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寓风
再之后,都不用她问姜竹和沈青越了,变成他们俩每天问她中午吃什么。
在梁玉兰主持下,他们午饭餐标还省了点儿。
菜是不可能买的。
山上只要有野菜,不可能买一点儿菜。
姜竹家腌多了太咸沈青越吃不了闲置的咸菜被她征用了。
炒菜的时候切点儿咸菜进去,还放什么盐?
新鲜的野菜能腌的也腌上,反正咸菜罐子都是现成的。
她还和吕香梅讲价,每天要豆腐,得给他们算便宜点儿。
更绝的是她跑去卤菜家买卤汁。
人家不卖卤汁,她就给沈青越随便买点儿卤菜,让人家多给舀几勺卤汁。
菜是沈青越的,不算在他们的伙食费里,卤汁被征用,相当于不花钱多了一个香味儿,用来炖菜就很好吃。
在她主持下,沈青越原本定的一人一天十文钱的餐标,直线缩水到了五文。
最厉害的是她竟然能保证每天有点儿荤腥,大家吃得还挺开心。
要不是山下房子弄好了,梁玉兰都要瞅上姜竹家院子外面一块儿平地种点儿豆子杂粮,再种一茬菜了。
选了个吉日,大伙儿一起往下搬。
他们的新宅子其实相比宅子,更像是个大仓库。
盖得最精细的屋子,就是将来用来放竹帘的仓房,连门都比其他几间屋子沉一些。
干活用的屋子也比正常人家的主屋宽大很多,每个屋子都留了较大的窗,方便采光通风,厢房外面也专门修了有顶的走廊,往后天气热,房间闷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在廊下干活儿。
他们还盖了个不算小的厨房,将来一大群人要在这儿吃饭呢,得留足做饭的位置。
除了这些,沈青越还在每间屋子里做了壁炉。
冬天是要猫冬休息的,但入秋天气就开始冷了,下雪停工前有炉子取暖也方便些。
除了这些,就可谓家徒四壁了。
不算厨房的锅灶,他们什么家具都没。
搬过来当天,大家干活儿用的板凳都是从自己家拿来的。
还是姜竹后面把盖房子没用完的木头拢了拢,做了一堆木板凳,才结束了自备小板凳的窘境。
开始这些天,每天都有过来串门瞧稀罕的,他们作坊成了村里老头老太太新的聚集地。
沈青越和姜竹每次来,都能看到一些坐在他们院子里编草鞋、编扇子的老人。
看就看吧,反正也没什么不能看的机密。
倒是因为他们常来,本来想上山而不能的年轻姑娘们,也凑到这儿来打络子了。
村口太开阔,是老人孩子的地盘。
一般人家里也没这么大的屋子,还是这儿好,宽敞人又多。
男女老少都有,做竹编的大嫂们还爱在回廊下面干活儿,篾匠们一般都在院子里,屋子倒是空出来给她们用了。
门口门槛上还会坐几个老太太,有人带着孩子过来,在这儿聊天说笑打络子,绝不会被传出闲话来。
姜竹只要没事,每天都过来帮帮忙,沈青越这名义上的老板倒是来得最少。
两三天来一趟。
这阵子他来了灵感赶了赶稿,闲下来了往山下一走,好家伙他的新家都成村活动广场了。
原先在山上,村里的大嫂们不好带着孩子来,这会儿搬到山下,她们真是带着孩子上班。
到了中午吃饭时,也难免会让孩子吃点儿。
沈青越不来,大伙儿都这样,你带我也带。
梁玉兰这管事自己都领着闺女来。
沈青越一来,大伙都有点儿不好意思。
沈青越倒是没说什么。
搬下来他就有这心理准备,而且梁玉兰卡着钱卡得也挺好的。
不管领不领孩子,每天就是那么些。
想给孩子吃,也只能让出来自己那份儿。
她家的家安就是吃的她那份,多余的主食没有,杂粮面馒头饼子都没,顶多比从前多添几碗水,让小孩儿喝点儿汤。
外村的几个篾匠是不领孩子来的,舀饭时候则会给他们多盛一点儿。
要是水添多了,梁玉兰就问问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喝不喝汤。
目前没有人有意见,他们不提,沈青越就当看不见,等有人觉得有意见的时候再说。
反正他的小徒弟石生中午也在这儿混饭呢。
沈青越画画时间集中在上午,姜竹一般就巳时左右下来,在院子里转转,没什么事就去梯田那,待到中午到院子来混顿午饭。
等他们吃完,再拎上给沈青越准备的那份儿,顺便领着吃饱的石生再到卤肉家买点儿菜,上山。
下午沈青越带着石生在山上画画,画一两个时辰,等石生画累了,注意力不那么集中了,他们俩就在院子里玩一会儿。
有个小孩在,沈青越的游戏都跟着幼稚。
有时候家业上来接妹妹和他们一起玩,有时候姜竹回来早了跟他们一起玩。
翻花绳,跳绳子,跳房子,扔石子,木头人。
石生和家业教沈青越玩什么他就玩什么。
要是他们四个一起玩,能玩到天快黑了石生和家业还没下山。
那时候就是姜竹牵着酱酱送他们俩下去。
沈青越给蒙书画的插画上,也会把他们玩的内容画进去。
现在姜竹翻一翻就知道里面的长腿鸟、小狗原型都是他,小鸭子是家业,小猫是石生,不大合群沉迷读书的大鹅是家旺,总是窝在树枝上睡觉的豹子是沈青越。
第146章 过节(二更)
又是一年端午节。
池远舟紧赶慢赶, 终于是在端午前把《长腿鸟》第二册印出来了。
不过外地怎么都赶不上端午卖了,他紧着先在宝峰和镇南郡上。
张叔阳动作比他快一些, 端午前已经把精装版从海康运到镇南郡了。
海康周边各县,更是只有精装没有平价版,让急着想看故事的狠出了一把血。
书院的小孩儿们买一册还要相互借阅,一时间,有钱人家送孩子东西都不用多加考虑,直奔书铺, 《长腿鸟》第二册,付钱,搞定。
第二册收藏版和第一册是成套的,书套风格也一样, 只是选的图取自第二册,里面的封面图沈青越画的依旧是湖, 不过这次是丹顶鹤盘旋于湖面之上。
因为时间不紧, 张叔阳又愿意提供颜料, 第二册的封面沈青越用的色彩比第一册更足一些。
蓝绿色的湖水, 散碎的波光, 动感十足飞翔如舞的鹤。
茶市后张叔阳没怎么到宝峰县来, 当初也只看过沈青越画的草稿, 确定了下画的内容, 留了个小管事他就没管了。
前一阵子要准备做收藏版的时候他才来了一趟, 一瞧见沈青越的画, 当场就惊呆了。
难怪这回颜料比上册时候贵出好几倍。
这钱花的……
确实值。
沈青越初稿其实用的颜色没这么亮。
但自从去了一趟山神庙观摩完壁画, 他就想对矿物颜料动手了。
自己买是舍不得的,他们家钱除了吃吃喝喝买药,还得开荒盖书院呢。
用张叔阳的钱, 他就舍得花了。
不过书册就这么大,纸也远比墙壁容易着色,太贵的矿石他用得也很节省。
先植物颜料打底,再用矿物颜料往关键的地方画,红色的鹤冠,他只调了半碟朱砂,就已经够他把六十多张封面全画上了,还没用完。
这回他自己画得比较开心,也没多跟张叔阳要钱,还是一两银子一张,不过没用完的颜料他全要了。
算下来比工钱还贵。
张叔阳很满意,让沈青越留下,现在更不用赶工了,他希望沈青越有空的时候再多画点儿,把第一册的封面也再多画点儿。
其实他已经在海康找了人临摹第一册的封面画。
只是兴许因为画法不同,别人虽然画得也不错,但总和沈青越画出来的哪儿有点儿不一样。
单独看不大能看得出来,放到一起就比较明显了。
这第二册的封面一出来,对比就更明显了。
沈青越画鹤看似写实,其实写意,他很擅长抓动态,还会把翅膀、五官等地方进行夸张。
而海康的画匠们习惯于大虞传统的画法,擅长的是描摹静态,求的是端、雅、静、意蕴。
倒不是沈青越画的没意蕴,对不懂画的人来说,沈青越的画意蕴还更好懂一些,一送出去,男女老少都喜欢。
张叔阳只能归结于画派不同。
他不知道,沈青越其实是用画插画的方法在画。
构图就在强调动态和吸引目光。
另外他从前画过不少妖精鬼怪,也真画过不少鹤,加上“连载”长腿鸟的磨炼,画鸟驾轻就熟,而张叔阳在海康找的画匠没见过鹤,只能靠临摹揣测,对比之下,自然就要呆板一些。
张叔阳想让他补画第一册,沈青越也没拒绝。
主要是张叔阳家小管事不太懂画,买颜料时候不知道是被忽悠了,还是人家误以为他是要画壁画,买得实在是挺管饱的,他也不好意思心安理得全要了。
上一篇:漂亮死对头他超会钓的
下一篇:真佛系与假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