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云上
这四人在朝廷上,除去在外的几位武臣,是位最高,权最重。
左右两相是一品。
太傅太师也是一品。
太师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制定国家方针政策,有时太傅位缺,还得负责教育皇子,甚至代表皇帝出使邻国或处理外交事务
而太傅的主要职责便是教授皇帝知识和道德,通常是皇帝的老师,负责教育皇子,有时也参与朝政管理。
尚太傅和钱太师这两学识渊博,平日处事也最为严谨。
尚老是知套种是白子慕率先推出来的,所以他知道这人不是像旁人说的,腹中只文章。
可太师不晓得:“皇上,微臣觉得此事需慎重,诚如李大人所言,此梯田咱大周没有,大夷没有,大良没有,若是推之,不行,恐是劳民伤财……”
“国师大人同朕说可。”周初落话一落,太师一顿,瞬间有些激动,他不可置信急道:“国师?皇上可是说白国师?”
周初落点点头。
众大臣立时激动起来。
国师回来了?
太师话锋立马一转:“皇上,既然国师说可,那微臣觉可。”
这可是国师说的,太师是谁都能不信,但必须他,毕竟当初他亲眼目睹国师踏空而来,救他一命。
左相咳了一声。
太师看过去,见他屁股不动声色动了动,立马秒懂。
太师和左相是同批进士出来的,当初在国子监就是同窗,认识快四十年了,彼时相熟,对方只撅个屁股,他们就知道对方想放什么味的屁。
左相意思是当年国师是怎么出宫的,那是被先先皇追杀。
走时屁股还被射了一箭。
国师什么人啊!当年先先皇刚把人带回来,朝中有人质疑,说没准这道士是徒有其表,结果当场就被国师呛得下不来台。
后头但凡国师来上朝,便要隔三差五呛一下那人,那嘴厉害得很,直把人说得面红耳赤要晕过去他才肯罢休。
看看。
就一句话,他就记恨针对人整整大半年。
如今回来是不是……
那些小动作没逃得过周初落的眼,他穆然想起父皇还在那会儿,同他说过的话:
‘这豪哥虽怀才,但无远志,可此人瞧着桀骜,恃才傲上,如此,怎肯居与人下,若不早除,恐为大患,可他有恩于你,杀之将寒,传出名损,以后若是可行,将其召入麾下,若不能,既杀之。’
杀是不可能杀的。
这是他孩子的父亲,也是他……
周初落斟酌了很久,才道:“国师乃是朕钦定之后,不日朕会举行立后大典。”
啥???
这,这……
满朝又是哗然。
第362章
众大臣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震惊、错愕到脑子都是嗡鸣说。
皇后?
那,那国师是,是……
周初落眼神飘忽一瞬,说:“他是哥儿。”
一旁的马公公差点一个踉跄,瞪大眼不可思议的看他。
皇上,你说的是人话吗?
堂上又安静了下来,一时间鸦雀无声。
有人眼神立马就不对了,看着皇上一脸担忧。
国师那么高的个,竟然是个哥儿,皇上能不能压得住人啊!可要是国师是大周皇后,那想来不会存那害国之心。
毕竟皇后和国,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次再没人敢出列说‘皇上请三思’。
谁敢说?
以什么理由说?
国师是德不配位吗?
诚然国师草间出生,并未出自世家大族,自古往来也并无哥儿为后之例,如今皇上此举应是不妥,但那是国师。
要是国师都不配,那何许人方可?
自古一国之君一国之后,当是人中龙凤,以德为先,然后再是其家世。
国师不知出自何门何派,但这人这般本事,能做他们大周之后,是他们之幸,要是反对,人跑他国当皇后去,那……
不行。
绝对不行。
白子豪早前就已名声大噪,被称神棍也,朝中大多老臣那是见了他都得规规矩矩躬身做辑喊一声国师大人,众多老臣都没出声反对,年轻一辈更是不敢说了。
左相出列:“臣附议。”
四大重臣皆是附议,其他人即使不赞同,又还能说什么。
那个梯田先不说了,皇上终于要立后了,他娘的,就看看哪国皇上是打光棍打到三十岁都没立后的。
现在放心了。
虽然这‘不日’不知到底是个啥时候,但皇上这么说了,那想来也不会太远。
可还是有臣觉得这梯田不得行,下了朝往外走时没忍住。
“皇上实在是昏庸了。”
“郑大人慎言。”有人语气严肃呵了一声,朝周边看。
郑大人心里气,但声小了:“老夫哪句不对?前儿大夷运了几十万斤土豆回来,说是白大人买的,皇上说是要运到地方让着百姓们种,老夫求他三思,他却也不听劝,白大人说行,说可,可他种过了?亲眼见到行了?怕是锄头长啥子样他都不晓得。”
“应该晓得吧!探花郎毕竟村里来的。”
“……那他也没种过,张口就说行,那跟胡说八道有什么区别?森*晚*整*理皇上还力排众议支持他,扭头就让人把那啥土豆运到地方去,行事如此莽撞冲动,偏听偏信,这样下去,咱大周迟早要亡。”
这话便是危言耸听了,但几十万斤土豆也不是小数目。
大夷运来后,周初落又让人马不停蹄运到地方去。
这土豆容易保存,挖了地窖放里头就行,怎么保存,怎么种植,怎么吃,又该注意些啥,白子慕都一一写了,交由王俨然和楼宇杰,让他们全权负责,随押运的官兵一起下到地方去,到了地方再协助本地知府一起推广。
白子慕这是提拔兄弟,但也是为了预防旁的事儿,邓大人和侯大人看他不顺眼,还有翰林院里头几个,要是这帮人使坏,但凡一个村子种不出来,饿死人,那他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怕是立马就得被百官架在火上烤。
王俨然和梁大人是姻亲,而梁大人和候家也是姻亲,京城人关系是树根一样错综复杂,要是候大人家真的出手,梁家不可能做事不管。
王俨然和楼宇杰晓得事情严重性,也绝不可能马虎。
他能信任的就这两人。
只要防住小人,旁的白子慕不担心。
虽说土豆种植起来和红薯有些许差异,但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种植又需要特别呵护的农作物,种植起来还算简单。
至于气候问题,那更不是问题,当初没穿过来,那是东南西北都可种。
大周虽不是现代,可气候大差不差,都是南暖北寒。
这土豆能种。
大夷运来的时候已经九月中旬,十月中旬左右水路全面停运,只能尽快将土豆运出京城。
运往哪里,白子豪在地图上圈了好些地,都是像着山里屯那种种不了水稻的地方。
白子慕有信心。
可朝中大臣哪里晓得这些。
按规矩,像这种从外头引进来的作物,应当交由农司部种一茬,试验试验,看看是否好种,是否可种。
因为有些作物,旁国种得,但其他国却是种不了的。
像着西国种的葡萄,又大又甜,可引进来,农司部种出来的是个啥样?酸得根本就没法下口,有的藤子绿油油,却一个子儿都不结。
还有大良的红瓜薯,人大良人种,一亩能收四麻袋,大约四石左右。
可他们农司部种出来的,却一亩才一麻袋,这种推下去让老百姓种,那老百姓不得饿死。
还有些东西,南方能种,北方不能种。
这土豆,没让农司部的人试验试验,就运到下头去,要是种不出来,先不说花的银子心不心疼,毕竟银子是次要,没了等五年后各国进贡国库里就又能有了,无甚大碍。
他们怕的是,要是让着老百姓种了这玩意儿,玉米不种了,土豆却又种不出来,那么一季粮食没了,老百姓吃啥喝啥?
人老百姓不是那行商的,商人种不出粮食也不会伤筋痛骨,他们兜里银子满满,一茬粮食没了还能买了吃,可老百姓吃喝拉撒就靠那么一亩三分地,
少一茬粮食,怕是都要饿死一批人!
有官员摇头叹气道:“皇上糊涂啊!”
“黎大人也不能这么说,有国师在呢!要是此法不通,国师应是能算得出来。”
“谁知道,听闻那白子慕可是国师他弟,要是这人有点本事,那老夫旁的也就不说了,可要是他不学无术,国师又偏袒于他,那到头来遭遇的还得是老百姓。”
旁边人不说什么了。
这担忧不无道理。
白子慕和白子豪的关系,如今朝中人已都知晓,先前众臣还不明白,皇上作何那般看重探花郎,后头是晓得了,再看白大人和国师时常凑一起,在宫里走个路还要说说笑笑,一副哥两好的样,众臣也明白了,这两关系怕是亲厚得很。
自古汉子为博得美人一笑,能眼都不眨一掷千金,有些甚至能枉顾人伦,国师疼弟弟,皇上爱美人,那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