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93章

作者:长亭渡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成长 穿越重生

宋声点点头道:“成,到时候我跟你一起翻种,等明天我问问爹都需要买啥菜种,咱们去集市上买点回来。”

陆清道:“不用麻烦爹了,我知道种什么。以前还没有嫁过来的时候,家里的菜地有不少都是我帮忙种的。”

宋声夸道:“我们家清清真能干!”

不就是种个菜而已,也值得相公这样夸他,可陆清听了心里高兴的紧。

相公每天读书就很辛苦了,他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在家里不让他操心。

灶房是最不好收拾的,不仅要刷锅洗碗,还要打扫灶台,归置东西,还有灶房的地等等都需要打扫。

小两口一直忙到深夜,油灯都烧了一半,这才忙完。

刚刷完的铁锅不能直接用,刚好今天忙了一天了,他用旁边柴房里剩下的一点柴烧了些热水,两个人凑着简单冲了个澡,这才回屋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陆清就起来了,这附近有一个集市,赶着早市可以买些新鲜的菜。

陆清拿着篮子就出了门,早早的买了一些菜和馒头回来,简单做了个早饭。

一家三口吃了早饭后又开始忙着收拾东西了。

宋声明天要去书院报到,今天除了收拾屋子和打扫院子,还得去书铺买些纸和墨回来。

宋老三没有着急回宋家村,宋声这院子还没收拾好,他不放心回去。

昨天晚上一开始他一直担心着会不会闹鬼,一直没有放心去睡。但忙活了一天,实在是太累了,最后顶不住困意,很快就睡着了。

早上起来发现并没有什么闹鬼的事发生,他心里也放心了不少。

昨天晚上说要帮忙绑晾衣绳的,今天吃过饭后,带来的东西里面扒拉出了一条绳子,绳子是用麻拧成的,很粗很结实。

他把绳子绑好,方便陆清晾晒衣服。然后把西厢房屋檐下堆着的碎瓦片捡了捡。

昨天天太黑了,没注意到这些碎瓦片,还想着今天去买些瓦片回来补补棚子上的瓦的,现在倒是不用了,用这些碎瓦片就能补。

陆清在家里把剩下几间房子都打扫了一遍,宋声帮忙打扫过之后,道:“清清,给我点钱,我出门买些纸和墨回来。”

陆清洗洗手进屋给宋声拿了三两银子出来,纸和墨都是消耗品,价格也不便宜,给的少了他怕相公钱不够用。

宋声走的时候他交代道:“相公,买纸的时候记得买些窗户纸回来,家里有的窗户纸破了,得补一补。”

趁着现在还没有进入冬季,天气不怎么冷,先把窗户给补了。不然等到天冷的时候,风从外面灌进来,冻的人都不想补了。

宋声点点头说知道了,这才出门去买纸墨。

第69章

宋声拿着钱去了书铺,买了一刀纸,还有一块墨锭回来。纸和墨买的还是最便宜的那种,过几天等去了书院之后,肯定还要买书,这年头的书贵的厉害,钱得省些花。

府城里什么都贵,就连纸都比县城的要贵上不少。

好在出门的时候清清给的银钱够,买完纸和墨,宋声又买了一些窗户纸,这才折返回去。

他们刚搬家,家里要忙的事情多。趁着今天还没有到书院报到,他得多帮忙干着点。

窗户纸虽然也是纸,但要比读书写字的纸便宜一些。把买好的窗户纸拿回家,陆清已经搅拌好了浓稠的浆糊,只等着相公把窗户纸拿回来,他直接往窗棱上糊了。

现在是十月的天气,稍微有些凉。不过还没到冻手的时候,趁着天气好,得赶紧把窗户纸都补上。

好在窗子不算太高,最上头陆清站在小板凳上也能够得着。

宋声看他站在板凳上糊着窗户纸,干脆把浆糊接了过去,让他在一边递着窗户纸,他直接站过去往上贴。

小夫夫两个人搭配着干活,家里那么多间房子的窗户没多久就补完了。

一上午的时间,窗户纸全都补好了。其他空余的房间暂时没有收拾,他们先把院里的杂草给除了。

宋老三是除草的好手,之前在庄稼地里干活的时候,就经常去地里面除草。

现在满院子的荒草连个下脚的路都没有,昨天牛车进来趟了两道印子出来,今天他照着两道印子往外开始拔草,这种活他干的麻利,整个院子的草一上午他拔了大半。

一到干活时间就过得飞快,一上午的时间过完了,转眼就到了晌午饭的时候。

干活辛苦,得吃得饱一点下午才有力气接着干。陆清中午本来想焖米饭吃的,但是他们出门的时候没有带米,这两天忙着收拾家里,也没空去粮店里买。

干脆抓了一点白面和上水擀了面条出来,又切了点肉,炒了炒,然后混着面条蒸一蒸,做了一锅蒸面出来。

面条上面裹了一层油,里面还夹杂着炒的肉,闻着就香。

宋老三一下子吃了两大碗。宋声干了半天活也饿了,也吃了一碗。

不过中午蒸的面有些多,三个人没吃完还剩下一些,陆清把剩下的面条盛到了一个小盆里面放着,等到晚上热一热还能吃。

下午三个人接着干活收拾家里,宋老三把院子里剩下的那部分杂草全部都拔完了,陆清则是忙着收拾其他房间。宋声帮忙把院子的大门还有柱子之类的,都又重新上了一遍漆,整个院子这才算是收拾差不多。

等到晚上的时候陆清又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宋老三这两天累得不轻,不过好在这饭做的也都分量足,每顿都能吃得饱饱的,还有荤腥。

他边吃边道:“我看这院子也收拾差不多了,明天我就赶着牛车先回去了。天一冷起来,家里的炭又该烧起来了,到时候烧出来了我再给你们送过来一些。”

深秋的时节,天就开始冷了,宋声他们在府城用什么都要买。好在冬天烧的这个炭,他们自家就有,能省不少钱。

宋声点点头道:“成,那爹明天吃过早饭再走。”

吃饱了饭才有力气赶路。

宋老三道:“嗯,等吃过早饭我就走,这出发的要是晚了等到天黑该赶不到镇上投宿了。”

陆清也道:“明天早上我起早一点,蒸点包子出来,给爹多装一点拿着,方便路上吃。”

宋老大道:“也不用多装,够一顿吃的就行。等到晚上就赶到镇上了,到时候可以在镇上吃一点。”

宋老三头一次离家这么久,宋声这头刚忙完,他就迫不及待的想回去了。在田里干活干习惯了,这出来几天,老惦记着家里的活计。

陆清说着晓得了,准备明天早上蒸一屉大肉包子给爹带上。

“你们在这府城里有啥需要的就跟家里捎个信儿,也不要怕花钱,有啥需要的咱就买,要是钱不够了,就跟家里说,咱们家今年粮食多卖了不少钱,供你在府城里上学还是供得起的。”

宋声点点头说知道了,让他回去跟奶奶他们说,不用让他们操心这些事,等到过年放假的时候他们就回去了。

这在府城里读书,可跟在县里不一样。吃穿用度方面虽然不会太好,但也不能太过寒酸了。不过儿子是个有主意的,宋老三也放心不少。

昨天晚上吃过饭之后宋老三又细细叮嘱了一些事情,这才放心睡去。

有了昨天晚上的顺利入眠,今天晚上他就不怕传言中的什么闹鬼了。

一觉到天亮,早上刚蒙蒙亮的时候宋老三就起来了。他今天惦记着回家,早起之后赶紧去喂牛,把牛喂的饱饱的才能赶路。

陆清舀了大半瓢的白面,添上水之后开始揉面。揉好之后,拽成一个一个的白面馍子,把调好的肉馅儿塞进去拧好。

这一屉包子很快就蒸好了,早上一家三口就吃的这些包子。

出门的时候宋老三又要给陆清塞钱,说道:“清哥儿,平日里在府城,这吃穿用度上面哪样都得花钱,这边离集市也近,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你把这些钱拿上,这是走的时候你奶奶给的,要是不够花了,就回来说一声,知道不?”

陆清没想到公爹会把这些钱给他,他摇了摇头,说道:“爹,这钱你拿回去吧,我手里还有钱呢,够相公我俩在府城的开销了。”

不过最后陆清还是没拒绝掉,宋老三一脸他不把这钱拿着就不放心的样子,反正出门在外的,谁会嫌钱多?

“清哥儿,听话,三郎上了书院,那可跟在县城不一样了,我听说他们这书院里的秀才公呀,那都是动不动就要出去参加什么诗会的,免不了要花钱,你赶紧收下,别让我担心。”

陆清看了相公一眼,宋声知道这钱肯定是奶奶专门叮嘱过的,干脆点了点头,让他收下了。

“那爹你留下一点吧,到时候到镇上还要住宿呢!”

宋老三拍了拍胸脯道:“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这里还有余钱呢,够赶路用了。”

听到他这么说,陆清跟宋声两个人才放心不少。

宋老三把钱给了之后,就赶着牛车离开了,走的时候陆清给他装了五个肉包子,怕他在路上饿了不够吃。

宋声今天要去书院报到,好在今天不是正式上课,等到宋老三走了之后,他这才准备去书院。

东西是头一天晚上就收拾好的,斜挎的布袋里面装的笔墨纸砚,还有几本他之前用的书。

天气有些凉,陆清给他缝了一个小夹层的里衣让他穿在里面,外面穿了一些青色的长衫,头上绑着个布巾,是现在这个时候流行的书生模样。

“清清,那我先去书院了。”

“相公快去吧,等会儿迟了就不好了。”

宋声出门之后,陆清在家里忙着洗碗洗衣服,把院子又都收拾了一遍,这才闲了下来。

他这两天也累得不轻,这会儿终于得空能歇会儿了,想起刚才公爹走之前给的钱,他把手里的钱全都拿了出来。

从宋家村出来去府城的时候,他把他这里所有的钱都带上了。

当时一共是一百四十四两,来到这里之后,一路上又是住客栈,又是吃饭的花销,差不多花去了三两半钱。

这次租的院子,又花去了八两,算下来还剩下一百三十二两左右。

这两天收拾房子,再加上去集市给家里添置东西,相公买纸和墨之类的,又花了差不多五两银子,满打满算,他手里现在还剩下一百二十七两银子。

刚才公爹走之前又给他塞了十两银子,所以他现在手上差不多有一百三十七两银子。

这要放在以前,他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的。可现在手上有这么多钱了,他却又不觉得多了。

现在买房子肯定是不能买的,稍微次一点的房子他们也能买得起,但如果全买房了,到时候手里就不剩什么了。

这年头手里多少得剩下些余钱留着,万一有什么事情还能够派上用场应应急。

有些攒不住钱的人,挣一点就全都花掉,万一到时候染上个风寒得个病之类的,连个买药钱都没有。

陆清想的长远,公爹说的没错,相公上了书院,那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以后用来交际上面的银钱肯定要更多一些,他得管好这个钱,每一文钱都得花在有用处的地方。

把钱收好之后,陆清寻思着有空去集市上买点菜苗,后院还有一小片空地呢,可以种些白菜萝卜之类的,过两天他就在旁边用木棍圈出来一片空地,买几只小鸡苗养着,这样以后相公想吃鸡了,他们不用花钱买就能吃上。

陆清为他们两个人的小家精打细算着,虽然忙碌,但却很幸福。

这边宋声从家里出发之后,就去书院了。

去书院的路他是提前熟悉过的,就是怕头一天找不着地方,所以东西收拾差不多之后,他就出去问了别人去书院的路怎么走,特地走上了一遍才回来。

今天一早他就去了书院,府城的书院是在城南,他所住的乔家巷虽然是在城西,但却是城南跟城西的交界地带,所以到书院要近一点。

他到的时候,书院的门口已经排了好长一队。今天来报道的人很多,全都是这一次考上的秀才公。

在宛平书院,秀才就是入学的敲门砖。只要你有秀才这个功名,然后交的起束脩,在这里读几年都可以。

书院的束脩要比县城的县学束脩要贵一些,县城的束脩分两季交,每次需要交二两银子,一年就是四两银子。

而书院的束脩要贵一些,要一次交清,一年下来就是六两银子。

早上出门的时候陆清给他装了十两银子,就怕不够用。

旁的书生大部分都背的箱笼,里面装的书,还有笔墨纸砚等等,像宋声这样图方便,挎了个小布包的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