。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

这场闹剧一共持续了两天,第三天的时候孩子找到了。顺藤摸瓜查下去,竟然查到了谢家的头上。

谢家也是士族大家,那么多世家都倒了,唯有他们家还一如从前。要不是他们家出了个皇后,恐怕现在的地位早就一落千丈了。

谢容知道这事儿的时候,孩子已经找到了。原是谢家小辈干下的事,主要目的也是想出出气,说是没打算把那孩子怎么着,就是想让宋家的人急一急。

这会儿被查到了,他们慌了。赶紧进宫求见谢容,想让他从中帮忙说说情,谢家虽然小辈们多,但男儿却没几个,剩下的都是姑娘和哥儿,谢容的嫡母拉下脸来亲自找他求情,却没想到被谢容冷脸拒绝了。

“我尊称你一声母亲,不代表就真的拿你当嫡母对待。这事儿我帮不了你们,以后自己作死麻烦去远一点,当初你们逼我早早嫁人的时候,我就说过以后我跟谢家没关系。若不是我逃婚,也不会遇见皇上,你们最好搞清楚,谢家皇亲国戚的名头是怎么来的。”

谢夫人不是谢容的生母,从前待他也不好,当初给他指了一门婚事,想让他早早嫁过去,对方的门第虽然不低,但人却是个纨绔子弟,成天在外面花天酒地。谢容不想任由摆布,这才鼓起勇气逃了婚。

那个时候谢家派出了很多人找他,若不是陆清收留了他,他还真不知道去往何处。

都说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陆清便是雪中送炭的那一个,这份恩情不论过了多少年,他一直都记在心里。更何况他与陆清很多观点都相同,也比较谈得来,情谊自然是十分深厚。

这次谢家做出这种事,让他脸上也无光,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好友。

谢夫人没想到谢容竟然不帮谢家,可这次犯事儿的还有她儿子的一份,叫她怎能不着急上火?

见苦苦哀求无用,她也不再好声好气的说话了,就算是当了皇后又怎样,总归他是姓谢,就是他们谢家的人。

“我就知道你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别忘了你姓谢,就算以后死了也是谢家的人,你弟弟的事你若是不帮忙,小心落得一个六亲不认的名声!”

谢容冷冷的看了她一眼,“名声?什么名声?你以为我还在乎这些?当初我竟然有勇气逃婚,那对我来说名声这些东西都是虚无。还有,他算我哪门子的弟弟,母亲,我尊称你一声母亲。你也别叫我太难做。这事儿我不可能帮你,念在谢家是我的本家,这事我就不插手了。至于宋大人想要怎么做,那就看宋大人的想法了。你如今在这里求我,还不如去求求陆清。”

谢容说完在旁边的榻上坐下,旁边随侍的贴身宫女十分有眼色的端上了茶水。

“还有,谢夫人,以后要记得尊称皇后娘娘,茶凉了,本宫就不送了。”

谢夫人来皇宫求情,结果没求到谢容帮忙,反而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被羞辱了一顿。她忘了如今的谢容可不是曾经在谢家后院任她磋磨的谢家哥儿了,还当他是个装老虎的猫。

如今被逼急了,直接跟谢容嚷开了。话里话外都是谢容不念亲情,冷血无情,不顾亲弟弟死活等等,每一句都是在毁他的名声。

她骂骂咧咧说完,没等谢容说话,宫殿外面传来了另外一个声音。

“放肆!”谢夫人听见这声音往外一看,吓得腿都软了,门外站着的正是当今天子。

李凌尧刚下朝,今□□事结束的早,他特地赶过来跟容哥儿一块用早膳。他本来想给容哥儿一个惊喜,就没让身边随时的公公大声传话。结果就正好让他听见了这一遭。

谢夫人今日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她本来仗着自己嫡母的身份,跟谢容喊叫两句也没什么,因为她笃定对方不敢说什么。

偏偏被皇上听见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谁不知道当今帝后感情甚笃,李凌尧平时放在心尖上哄着的人儿,他都不敢说一句重话,结果旁人却来对着他的容哥儿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真是岂有此理!

“拖下去,把她给朕拖下去,派人告诉谢国公,如果管不了自家宅院的人,朕不建议替他管!还有,以后不许她入宫见皇后。”

谢容本来因为刚才那些话,又想起了自己那些年在谢家受尽委屈的日子,说没有情绪那是假的。不过看到李凌尧为他撑腰,他那一点不高兴也都烟消云散了。

如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虽然心爱的人是一国之君,让他对自己的心意始终如一,他们还有了一对可爱的孩子,他已经知足了。

这事到最后,还是谢国公亲自到宋家赔礼,但宋声连人都没见。谢家国公的名头谁不知道只是个虚衔,如今他们又得罪了皇后娘娘,连这一丁点的倚仗也没了,免不了走下坡路。周围那些已经逐渐落魄的世家哪一个不在背后盯着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拐带孩子这事儿是彻底把宋声惹怒了,他这个人的底线就是家人。惹他本人不要紧,但如果动了他家里的人,那他是绝不可能原谅的。

本来陆清还觉得会不会让谢容夹在中间难做,没想到谢家竟然这么蠢,在这种时候还跟谢容闹翻了。

谢容也怕他多想,特地让人传了口信儿过来,说是不用顾及他,这事儿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国公府的人,再尊贵能比得上天子尊贵吗?

很快京兆尹查办了此事,谢家那几个参与到拐带孩子的事情里的,全都被下了狱。在大景,拐卖孩子是重罪,最轻的罪行也要流放三千里。

陆清没打听最后判的什么刑,反正有相公在,他不用操心这些事。他反倒是担心他的明琛,害怕他被这事吓到了。好在观察了好几天,还请了大夫来看,都说这孩子胆子大,没被吓着,饮食上也没什么问题,他这才放下心。

经过此事后,宋声在朝中的权力如日中天,但他从来都不恃才傲物,反而忧皇帝之忧,解皇帝之困,深得皇帝信任。

在他的推动之下,蒙学班逐渐在全国各地推行开来,每个地方都在府城开设一个蒙学班作为试点,让天下的孩子不再蒙昧。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会读书写字才能在外面谋生,才能找到更好的活计。外面那些高门大户里招丫鬟小厮的,也都是以认字识字为先,现在蒙学班免费教习读书认字,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过去学习认字。

又是一个秋日,已经进入九月,天气转凉。

京城衙门外面的通告栏上,一个衙差正在上面张贴告示。没一会儿周围就挤满了人,有外地来的路过这里,看到这里围了许多人,凑过去问道:“大家伙都在看什么呢?”

这种告示栏一般张贴的都是悬赏通告,通告上画着人像,在旁边写上悬赏明细。老百姓们看到之后也就散了,哪像这里围了好一会儿了还有这么多人?

旁边一个京城本地老百姓说道:“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吧?知道这里张贴的是什么吗?”

那人摇摇头,十分配合道:“不知道。”

“这里贴的东西可多了!不过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京城官报。上面写了很多朝廷大事,谁能想到有一天咱们老百姓也能关心上朝廷大事。”说完他还嘿嘿笑了两声。

这外地人好不容易挤进去,看到这上面的确贴了许多东西。不过每样内容都分了板块,比如刚才这人说的朝廷大事,他看到这一栏里面贴的内容:

景和五年,九月十二,天气晴。

梁国一个月前有小波兵力侵扰我国边境,违反了当年签订的止战条约,我军派出一队骑兵回击,活捉回来几十人。

事情叙述虽然简短,但老百姓们看到了在边疆守卫的将士们辛苦作战,会更加体恤心疼他们,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心。

再往下是一则关于朝中官员的事:

当朝户部侍郎王元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纵容家中儿子行凶,将一姐弟中一个殴打致死,一个□□致死,事后为儿子遮掩罪行,甚至在定案之后,买通狱官员进行换囚。所作所为极其恶劣,经三司会审,将王元削去官帽,打入大牢,十日后斩首示众。

再往后面看还有关于天气的,例如:

钦天监昨日夜观星象,预测明后两天有极寒天气到来,望百姓们注意添衣保暖,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寒气侵体。

没想到这告示栏上竟然张贴了这么多内容,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类似于广告之类的。比如:

客来香酒楼xx年xx月xx日隆重开业,酒水一律五折,菜品买三赠一,先到先得。

告示栏上的信息各种各类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让外地来的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震惊,震惊过后又觉得十分新奇,他走南闯北这么些年,还是头一次在京城看到这种奇观。

“兄弟,这些都是什么呀?怎么全都贴在这儿?”

刚才那个本地人十分热情的给他解释道:“这个呀,是咱们京城的宋大人弄的,每三天都会来来更换新的告示,咱们这些老百姓啊可爱看这个了。我跟你说,上个月上面还说了个事情,有一个官员呀,是个负心汉,家中有正妻不说,还妄想攀高枝,谋害正妻另娶新人。结果被两个人同时知道了,两个人一块甩了这个当官的,还举报他贪污受贿,直接让他罢了官,看的可解气了。”

这外地人听的是目瞪口呆,这种事儿也有?

“我听说呀,这宋大人最近在张罗着做什么京城小报,咱们现在不是有那个什么雕版印刷嘛,我也是听别人说的,用它印刷书籍可快了,到时候就把这些贴成的告示全都印出来,听说第一批下个月就要发行了,宋大人给他取了个名字,说是叫报纸。”

“报纸?这是什么东西?”

“咱们也不清楚,反正跟这个告示上写的东西应该差不多。大家都爱看这个,等报纸出来了,我可要买上几份回去看。你还别说,现在这蒙学班就是有用,这要是不识字儿,连报纸都看不懂,岂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这外地人是来京城中进货的,没想到路过这里,听本地人说了这么多,给他说的一愣一愣的,他觉得这是个商机,如果能把他口中说的这些报纸买回去拿到别的地方卖,应该能赚不少钱。

要知道如今百姓们清闲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来打发时间,那些后宅里的夫人小姐还有哥儿们除了看画本子,也没别的东西可消遣。

至于这些男人们,他们不爱看话本子,就更加没什么东西看了。

如果要是能买到一批报纸回去卖,肯定有很多男人买着看。想到这些,他眼里闪起了光,本来打算在这里待上五六天把东西买齐了就走的,他改变了想法,准备等那个什么报纸出来之后买上一些再回去。

印刷报纸早就在宋声的计划中了,如今的雕版印刷技术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印刷改进,已经非常精湛了。用它来印刷报纸,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