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59章

作者:长亭渡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成长 穿越重生

陆清回头道:“相公,咱们走快一些,我怕掌柜的等会儿反悔了。”

宋声笑了笑,没想到他的小夫郎还挺会演戏的,真是砍价的一把好手。

他道:“不会的,都已经给过钱了,银货两吹穆蚵簦退闶悄值焦俑勖且彩钦祭淼模挥门隆!�

陆清放慢脚步走到他旁边,小声道:“这牛咱们买的便宜了不少,我外祖母家里有一头牛,当时买的时候跟这头差不多大,但比这足足贵了五两呢!不过不是在这家买的。”

“我说你怎么这么清楚行情,原来是外祖母家里买过。我的小夫郎今天可真能干,一下子给相公省了三两银子呢。”

陆清被夸的耳朵根儿红了,“相公你别取笑我了,是他这牛现在就不值那么个价钱,所以才答应给我们便宜的。而且他又不是没得赚,只是相比于春耕前,少赚一些罢了。”

牛这种东西价格昂贵,掌柜的一看来的人不是行家,一般开价都是虚高,能宰一个是一个。

宋声知道他是在嘴硬,给家里省了三两银子,从脸上就能看出来,他的清清小夫郎十分高兴。

“你说的对,但这都是清清的功劳。”宋声道。

陆清不再与他争辩,红着脸道:“相公,咱们现在就牵着牛回家吗?”

陆清嘴里说的这个回家,不是回城西租的房子那,而是回宋家村。

宋声道:“马上就晌午了,咱们先回城西吃个饭。然后回家把东西收拾收拾,下午爹应该会过来一趟,上次答应给县令府上供的银骨炭,今天应该要送过来了。”

上次崔夫人买的那些银骨炭已经烧了大半,赶在年节之前,又跟宋声说再送来一些。

前几天宋声让一个从城里回去的同村人给张杏花带了信儿,让他爹这两天带一些银骨炭进城。

估摸着日子,他爹昨天没来,今天应该来了。

到时候给县令府上送完炭,他们可以一块回去。

宋声本来想要在外面小摊上吃的,省得回家还要忙活着做饭了。

但陆清没同意,自从来了城里之后花销有些大,而且今天又买了小牛,这鼓鼓的荷包一下子就下去了不少,陆清有些心疼。

“相公,咱们还是在家吃吧。家里有菜,还剩了点肉,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宋声其实不是想吃外面做的饭,就是觉得大冬天的还得开火做饭,一是麻烦,二是觉得陆清洗菜切菜,挺冻手的。

不过既然他这么说,那就在家吃吧。

“你随便做,什么都行,你做的我都爱吃。”

陆清最喜欢听相公说这句话,他做什么相公都爱吃,让他做饭更有劲儿了。

因为没能出去吃,陆清有心想做好点儿,就把前两天没吃完的肉都切成了小块,放上之前买的一些酒腌上去腥味,准备做一道红烧肉给相公吃。

宋声就在灶膛旁烧火,冬天的木柴有些潮湿,他在旁边点火点了好久没点着。

他摸了摸鼻子有些囧,看着自个儿的小夫郎,走过来坐在灶膛前,三两下就把火给点着了,看得他又惊讶又佩服。

“清清好厉害!”他夸道,却不是随便夸的,是那种一看就是出自真心的夸赞。

陆清脸一红,说道:“这有什么好厉害的。”

宋声一本正经道:“会烧火就很厉害啊!不像你相公我,点个火点半天,就是点不着。”

陆清脸上看着没什么,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原来也有相公不会的东西,他烧火比相公厉害呢!

锅烧热了之后,陆清把油倒了进去。这油是生油,没有炸过的,要先等到油过热了,才能放菜。

他先放了一些糖进去,在锅里把糖炒化,这才把肉倒进去。左右翻动几下,把锅盖的盖上捂了捂,掀开之后又加一点酒进去,来回翻炒,再加了点酱油,肉熟了之后,又加了少许的盐,一道红烧肉便做好了。

这年头做菜的调料少,农家炒菜很少放酱油,酱油也是要花钱买的。但来了城里之后相公说有的菜只放盐有些寡淡,还是放了酱油好吃,他就去集市上买了一些回来。

好在这时候的猪都是已经剿过的,闻着没有腥骚味儿,加上肉上面又用酒腌过,红烧肉的口感提升了不少。

除了红烧肉之外,陆清又炒了一盘鸡蛋,撒了一些葱花上去,看着就很有食欲。鸡蛋是从宋家村带来的,只剩四个了,想着反正要年节了,这里的东西要到过年后才能接着吃,干脆一次炒完了。

最后把萝卜片用滚水焯了一下,加了点盐,调了调味,三个菜就全部做好了。

他们只有两个人,三个菜完全够吃了。

除了菜之外,陆清还熬了一小锅汤,也是估摸着两个人的饭量熬的,家里没有喂鸡鸭之类的,如果饭做多了,今天他们一回宋家村,剩下的饭晚上没人吃就浪费了。

等到下午的时候,宋老三果然赶着牛车来送炭了。

这一次的炭拉了大概有四十斤过来,宋老三先到了宋声这,他不敢一个人去县令府上送炭,就让宋声坐在牛车上陪他一块儿跑一趟。

等回来的时候刚好能收拾一下东西,他们一块儿回宋家村。

这次宋声跟着一块过来送炭,门口的阿全已经认识他了。

听夫人身边的翠儿姐说,这个叫宋声的书生很得他们老爷的赏识,所以他这次看见宋声之后,比之前热情了很多。

“宋郎君怎么还亲自过来了?你派个人来说一声就行,我这边带着府上的人过去拉,省得你们辛苦跑这一趟了。”

宋声知道他是客气,他道:“无妨,正巧今天放节假了,也没事,就陪我爹一块儿把炭送过来了。”

阿全一看这次的炭送来的还不少,叫来两个人把炭卸下来,搬到屋里去,说道:“你们先搬着,我去禀告夫人。”

阿全进了正厅之后,很快就出来了,道:“夫人问宋郎君,要不要到府上坐坐,歇歇脚。我们家老爷也快从衙门回来了。”

宋声看了看天色,今天时辰太晚了,他委婉推拒道:“不了,帮我谢谢夫人的好意。只是今天天色已晚,等会儿再不回去,怕是要赶不上回家了。”

阿全暗自觉得这个书生是不是有点傻,这么好的机会能见到他们家老爷,他竟然给拒绝了。上次也是,两次都给拒绝了。

他又回去正厅跟崔夫人禀报了一下情况,没想到他们夫人没有生气,甚至还隐隐有些赞许。

出来的时候翠儿姐提点道:“你懂什么?这说明人家虽然是个寒门书生,但有气节。既不趋炎附势,又不阿谀奉承,人家这叫有风骨。”

其实这些也都是翠儿听她家夫人说的,她只是一个贴身丫鬟,还没到什么都懂的地步。

阿全这次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包沉甸甸的银子。

这次的炭他连称都没称,就直接把这一包银子全都给了宋声。

他说话十分客气,“我们夫人说宋郎君跟家里人过来送炭辛苦,多出来的银子就不用找了,既是要过年,可不能少了银子。”

崔夫人不缺这点钱,宋声没有推辞,礼貌地做了个书生礼道谢,然后等县令府上的人把炭搬完之后,就带着他爹回去了。

崔夫人说的不错,既然是要过年,肯定是少不了花银子的。

今天这四十斤银骨炭,崔夫人给了一百两。

既然是要回家过年了,那这过年的东西肯定是要买一些的。

今天刚好他爹赶着牛车过来,多买一些东西也无妨,全都放到牛车拉回去。

等宋老三赶着牛车从县令府上回到城西租的院子时,才发现在侧面棚子底下,拴着一头小牛犊。

宋老三惊讶道:“三郎,清儿哥,这是谁家的牛啊?”

陆清笑了笑,道:“爹,这牛在咱们家拴着,你说是谁家的?”

宋老三不敢相信,道:“这是咱们家的牛?你们什么时候买牛了?花了多少钱啊?贵不贵?”

宋声道:“爹,这是我们今天刚买的。没花多少钱,今天下午一块拉回家去。就是这牛有点小,得在家喂一段时间,等到明年春耕的时候长大了,就能拉去地里面耕地了。”

宋老三一听,摸着这小牛都不撒手。这可是他们宋家的牛啊!

宋家一大家子这么多人,家里地又多,每次耕地全靠人力。他们三个再加上大郎二郎四郎,一共六个男丁全都下地耕种,家里的地都还要种个个把月呢。

不仅耗时,更费力。每年收完了麦子之后就累得不轻,再加上春耕,每次都得缓个好几天才能歇得过来。

村里头有牛的人家并不多,每回看到人家拉着牛在地里面耕地,他们都羡慕的能看好大会儿。

没想到现在他们也有自己的牛了!

“三郎啊,你们俩老实交代,这头牛花了多少钱?你们俩手头是不是没钱花了?这次卖炭的钱,你们都留着吧。家里现在靠着卖炭有不少进项,这钱你们就留着自己花。”

宋声却没要,“上次卖炭的钱拿来买牛了,也没花多少,我们手上还有钱花呢。这次卖炭的钱爹就拿着吧,好歹也是一大笔,也让奶奶和大伯他们都高兴高兴!”

宋老三看他们不像是没钱花了的样子,就做主把钱收下了。

然后就开始盯着这头小牛犊不放,又是顺毛又是摸头的,简直是爱不释手。

他道:“三郎啊,你放心,这头牛带回家去我们一定好好养,等来年让它长得膘肥体壮的,以后拉板车,就不用再去里正家里借了。”

宋老三越想越开心,家里头谁家要是有个牛,那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等他家这牛带回去,旁人不得羡慕死呀!

这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了。

“你奶奶还有你两个伯伯,看到买了牛回来,肯定很开心。”

宋声道:“嗯,咱们家确实也该买头牛了,不然等到耕地的时候太累了。说起来我都没想到这一茬,还是清清提醒我的。”

“清哥儿是个能干的,把咱们这一家子都记挂着,也比你想的周到。我看这段时间,清哥儿把你照顾得很好,气色都比以前好多了。”

陆清在一旁收拾东西,听到公爹夸他,心里十分高兴。

作为一个外嫁来的夫郎,能得到夫家的人认可,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宋声道:“爹说的对,清清确实很能干。”

说完后宋声看了陆清一眼,发现他的小夫郎又默默的低下了头,不用看这会儿肯定小脸又红了。

“爹,我们先去集市一趟,把年货买一下。刚好乘着板车,一块拉回去。”

宋老三闻言道:“要不一起去吧,直接拉着牛车,到时候买了什么东西就放在牛车上,省得再提回来了。”

宋声一想也是,干脆在家把东西都收拾好,往把车上一放,一家三口整整齐齐的出发去了集市。

这会儿虽然已经是下午了,但因为快到年根儿,卖年货的人特别多,都还没收摊。

宋声和陆清在旁边挑着买东西,宋老三右手牵着牛车,左手牵着小牛犊在后边跟着,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过年猪肉是不可少的,不过他们不会在城里面,快到过年那两天,村里肯定有杀猪的。到时候谁家杀猪了,就去买上一大块儿,肉质新鲜,还能便宜不少。

陆清买了些点心和饴糖,还包了几包糖枣,还有几包油炸的果子。这些都是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能够带出门的。

除了这些之外,他们又去七彩布庄买了几匹布料。要过年了,而且今年跟往年不同,他们宋家挣钱了,每个人都要做一身新衣服穿。

不过布料的颜色种类很少,陆清按照他所了解的家里人的喜好,挑了几个颜色,每个都买上了两匹,一块放在了板车上。

买了布,买了点心,剩下的就是买酒了。

过年这个酒买回来不是为了自家喝的,是为了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招待人用的。

宋家头几年光景不好,过年从来没买过酒。今年手头挣了些钱,这酒也该买上了。不用买很多好的,就买平常人家买的那种高粱酒就行,价格不贵,但过年的时候用来招待客人也是一种体面。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买了很多东西。把东西都装上板车,宋声和陆清坐在了板车剩余的空地儿上,宋老三开始赶着牛车回宋家村。

小牛犊脖子上套了个绳子,宋声坐在板车上拉着,小牛犊就跟着他们的牛车一块走。

好在他们出发的不算晚,回到宋家村时刚好看到家家户户灶房里的烟筒中炊烟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