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

不管押送的粮食还是钱,到了陌生地方都不安全。

青面兽还被劫了生辰纲呢。

高风险,高回报,存在也有一番道理。

不过,加起来三十两啊。

再加上前三种,姜竹一年到头白忙,全交了税了。

这得编多少篮子,买几头驴呀?

很快,沈青越也反应过来了:“你们是不是才开始用钱交税?”

姜竹点头,“先前是买粮和布交税,后来就直接交钱了。”

他就说,如果一直是这样,这政策怕是早就推行不下去了。

沈青越悟了。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少,大概一来是因为村镇间本来就习惯了以物易物,用不着什么钱,各家也没储蓄什么钱。二来是因为折钱交税的时间太短,突然一下子让交钱,他们都还没习惯,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不敢花,要留着交税赋。

沈青越不禁问:“那你能赚那么多钱吗?”

就算姜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生意还足够好,可市面上没那么多钱,他也只能换到吃的用的,上哪儿弄钱去?

不料姜竹竟然点点头,“我二伯替孙老爷管茶园,每年都是我和我爹往茶园送采茶的竹筐竹篓,我舅舅认得几个造纸坊,每年也用不少竹子,再卖些树,这些都是给银子的,再加上平时卖竹筐竹席赚的,是够交税的,不过交了税也就不剩多少了。”

竹筐、竹篓另说,他二伯管茶园管了很多年,在茶园有面子,给他结钱快也不会克扣他,更不用他另外给好处。

往纸坊卖竹子、往别处卖木头,主要贵在工钱上,他自己能砍竹子砍树,但运过去总要雇车,算下来其实赚得很少,不如编筐编席合算,不过纸坊能给现钱,看在他舅舅主家关系上,也不赖账。

卖木头就很麻烦,十次总要遇到一两次拖账赖账的,他爹不在了后,总有人欺负他是个小孩拖着不愿意给,他现在已经不愿意卖木头了,还不如秋天卖柴划算。

沈青越听着他碎碎念,忽然意识到,姜竹似乎比他想象中有钱,也会赚钱。

他忍不住问:“你从多大开始自己生活的?”

姜竹愣了愣,“十六。”

沈青越:“虚岁?”

姜竹点头。

也就是,十四周岁就开始背着那么高的税赋债生活了。

他们十五周岁成丁,但是田税和按户收的钱可不按年龄算。

每年三十多两,沈青越无法想象他是怎么挺了这么多年的。

沈青越感慨道:“你要是我爹的儿子,他大概得……捐一座庙?”

太能干了。

姜竹瞳孔地震。

沈青越家果然很有钱!

他印象里,只有他舅舅主家那样的人家才能捐得起庙。

可是……

“神仙也有爹娘吗?”

沈青越:“……”

“神仙也要盖庙吗?”

沈青越:“……这是比喻,为了方便你懂打的比方。”

“哦!”姜竹恍然大悟,但总觉哪里怪怪的。

沈青越心道,亏他能硬扯回来。

不过,凭他家学熏陶,沈青越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税制的漏洞和问题。

“房子、菜园子、家畜、车,甚至锅碗瓢盆和衣服都要算作评定等级的内容对吧?”

姜竹点头。

“谁来评?你们县官老爷总不能亲自挨家挨户趴人家鸡窝上数人家养几只鸡丨吧?”

“……”

“除了你自己,顶多加上邻居和亲戚,谁还能知道你家厨房有几个碗,衣柜里有多少件衣服,来定级的不会是你们里正吧?”

姜竹震撼地看他,“是,是呀……不过要先自己上报,再由里正报。”

沈青越笑。

他就说!再勤政的县官但凡管辖范围稍微大一点点,都不可能挨家挨户看这么细的。

这衡量标准明显就没有实操性,太琐碎了。

既然评级权利下降到里正,那么,水分和可操作性就大多了,沈青越开始蛊惑:“不能贿赂你们里正走走后门,让他给你降一级吗?”

姜竹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是个神仙该说的话吗?

他肯定不是个神仙!

是也不是什么正经神仙!

难怪被贬。

沈青越:“你不会被坑了吧?”

姜竹心情复杂地摇摇头,“没有。”

这部分税钱的确有很大水分。

如果村子本身比较团结,里正又是自己的族人,这部分钱交得就少,如果不团结,或者遇上了贪财的里正,就要多收钱。

他确实听说过有的里正耍手段多要钱,胆子更大的还合谋县吏敲诈勒索,一边给农户说他们被定了高品级,到了县里又往低一级报,私吞中间的差价。

但他们里正没有。

“我们里正是我们族长,人很好,也很公正,从来不多收钱的,而且……”姜竹有点儿不好意思,“我舅舅已经托人把我家划成了荒山了,不过我家的山实在太大了,房子也好……”

沈青越懂了。

姜竹家山显然不荒,竹林怎么也该算经济林才对。

是他傻了,人家一点儿都不傻。

该找的关系早找了。

这么说,交三十两还是少交了!

沈青越还是觉得哪里有点儿怪怪的,什么从脑海一闪而过,他忽然抓到了某个重点。

“等等,你家山太大了?你家不是竹林吗?山也是你家的?”

姜竹点头。

沈青越:“……?!!!”

他就说嘛,家家户户都这么交,还不得造反。

得,八卦声中惊坐起,小丑竟是他自己。

是他格局太小,是他有眼不识泰山,他竟然以为姜竹是个穷小孩!

他家,奋斗了三代,也没有一座山啊!!

第14章 有山

沈青越放下笔,心道你消遣我呢?

实在没忍住,吐槽道:“你有一座山你还穿成这样?!”

懵逼的姜竹:“???”

沈青越无语到好笑,从来没见过比他还不会过日子的,哪怕是座荒山,卖石头、卖草,也不能穷到浑身打补丁吧?

“我要收回刚刚的评价,你要是我爸儿子,我爸得捐两座庙,请各路神仙给你开开脑子。”

姜竹:“……?”

这是在骂他还是在骂他?

为什么突然要骂他?

沈青越看着茫然无助的姜竹,暗自庆幸多亏他醒悟得快,再晚点儿都怕自己这吃不了苦的脑袋会被姜竹污染,好悬没喊出一句:我要改上供标准,我要每天吃米吃面吃肉吃蛋。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怨不得姜竹。

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尤其是小孩,都是模仿着大人长大的,看见的世界越小,知道的东西越少,生活就越一成不变。

他住在这山里,能让自己吃饱穿暖不饿死,还能赚钱交那么多税,已经很辛苦了,哪还有余力想怎么享受生活。

想着想着,沈青越自己都愣了愣。

理论上,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但现实,大多人为了糊口,不得不牺牲、消耗、浪费大部分的时间,哪怕已经有足够支撑生活的物质和钱了,依旧还是不得空闲。

忙碌成了惯性。

有些人把忙碌本身当作追求和高尚。

比如他爸,他看不懂他为什么要那么忙,他爸也受不了他,人怎么可能懒惰成这个模样。

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恶意地想,他爸是忙于事业没时间回家,还是为了逃避回家故意在忙。

于是,他爸事业蒸蒸日上。

但姜竹显然还不是他爸那个方向。

姜竹有点儿像他爷爷,一个传统的老教师,曾经,视电脑网络如洪水猛兽,直到自己开始上网冲浪,才发现世界如此广阔,试卷如此之多,购物那么方便。

姜竹就是这种状态——还没见过,没试过,所以不会过好日子。

没听过海的孩子永远不知道人可以吃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